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昔日“烧烤一条街”竟犹如废弃工地!坑坑洼洼,还散发出难闻气味

龚丹韵 上观新闻 2021-01-05
城市大街背后的“小巷”
往往充满日常生活的烟火气

然而,这些“小巷”并非市政权属
交警等职能部门难以干预
一旦发生问题,管理是个难题
 
汾州路
多年待拆的临时状态,犹如废弃工地


从轨交4号线杨树浦路站下车,骑行七八分钟就可到达汾州路。

道路两侧大多是待拆的空房、废弃建筑,大部分居民已经搬走,街道空荡而寂静,沿街门面被石块封死,不见当年“烧烤一条街”的热闹景象。


街道目前以通行功能为主,水泥路面损坏严重,堆积着许多碎石块。两侧有未及时排干的积水,正值盛夏,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汾州路南段,现有停车场在运营,停车场外杂草丛生,柏油路面露出一个个大坑,路坑成为天然的污水蓄水池。


据“隆仁里”保安介绍,目前里弄内还有一些居民在居住,待拆房里也住着附近的外来务工人员。汾州路南段更是许多居民前往菜场的必经之路。

记者看到,往来的电动车、自行车纷纷减速,小心翼翼地绕过水坑。这样的道路状况并不尽如人意。

沿街商铺的经营者沈大姐说,路面保洁、垃圾堆放等问题都有人严格管理。那么污水排放和路面整修为何无人问津呢?裁缝摊点的张阿姨说:“这条路上的坑基本都是修了停车场以后才有的,每天这么多车往来,路肯定要坏。之前也有人来修过,但维修频率不高,及不上损坏的速度。”

一位商铺营业员表示,自从房屋待拆后,这里多了许多麻将馆,经常有警车过来巡逻,“所以道路有啥问题大家也不敢反映,不想引起警察注意”。记者观察到,傍晚时,一些背着挎包的男女客人在麻将房门口聊天。

交通安全也是问题。平凉路与汾州路交叉路口没有交通信号灯。尤其平凉路车流较大,行人与骑行者往往要在路口观察许久,才能过马路。

据了解,汾州路所在街坊于2016年基本征收完成,距今已有4年。记者到访时,一侧的废墟上,几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汾州路作为原有规划中待开发地块的公共通道,现实中被机动车、行人作为通行道路使用频繁。

它维持杂草丛生、坑坑洼洼的临时状态已有4年之久,时间不短。未来是否还是公共通道,目前身份不明,管理难度确实不小。

影业街
狭窄背巷,充当市政道路


位于徐汇区的影业街是一条十分狭窄的背巷,被居民楼环抱,基本没有店铺,主要功能为通行和临时停车。

影业街的人行道非常窄,只够两个人并行,行人时不时走在机动车道上。而机动车道宽度只允许车辆一来一回。


行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机动车等彼此妨碍,安全隐患较大。采访中,几位居民都认为这样窄的道路应该改为单行道,并划出骑行区。

除了通行,它还被当作小区临时停车场,有定点停车位,而沿街另一处楼宇的指示牌上则写明:禁止停车。

街道上的瓷砖绿化围墙很脏,散落着很多落叶、小虫子,布满灰尘。绿化干枯,质量较低。居民楼内的装修声在道路上回响。

沿街“鑫国家园”小区执勤的保安说,路窄,小区进出机动车速度又快,容易和路上直行的行人或车辆发生碰撞,此处应有慢行标志或摄像头。

尤其危险的是,其中一个出街口是连续狭窄的拐弯,视野极其不好,还有一个丁字路出口,没有红绿灯,这些地方都应该放置反光镜和提醒标志,不然很容易发生碰撞。

资料上显示,影业街全长约500米,最小宽度仅3.5米,地处居民区小巷,蜿蜒曲折,在上海规划管控提出公共通道这个概念之前,已经自然形成,目前规划将它划定为公共通道,比较合理。

