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票赚够了,但文艺片和毕赣以后怎么办?被骂“年度最烂”,《地球》到底冤不冤

上观新闻 2019-02-18


2018年12月31日之前

这部电影被誉为“神作”


上映首日票房高达2.6亿

噱头十足,让上百万年轻人

抛弃了烟花和倒计时

在跨年之夜走向影院



2019年1月1日之后

看过的没看过的

都管这部电影叫“年度烂片”


上映次日票房1100万

“根本看不懂”,除了看到一半就走的

电影院里大部分人都在玩手机或睡觉



评论两极化

票房断崖式下滑

艺术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

(以下简称为“《地球》”)

在2019年给国产电影开了一个“好头”


飙升的票房VS崩溃的口碑


《地球》的票房成绩其实很亮眼:上映前,淘票票上想看人数37万,猫眼想看人数28万。首日票房2.6亿,仅预售票房突破1.5亿。



这本该是一个“逆袭”的文艺片,但结果却非常遗憾。


抱着“一吻跨年”希望而来的年轻人,贡献了上亿元的票房之后,在猫眼、豆瓣上也留下了大量的差评。猫眼评分一度跌至2.7,豆瓣评分从7.5跌至6.9。



在购票平台上,负评将《地球》淹没:


“没情节,烂片!”


“不是科幻啊,大烂片!”


“从10分钟开始就睡着了,年度最烂!”


观众的失望同样表现在影院的排片数据上,数据显示,电影上映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1日,电影的排片、上座率和综合票房占比,分别从前一日的34.1%、46.4%、50.8%断崖式下跌至9.2%、6.5%、5.5%。


然而,在国内一片骂声的同时,海外口碑反而一片红。


IMDb7.2,烂番茄89%好评,媒体综评metacritic高达88!



文艺的情节VS浪漫的期待


有趣的是,一向严苛的“豆瓣电影”,给《地球》的评分有6.8分,至少及格了



但是在面向大众的猫眼app上,《地球》评分仅2.7,这是什么概念?还不及另外一位毕姓导演现象级烂片《逐梦演艺圈》分数的一半。



文艺的情节,加上大段的长镜头,让不少豆瓣的文艺青年叫好。但对于那些想在跨年夜看一部悬疑片或者是爱情片图个热闹的观众来说,《地球》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小观也去看了《地球》,第一感受是这部电影节奏极慢,但是描述的故事并不难懂——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剧透

罗纮武(黄觉 饰),一个被情所困的中年男人,让他出不了爱情围城的,是多年前一个叫万绮雯(汤唯 饰)的女人。


在得知自己的父亲去世后, 罗纮武回到老家贵州凯里,触景生情,他想起了12年前发小白猫(李鸿其 饰)被杀,而自己却用白猫遗留的手枪,杀死了老大左宏元(陈永忠 饰)的过往。


白猫和罗纮武,都是被万绮雯利用——她想假借私奔,逃离凯里。


故地重游的罗纮武,最后在残破的电影院里,做了一场关于过往的梦……梦里他和所有人再度相遇。



前半段是一个非线性的故事,后半段则用长达近一小时的3D长镜头演绎了一个梦境。就连导演自己都说:“在看电影的时候,电影中的前半部分是现实,可能会让大家犯困,我如果状态不好,我也会困。”


不过,在此前的营销中,电影方介绍《地球》时可是对“慢节奏”和“文艺片”只字未提。当一部电影打满了“悬疑”“凶杀”“爱情”“一吻跨年”的标签,你很难想象它只是一部悠长的文艺片。


这不,想赶在上映首日去看《地球》的观众,大多也都锁定了“跨年场”。



然而这些冲着“一吻跨年”去的观众,等到了跨年的零点,却发现接吻的兴致全无,只剩下一脸懵。


这也就无怪乎第二天票房断崖式下跌。



这就好比有人想看武侠片,却买票看了《刺客聂隐娘》。正是预期的落差,最后会转为某种无名的愤怒。当失望的观众走出影院,很可能会从口碑上对电影产生强大的反噬。


报复性评分,电影营销必须背锅


本想看一部浪漫的爱情电影,结果却在电影院里看了一个小时的长镜头。宣发和观众之间的巨大落差,其实就是营销时挖的“坑”。


@Craaack 说,被各种营销宣传骗观影人花钱走进电影院去看,既要心疼电影票,还要忍受尴尬的电影情节,真的要哭了。


 “一部戛纳盖章天才之名的艺术电影,因为网络的碎片化欺诈营销,和片名意外地暗合了观众的情绪,获得了猎奇的第一波观众。” @导演张江南 认为,2.5亿的票房不是电影的成功,是营销逐利的成功。这种涸泽而渔、寅吃卯粮的手段,只会加速行业的寒冬。”



就像《新民晚报》说的,无论商业大片还是文艺电影,追求更多票房和观众都无可厚非,但营销应该建立在一个对等的前提下:即观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影片恰巧满足和呼应了他们的需求。《地球》不是一部糟糕的电影,但它却做出了一场糟糕的营销示范,即便赚了钱,也伤害了观众和市场对于文艺电影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兴趣和信任。


之所以《地球》如此依赖于“饮鸩止渴”的营销,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拍电影是导演的工作,但是面对超过7000万的制作成本,“如何回本”却是片方的难题。@界面新闻 称:尽量发挥汤唯等明星的号召力,极力去除这部电影在银幕之外的文艺气质,将其定位为浪漫爱情类型无疑是成功的,起码如今超过9000万的片方分账票房已经保证了这部电影成功回本。


@外滩TheBund 也算了笔帐: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投资1940万美元,前年的《月光男孩》更是小成本,只有150万美元,最后拿下奥斯卡,也收获了5550多万美元票房。作为一部小众艺术片,《地球》的成本真的有点太高了,逼得营销发行“出圈”。


难怪@营销娱子酱 感慨:“文艺片也应该具备电影营销的资格,放大‘仪式感’进行营销的思路无可厚非,复盘《地球》的宣传策划,更像是一种文艺片营销思路的努力破局与求生。”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一部文艺片想突破“小众”的局限,承受观众的愤怒和批评也是情理之中。但营销应该有其边界,对观众诚实,也是对观众的尊重,把文艺片“吹”成浪漫的爱情片的教训,导演们该吸取一下了。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vista看天下,sir电影 等

相关作者:查睿 等

微信编辑:胡雨松


◢ 猜你想看↓↓↓

要命还是要脚?《人间世2》催泪开播,孩子们说:只要命还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上海这家网红店新年第一天就被查!餐厅负责人拿出证明,结果却尴尬了…

哈哈哈!2019第一天的笑点被你们承包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