在上海,有一种小区叫新村!这份老上海专属的荣光与情怀,你能读懂吗?
一定会有人说,这还用问,当然是新建成的市中心商品房豪宅啦,或者,在郊区住一栋别墅也不错。
可是,很多懂经的老上海,并不是这么认为
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居”,才最宜居。这些老房子,建筑质量不错,周边配套完善,老邻居大多也都很有素质、爱惜居住环境。
这样的大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至90年代中期,在上海中心城区超过100个。
沪东片区有曲阳、国和、开鲁、长白等,
沪北片区有彭浦、沪太新村、泰山新村等,
沪西片区有长风、仙霞、田林、康健、真西等,沪南片区有宛平(南)、长桥、梅陇新村等,浦东片区有上钢、潍坊、德州等……
时至今日
这些大居对于上海人来说
不仅仅只是一片居住空间
更是一种温暖而踏实的归宿
你有没有住过这样的“新村”房子
▼
开鲁新村
彭浦新村
长桥新村
你有没有在新村房子里做过“钥匙儿童”
▼
对于许多上海小囡来说
他们的童年记忆是从某某新村开始的
住在新村里的上海小囡是幸福的。新村里有热气腾腾的早点摊,有热闹得不要不要的小菜场,有供小孩子玩耍的小花园,有老师傅开的理发店,还有书报亭,粮油店,五金店,杂货店一应俱全……比较成熟的新村附近,还会有设有一座电影院、一座医院、一座超市大卖场。
曾经住在这样的“大居”中是值得骄傲的
这些贯穿着许多上海小囡成长史的
新村房子为何出现?
现在又何去何从?
▼
80年代,
中心城区边缘
74个居住区拔地而起
大居的由来,说起来话头很长。
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大批知识青年回城,文革中被侵占的私房要落实政策,上海城市居民的住房矛盾一下子变得突出,一大批大龄青年面临着没房子结婚的困难,一度出现一个亭子间蜗居三代人、石库门天井里搭个棚屋当婚房的情况。
根据《上海住宅建设志》的记载,当时,市里把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订了一系列加快住宅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当时实行的是“国家统建和企业自建相结合,住宅建设和城市改造相结合,新建和挖潜相结合”的方针,明确在今后相当一个阶段内,住宅建设的基地应以征地为主,并批准首批征地8400亩,还决定开辟大型住宅基地,辟建新居住区。
从1980年开始,上世纪80年代的住宅建设分四次规划,在中心城区边缘新辟74个居住区。新辟居住区与市中心的距离,最早一般是5~11公里左右,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距离拉远至10~20公里左右,这些居住区大都位于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
新辟居住区的规模大小不一,主要根据可用土地数量多少和住房需要情况确定。按规模大小不同,居住区分为“居住地区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3个层次,
其中居住地区由3~5个居住区组成,居住用地在150~300公顷之间,可建住宅150~300万平方米,可居住人口10~20万人;
居住区由3~5个居住小区组成,居住用地40~60公顷,可建住宅40~60万平方米,可居住人口3~4万人等;
居住小区由4~5个住宅街坊组团组成,居住用地10~20公顷,可建住宅15~20万平方米,可居住人口1~1.5万人。
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
来听听那些老上海人耳熟能详的居住区名字——
第一批1980年上报批准建设的,有兰花、长白、曲阳、彭浦、沪太、泰山、长风、虹桥、仙霞、田林、宛平、上钢、潍坊等13个;
第二批1982年上报批准的有工农、民星、运光、彭浦(东块)、管弄、仙霞(南块)、长桥、德州、上南、雪野、临沂、梅园、泾西等13个;
第三批1985年上报批准的有市光、开鲁、国和、国定路、丰镇、凉城、彭浦(北块)、甘泉(北块)、真北等22个;
第四批1986年至1990年上报批准的有长海、图门路、凉城(北)、原林路(现中山北二路)、田堵宅、清涧、杨思新村、菊园小区等26个……
相比起环境逼仄的棚户区和老式新村,这些大居引领着住宅新潮流。其建筑设计、住宅层数和建筑体型都发展了一大步,住宅组群点条相间、塔板结合、高低错落,住宅层数以六层为主,高层住宅也随之增加。
许多大居里的行政、文教等设施配套齐全。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粮管所、环卫所等用房一应俱全,建有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还配备文化站、老年活动室等。当时,这些大居里的居民,成为上海最先用上煤气的人,煤球炉不见了踪影、居民家里安装电话也不需再预约登记,消灭了“电话待装户”。
优美的环境让居民们深感骄傲。那个时候,大居里的住宅和公建一改沉闷形象,外墙采用的各种颜色和装饰材料,让整体环境显得活泼而层次分明;每个居民区的绿化可以算是“争奇斗艳”,有的建成滨河绿带,有的设计园中园、休憩亭台,有的规划在坊内各条道路都种植行道树、布局小型公共绿地。居民们的生活环境改善了,也纷纷在宅前宅后栽花种草,整个小区令人赏心悦目。
昔日的高标准住宅区,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究竟如何?
