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睡觉啦!?上海这家居委会每晚12点“打烊”,竟是为了让居民来洗澡…为啥?

舒抒 上观新闻 2020-08-19
端午小长假前夕,家住长宁区新泾六村的侯秀芬阿姨到小区附近的美天平塘菜场买了不少小菜。拎着满满两袋“战利品”回到居民楼,她熟练地掏出电梯卡,坐上居民楼加装的电梯,“蹭”地一下就回到了位于顶层6楼的家中。进屋前,侯阿姨不忘瞅一眼楼道里的绿植,“等下烧完饭,过来浇点水,放假了要有新气象。”

侯阿姨刷卡乘坐居民楼加装的电梯

精品小区改造、智慧社区建设、楼道适老性改造、小区污水管改造……

新泾六村的一连串变化,只是长宁北新泾街道处处围绕居民诉求、时时为了居民美好生活所做的一系列变革的缩影。在上海,逐渐“年长”的老公房小区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颜,“北新泾样本”还只是第一步。

有了电梯,敢买米买西瓜了


聂阿姨介绍通往电梯的走道上
居民自己布置的绿植花架


新泾六村建成于1996年,是典型的售后公房小区。小区20幢六层住宅楼包含57个门洞。这样一个历经20多年的小区,近年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住宅设施陈旧、停车困难、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等难题。恰逢2017年至2018年,长宁10个街镇相继启动精品小区建设,作为区域“十三五”城市更新战略的重点抓手,北新泾街道抓住精品小区建设即将收官的契机,将“美丽楼道”建设作为“楼道软装”来推进。

同样是为楼道、为小区“涂脂抹粉”扮新颜,居民们的积极性却一下子提高了,参与“美丽楼道”建设的热情和归属感都空前高涨。

在新泾六村12号聂燕琴阿姨家门口,在楼道里站10分钟,就能被蚊子不客气地咬几个大包。这让聂阿姨忍不住笑着说:“楼道里绿化多了,可能招蚊子,说明生态太好了。”她告诉记者,“美丽家园”建设解决了原先居民们喜欢种花,但是喜欢把花盆、工具堆在楼道的“陋习”。

通过北新泾街道党建联建单位西延安中学师生的策划以及同济大学专业设计团队的规划,在楼道空间科学地放置花架、盆花、绿植、多肉植物。“每栋楼都有不同主题,我们的是音乐,隔壁楼是运动……”

新泾六村“美丽楼道”每栋楼都有自己的主题


旧房彻底换新颜的还有加装电梯的推进。聂阿姨居住的12号居民楼外,有一栋全透明的电梯井,不仅采光极佳,“颜值”也相当时尚。

北新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蒋慧芳介绍,由于加装电梯属于居民自筹资金项目,原本并未列入精品小区建设计划。但考虑到新泾六村2300余位居民中老年人占到39.88%,居民加装电梯呼声高,需求迫在眉睫。因此,街道从立足“服务居民一件事”出发,在精品小区建设中统筹考虑电梯加装的施工配套,将加梯工作列入了管理自治类项目中。

“玻璃电梯井”
成为新泾六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有了抓手,居委会就开始充分发挥党员作用。今年70岁的侯秀芬作为党员和楼组长,与比自己小一轮的聂燕琴一起发挥居民骨干作用。当加装电梯中途,有居民搬离,差一点让好事“腰斩”时,两位居民二话不说,提前垫付了电梯款,终于在2018年6月迎来加装电梯的顺利开工。而当新搬来的住户看到崭新亮堂的电梯时,没有过多考虑,就答应补上了加装款项。

“现在楼道漂亮,电梯舒适,关键是老人们都敢买米、买西瓜,不用自己抱上楼了。”侯阿姨说,从原先走到4楼要中途休息喘口气,到后来楼道加装了适老性的折叠椅,再到如今坐电梯“气不喘”,“没想到越老生活反而越舒适方便了。”

办成“从未有人做”也“没人敢做”的事


新泾六村“乐爱家”居民活动中心的一楼大厅,进门左手边摆放着一个玻璃罩,里面有两根黑乎乎的落水管,不仅长满水锈,管道内更是拥堵不堪,仿若两根朽木——这便是小区污水管改造时,从居民家中拆卸下来的真实的水管。

