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地方厉害了,刷脸坐地铁1分钟45人过闸机,背后是啥高科技?

李晔 栾吟之 上观新闻 2020-08-18
截至7月9日18时30分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展览
累计参观人数已突破130万

在生活中
与AI产生过或多或少的联系的人
远不止130万


为什么有的奶茶
可以在30分钟内送达?

为什么有一些品牌的单车
就是容易找到?

为什么有的地方
可以刷脸坐地铁坐公交?

这些都和AI相关


3000万份订单

如何保证30分钟左右送到


有的外卖员能超时半个小时,有的外卖甚至能在高峰期提前送达。同样是外卖,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

喜茶大家都知道的。按照客户和商家的要求,茶饮制作完成30分钟以内,必须送到顾客手里,以保障最佳饮用口感。

但是考虑到喜茶店铺里的排队人数,饮品调制工艺复杂,一杯茶啥时候能出来,很难说得准。

总不能让外卖员一直等着吧?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调度系统需要综合考虑骑手效率和商家诉求,尽量让骑手在每个订单出餐时刻的前后到店取餐,从而第一时间送达顾客。


这个系统,在美团就是“美团超脑”,调度着全国70万骑手,每日配送超过3000万个订单。

上海作为外卖订单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无疑是技术的“终极考场”。



这一算法到底要算哪些东西?

打个比方,休息日上午的上海八佰伴商圈,美团平台上产生了80个新订单,商圈周围有300名骑手,可能的分配方案是300的80次方。其中,仅仅一名接到5个订单的骑手,他要规划这5个订单共计10个点的取送路径,就有11.34万种可能。
那么,究竟由谁送、选择哪条路线,如何保证平均30分钟送达,这些烧脑问题,几秒钟之内就必须给出了答案。

据悉,“美团超脑”系统自2015年上线以来,已历经5代,最新的5.0版本,实现了从商圈级调度到城市级调度的升级,用户下一个订单,系统会综合
考虑商圈、商户、用户等维度的100多个变量,告知用户大概的送达时间。
比如,商圈有雨雪天气、同期商户订单较多、用户所在小区有门禁等因素,都会导致预计送达时间延长,反之,系统会将预估时间缩短。




想随意停车?

天上有双“眼睛”盯着呢!


另一个我们经常遇见的AI系统,就是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在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痛点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序停放的城市治理难题。



目前路面上的
哈啰共享单车,车身智能锁里装有支持北斗的定位芯片。芯片对外发送定位信息,企业在后台通过采集卫星波段,了解每一辆车的实时位置和行动轨迹,形成大数据,并对路面运维团队发送智能化车辆调度指令。

由此,后台能提前预估用户骑行需求,前瞻性指挥路面团队填补特定区域车辆需求缺口,同时对故障车辆进行精准人为干预。



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可以帮助用户更便捷的找车,用户骑行行为、停放管理干预也将更加精准,超区、禁停区停车的误判率将会降低,大幅提升用户体验;而对于运维人员来说,也可以大大提升找寻失联车的效率,通过故障车辆的及时维修,提升用户用车体验和车辆周转率。

“北斗导航定位覆盖范围更大、定位盲区小,采用北斗实现高精度定位,是实现共享单车精细化运营的前提。”哈啰出行副总裁任亮亮介绍,在实时、准确掌握车辆位置的前提下,辅以哈啰大脑2.0的车辆供需预测,对路面单车的管理干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不要聚集”“戴上口罩”

这个无人机会说话


在上海临港,有一个“城市大脑”。在该“大脑”指挥下,

  • 每5分钟,就有无人机自动出勤巡飞,实现在潮汐将至时督促游客速速离开等功能;


  • 布局在各角落的736个传感器和164路摄像头,平均每月报告事件41起,比传统人工巡查上报增加了近50%;


  • 由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转交到临港地区的事件单,几乎全部由人工智能来读取和决策,分发给环保、市场监管等近20个相关部门,派单用时仅为人工派单的六分之一。