但现实使用中,它反倒更像一条市政道路,各类车辆和行人往来频繁,与城市道路还构成了双向连通循环。

实际使用情况与划定之间的矛盾,意味着影业街上单双向通行、安全指示缺乏、付费停车协调等问题较为突出。它为探究公共通道的历史成因与解决实际矛盾提供了样本。

上林路
同一条路,南北不同

上林路位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全路南北走向,两侧基本以厂房为主。钦江路将整条上林路一切为二,分成北面和南面。而南北两面的景观截然不同。

南面的上林路路面干净,两侧整齐有序地放置着小花坛。道路一侧划出专门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上鲜少有随意停放的单车。新研大厦保安说:“非机动车是不允许停放的。还经常看到管理部门的人来检查。”


钦江路以北的上林路则不同。卫生状况差很多。一位正在打扫的环卫工人说:“打扫的时候不分南北,是一起弄的。但每次我都发现北边的垃圾要比南边多。”

树与树之间的小花坛在北边上林路也不见踪影。厂房围墙的铁栅栏上爬满杂乱无章的树叶。朝北尽头处的中国人寿大厦门口,停放了大量单车,杂乱无章。值班的保安说:“没看见有人管。”

而这位保安迫切希望污水排放问题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他说:“前面那个厂房经常随意排放污水。污水流到大厦门口,都是我们保安自己看不下去,不定期清理。想过投诉,但不知道找谁。”

而这条路之所以南北两面状况不同,从规划信息看,它比较“分裂”:部分为市政权属,部分为业主的公共通道,一条路的管理主体并不统一。

由此可见,公共通道划分,不仅仅是纸面意义上的权属问题,还得兼顾空间的实际情况。

上海小巷开放,管理如何破题?


上观:如果再有居民区的公共通道遇到问题,有解决办法吗?

徐磊青:(同济大学教授、参与《上海街道设计导则》编制)目前规划上的城市空间分两种,一种是市政等职能部门权属的公共空间,一种是业主权属的空间。公共通道属于业主权属,理论上应该由业主们协商解决。

如果是居民区,那就是体现基层自治能力的时候了。在一些功能性社区中,各业主可以与综合管理部门协商解决。

解决方法,比如由业委会、居委会或街道等组织出面,进行协调。再者,也可以组织一个志愿者团队,进行巡逻、劝阻。

上观:自治协商,难免耗费更多时间、精力,不少人会觉得麻烦。

徐磊青: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立即找到适用政策。法规总是跟在实践后面的。加强基层自治,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应有之义,也是近几年基层一直在积极推动的手段。

超大城市的管理方式必须转型,个性化问题五花八门,客观上,也不可能再由一个职能部门事无巨细都能管到。具体问题得具体解决。

一方面,基层不能指望过去那种家长式、短平快的一刀切管理,学会自治协商很重要。

另一方面,职能部门也需要转变思维,一些管理权可适当下放给基层,让基层真正使得了劲。

上观:市中心既有的公共通道难题,人们自发协商出来的规则真的有用吗?能管住吗?

徐磊青:所以我强调,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也得转变。

过去,交管部门主要就是管理通行秩序,把通行秩序管好就能体现它的效用。但当下的城市更新意味着,目标应该转变为如何让人车环境和谐,以人为本,创造一个更舒适合理的空间。后续相关部门的理念有了相应转变。

上海的夜市也是如此,安义夜巷、枫泾夜市,这些白天可以通车的道路,在特定时间成为特殊的步行街,是多部门协作的结果,但究其本质,正是运营和管理部门理念的转型。

至于公共通道,后续当然还可探讨制度上的优化,比如是否能列出负面清单。而目前,它的难题背后指向的是超大城市如何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尤其涉及多元主体、复杂利益时的理念转变。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龚丹韵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huisong


◢ 猜你想看↓↓
她们可能是上海最后的卖花阿婆!有的月收入不足2000元,“卖不掉就送掉吧”
痛心!3岁女童独自进电梯,被发现时已坠亡!监控拍下最后求助画面→
上海夫妻在渔村卖海棠糕油墩子,两三天赚万元?他们又为何突然改变作息,入睡晚3小时?揭秘→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