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饭不说话,不要开空调!“神兽”明日复学怎样确保安全?吴凡、张文宏建议这样做→

上观新闻 2020-08-19
明天起
上海家庭里的“神兽”即将陆续开学
许多家长既担忧又期盼
孩子在学校里该如何防控疫情?
校外生活怎样确保安全?
今天下午
吴凡、张文宏为大家在线解答


今天下午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主办,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协办的“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第44届解放日报健康讲坛上观直播”,特邀中国-世卫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共同为“神兽”复学支招。


学校防控已配齐
校外生活家长应关注三类人

疫情期间孩子上学、放学方式与日常会有哪些不同?家长需要格外注意点什么?

面对特邀主持、上海市健康促进办副主任王彤的疑问,吴凡首先为家长卸下“心理包袱”,上海市教委已做好充分准备,实行“一校一策”,家长不用太紧张、也不必太纠结。

她特意举例两条:过去中小学校也有测体温,入校晨检,而今增加频次,一日两检。此外学校已为应急情况准备了一套完整的处置流程,一旦孩子出现异常,有专门老师第一时间带领孩子前往留观室留观。


如有学校出现聚集性病例,同寝室同学将就地隔离,同时上报教育部门、当地疾控部门进行后续处置。



校外生活中,家长格外需要关注三类人:

除了孩子本身,还有与孩子同住的家庭成员、以及家庭密切关联者。

这些人员的健康随访、健康状况都需要多留神,“对自己孩子的健康负责,就是对广大孩子负责。”吴凡如是说。上学通勤中,家长应该学着如何科学给孩子戴口罩。

考虑到明天复学的是毕业班同学,吴凡特意强调,“孩子本身生病需要请假,如果家庭成员中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一系列症状,孩子也应该及时告知老师,暂缓前往学校。”


这样做主要是考量万一家庭成员是患者,孩子就属于密接者,学校在集体状态下的防范角度来看,必须确保学校安全。“我们要教育孩子和家长,自己不仅对自身负责,更要承担社会责任,家长心存侥幸的心态不可取,一旦隐瞒病情等将承担法律责任。”



公共交通很安全
但更主张孩子走路去上学

在张文宏看来,目前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住了,感染风险极低,但感染科专家最担心的就是偶然事件的发生。如果上述防护都落实到位,在学校被感染的风险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我们无论在哪种公共交通、公共场所,实际上按照现在防控效果来看,被感染风险是很低的,上海已连续30多天没有本土病例,总体来说城市是很安全的。”


尽管城市很安全,但“我们还是要有底线思维”。张文宏特意解释,所谓的底线思维就是,万一在公共场所遇到了无症状感染者,怎样防范被感染?

记住两个动作至关重要。第一个动作是戴口罩,第二个动作是洗手。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洗手不方便,可以用免洗洗手液,必须要牢记的是,避免手接触公共场所把手、栏杆、电梯按钮后,再直接接触口鼻。

只要记住这两个动作,无论孩子步行、乘网约车、乘公交车等,都可以避免被感染的风险。张文宏特意强调,家长还需对孩子进行非常有效的培训,做到位就可以避免被感染。

专家们最主张孩子步行去上学。户外通勤感染风险降到最低,还锻炼了身体,预防了近视。

“每日户外活动两小时,如果一直养成走路上学的好习惯,视力也会变得好。”吴凡说,“此外,校内上课、用餐还是应该保持社交距离,目前很多学校实行套餐式供应,打了饭走人在教室吃、在寝室吃,吃饭不要说话,这样避免了人群聚集,上课鼓励保持教室内的通风状态,并戴好口罩,就可将感染风险降至最低。”



住宿生严把“三道关”
顺势培养孩子健康习惯

上海即将迎来夏季,学校里到底要不要开空调?