这个“城市大脑”系临港新区管委会与阿里云合作,自2018年10月起在临港主城区开始运作,帮助40平方公里辖区内的100多位公务员一同管理和服务近10万人口、8万多大中小企业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作业。

比如在临港城运中心,每月由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转交给临港地区的4000多件案件,超过9成由机器智能派单。

阿里云数字政府事业部业务专家李靓告诉记者,尤其在今年复工复产阶段,人工智能重新学习了新问题,其派单准确率经受住了考验。“今年,城运中心被转交的大量案件,涉及‘外地回沪已自行隔离14天,为啥小区还不让我出门?’‘我是湖北人,但明明没去过湖北,为何也被当成隔离对象?’‘小区物业不让装修队、钟点工进来,该怎么解决?’等疑难问题,这是人工智能在过去学习中不曾读到的内容,十分考验它们对于语义的分析和理解。”不过事实证明,新任务前,人工智能完成得很棒,派单的准确率依旧保持在80%以上。

而临港自动巡航的无人机,过去主要用于自动识别道路上的垃圾倾倒、海岸线巡逻预警等,疫情期间,它们不仅被改变了航线,也新增了任务——巡查是否有人员集聚和没戴口罩的情况,一旦发现,无人机便会滞留头顶绕飞、实时喊话,紧急情况下还可直接报警。


出来进去

全凭这一张脸


本月起,借助丰富水电资源为北上广互联网科技产业提供数据存储和处理等服务的“云上城市”贵阳,也C位出道了——人们可以在贵阳刷脸乘坐地铁和BRT公交车。有人由此实话实话:“贵阳人民一张脸最管用。”

目前在贵阳,地铁1号线全线25个站点共600台闸机,以及贵阳BRT(快速公交系统)的30个站点共100个通道,已经全部配备了
人脸识别设备。使用刷脸乘车的乘客,需要先在“一应黔行”APP上注册并登记身份信息,绑定支付方式。为确保个人数据安全,乘客还需要在车站专门的硬件终端上录入人脸信息并扫描身份证绑定。

这些动作之后,乘客便可一劳永逸——他们坐车只要刷脸进闸机、刷脸出闸机就行,支付扣费自动完成,再不用守在闸机前翻包包、找口袋,掏公交卡或打开手机APP刷二维码了。



由于刷脸过程相当潇洒,但凡使用过刷脸乘车的乘客纷纷表示,现在连打开APP刷二维码都嫌麻烦。还有不少外地游客好奇体验,在微博上晒图的并不在少数。

“脸行贵阳”的背后推手,来自上海的AI独角兽企业依图科技。

依图科技“脸行贵阳”项目负责人江川介绍,一张能代替钱包的面孔,其实事关市民的身份、手续、信誉等社会生活各项重要因素,要确保“脸行贵阳”系统安全、可用、精准,背后需要大量技术和算力储备。在一个百万乃至千万级人口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刷脸进出站,需要考虑大量细节,如光线变化、人脸的时间变化,以及行走速度等。

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举行的全球人脸识别权威测试中,依图的算法已连续3年获得第一名,误报率是万亿分之一,也就是说,其准确率无限接近100%。据悉,贵阳刷脸乘车此前已进行了半年试运营,实现了百万余次刷脸认证,乘车交易支付金额数百万元,但差错为零。


而速度上,刷脸必须要比显示二维码、掏公交卡要来得快才会有竞争力,目前依图的成绩是:1分钟能过45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李晔、栾吟之
微信编辑:胡雨松


◢ 猜你想看↓↓

时隔一年,上海再“相会”!马云和马斯克又聊了些啥?一图读懂→

@上海高考生,7月23日可查成绩!担心没考好?等分数太心急?专家支招→

1772人死亡,致死率远高于新冠!哈萨克斯坦出现不明原因肺炎,驻哈大使馆提醒→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