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渝信川菜外卖翻出“水煮口罩”,监管部门查看监控视频后.....

陈玺撼 上观新闻 2020-08-19
众多餐饮企业如今正在全力恢复经营力争早日摆脱疫情的影响,但近日,“渝信川菜”却被一只口罩搅得心烦意乱。

3月20日20时40分许,
消费者杨先生在“饿了么”下单,
点了华盛广场渝信川菜餐厅的外卖
支付了115元
正当他们在食用“渝信水煮鲶鱼”时
发现菜里混有一只一次性口罩


这只口罩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汤汁和油脂
且有部分已经破碎


网友表示:太腻心了!



杨先生等人也不例外
感到恶心的杨先生
立即联系了渝信川菜

杨先生主张:这只口罩很可能是饭店烧制菜肴时混入的。
渝信川菜华盛店吴经理:承认这件事是他们的失误,表示歉意,并愿意退回115元餐费。
杨先生回应:退餐费不能解决问题。
3月21日店方表示:再追加赔偿500元。
杨先生依旧没有接受:提出需要“渝信川菜”官方书面致歉。

此后,双方又经过多次沟通无果
店方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3月22日,店方表示,目前无法确认此次问题是其原因造成的,仍希望能与消费者协商和谐解决此事,希望消费者能接受其提出的退赔方案。杨先生无法接受店方提出的解决方案,随后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监管部门调查未发现问题

3月24日,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公布了对该起投诉的调查情况。

3月23日,该局接到全国12315平台的相关投诉件,立即组织相关辖区市场监管所对渝信川菜华盛店进行了现场检查。

经查,该单位持有效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川菜等餐饮服务。

现场检查中,厨房食品从业人员均佩戴统一的白色一次性口罩上岗,厨房内未查见有闲置或散落的一次性口罩,也未查见存放有待供应成品。

检查人员还调阅了3月20日20时42分(接单时间)至20时49分(快递员取件)的厨房监控视频录像。

录像显示,负责加工制作该菜肴的食品从业人员全程佩戴口罩操作,菜肴制作完毕打包后未使用“食安封签”。从监控视频录像中无法确定当天食品及容器内是否混有口罩。

渝信川菜华盛店后厨及骑手取餐区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表示,将继续深入调查,如果被投诉单位确有违法行为,将依法从严查处。

监管部门将约谈该单位负责人,督促其立即组织开展全方位自查,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落实措施做好整改,进一步规范食品加工操作行为。

3月24日,黄浦区市场监管局还将组织一次现场调解,帮助投诉双方协商和谐解决此事。

食品异物“罗生门”为何频现?

仅就现有证据和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来看,这似乎又是一起因食品含有异物所引发的消费投诉“罗生门”。

无论是从消费者拍摄的照片、视频,还是从监管部门调取的相关监控视频录像,都无法判断那只一次性口罩究竟是何时何地以及怎样混进菜肴里的,更无法判断饭店、外卖员和消费者究竟谁才是始作俑者。最终对错,还有待进一调查和关键证据的出炉。

对此,许多网友大呼看不懂,有人指责是饭店疏于管理,有人觉得是另一起外卖“口水门”,还有人甚至怀疑是消费者故意栽赃,骗取赔偿。

近年来,类似这样因食品含有异物所引发的消费投诉“罗生门”屡见不鲜。
·2017年11月,有网友称“双十一”通过饿了么平台叫了“1点点”上海金沙江路门店销售的红茶玛奇朵饮料,喝到一半发现蟑螂尸体,经与店方多次沟通无果,随即向监管部门和媒体爆料。
但普陀区市场监管局现场调查后,未查见蟑螂活动等痕迹,门店“虫媒防控”等相关制度齐全,与“除害”专业机构签订有定期除害防控协议。
网友提供的证据照片

·2018年12月3日,有网友微博爆料,他通过饿了么平台的跑腿代购订了兴业太古汇商场内喜茶的3杯饮料,其中一杯喝出一个透明的套状物。
之后,喜茶、饿了么陆续发声为自己辩白,坚称相关环节安全可控,不可能在食品中混入套状物。静安区市场监管局调查后,也未发现异常。

网友微博截屏



这些事件的共同点一致:
相关情况曝光后,监管部门虽然介入,
但往往不能查出什么具体问题,
大部分消费投诉和纠纷最终没有了下文,
徒耗公共资源。


鉴于类似事件近年来并不少见,
那如果消费者真遇到食品中出现异物的情况
该如何应对?

律师建议,碰到类似情况,建议消费者在自己取证的同时,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举报,由其到现场进行调查,方能及时固定证据,从而有助于消费者证明异物出现在饮料中的极大可能性。

这类事件不能拖,如果隔了多日甚至哪怕才一个晚上,监管部门就可能存在取证难的现实问题。

贴上“食安封签”为何那么难?

一些理性的网友指出,如果这份外卖贴上了“食安封签”,又或者饭店所有经营场所都纳入了监控,问题的定责就不会如此扑朔迷离。

前者,可以通过食安封签被破坏的时间,来推测外卖究竟在哪个环节被动了手脚。后者,则能直接调取相关时段的画面,查看问题是否出在饭店。

而这两条出路,恰恰对应了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来力推的食安封签和明厨亮灶工程。

不过,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的内部人士坦言,由于尚无一部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或标准对食安封签或明厨亮灶作出强制要求,所以监管部门虽然大力推广,但对企业和商户来说,“不强制就可以不做”。

何况,给外卖贴食安封签或在店内安装“无死角”探头,对许多企业而言会产生一笔不小的成本负担,在法律不强制使用的前提下,除非由政府、平台承担或补贴一部分,否则可操作性较差。

以食安封签为例。

2018年5月,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管局会同食品行业协会、美团订餐平台、美罗商城,在上海率先试点推出食安卡扣(食安锁),首批制作、投放5万把。美团订餐平台随即跟进制作投放400万份一次性封签。

2019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宣布加大食安封签推广力度,以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两大外卖送餐平台为主要渠道,在年内向餐饮商户发放500万个食安封签。

今年,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印发了400万张食安封签,鼓励辖区网络供餐单位使用在外卖食品上。


对推进经营者诚信自律和强化食品安全,这些举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记者了解到,即使是一个解决“罗生门”的出路,受制于“非强制”和成本等因素,政府和平台主推的几次活动过后,食安封签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不容乐观。

“真到了下结论的时候,食安封签是否能作为定责的依据,并没有明确。”一位监管人员告诉记者,这也是食安封签难以普及的一个阻碍。

“最好是立法明确,但现阶段没有立法,不能代表这件事情就没有做的必要。”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全弟认为,食安封签的确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平台和商户应当从全局考虑好好算这笔账。

等到发生问题无法明确责任,导致消费纠纷迟迟无法解决,进而影响商誉,省这些钱到底划算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陈玺撼

微信编辑:泰妮


◢ 猜你想看↓↓↓
虹桥机场暂停所有国际、港澳台的进出港航班业务;快递、家政亮“绿码”可进小区
上海昨日新增境外输入9例,治愈出院1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最新疫情速报→
留学生辗转26小时回国是添乱?网友:不瞒报,欢迎回家!
各地“一把手”们最近在忙啥?当导游、开直播……“重启”2020年,他们拼了→
落日余晖下的照片刷屏后,27岁的医生和87岁的老人,现在还好吗?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