居民楼拆下的污水管被永久保留
在“乐爱家”居民活动中心展示

蒋慧芳告诉记者,新泾六村居民房屋多年出水不畅,本应畅通无阻的铸铁管却布满水锈,仿佛堵塞了的血管。堵住的水管阻滞了居民楼污水的排放,也阻断了居民便捷畅达的生活。仅2018年,北新泾街道63起调解案例中,有58起都由水管问题造成,小区里90%的问题都不外乎楼上渗水、污水管满溢等。

同加装电梯一样,污水管改造一开始也并未纳入精品小区改造。然而居民们的反映实在强烈,这让街道党工委开始沉下心思考,将居民小区改造成精品,到底要面子还是里子?答案显而易见:满足人民的需求,回应居民的呼声。污水管是小区的“里子”,更是政府回应百姓呼声最直接的反馈。

2018年8月一个接近40℃的高温天
记者在尚未开工的“乐爱家”工地前拍摄了这张照片

2020年6月,“乐爱家”已经成为
新泾六村和周边小区居民共同的社区客厅

彼时,北新泾街道正启动推进上海首批“AI+社区”建设。AI智慧社区要推进吗?要!但是污水管这样看起来最平常的一项居民区元素,却实实在在事关每个老百姓的生活。因此,街道坚持将污水管改造“问计于民”,在精品小区施工中,居民自发组建政策宣传小组、矛盾调解小组、文明施工监督小组。在居民区党组织领导下,新泾六村57个楼组长带领骨干居民完成了5轮4300户次的居民走访,通过每周举行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会议,协调小区矛盾360余件。

57个门洞、一栋一栋地改造污水管,不仅需要整栋楼居民的同意,更涉及无法避免的破坏性施工。污水管施工阶段,一楼居民家的厕所和淋浴都无法使用,只能到居委会洗澡。因此,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新泾六村居委会每天晚上12点才“打烊”,确保每一位居民当天都洗漱完毕,可以安心休息。

有居民住进完成改造的新家,用上畅通无阻的水管后感叹,“污水管改造感觉比加装电梯还难,是‘天下第一难’。”但北新泾街道通过抓住精品小区建设的契机,及时探索将群众呼声高的室内污水管改造纳入精品小区叠加项目,在一年内完成了57个单元楼、1100户居民污水管改造,铁质污水管摇身一变,统统换新成PVC材质管道。“从未有人做”也“从没有人敢做”的一件事,就这样在新泾六村办成了。

刚拆下的水管画面

“云监督”到“云守护”之变


5月下旬的一天,北新泾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一网统管”平台上突然出现一条高龄独居老人时间未出门的预警。结对关爱老人的志愿者手机上也同步收到了提示,便立即打电话联系老人。得知居民因不久前儿女纷纷前来送菜,“囤货”充足,加之顾及疫情影响,就多日没有出门,年轻的志愿者这才放下悬着的心。

能够如此迅速得知和排查“警报”,多亏北新泾街道疫情以来新增的智慧养老服务“神器”,智能门磁。疫情期间,门磁原本用于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云监督”,而今“闲置”的门磁纷纷被安排“再就业”,用于80岁以上老人的“云守护”。通过无感化监控实现智慧化为老服务,目前已覆盖街道10%的高龄独居老人。


“乐爱家”二楼的居民健身空间
运动数据可上传至信息终端


小小的智能门磁将人工智能赋能街道“一网统管”平台,不仅守护了高龄老人,也提高了街道、居委干部和社工们的工作效率。事实上,智慧养老只是北新泾街道赋能“一网统管”平台的一隅,近来街道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坚持“应用为要、管用为王”,一系列精细化治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正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舒心。

另一项让聂燕琴阿姨赞不绝口的是“乐爱家”居民活动中心新搬来的一台“一网通办”超级服务终端。随着聂阿姨点击“随身办亮证-扫证件-登录页面”,当页面右上角显示她的照片后,聂阿姨熟练地选择了医保服务,一番人脸识别后,聂阿姨只用了1分钟就自助完成了医保就医记录册的“用完换新”服务,不出小区门就能拿着“新本本”满意地离开。

“乐爱家”一楼大厅的“一网通办”超级终端
打印出的凭证都有上海大数据中心的水印

“两张网”科技赋能基层社区,聂阿姨、侯阿姨们的生活,正与这座城市的发展同步迭代。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舒抒
微信编辑:胡雨松

◢ 猜你想看↓↓↓

一小时几十位司机“中招”:上海这个路段如何成违法重灾区?

@上海市民:养老金连续27年上调!这些民生保障待遇7月1日起也要上调

物业费每平米涨了4毛钱,投诉率却降了30%!上海的城市治理,藏着怎样的密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