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庆存院士,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奖励大会上,上海喜获丰收:50项牵头或合作完成的科技项目以及2位与上海单位合作的外国科学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6.9%,连续4年获奖比例超过15%。更令人欣喜的是,上海此次在高等级奖项上实现突破:牵头完成的项目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是2002年以来上海牵头项目首次获特等奖,也是过去6年来牵头项目获一等奖最多的一年。
就在几年前,也在人民大会堂,年过九旬的黄旭华作为“全国道德模范”,与数百名当选代表一起,受到习近平同志接见。总书记见黄旭华年事已高,主动移开椅子,一再邀请老院士坐在自己身边合影留念。而此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0年之际,92岁的黄老学长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轻轻推开学校为他演讲准备的座椅,坚持站着讲完,同样令人动容。这就是黄旭华,一个曾经骑鲸蹈海却赫赫而无名的英雄传奇。在京授奖之际,他几十年前的誓言仍掷地有声:“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
黄旭华人生之初的理想,本是成为一名医者。他生于1924年2月,广东海丰县田墘镇人,排行老三。父母以开诊所和药房悬壶济世,行医助学,颇具声望。
1939年夏,日机多次轰炸海丰。黄家的老屋就在海边,黄旭华和他的兄弟妹妹站在屋顶上,一次次眼睁睁地看着天上日机五六架一群,依次从空中俯冲下来,把停泊在海边的一艘艘渔船炸毁。
父母原指望这三儿子长大后子承父业,但黄旭华说:“学医只能救人,我要救国。”不仅如此,黄旭华将自己的原名“绍强”改为“旭华”,寓意“中华民族必定如旭日东升一般崛起”。
到抗战胜利之前,1945年7月,黄旭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船舶制造专业,开始追寻“造船造舰”抵御外侮的报国梦。9月入学报到时,交大尚在抗战期间内迁到重庆的九龙坡校园,黄旭华作为新生随全体师生迁回上海老校园上课。
在被誉为“民主堡垒”的交大校园,黄旭华就读期间就参加了中共地下党影响下的进步学生社团“山茶社”,成长为“山茶社”后期的负责人,还是上海许多重大学生运动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在“护校运动”中,交大学生自驾火车赴京请愿,黄旭华一腔热血,振臂疾呼;在“五四营火晚会”中,黄旭华阻挡国民党特务破坏,敢为人先,维护秩序。1949年4月,黄旭华如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党龄与共和国同龄。时至今日,黄旭华还经常与当年“山茶社“的老社员联系,回想“山茶社”领衔学运、参加地下党、智斗敌特的革命故事。
到1958年,核潜艇“元年”,已成为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设计二处潜艇科长的黄旭华,突然接到去北京出差的通知,走进了海军舰船修造部和“一机部”船舶工业管理局联合组建的核潜艇总体设计组,他这才知道“天字第一号”绝密工程选中了他。黄旭华至今记得,报到时领导找他谈话说了三条:一是“你被选中,说明党和国家信任你”;二是“这项工作保密性强,这个工作领域进去了就出不来”;三是“一辈子出不了名,当无名英雄”。
凭借当年在地下党工作时培养的组织性、纪律性,黄旭华毫不犹豫接下任务:“一辈子出不了名,当无名英雄”,这与“党和国家信任你”相比,算得上什么啊?
此后30年,对父母而言,黄旭华只是一个按月给他们寄生活费的北京信箱号码;此后30年,黄旭华和“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都没有联系了”,他坦言。
直至1985年,《解放军报》发表了一篇报道《骑鲸蹈海赖神将》,这是中国研制新潜艇第一次见报,当时还没有提“核潜艇”。但黄旭华意识到,保密之门正在放开,可以找机会回趟家了。次年11月,黄旭华到大亚湾核电站出差,终于回到老家。
这是他30年后第一次回家,母亲已经习惯不再过问他的工作。又一年后,作家祖慰发表长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讲述了一位核潜艇总设计师为中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30年的事迹。黄旭华把这期杂志给了母亲,尽管全篇仍然没提“黄旭华”三个字。
母亲才明白,被家人误解的“不孝”之子,原来是在为国家做这事。此时,她激动地把子女们找过来,讲了这么一句话:“三哥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话传到黄旭华这里,他哭了。其实,好多人问过黄旭华:自古忠孝难两全,你怎么理解?黄旭华总是回答: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从1996年到2011年再到2016年,当母校100年、115年,120年生日之际,黄旭华每次都欣然回到上海交通大学。当前,上海交大正以“大海洋格局”规划学科发展,逐步形成海洋工程技术与海洋科学交融的学科格局,致力于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新贡献。
面对母校师生,当耄耋之年的黄旭华以颤抖而坚决的语调说出那段誓言——“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时,全场每每掌声雷动。
“我们的人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痴,一个是乐。”黄旭华这样解释:“痴,是痴迷于核潜艇,献身于核潜艇,无怨无悔;乐,科研生活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我们是乐在其中,苦中有乐,苦中求乐,乐是人生的主旋律。”
2019年11月1日,“国之脊梁,交大之光”黄旭华专题展在学校新图书馆揭幕。黄旭华1945年入学时的新生录取名单,就读时全班第一的成绩单,其主要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长征一号”模型,以及各个时代的新老照片……历历在目,犹言在耳,师生们以此共勉:“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成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猜你想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嗯,这篇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