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叫我张爸,我老师就是翁爷!”这个教师节,听张文宏、郑军华、陈尔真讲述恩师故事

上观新闻 2021-01-05
老师是青涩年华里的引路人让人心安老师是鞭策我不负时光的同行者让人又怕又敬老师以言传身教,授我以渔终生受用老师是太阳花给我温暖且坚定的力量……
今天,教师节祝愿所有老师:教师节快乐


2020教师节宣传片
向战“疫”中的老师们致敬


2020年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与教学
在这座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里
有这样一群坚守者
按下了教育工作的战“疫”启动键

幸而有你
今天,让我们一起
走近这些可敬可亲的老师们


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副校长
学校抗疫工作小组组长王静
第一时间编写学校防控应急预案
先后修改20多稿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动科系副研究员
2018级动物科学班班主任杨志彪
书写公开信
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对待疫情


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顾爱军
和他的小伙伴们
从大年初二起
48小时内完成
学校“健康之路”信息平台开发
并支援武汉大学等十余所高校


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
国家卫健委心理健康
和精神卫生专家委员会
委员赵旭东和他的团队
用6天编写完
《抗疫·安心-大疫心理自助救援
全民读本》
首印10万册
其中45000册空运武汉
为患者提供心理援助


华东政法大学卫生科科长李小亮
为了做好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
容不得自己有任何的假期和周末时间


上海大学后勤保障部饮服中心
食堂经理陈伟
和他的员工们
为了确保学校师生100%的安全
从小年夜开始就自觉地住在学校里
一住就住三个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辅导员胡航
和其他辅导员老师
从三月开始
一起开展了“种太阳”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后勤保障部宿教中心
副经理李梦扬
共收到1400份学生需求
她和阿姨们一一为同学们晒好被子


自3月2日起
上海开展在线教育学习
这也是上海第一次
通过大规模在线教育的方式
展开学生教学
空中课堂不仅有优秀老师
在镜头前传授知识
后更有一支教研员队伍
层层把关、默默付出


  “不为人知”的那些年
张文宏、郑军华、陈尔真
 讲述恩师故事


“学生叫我张爸,我老师就是翁爷!”

“老师学成归国的经历让我坚定报国责任!”

“老师教导我,把病治好、把病人服务好是当医生的根本!”


今天是教师节


三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讲述了各自恩师立德树人的故事。英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


“张爸”曾想辞职
“翁爷”摆了句话

一场疫情让大家都认识了“张爸”——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他的心中,恩师也如父亲般爱护自己。“他对学生的爱护超过了父亲,学生叫我张爸,他就是翁爷,在传染科领域,他的地位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张文宏说。

△张文宏教授与恩师翁心华教授

张文宏口中的“翁爷”就是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因为“看病看得好,说什么总是对的”,翁心华被称为感染界的“福尔摩斯”。

17年前,翁心华曾是上海SARS防治专家咨询组组长。当年,对于SARS病人的甄别,翁心华坚持“流行病学证据”为必要条件,即病人曾去哪些地方,接触过什么人,最终上海仅8人感染。

△张文宏教授

17年后,张文宏“接班”成为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翁心华夸赞说:“他很有能力,肯定比我做得好。”

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张爸”三十多岁的时候,因为感染科“活多、值班多、钱少”,曾动起了转专业的念头。面对学生的辞职请求,翁心华说:“你做到今天不容易,你有发展前途,就这样去做其他专业可惜了。你走不走,自己考虑。”翁心华话不重但分量不轻,最终,张文宏在这个被称为“角落里的科室”留了下来。

如今这名八旬老专家仍坚守在临床一线,每周还会亲自查房。在华山医院,很多人都知道,翁心华经常感慨,自己为国家留住了一个人才。

老师学有所成,毅然回国报效

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回想自己一路走来,要感谢的老师很多。

郑军华说,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硕士和博士,帮助过自己的人也有很多,对自己专业和人生最重要的老师是他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内外著名肾脏移植和泌尿外科专家、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的闵志廉教授。

△闵志廉教授

“他手把手的教导让我熟练灵巧地掌握了外科手术的技巧,又是他让我进入了泌尿外科腹腔镜微创领域,也使学科快速与国际接轨。”
说到闵志廉的培养,郑军华充满感激之情。外科医生培养周期长,为了让学生能尽快上手,闵志廉总是手把手教授郑军华各种技能,从不藏着掖着。

闵志廉还启发了彼时郑军华的科研思路。当年,他布置郑军华做的博士课题是“多器官保存液的研制”。这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最终获得成果转化。郑军华说,做博士课题的经历使自己感受到了临床医生做临床应用研究的优势,也为今后科研工作思路提供了模式。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闵志廉在法国学习,学成后,他毅然放弃海外诸多机会选择回来报效祖国。郑军华钦佩于老师的选择,他说:“老师的经历使我坚定了知识分子报国的责任和使命!”

△郑军华教授(左一)在武汉

从一名医学专家到一名医院管理者,郑军华说,老师的大局观,处理复杂事情的涵养和智慧始终让自己受益匪浅。

郑军华说:“闵志廉教授是我一辈子最重要的老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祝老师教师节快乐!祝老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老师做院长时,每天也去看病人

2003年SARS暴发,陈尔真毫不犹豫冲锋在前,上海第一例SARS病人就是由他护送;2008年汶川地震,他又义无反顾冲在救灾第一线,是最早抵达四川德阳的上海医生之一;2014年昆山发生重大爆炸,他带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施救。抗击甲型H1N1流感、H7N9等突发疫情期间都有他阵前指挥的身影。2020年,新冠病毒来袭,他又一次在至暗时刻逆行武汉,冲在抗疫最前线。

△李宏为教授

为何总是往前冲?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说,因为老师就是这样教的。

陈尔真的研究生导师是瑞金医院的终身教授李宏为。陈尔真说,老师的言传身教让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从医32年,他始终记得李宏为对自己说的一句话:“你要做一个好医生,一个有基础、有本领、能看好病的医生。”

李宏为喜欢被人叫“医生”,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自己治疗的病人痊愈了。当院长的时候,他也每天去看自己的病人。“把病治好、把病人服务好是当医生的根本!”他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教导学生。

陈尔真做学生时,生活比较艰苦,李宏为看在眼里,总是鼓励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做医生不容易,外地学生要留在上海生活不容易,你要克服困难,多用心思考,扎实地掌握临床技能。”

△陈尔真带领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顺利返回

“感谢老师当年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成为我成长的动力。”陈尔真说:“人们都说教师和医生是这个社会的良心,而我想说,教师和医生还是这个社会的希望,我们付出的每一份心血和汗水,都是在播种,播种这个春暖花开的春天,播种共和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平凡如你,不凡如此
为了孩子们的笑脸
为了那份光荣的责任
幸而有你——
致敬战“疫”中的老师
也祝所有的老师们
教师节快乐!



本文综合自:东方网、上海教育
作者:刘轶琳
微信编辑:小小
校对:桑河

◢ 猜你想看↓↓
【上海一周】未来五年,上海的“变与不变”
谁在催促外卖骑手再快点?顾客,还是平台?饿了么深夜推出新举措,网友质疑:转嫁责任
上海一别墅区近6千平米会所变教育机构,业主筹25万元打官司...会所怎么用,到底谁说了算?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