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涂鸦圣地M50上新!旧大门变身搪瓷杯,汽车悬浮离开地面…我的脑洞不够用了

上观新闻 2019-02-16

说起上海涂鸦地标

你会想到哪里?

当然是莫干山路50号M50创意园区



一段长长的涂鸦墙

天马行空的各色涂鸦

出自不同时间、不同艺术家之手

却毫无违和感

比如这幅经典的

《纺织女工》



《纺织女工》这幅作品的创作墙面为6号楼水塔,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


作品在画面中最大程度保留了墙面原有的颜色,画面里可爱的孩童让整个画面的情绪得以更好的传达。


《纺织女工》作品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王洪义教授领衔完成。王教授今年已经65岁,但为了创作这幅作品,每天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


最近

园区里又多出许多新的涂鸦作品

不经意转个弯

就会与一副妙趣横生的涂鸦作品不期而遇


《搪瓷杯》



园区一扇绿色的大铁门,已经斑驳生锈,不再具有实际价值。它竟然成了墙绘素材,被画成一只《搪瓷杯》。


《搪瓷杯》利用园区现成的大铁门作为绘画基础,同时,对M50经历过的历史时期进行思考,将历史融于创意之中。


主创者季颖倩和执行者师轶颖,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嘻嘻》



《嘻嘻》竟然把一面老旧墙面变成了俏皮的笑脸,两扇玻璃窗下方,画上了一张咧开的大嘴。


白天和黑夜,笑脸作品《嘻嘻》又有着不一样的观感,不管是谁看到,都会心头一阵轻松,忍不住想跟着笑起来。


这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生雷祯的作品。


《升》



《升》是一幅壁画作品,主创者跟我们开了个玩笑。


他在原先划出的车位上进行创作,添加了立体的亮黄色停车线,刻意营造的视觉错觉,让车主感觉自己的车“悬浮”在了半空中。


《如梭》



充满童趣的《如梭》,把棉纺厂女工形象设计成了可爱的萌系小姐姐。


童话般的绘画语言,让画面中的纺锤、丝线和女工身上的工作服,都能引人入胜。


《花》



但凡看到《花》这幅作品的人,都会忍不住站在它前面拍一张美美的自拍。


园区里这幢有着户外楼梯的老旧而不起眼的小楼,仿佛一下子逆生长了三十年光阴,变得俏皮而轻盈。


《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位于M50园区12号楼,上面画着信和纱厂时期上海英租界中从印度调来的“公务员”。


《十字路口》作品来源于历史舞台上具有时间特殊性的一个人物,以及在这样一个点位的创意,画在园区的出入口,妙趣横生。


《蓝空间吸烟区》



《蓝空间吸烟区》利用空间结构以及经典艺术案例进行空间绘制。


《探索》



《探索》系列作品在渗水的墙面上画出动物造型,遮盖脱落墙皮的瑕疵。真是一举两得!


《梦境,记忆与对话》



《梦境,记忆与对话》,作品用一个鸟笼和两只会发光的鸟,给单一的楼道增添生机。


《m50与猫》



作品《m50与猫》展示了日夜陪伴m50的小生灵:一只流浪猫,它与三个线团愉快的翻滚在属于它们的空间里。


究竟是谁妙笔生花

创造出这些妙趣横生的涂鸦?


M50创意园近日与艺术家、策展人刘毅共同发起“M50园区微更新项目”,并特邀王洪义、徐神超、刘薇怡Green、自来水SYFlowing四位艺术家,以及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两所院校共同创作。


园区主办方负责人介绍,项目上线初期,园区共收到百余幅投稿作品,最终甄选了11组最能代表园区历史与现实创意融合的作品。



创作涂鸦作品的那段时间,正是上海雨季,主创者说,天气因素让他们遇到很多阻碍,最大的问题就是雨水的冲刷让很多努力付之东流,需要重头再来。


但现在,当看到作品可以被保留在M50,并受到来往游客的喜爱,甚至摄影留念,感觉到非常自豪。


可以说创作者非常优秀了

那你知道M50创意园区

何以成为上海涂鸦地标吗?


M50创意园的原身为上海春明粗纺厂,于2000年开始转型为创意艺术园区,目前这里有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的工业建筑50多幢,2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艺术家工作室、画廊、高等艺术教育以及各类文化创意机构。


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爆发,民族企业家周志俊把青岛华新纱厂的机械设备转移至上海莫干山路60号(解放后改为50号),在上海开办了信和纱厂,信和的英文译名是“New China”,昭示周志俊等一批民族企业家复兴中华的雄心壮志。




1954年,周志俊将自己名下的主要企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信和纱厂更名为上海第十二毛纺厂;1956年,周志俊主动提出放弃上百万定息,以支援祖国建设;改革开放后这里又改名为春明粗纺厂,直到1999年,春明粗纺厂停止其主营生产;2000年起,通过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业态调整,M50创意园登台。


现在,当你走进M50,依旧可以看到哪些被保留下来,1930年代至19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包括厂房、仓库、锅炉房、食堂、烟囱等各种类型,甚至还有一套原棉纺厂从德国购买的西门子发电设备。


这段历史是上海民族工业的根,也是M50的根,它滋养着这方润土,孕育了代表着创意与新生的中国当代艺术。


自2000年起,M50通过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建设和业态调整,逐步引进了以视觉艺术和创意设计为主题的艺术家工作室、文化艺术机构和设计企业,转变为现如今具有标志意义的创意园区之一。



除了上面介绍的内容

M50还有很多隐藏的新涂鸦

快约上小伙伴一起来打卡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栾吟之

摄影:海沙尔

微信编辑:大白


◢ 猜你想看↓↓↓

写《苦恋》的白桦先生今晨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

1400岁的《祭侄文稿》,被台北故宫借给日本,合适吗?啥时候能来大陆?

发现“神秘信号”=发现外星人?连《三体》作者都不敢这么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好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