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这一社区半数居民是外籍,老外居家隔离时发生了些啥?

王志彦 上观新闻 2020-08-19

“您好!一路辛苦了,我是社区的工作人员,请到这里来做一下登记,我们会有专人为您提供帮助。”昨天下午4点,在浦东金桥一所国际学校教书的美国人安娜,刚从机场回到碧云某小区的大门口,就有一位工作人员热情地迎上前来,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向她打招呼。   



随后的日子里,安娜与她的家人将完成为期14天的居家隔离。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将提供健康跟踪、语言翻译、代买代办等服务,帮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在碧云社区,如今共有88位从重点国家返沪的外籍人士,正接受居家隔离,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被社区细心、暖心的服务所感动,“上海温度”让外籍人士更加热爱碧云这个“大家庭”。


24小时值守,守住小区大门

金桥镇碧云国际社区是目前上海规模较大、社区配套功能完善、综合环境极具特色的综合性国际社区之一。社区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辖区内有来自美、英、法、德、澳、西、瑞士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5000余人,约占常住人口的一半。

进入3月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随着境外返程旅客增多,碧云社区面临着新的挑战。全力阻断疫情传播,严防疫情境外输入,碧云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率先规范涉外小区的入口管理。

记者在碧云花园一期的小区门口看到,两侧防疫执勤的保安“全副武装”,小区门口贴上了大大的海报,用中英韩日意等语言提示“来沪人员在此登记”,一旁贴着返沪人员登记二维码,以及韩日意伊四国护照的样本。旁边的登记台上,还摆放着四国语言的健康信息登记表、告知书。车道的另一侧,则拉着醒目的四国语言提示横幅。而从本周开始,这些宣传海报、横幅和告知书,还将加上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为了“守住”小区的入口,金桥镇成立了一支关爱行动队,24小时轮班值守。金桥镇副镇长吉紫茵说,只要机场方面传来有重点国家返沪人员即将抵达的消息,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队员们都会快速反应,赶到小区门口,迎接返沪人员的到来,“每天都像打仗一样”。接到返沪人员后,队员们将引导他们进行信息登记,测量体温,发放防疫友情提示卡,直至将他们安全地送到家里。仅3月14日一天,关爱行动队就接收了30多位外籍人士,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闭环管理”。

疫情发生后,碧云社区还主动与辖区内的外籍人士进行联系,了解相关行程。“我们通过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外籍人士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疫情期间去过哪些地方,准备回沪的具体日期,挨家挨户去了解,排摸清楚。”金桥碧云阁服务公寓的客务部经理丁峰说,在排摸中,有一位外籍女士主动报告自己3月初曾在东京机场转机,尽管她不是从重点国家回沪,但相关部门还是对她启动了医学隔离措施,这位女士也非常理解,正在积极配合进行隔离。

居家隔离不隔离爱

尽管居家隔离让一些人的行动暂时受到了限制,但在碧云,外籍人士不会感到“与世隔绝”,因为爱是不会被隔离的。

安娜回到家后的一个小时,由外语志愿者、社区医生、公安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小分队,就出现在她家的门口。在外语志愿者的帮助下,社区医生详细地向安娜介绍了居家隔离期间的健康监测要求,民警则让她签署了一份隔离承诺书,而社区干部则将一份“暖心包”交给了安娜,包里装着10只口罩、一瓶含75%酒精的消毒液、一瓶免洗手消毒凝胶,以及由多国文字写成的居家隔离注意事项。看着这份“暖心包”,安娜有点激动,她说自己在国外很多东西买不到,正在为这些物资发愁,没想到社区为她都准备好了。


小分队离开前,还与安娜加了微信,组建了一个临时微信群。在未来的两个星期,安娜有任何困难,都可以随时在群里寻求帮助。社区工作人员会将她的快递,优先送到家门口;每天两次,会有专人到安娜家收取生活垃圾;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4点,安娜还会收到一通“爱心call”,电话那头,志愿者们不但记录下她当天的体温,还会关心她的生活,甚至安娜如果出现一些焦躁不安的情绪,工作人员还会找来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安抚宽慰她。很多在家隔离的外籍人士,都亲切地把这种微信群称为“加油群”,因为在群里,工作人员说得最多的话,就是鼓劲和加油。