张文宏认为,许多人以为气温高了病毒会死,其实并不是这样,主要是夏天通风了,通风对疾病控制有极大好处。

上海真正的酷暑是七、八、九三个月份,建议这个夏天学校里就不要开空调了,疫情防控面前,安全和健康是第一位的。如果实在闷热难耐,可用除湿机来解决问题,一旦环境干燥,温度就会适宜很多。

针对住宿的学生,吴凡提出需要严把几道关。

首先是“校门关”,周末返校后,确保返回的学生和老师都是安全的;


其次是“距离关”,无论在寝室、食堂还是教室,都应保证通风保持适当距离;


再者是“消毒关”,卫生间、浴室等必须定期消毒到位。


“类似大家共用一个水杯,你喝我喝大家喝的做法,非常不可取。趁着这次疫情,学生们不断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健康卫生习惯,何乐而不为?”张文宏补充。

面对家长的紧张情绪,专家认为,紧张不焦虑、不纠结是一种科学态度。

张文宏直言,疫情来了最怕的就是大家疏忽、没有警觉,紧张起来适应了体系,就会呈现较好的防控效果。

吴凡说,适当督导孩子形成良好习惯,自然而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家长应该给孩子这样的心理干预和指导,相信落实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习惯后,今年春季,很多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也会跟着走低。


另外
专家明确
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已是一种必然趋势
当抗疫成为常态化
我们的防疫措施应该怎么做呢?
今天的健康讲坛上
吴凡、张文宏也解答了众多市民关心的问题



谈疫情:出现散发病例是常态

在吴凡看来,全球化态势下,人员往返和交流在所难免,尽管海关口岸把关严格,但常态下隔三差五有两三个散发病例出现,亦在所难免。

有的市民过于纠结轨迹问题,其实这没有必要。一旦病例确诊,疾控部门会进行轨迹追踪,相关密接全部隔离、关闭;此外,病例去过的重点场所都实行了“终末消毒”,有了这两点,市民可以放下心理负担。

谈疫苗:成年人接种疫苗应成共识

尽管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还在研制中,但专家明确: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疫苗同样非常值得提行。

例如,流感疫苗、成年人肺炎疫苗,后者对预防肺炎双球菌继发感染效果非常好。孩子、老年人、医务人员、养老院人员、公共服务行业人员等,建议应该及时接种疫苗,这不仅是保护自己,更保护了身边人。

谈营养:吃补品不如减少应酬

针对网友吃啥补身体的提问,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说:

城市人目前基本都不缺乏营养,反倒是吃得太多,建议根据自己的体重指数,调整营养含量,同时做到充分休息、充分运动、尽量减少应酬,这些都有助于提升自身免疫力,“只要做到饮食多样化、不挑食、加强运动、充足睡眠,我相信任何年轻人都有能力抵抗新冠疫情。”

谈检测:四类人群应鼓励核酸检测

上海自上周起对个人开放核酸检测,哪些人需要去检测?

吴凡强调四类人还需前往检测。

首先,从高流行地区、境外等返回,鼓励检测;

其次,工作和生活状态相对聚集的,例如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工作人员、住在集体宿舍等人群,建议检测;

再者,医务人员有职业暴露风险,鼓励检测;

最后,近期频繁去外地出差者,也应去检测。


至于其他日常生活没怎么多流动、也没有太多重要风险点,没有必要太纠结,更没必要一直生活在焦虑状态中。

谈长假:错峰出行防护到位享春光

五一即将来临,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健康出游、避免扎堆、调试身心非常重要。

目前大部分景点采取分时段预约制,市民可预约后有秩序前往,享受美好春光。在景区内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身防护,就能实现有备无患。

专家最后表示,“我们要做好较长时期抗疫的心理准备,不要为了千分之几的概率过度担心,做好自己的个人防护,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科学的日常抗疫态度。”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顾泳、陈敏
微信编辑:佳思敏

◢ 猜你想看↓↓↓
五一机票“大甩卖”,0.6折起!数据显示:上海成周边游“最热门城市”
吴凡张文宏上观直播即将开始!Mark一下,前排占座
上海一新冠肺炎治愈者复阳?还传给了家人?真实情况公布!
朝鲜《劳动新闻》:金正恩向支援三池渊建设的人员表示感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