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市场硝烟四起:滴滴种树,美团摘果,高德补刀,携程撒盐?
继“美团打车”在南京试点10个月之后
3月21日
“美团打车”在上海上线运营
司机端打出口号“月入2万不是梦!”
上线仅3天
日订单量突破30万单
累计服务乘客超220万人次
滴滴迅速反击
一连几天给乘客送“福利”
同时开拓外卖市场
4月1日
“滴滴外卖”在无锡上线
“承诺骑手月薪保底1万元”
美团滴滴的补贴大战
让消费者再次体会到超低价打车的实惠
想当年滴滴快的优步的补贴大战
还历历在目
但随着滴滴收购优步
一家独大后
打车价格却越来越贵
在部分一二线城市
滴滴快车价格已和出租车不相上下
甚至调价2、3倍
后来出现的
首汽约车、易到用车、嘀嗒出行
都没有改变滴滴的垄断局面
乘客打车难,打车贵
司机不愿跑单,挣不到钱
用户体验越来越差
加上前段时间曝出的大数据“杀熟”
更是把滴滴推入舆论的风口浪尖
美团滴滴战火正酣
其它互联网巨头也要来一分出行市场的蛋糕
近日
高德地图推出顺风车
沉寂已久的嘀嗒拼车发动新攻势
易到也开始免佣金
今天(4月3日)
携程对外宣布
携程专车已于3月底获得天津市“网约车牌照”
对此
网友普遍表示支持竞争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会在此时
选择加入网约车大战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网约车市场似乎已经到了“摘桃子”的时候了
根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网约车App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网约车App市场渗透率为14%,市场规模超过1.4亿人。其中,滴滴出行凭借12%的高渗透率成为第一梯队的App,每100个移动互联网民中就有12个是滴滴出行的用户。
庞大的市场,近在咫尺的盈利期待,巨头自然都想分一杯羹。换句话说,当滴滴花费九牛二虎之力,烧掉百亿美金完成市场扩展,用户教育之际,伸手摘桃子的来了。
滴滴占据90%以上份额的市场,但并没有建立起足够深的技术壁垒,社交媒体上对于滴滴的吐槽随处可见。此时进入市场,或许是最佳时机。
但在高额激进补贴之下
一些不规范经营的现象频频出现
市民在享受价格优惠的同时,也时而发现自己用平台打车软件叫的车司机联系电话与平台软件显示并不一致,但车型、颜色、车牌号末尾三位数字又相符合,只是平台软件显示的车籍地“沪”,变成了“皖”“赣”等外省代码。这其中,有近4成比例的网约车是这种情况。这就是平常说的“马甲车”,是“黑车”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关规定明确,打车平台软件公司对在其平台上注册登记的网约车辆及驾驶员是否有营运资质有审查义务,并不得向不具备营运资格的驾驶员或者车辆提供召车信息服务。
此外,获得上海市网约车相关经营许可证件的打车平台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将注册车辆及驾驶员的相关数据接入本市行业监管平台,接收交通管理部门监管。但截至记者发稿,“美团打车”平台的数据仍未接入。
与此同时,在日常执法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利用平台软件从事非法客运的现象有扩大趋势。据统计,自3月21日以来,全市交通执法部门累计查处利用网约平台从事非法客运案件211件,其中“滴滴”平台148件,“美团打车”平台63件(数据截至4月2日)。
4月3日,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在虹桥机场T1航站楼、虹桥机场T2航站楼、虹桥火车站等共14个执法点开展了代号为“天网2号”的网约车非法客运专项整治行动。
累计查处利用网约平台从事非法客运的案件37件,其中“滴滴”29件,“美团”6件,“神州”1件,“嘀嗒”1件。按照有关规定,违法驾驶员将面临罚款10000元,暂扣驾驶证3个月的行政处罚。如果第二次被查处的,执法部门将对其罚款30000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
此外,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还将定期将查处的网约车非法客运违法当事人信息录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诚信减分,进而影响其在上海享受相关公共服务的限制。
今后,执法部门将继续组织街面清扫,严查网约车辆非法客运行为。
对于网约车行业来说
未来的竞争必然体现在
用户体验、调度效率、安全保障等
看不见的领域
互相烧钱跑马圈地的粗放式竞争
早已不合时宜
补贴不可能是企业的长久生存之道
那么网约车未来将何去何从?