有时候,社区工作人员还要关心在其他地方隔离的外籍居民。昨天一早,碧云第一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沈佳青就驱车11公里,去北蔡一个集中隔离点看望美国人理查德。这位美国居民因为住在碧云的酒店式公寓,而公寓里的中央公调不符合居家隔离要求,所以回沪后,只能被安排到集中隔离点去。

前一天晚上,理查德向小沈求助,说有一台笔记本电脑留在了公寓里,而自己现在手边工作很多,必须要用那台电脑,问小沈能否帮忙取一下,沈佳青立刻答应了下来。拿到电脑后,沈佳青还特意买了一堆老外喜欢吃的水果,有柑橘、香蕉、黄瓜、雪梨等,他还记得,理查德喜欢喝绿茶,所以也给他带了一包。将东西打包好,细心的小沈用A4纸打印出了物品清单,还附了一张给理查德的便条,纸上用英语写着,“好好照顾自己,我们盼望着你早日回家。”


“上海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碧云社区抗击疫情所作的努力,得到了众多外籍居民的认可。走入社区,不仅能看到配合检测体温、登记信息的外籍居民,也有外籍志愿者的身影。

碧云一居凤凰大厦的意大利籍小伙子孔健曾在中国留学学习金融专业,今年他回到上海计划在此工作生活。当他得知碧云社区启动疫情防控外语志愿者招募工作,便主动请缨,参加志愿服务。


“您的体温正常,请这边走!”这几天出入小区的居民,都能看到孔捷在量体温、拿快递、为居民找菜、发防疫宣传册、指导外籍居民填写信息登记表。他操着一口颇为熟练的汉语,解答居民需求,为居民提供服务。在闭门不出的这段日子,他还一起帮助外籍居民预定口罩,教会了他们如何网上订菜,传递爱与支持。

孔健说:“我在广播上听到有很多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我也想出一份力。虽然看上去都是简单的事,但是能够帮助到其他人,我就很高兴。”他表示之后只要有空,非常愿意参加小区的各项志愿工作。


除了有线下的行动,还有线上的支持。碧云国际社区的外籍居民Senait,通过上海众心社区中心的平台在线上发起了一项名叫“写一封信给中国”(Love Letter to China)的活动,号召社区内的外籍居民在当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艰难时期,不用走出家门,以写信的方式来分享此时此刻大家最想说的话。

Senait说:“我希望可以把我的感受表达给你们,虽然这次疫情暴发带来了巨大的焦虑,但我很感激,你们使上海成为了我和许多我认识的外国人的第二故乡。”这一活动受到了外籍居民的欢迎,在信中,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于上海的喜爱,同时也为中国、为上海加油。

碧云社区党委书记李丹洁说,大部分外籍居民不仅主动配合体温检测、佩戴口罩、登记返沪信息,他们中有的人还帮助社区编制抗击疫情的绘本,送给有小朋友的家庭,更多的人则会通过微信等方式对一线的社工们说:“注意身体,加油!”“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外籍志愿者也是社区的宣传员、防控员,战斗员,在碧云,所有中外居民都期待,疫情早日结束,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王志彦

微信编辑:皮小姐


◢ 猜你想看↓↓↓

继输入病例医疗费外,北京又明确:境外回京集中隔离14天,费用自理

张文宏: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

上海明确:境外回国人员输入病例中未参加基本医保的人员,医疗费用原则上由个人负担

憋坏了!39万上海市民“集体”逛公园,明天再开放83座;浦江游览今傍晚复航→

恢复开放第二天,辰山植物园游客14点前已超1.2万…记住:预约成功再出门

疫情期间胸闷、心慌?有可能是功能性失调!专家提供了5个小技巧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