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强一周】率队调研各区,李强要带大家看什么?

朱珉迕 上观新闻 2018-10-31


李强盘点了各区工作中的诸多亮点。但同时,他提醒大家,“亮点不是全部,还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看清方向、发现问题、找到不足。”


“世界那么大,是不是先到上海来看看?”这是上周流传挺广的一句话。

9月5日,李强在以高规格召开的上海市旅游发展大会上,即兴改编了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表达对上海旅游业的重视和推介。

第二天,他就带领多位市领导和沪上各区、各部门党政负责人,用整整一天,深入上海多个区实地调研。

这次实地调研被定名为“各区经济社会发展学习观摩活动”,这既是为了各区、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亦是为下一步工作推进明确重点、凝聚共识,归根结底聚焦的无外乎一个问题:增强上海的核心竞争力。

9月6日,李强一行从早上9点出发,一直看到下午6点多,遍及长宁、徐汇、青浦、闵行、浦东、杨浦、虹口、黄浦等区。线路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所到之处,尽最大可能包括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馆周边区域、新兴产业园区、企业创新研发中心、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历史建筑和风貌街区、市民驿站、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项目现场等。

这些点位,基本涵盖了李强在上海最为用力的方面——既有筹办进口博览会这样的眼前要务,也有“上海制造”“上海文化”品牌塑造等需要久久为功的任务。

第二天的市委季度工作会暨学习观摩活动小结会上,与会同志首先观看了展示各区工作亮点的视频短片,李强回顾了一天调研的所见所闻,并盘点了各区工作中的诸多亮点。但同时,他提醒大家,“亮点不是全部,还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看清方向、发现问题、找到不足”

在9月初说这番话,有其特别的用意。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经济发展总体势头良好。但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经济外向度极高的上海,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正在成为现实的挑战。这使得“如何真正做到稳中求进”成了此次会议的头号议题。

“如何才能稳得住?如何才能进得了?”李强自己给出的回答是一个“变”字,“就是要善于应变”。

他解释说,“进”需要变不难理解,而即便是“稳”,“那也不是消极防卫。以不变应万变,习惯于过去的老思路、老办法,是稳不住的。”

对上海而言,求“变”的关键,就在于针对新趋势、新问题找到新的应对办法,尤其是开掘新的产业支撑点,并且“花大力气培育自己的企业,在提高经济密度、提升发展能级、培育新增量上下真功夫”。

“我们必须先人一步在新技术上提前布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抢得先机。”李强说。前一天下午,他在由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共同组建的国内首家中外合资汽车设计开发中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调研时,即叮嘱相关方面立足自身优势领域,在提升产品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上精耕细作,占据汽车产业的前沿和制高点。

而在徐汇滨江在建的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从45楼向下俯瞰该区域规划建设进展后,李强没有掩饰对这片区域未来前景的看好。

此前,这里已敲定吸引小米滨江中心、网易滨江中心、腾讯华东地区总部等大企业项目落地。而9月17日,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在此开幕。除了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地标外,这里有望借人工智能产业集聚释放的潜力,更令人期待。

“对带动力强的大企业,我们要尽量吸引、留住,同时要看远一点、提前布局。”李强说,上海应该努力以人工智能为切入口,通过引进和培育,产生几个巨头——就像互联网之前的发展产生阿里、腾讯一样。

某种意义上,这正是时下上海面临的一个需要抓住的“风口”。

而另一方面,一些业已明确的事,也需要在新环境下持续用力,防止落实中出现层层递减现象。

李强讲了一个“59分现象”:一项工作从中央部署落实到最基层的村居一级,一般经过五级,如果每一级做到90分,最终结果却不是90分,而是59分——“90%×90%×90%×90%×90%=59.049%”,这是非常简单的算术题,而其折射的“抓落实层层递减”问题,却颇堪玩味。

在李强看来,层层递减地落实,即便单看每一层级似乎都做得不错,结果也可能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显然是时下的上海要防止避免的。

各层级在落实中,非但要做到100%全情投入,更要有“自我加压”意识,发挥出每个层级的创造性,力争用超出100%的努力,追求超过100分的最终效果。这当然不是让上级随意给下级增添不必要的压力和任务,而是鼓励每个层级在各司其职基础上的主动作为。

与之对标,上海在不少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比如,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效率这件事上,各方就需要主动加压。

李强直言,在市委释放明确信号,并推出相应政策举措之后,一些地区和部门思想虽已统一,但行动的速度还不够快,有的甚至“把‘办事规范’拿来搪塞,其实不是办事规范,就是拖拉、慢”。

针对业已明确的数据共享,有的部门提出“力争年底前完成”的目标。李强问道,“能不能往前赶?”

对于上海各区、部门来说,这是需要迅速作答,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的问题。解决了这些,方能破解市场主体存在的困惑和难处,也才能为“稳中求进”找到钥匙。

李强一再表示,当前的形势下,各方要格外强化“做成事”的能力,甚至敢于“顶一顶”所谓的“天花板”,对一些明显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要勇于突破,赢得发展空间。“守规矩和顶天花板,并不矛盾,”他说,“有的天花板是软的,你顶一顶,它就能上去一点。不顶,那就只能无所作为。”

这是考验各级官员魄力与能力的时候。没有这样的魄力与能力,“竞争力”恐怕无从谈起。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珉迕


你或许还想看↓↓↓

【李强一周】当今之上海,需要怎样的干部?

【李强一周】台风来了,阿里来了,腾讯来了

【李强一周】上海制造:何以造“最好”



觉得文章不错,那就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