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海街道工作者叹苦经:一个电话就派任务,有时感到权力有限责任无限
中小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表格要敲章,归他们管
校外培训机构的排摸,归他们管
单用途预付费卡的清理,归他们管
非警情类110事务处置,还是归他们管
2016年11月1日修订实施的《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从法律上为基层治理赋权、增能,赋予街道建议权、同意权、考核权、参与权、综合管理权五项权力。
很多任务套个帽子叫“属地责任”
街道办事处兜底工作越来越多
调研中,不少街道反映,尽管《条例》明确街道办事处职能,规定区级政府制定街道办事处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清单,但规定过于笼统,很多职能部门以文件、会议、电话的形式直接向街道“派单”。比如,中小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表格要敲章,清单上并没有这个内容,教育系统发文下来让街道操作。
“通过一次开会、一个电话、一个文件把任务派下去,是否合理合法?”黄浦区人大代表曹志龙认为,下沉事项本身的合法性要论证,要在准入制度方面进一步细化,不能把任务派下来就算了,其他配套政策也得跟上。建议建立相关保障机制,使五项权力在街道落地有章可循。
执法力量下沉
沟通协调成本也上去了
房管部门也有吐槽。黄浦区房管局相关人士提到,作为行业指导部门,下沉后的房办工作要对接街道好几个条线,很多工作没法精准直接落到房办层面。比如最近处理加装电梯、高空坠物等,按照街道职能,应该由平安办衔接,但实际上又要跟管理办对接,而最终工作都要落到房办。
执法检查发现,部分街道在机构设置、职能分工上归口不一。比如房管所一般由社建条线分管,但涉及小区具体事务,如旧住房修缮、加装电梯等,则由建设条线分管。这样一来,沟通协调难度加大,建议统一归口到街道的一个部门条线,更好地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沈虹表示,来自职能部门的专业支撑还不够。“我们街道有87个小区,就靠房办8个人,他们虽很努力,但还是指导不过来。”
一些代表还发现,下沉街道的人员年龄相对老化,不少是4050人员或综合服务社的队伍,很多为非编人员兼职,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大。
“行政事权下放,执法力量下沉,治理重心也下移了,但还存在责任和权力不平衡、条块关系不清楚。”一些代表建议理顺条与块的关系,界定好各自的职责与边界,同时加强条与块的协调与联动。
还有代表建议,从区级层面对相关条线职能部门下沉权限进行梳理并统一,尽可能减少职能交叉、多头管理。
想要的信息要不到
委办局却说,能给的都给了
“信息共享供应程度不足,制约了智能化推进。”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承担了大量信息采集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安、市场监管、住房这些部门要共享数据还有瓶颈,比如,最近浦兴路街道正在推居民区社会治理联勤联动平台,但人口数据无法与公安系统实时对接。
座谈会上,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春艳谈道:“疫情期间不便与居民当面接触,想利用数据共享进行一些统计工作,也许是担心信息安全,在调取数据过程中不断遇到断档,最后只能采用人海战术收集数据。”
其他街道也有类似感受。“疫情中,我们从各方面调过来的信息要梳理、汇总,耗费大量精力,有的还不如基层干部上门重新摸一遍,建议从市、区层面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
市人大代表郜俊影建议,可先对街道部分关键人员或技术人员开放数据共享权限,这一方面能避免数据泄露,另一方面也能实现职能部门业务数据在街道层面的共享。
还有代表指出,“想要的信息要不到,委办局却说,按规定能给的信息都给了。”这说明大家的认知不同。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宇青说,从依法的角度看,委办局知道该给的数据是否给了,而街镇不知道;其次,需求也不一样,街镇是从实用角度看待数据共享。他建议,在区级层面建立信息有效归集制度,而不是由街镇和所有委办局直接对接。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王海燕
微信编辑:皮小姐
◢ 猜你想看↓↓
恭喜张文宏老师!今早复旦毕业典礼上,他以自己为例:普通人也有机会站在世界舞台
年底收官!上海要办成一件大事,事关所有上海人!垃圾如何“一分到底”,3分钟看明白→
嘿,星标我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