▼
洗净铅华后,
大居仍有独特魅力
甘泉苑
第一个生态园林型小区
位于甘泉地区的“甘泉苑”,当时在全上海名气很响。它曾是那个年代第一个生态园林型小区,被誉为沪上“绿宝石”,还是上世纪90年代“百万人看上海”的景点之一。
初冬时节走在小区,丝毫感受不到老小区的“暮气”,而是有一种令人安心的秩序感和铅华洗净的宁静感。刚进大门,就有一块崭新的小区平面示意图,图上显示着整个小区的规整布局:11.25万平方米被分成五大区域,中心位置是“泉园”和大风车幼儿园。
泉园门口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是古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所提的“海上第一泉”。中午时分,许多老居民趁着阳光温暖,纷纷到这里休憩,在湖边小广场打一套太极拳、到湖心亭和老朋友一起唱唱小曲,还可以绕着新建的健身步道慢跑锻炼。
这个地方原来是个苗圃,当时上海很多地方的植物都来自于这个苗圃。小区就建设在苗圃基础上,直到今天为止,这里的植物种类都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小区。居委会干部翻着资料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小区,按照植物共生、循环原理建立,种植51个科目、80多个品种共3万余株树木,绿化率达44.98%。”
今日甘泉苑。董慧玲 摄
曲阳新村
比起浦东的三室,宁选曲阳的两房
虹口区曲阳新村也不年轻了。走在这个社区里,也有一股宁静和谐的气息。
这个拥有近10万居民的社区,人口密度至今在全市算起来也很高,曾让早高峰的8号线、3号线因为它而不得不限流。直到10号线开通后才有所好转。晚上,当汹涌的的人潮慢慢褪却,便是一片万家灯火的景象。
昔日曲阳。 曲阳街道提供。
如今的曲阳新村。曲阳街道提供。
居委会干部们说,曲阳新村最早的一部分居民是当地拆迁户,后来又有一些市级机关单位比如港务局、邮政局的干部住房分配到这里,还有宝钢的职工、虹口区区政府的部分公务员等等。有位居民是江南造船厂干部家属,她说,当时丈夫单位分房,可以选择浦东的三室户,或者曲阳新村的两室户,他们想也没想就选了曲阳:“那时浦东要摆渡过去,上班多不方便,所以宁要浦西一张床啊。”
曲阳居民的结构如今发生了改变,一些当年“先富起来的人”最早搬走了,不少年轻人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也到其他地区购买新房。而因为上外和同济这两所大学一东一西将曲阳新村夹在其中,大学生在近些年中成了这里租房的主力军,一些教职员工也成了曲阳新村的新居民。因此,如今小区居民分为三部分,除了中老年“原住民”外,还有外地来沪工作的小夫妇,以及租住在这里的年轻人。
田林新村
明星艺人扎堆的文艺范儿
徐汇区田林新村一直有种文艺范儿。当年田林新村有幢著名的文艺楼,里面的住家有京剧名净赵文奎、画家朱梅邨、上海人艺的导演胡伟民、唢呐演奏家任同祥等文化界名人。田林十村还有一批来自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批老职工,著名演员牛犇也曾住在这里。
1991年4月27日,时任市委书记吴邦国,时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黄菊一行到田林十二村参加“爱国卫生月”劳动。 田林街道提供
滑稽戏表演艺术家童双春和李青这对搭档,至今还住在这里,见证了田林新村的每一步发展。田林新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工建设,进入90年代,才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建设期。
童双春还记得,代表性事件就是1991年第六人民医院宜山路新址落成开诊。如今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市六医院,刚开业时还是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医院”,多年后,童老先生还把自己的劳保定点医院也从华山医院迁到六院。因为六院、八院和一家社区综合医院都近在咫尺,住在这里的居民们都自豪地觉得,自己是全上海就医最方便的一批居民。
黄金搭档童双春与李青
大居的居民们也爱“攀比”,都觉得自家小区比别家更好。经常去曲阳新村探望朋友的童双春就觉得,相比曲阳稍显分散的商业网点,他们田林的商业布局更加集中,一条田林路涵盖了超市、药店、菜场、面包房、早餐店、便利店、水果铺、服装店以及10余家知名的连锁餐饮品牌,自然是生活更加便利。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这样一句话形容如今已晋升上海特色商业街的田林路——“再莫名其妙的东西,到了田林路上都能卖掉。”客观说,这句话“褒贬”两层意思,“褒”的是田林路人气很旺,“贬”的是业态鱼龙混杂、并不高端。
