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火了。
它打着“三十而立,三十而励,三十而骊”的口号,用“消除女性年龄焦虑”的概念,成为了中国市场上无先例的“成团综艺”。
凑巧的是,算起来国产综艺也差不多是“三十而立”,上观数据爬取了豆瓣上1236部国产综艺,带大家回顾一下“国产综艺史”。
1990年,可谓是国综元年。
那一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正大综艺》,名字中的“正大”,是节目的投资方、由华裔实业家谢易初、谢少飞兄弟于1921年在泰国曼谷创办的正大集团。虽然叫综艺,但内容有点像现在的旅游真人秀,以世界各地风光、文化为切入点,制作蓝本为当时台湾中视的《绕着地球跑》。 1990年推出的综艺节目,另一部也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名为《综艺大观》。《综艺大观》有点像春晚,内容编排五花八门,歌舞、小品、相声、魔术、杂技一应俱全。 上世纪90年代综艺节目的播出平台不像现在这样百花齐放,互联网未普及,多数省级卫视都尚未上星或是上星不久,央视成了唯一的“顶梁柱”。1990-1996年开播的8部综艺全部为央视推出。直到1997年,如今已开播23年的《快乐大本营》横空出世,省级卫视才自此站上综艺舞台。
整个上世纪90年代,国产综艺的数量都在十几个以内。 进入21世纪后,大陆的年产综艺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大幅增长出现在2010年以后,尤其是在2014年后,数量简直发生了井喷式的增长,2015年一年的综艺节目数量就是1990-2010年20年总数的两倍。 从类型来看,音乐类、脱口秀类节目随着节目总数的增加同样在大幅增长,纪实节目、家庭儿童类节目的数量则在整体数量增多的前提下变化不明显。 翻看豆瓣上1200多部综艺节目的评分,评分最高的并不是那些让我们如雷贯耳的。 如果按季分类,不少综艺节目的不同季都进入了评分最高的前10名。比如《急诊室故事》、《一千零一夜》、《局部》。其中,《急诊室故事》为一档用摄像头拍摄的急救纪实节目,后两者依次为书籍导读及画作鉴赏节目,属脱口秀类。 要是不按季来分类,高分节目中仍然以脱口秀类节目为主。《第10放映室》为影视内容的介绍和评点;《如果国宝会说话》则为中国文物介绍。 其次为纪实节目。从上文提到的综艺类型来看,纪实节目的占比其实是非常低的,毕竟它的娱乐性不强,可能难赢得观众缘。但纪实节目却容易拿到高分。像《乘风破浪的姐姐》,虽然掀起了一阵热浪,但目前的评分只有8.3。可见,如今综艺想要获得好评,娱乐性不再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这可能与豆瓣的用户以“文青”居多有关,对节目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追求。 不过从总的评分来看,2014年以来,每年综艺节目豆瓣评分的平均分呈上升趋势,而且标准差变化细微甚至出现过下降,这说明节目的整体得分在稳步升高。在30年综艺节目的历史长河中,选秀节目也历经了不少蜕变和更新。 2003年的《非常6+1》、2004年的《星光大道》是国内平民选秀的“鼻祖”。只是与观众的互动性不高,诞生的冠军往往没有后续的曝光和营销就销声匿迹了。 直到2005年,第二届《超级女声》将选秀综艺推上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巅峰,全民投票的机制让一场怀揣歌手梦的选手之间的角逐,成为了全国观众的狂欢,“超女”也成了当时选秀节目市场的“平地一声雷”。直到现在,《超级女声2005》的豆瓣评价中仍有不少网友评价它:“一脚踢开了选秀新世界的大门”、“大约影响了一代人”、“追星狗生涯的起点”等等。但观众的新鲜劲儿过得快,后几届的“超女”就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到2012年,《中国好声音》给国内选秀节目带来了第二个春天。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改评委为导师,对观众来说又是全新的元素。
(《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正值选秀节目在中国经历“七年之痒”。来源:新华社)再之后,随着粉丝经济的逐渐成熟,男团女团蔚然成风,偶像养成类的选秀综艺进入大众视野并渐渐泛滥。《偶像练习生》、《创造101》、《青春有你》、《以团之名》,还有即将开播的《少年之名》,其实同类性都非常高。
当然,这类节目也在进化中,当下最热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则结合了当下社会的重要议题,丰富了节目立意,立马就获得了高热度。翻看豆瓣评价的高频词,网友的聚焦点多放在了姐姐们30+的年龄之上,以及对在这个年纪,仍拥有自信、魅力、年轻姿态的向往。 虽然也有不少人质疑,“姐姐”的内核仍然是在提倡年轻和美貌。但不得不承认,“姐姐”敢于和女性困境这样社会性强的话题联系起来,确实是过去的选秀节目中没有的。从唱歌跳舞、相声小品,到真人秀,再到今天“乘风破浪的姐姐”,30年来,国产综艺的变化之路,其实是社会文化议题的映射。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李彤彤
微信编辑:皮小姐
◢ 猜你想看↓↓
30岁,真是女性的一道坎?“乘风破浪的姐姐”说不!
豆瓣9分,霸占热搜!《隐秘的角落》或成今年国产剧最佳,你看了吗?
今夜明天还有大到暴雨?上海人注意:未来9天可能天天有雨,出梅还要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