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年承诺保护,今年突然“蒸发”!尚贤坊两排石库门被拆,主管部门知道吗?

2018-01-19 上观新闻

近日,有文史爱好者反映,

尚贤坊作为上海市属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两排石库门建筑却“蒸发”多日。


关心上海市老建筑的朋友应该还记得,

在去年,相关部门就曾承诺过,

要对尚贤坊予以保护。


尚贤坊仅剩靠近淮海中路的两排房屋,北侧两排建筑已被彻底拆除。王蕙蓉 摄


尽管名列上海市属文物保护建筑,尽管去年相关部门还曾承诺予以保护,但位于淮海中路上的尚贤坊,还是有两排石库门建筑“蒸发”了。

 

上海早已明确,要以最严格措施保护历史建筑、保留城市文脉,并对破坏历史保护建筑的行为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为强调这一导向,针对老旧城区改造的方针,也已从过去的“拆、改、留”转为“留、改、拆”。

 

而在民间,保留好承载着城市历史记忆的优秀建筑,将其视作上海至为重要和珍贵的文化名片,也愈加形成共识。


尚贤坊四排被拆成两排,人们迫切需要知道,后两排去哪了?是谁拆的?以什么理由被拆?得到过谁的许可?市区监管部门是否有过干预?后续又如何处置?


这些问题,都应当得到清晰明确的回答。


答应保留的尚贤坊被拆一半


站在K11商场顶楼,可以清晰地俯瞰到整个地块,尚贤坊弄内颇具特色的红砖清水墙建筑映入眼帘。


住在附近的陈老伯告诉记者,原先,尚贤坊呈“丰”字形排列,如今,却仅剩下南侧靠淮海中路的两排石库门楼房,后排建筑已是一片断垣残壁。


尚贤坊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总平面图。来源:上海发布


远远望去,拆除部分的地基仍在,周边散落着不少木材和砖块,地面上还有挖机履带留下的痕迹。十余名工人在工地上来回走动,似乎正在打扫清理。


记者试图想要进入工地,却发现大门紧闭,整个地块被三米多高的围墙拦住,从路面上无法看到内部的情况。记者一路从淡水路走到淮海中路,再走过马当路,也始终没找到施工铭牌,只发现一块施工幕布上写有“项目将保留历史原有的石库门里弄建筑及其原来风貌”的字样。


施工现场,大门紧闭。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唐烨 摄


曾承诺“每一平方米都恢复原貌”


时间退回到2015年。当时,尚贤坊弄堂何去何从,曾牵动着公众的心。为了尚贤坊的保护奔走了3年多的上海石库门研究专家娄承浩告诉记者,当时,正是他同一些文史爱好者最早发现尚贤坊正被人拆除。随后,他在微博上发文疾呼,后经多方努力,才最终达成共识:


尚贤坊内的历史文物保护建筑将被保留,

其余建筑将作为旧区改造被拆除。


“最近,尚贤坊附近要开发K11二期。一听说这个消息,我就不断同政府沟通,要求注意保护尚贤坊。”如今,娄先生看到苦心争取保护的历史建筑被如此破坏,焦急和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尚贤坊为砖木结构建筑,是市属文保单位,更是上海石库门建筑的代表,可谓是‘佼佼者’。这样不可复制的建筑一旦被拆除,就意味着彻底消失,基本不可能再复原了,很可惜!”



尚贤坊旧貌


早在去年2月,尚贤坊保护性改造项目的方案正式出炉,其中明确,尚贤坊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


作为开发商,上海新尚贤坊房地产发展也曾公开表示,会尊重历史、修旧如旧,淮海路外立面修缮好后用作商业用途,后面二三四排里弄,将尽量按照原本的布局,每一平方米都恢复原貌。


去年5月,尚贤坊规划性保护方案也曾公示,在官方公布的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总平面图上,清晰地标出了尚贤坊予以保留的范围。对比图纸,再看现场,北侧两排石库门房屋确已不复存在。


原先尚贤坊有四排建筑,如今只剩画面右侧两排。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唐烨 摄



对于此事,解放日报·上观新闻app今日推送评论文章《尚贤坊的两排石库门去哪了?在珍视历史文脉的上海,不能有任何语焉不详》。


珍视历史文脉

就不能有任何语焉不详

 

此时,尚贤坊两排建筑的不翼而飞,显得格外刺眼。这提醒我们,保护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脉,是一件道阻且长的事;其间存在的空隙、问题甚至监管漏洞,需要仔细追问。

 

尚贤坊所在的区域是众所周知的“黄金地块”,土地开发价值不言而喻。或许正是因此,这里在两年前就曾险些被拆,后经有识之士呼吁奔走引发各方关注,最终得以保留。

 

据媒体报道,在引发争议之后,开发商上海新尚贤坊房地产发展曾公开表示,会尊重历史、修旧如旧, “每一平方米都恢复原貌”。2017年5月,上海市规土局曾在官网公示《“尚贤坊保护性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公示》。这份至今仍能查到的方案总平面图显示,尚贤坊内四排历史文物保护建筑将被保留修缮。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尚贤坊原有的两排建筑已经被拆,施工现场被塑料布围起来。 唐烨 摄


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相关方面的反应恐怕尚不足以回应公众关切——据媒体报道,黄浦区文保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尚贤坊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区相关部门并未参与整个过程。而市有关方面和开发商,尚未明确回应。

 

据最早披露此事的文保爱好者分析,对历史保护建筑实施修护,确实也曾用到过“落架大修”的办法。尚贤坊是否也是“落架大修”?这有待进一步确认。


但如业内公认的那样,“落架大修”是历史建筑保护的“不得已之策”,一般只有当建筑构架中主要承重构件残损、有待彻底整修或更换时,才采取这种办法;严格来说,“落架”后重新拼装的建筑,其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已经产生了不可逆的损失。

 

那么,尚贤坊是否到了只能“落架大修”的地步?如果“落架大修”,又是否经过充分公开论证?图纸上的四排石库门,变成了如今的两排,即便最后再回到四排,意义也不一样——这是事先的保护方案留下了弹性空间,还是保护方案的执行中遭遇了扭曲甚至背弃?

 

这些问题背后,无疑存在监管疑惑。多方曾有共识,就意味着多方均有相关责任——对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属地政府是否就不再具有监管责任和干预权利?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在其间如何协作、分工?两排石库门的消失,是不是折射出某种监管漏洞?

 

人们需要答案——公开、坦诚、清晰的答案。

 

对于尚贤坊,抑或是所有引发公共关切的争议性问题,这是一切后续讨论和处置的前提——最根本的前提。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新民晚报

作者:朱珉迕、徐驰、王蕙蓉

微信编辑:胡雨松


你或许还想看↓↓↓

痛心!90后业主8000万买下历史保护建筑后拆毁!是谁在让巨鹿路哭泣?

曹杨新村、石库门……成为国际都市的上海,要怎样留下属于上海人的乡愁?



觉得文章不错,那就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