2006年9月,田林十二村菜场名声在外,成了外宾参观的景点之一。 田林街道提供
和近些年来陆续建成的高档商品房相
尽管昔日大居已不起眼
但其价值仍旧显而易见
▼
甘泉苑的房价至今依然是整个街道范围里最贵的;曲阳地区的房子较周边的同类新村工房还有一定溢价。
理由很简单,这些大居生活便捷、居民整体素质较高,是上海居住区里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品类。
许多老上海人是舍不得搬离居住了半辈子的大居的。在甘泉苑当过居委干部的裔红英告诉记者,早年,他们一家从普陀区的药水弄搬到这里,房子是小区里的主流户型——南北通的两室户,两间房间外加一个过道厅,房卡上的建筑面积有54.3平方,但得房率特别高。如今她依然觉得,那些价钱很贵的新楼盘,比起她家来说,也不过如此。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大居一直在“进步”。这些年来,随着大居居民年龄结构的改变,政府部门一直在加大投入进行“二次改造”、尤其是适老化改造,持续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不少大居为居民楼加装了电梯、重新规划公共停车位、还增设了“社区活动小广场”,提供吃饭、洗澡、娱乐等服务的为老服务站点等也越来越多。有的社区还在进行“智慧改造”,让昔日大居追得上如今住宅标准更新的步伐。还有的微更新项目不仅结合实际功能提升,还把居民津津乐道的历史作为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过程,用以留存这里的过去。
然而比硬件提升更重要的,其实是人的自治水平的提升。在许多大居,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居民之间,最主要的维系就是人际关系。正因为深厚的“熟人社会”基因,让这些大居又一次超前,走在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和居民自治试点的前沿。
杨浦大居中原新村,近年开始提倡“礼治社区”。所在街道联合复旦大学专家打造以闸一、工三(2)居民区为试点的“礼治社区”——依靠一个大家约定俗成的居民公约,将社区里已有的个体、家庭、群团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以及党组织、居委会、社会组织等多重力量串联在一起,铸就了一种将德治和法治融为一体的新型社区治理形态。
这样的现象,对于甘泉苑的居委干部们来说,很容易理解。当时刚住进大居的居民们,生活习惯还没跟上,破烂货挂在阳台、堆在公用走道舍不得丢掉,有了煤气仍爱生煤球炉。还有不少居民难改“节省”寸金地的习惯,在房前天井里,盖上水泥平顶,搭起了违章建筑。
当时居委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小区里倡导文明生活理念、拆除违章建筑。 好在居民们都很热爱自己的家园,都在努力改变陋习,没过几年,居民素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小区地面上找不到一个香烟头,这在当时,也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大家会遵纪守礼、提升素质,是因为大家都想共同守护大居的光荣与梦想。”居委干部们说,许多大居居民都见过“大世面”,经常接待一批批到访的领导和群众。这是属于居民们共同的骄傲。而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这些大居是上海率先争创精神文明小区的地方,居民们普遍积极参与、配合度很高,认为自己没有理由不成为精神文明开路先锋。
一位跟父母一同住在昔日大居的年轻人这样形容所住的地方:“历史厚重的社区,总有种沧桑感,但因为人气旺、人情味浓而显得很亲切温暖;城市更新进程中,它也一直闪烁着某种青春活力。”
这份属于老上海专属的荣光与情怀
你能读得懂吗?
内文部分历史资料图的相关作者,可以在微信留言,便于报社支付稿酬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作者: 栾吟之
你或许还想看↓↓↓
觉得文章不错,那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