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珉迕 2018-06-02

基于战略视野下,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这四大品牌,绝非一些琐碎事务的集成,也绝不是为日常工作装一顶“帽子”。打响品牌的过程,则不能停留于一般化的层面,也不能泛泛而谈。



“五一”小长假前的一周,李强的行程排得格外密集。


4月26日下午,李强在武汉参加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代表上海作了发言。两天后他一回到上海,就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其间,李强马不停蹄,去了一次云南。26日晚至28日上午,他率团前往上海结对帮扶的楚雄、文山等地,察看沪滇扶贫协作举措落实情况,并与云南方面举行扶贫协作联席会议,看望慰问上海援滇驻滇干部人才,共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大计。


两地出差,主题均和提升上海在全国的服务功能、辐射作用,更好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相关。这既是来自国家层面的战略安排,亦是上海自身的发展需要——这座城市不可能“独善其身”“独惠其身”,李强来沪后,多次阐明这样的道理。


而在上海的一场重头会议,也为此提供注脚。


4月24日,上海举行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推进大会,李强在会上讲话。陈正宝 摄


4月24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推进大会,并下发一个《实施意见》和四个《行动计划》。这意味着,李强去年末提出的“四大品牌”构想,落地实践迈出重要一步。


几个月来,李强对“四大品牌”始终念兹在兹。如今的上海,就“四大品牌”的共识正在不断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也逐渐清晰,但李强仍提醒说,此刻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


“思想认识真正到位了,行动才能更加自觉。”李强说。而其中为首的就是意识到“四大品牌”的战略意义——基于战略视野下,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这四大品牌,绝非一些琐碎事务的集成,也绝不是为日常工作装一顶“帽子”,当然也就不能简单割裂、片面理解。


他谈及年初获批的“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中明确的“五个中心”定位,并重申了自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观点:“四大品牌是国家战略具体化的抓手,也是将构筑战略优势的构想落地的梯子。只有把品牌打响,把中心城市的功能落地、做优、做强,城市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提升”。


当天下午会见吉林省党政代表团,和第二天会见迪士尼公司CEO时,李强亦反复表示,上海要以打响“四大品牌”为重要载体推动城市能级提升、更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这也是将“上海服务”列为“四大品牌”之首的要义所在。


就在这次大会上,李强明确,“四大品牌”之间并非并列关系,而是“1+3”的格局,“上海服务”居于核心统领地位。也就是说,“服务”不仅包括服务经济,更涵盖多领域全方位的服务,是中心城市的基础功能。而“上海服务”的主要目标,也是提高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度”。


这意味着,上海需要始终将自己置身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格局中去考虑问题,不断强化资源集聚配置功能,并不断扩大服务半径。而无论精准扶贫协作,还是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显然都是“上海服务”的试金石。


李强阐述的“四大品牌”内涵及相互关系。在他看来,“四大品牌”之间并非并列关系,同时更不能相互割裂,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邵竞 制图


与此同时,“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亦被分别赋予“美誉度”“体验度”和“标识度”的期待。四大品牌的四个“度”,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李强的理想中,这座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正来自这个有机整体的充分互动,而每一个板块,又应有其各自的侧重发力点。


找准发力点,亦是为了回应一些关于 “四大品牌”的疑惑。比如曾有人认为,在网购早已盛行的当下,任何东西都能在网上买到,为什么还要来上海购物? 关于“上海还要不要制造业”“上海能制造什么”的疑问,也一直没有消失。


李强并未回避这些声音。他提醒上海各级官员说,这是需要高度关注研究的“非常现实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它们也倒逼上海进一步把握“四大品牌”的打造路径——既不能过于琐碎、停留于一般化的层面;也不能泛泛而谈,而需要具体的抓手。


李强在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推进大会上讲话。陈正宝 摄


在阐述“上海购物”时,李强特地提到上海两大机场的免税商店,表示对此要“特别重视”。此前,这个问题也曾多次被其提及。作为国际旅客进出上海的“门户”,机场免税店能否云集更多一线品牌、提供更高性价比、更优质的购物体验,从而像迪拜、新加坡等知名空港那样将航空吞吐量转化为消费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上海作为消费城市乃至经济中心城市的能级。


这也能够回应外界的疑问:电商已经足够发达,“上海购物”出路何在?在李强看来,唯有从体验度着手,让“消费品牌最新最潮”“购物环境最优最好”“性价比最高最划算”,吸引消费者“用脚投票”。做到这些,需要务实而细致的举措,细到是不是有尽可能多的产品尤其是国际一线“潮品”在上海首发,是不是有尽可能多的国际大牌在上海开“旗舰店”,能不能通过流通环节的改革来提升商品和服务消费价格竞争力……


同时,这也意味着某种普适性的高标准取向——在全球竞争日益进入高层次的时候,借“四大品牌”谋求突围、寻求超越,正是上海的一个明确思路。


李强对此给出了12个字:“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这既是打响“四大品牌”的目的,亦是贯穿其间的一个方法论。对上海来说,找准特色和“长板”,并将其做优、拉长,是时下最为紧要的任务。


如“上海制造”,他就明确表示,必须紧盯价值链高端,特别关注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颠覆性技术,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上海“不是每个环节都要有,而是要把对整个产业具有控制力的核心环节掌握在手中”。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微信编辑:胡雨松


你或许也想看↓↓↓

【李强一周】一个新机构成立的背后

【李强一周】怎样才能造就一支“魔都梦之队”

【李强一周】“两会”后,上海的“优势再造”




觉得文章不错,那就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