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环隧道明天通车啦!19条越江隧道平均每2公里一条
12月28日,位于黄浦江最北端的郊环隧道正式通车。这意味着申城最长的环状公路——郊环,距离从“C”字状变成“O”字状更进一步了。记者统计发现,目前黄浦江30多公里的岸线上,分布着已建成隧道和在建隧道共19条,平均每2公里岸线就有一条越江隧道。这不仅大大方便了市民快速过江,更活跃了黄浦江两岸的经济发展。
图片右侧是郊环隧道宝山段出入口,郊环隧道连续穿越长江和黄浦江
郊环线即将成“环”
记者今天提前到现场进行体验,郊环隧道内还有数十名工作人员在为通车做最后准备。隧道分左右两线,每条线单向行驶,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记者按照30至50公里/小时的车速行驶,从宝山到浦东只需8分钟。
浦东入口处的郊环隧道,工作人员在做最后准备( 戚颖璞 摄)
郊环隧道未来主要服务大型货运车的通行,目前两头接线道路没有建成,只允许小客车通行。在两头接线道路建成后,郊环线可以有效缓解外环隧道的拥堵情况。外环隧道连接宝山和浦东,由于宝山设有重要钢铁生产以及港口集装箱物流基地,对岸还有浦东外高桥港区、大批仓储物流企业,长期以来,车流量有增无减。外环隧道内集装箱卡车通行最多,拥堵情况严重,成为区域交通瓶颈。目前,外环隧道日交通量为每天7万至8万辆,通行能力已达饱和,其中包括集卡在内的大型货运车占80%左右,加速了路面损坏。
过去,郊环线一直没有成“环”,缺的部分就是郊环隧道。它是上海市域范围内唯一未完全建成的国家高速公路。郊环隧道连接宝山和浦东,加上位于两区的接线道路,一共长30公里。全部建成后,将让郊环线从“C”字状变成“O”字状,形成全长约200公里的完整环状,成为上海最长的环状公路。
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获悉,郊环线将对区域交通和全市路网格局有巨大推动作用。一方面,成为服务上海与长三角地区间的客货运联系通道、增加外高桥港区的疏港通道,打通临港、洋山港地区往江苏方向的货车通行道路,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公路集疏运和浦东国际机场的集疏运系统。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上海市骨干道路网深化规划》提出形成“一环、十二射”加“一纵、一横、多联”的布局。
发展“留白”倒逼创新
在目前所有穿越黄浦江的盾构隧道中,郊环隧道直径最大、距离最长。上海城投公路第三事业部副总工程师侯剑锋表示,担任掘进任务的两台“长江号”盾构颇有来头,它们直径达到15.43米,在2004年开工的长江隧道中首度亮相,令其成为彼时世界上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
长江隧道距离长达9公里左右,地处水域复杂,建设难度很高。隧道股份上海隧道郊环隧道项目部副经理宋兴宝表示,郊环隧道长5.2公里,相比之下距离较短,但建造难度并不逊色。由于沿途构筑物类型多样,郊环隧道会面临许多穿越难点。
“长江号”盾构机
两次下穿吴淞导堤是一大挑战。吴淞导堤的功能是阻挡长江落潮水流携带的泥沙,确保吴淞口航道正常使用,使用年限已超百年。盾构穿越时如果沉降幅度过大,就会影响航运功能。经勘测发现,炮台湾湿地公园地下有厚度不等的钢渣,平均厚度可达9米。盾构机顶部距离钢渣最近只有5.4米,穿越时稍不注意,钢渣就会引发盾构故障。此外,隧道必须近距离穿越国际邮轮码头引桥、老长航码头和宝杨码头,以及引排水通道、建筑物等等。
工程建设5年时间里,项目技术团队不断头脑风暴,研发出至少6项创新技术。和长江隧道建设时期不同,如今的“长江号”已经装上智慧大脑、实现数字化管理,控制地表沉降精度更好更快。经过24小时不间断监测和质量管控,郊环隧道的沉降数值保持在2厘米以内,各类“关卡”成功突破。
过去的工程较少考虑“建筑垃圾”归宿问题,技术团队也针对性做了方案研究。最终将190万平方米原状土、600万平方米泥浆进行资源再利用。泥沙从转运码头运送至横沙岛,用于圃围项目。
这些倒逼出的创新技术,得益于城市交通建设为发展“留白”。宋兴宝表示,隧道盾构选择直接穿越构筑物,而不是绕开,主要原因是要为沪通铁路预留空间。另一方面是为了工程经济性。如果隧道为了避开构筑物而建得很深,那么车辆进出隧道的接线道路,也要造得深,这会大大提升建设成本。
1971年,黄浦江上第一条隧道——打浦路隧道通车。从打浦路隧道向南北两端拓展,黄浦江在近50年里又陆续建了18条隧道。这些隧道分布在黄浦江30多公里岸线上,平均每2公里岸线就有一条越江隧道。不仅大大方便了市民快速过江,更活跃了黄浦江两岸的经济发展。
◢ 猜你想看↓↓↓
徐汇⇋浦东将只需10分钟! 上海5项重大交通工程今天集中开工
每月300-2000元,上海付费共享自习室火了!学习刚需还是贩卖焦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