建议统一处罚标准,奖惩并举
交通部深化出租汽车改革首席专家徐康明:
目前,网约车业态中是“一家独大”的局面。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有更多的企业进入是一件好事;但是,尽管美团高调进入,网约车市场“一家独大”的格局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尽管,采取低于成本的“高补贴、低抽成”的“价格战”打法,在竞争初期会带来市场份额的明显上涨。但是,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同时财务上也是不可持续的。
无论是早期的滴滴,还是现在的美团通过大幅补贴来吸引乘客和司机的做法,其实已经对巡游出租车业态、巡游出租汽车的从业人员以及合法合规的网约车企业都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从行业监控的数据来看,一些如北京之类的城市中,在过去几年中,巡游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的收入下降了30%左右,目前行业总体发展处于一种“困境”。
特大城市的出租车经营,还是以公司化经营为主导的形式。因此,法律法规对网约车的震慑力比较小。从目前的形式来说,对于政府部门来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从过去对非法网约车的打击会造成一定程度“打车难”的担忧,应该向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上转化。对这些非法经营的企业、个人进行打击,同时采取多措并举的方法来遏制网约车的非法经营的行为。
当前,政府运输管理部门的能力和手段已明显不符合现状,政府监管部门还是过去管理传统巡游出租汽车的配置,与当前网约车业态以冲击政府监管机制来扩大规模的形势形成了矛盾。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并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管手段,以制止平台企业大举非法运营的行为。
建议对采用无车辆许可和从业人员许可的平台要采用统一处罚标准。上海要抓紧立法程序,制定除罚款以外更具有震慑力的处罚举措制止非法运营。同时要对合法合规的巡游和网约车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实施奖励性举措,如增加巡游出租汽车指标等。
考虑政府持有,平台竞争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少卿:
“实际上,滴滴和美团都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局面。”之所以滴滴“迎战”,是因为互联网经济讲究的是“赢家通吃”,即只有用户量越大,当超过盈亏平衡拐点时,企业才能获利,这也就是滴滴一开始要吞并优步、快的,不断烧钱拉人头的原因。
如果赢了,就能借助平台上规模经济的支配地位,在城市客运平台上实现自己的定价“话语权”。因此,滴滴和美团都需要争夺市场份额来实现一家独大。即使美团深知,通过大规模补贴快速获取的用户其实是“伪用户”,但此时的美团不能撤,除非一直补贴下去,并保证充足的司机,否则用户很容易流失。
网约车行业的一大特点是重运营、轻壁垒,新兴势力只要有流量和资本,就可以进入。对美团而言,运营和技术是轻车熟路,出行也可以作为自家吃喝玩乐业务上的补足,成为生态链的一环。美团打车入局网约车,有助于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
曾经滴滴、优步、神州、易到、首汽补贴力度都不比今天的美团小,但都逐渐放弃了补贴之路。因为在竞争中,大家都逐渐意识到,如何实现订单密度和运力供给的匹配平衡更为重要,核心是运力调度和市场交易设计的能力,是安全保障与服务水平的提升,这不是靠补贴就能够解决的。
换句话说,规模经济大,并不意味着平台的效率更高。价格战隐患不小,会引来众多投机者,导致司机团队良莠不齐,还容易混入违规的外牌车辆和非沪籍司机,并滋生人车不符、套牌、刷单等乱象。企业将过多精力和财力放在价格战上,难免对安全、服务等环节放松要求。
低价竞争会带来低服务、高风险等问题,拉低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烧钱”难持久,补贴取消后,服务若跟不上,乘客会用脚投票。对网约车行业来说,加强安全保障、提升服务水平、合理调度运力,才是核心竞争力,这些都不能靠补贴解决。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给出建议,政府可以考虑将其变为公共事业,成为平台的实际拥有者,允许各个叫车平台都可接入,但车辆、人员接受公开监控。而平台则根据自身的算法优势在客运业务上进行竞争。同时,各个平台接受政府的监管,比如规定网约车价格不能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百分之多少。
政府要做的就是为市场划下一道红线,从而保证整个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梨视频
作者:李蕾 倪沈霆 周小丹
微信编辑:大白
大家都在看↓↓↓
“美团打车”进驻上海,“滴滴外卖”无锡上线,然而当天即被约谈......
网约车新政一周年,打车却越来越难,“垄断”的滴滴应该背锅吗?
觉得文章不错,那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