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一周】“油门”怎么踩

朱珉迕 上观新闻 2021-01-05

“拼的是信心和韧劲,靠的是理念和实力”


1
两周前,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的一句话,引起不少关注:上海的领导干部,“要踩油门,不能踩刹车”。
这句话有其特定语境,强调的是各级干部要更主动地“为发展出力”,在推动发展的问题上,应当更多助力,而不是人为设置阻力。
当然,这句话对整座城市而言,亦有象征意义。城市发展需要理想的速度,也需要应对不同的“路况”。开车的人都知道,愈是要爬坡,这脚“油门”的力度深浅,就愈是有讲究。
某种程度上,时下的上海,恰恰处在一个需要爬坡的阶段。近几年内外部环境变化叠加疫情带来的冲击,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走势。增速有所回落是一个表现,外部的竞争环境变化与内在的转型升级需要,则带来更大挑战。
眼下已是接近全年第三季度的尾声,按照预期,此时的上海需要尽可能“将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实现“逆势上扬”,并“化危为机”。
很多方面,需要加一脚“油门”,在一些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尤其如此。
2
作为汽车工业的龙头,亦是上海支柱产业中的关键企业,生产过无数个真实油门的上汽,无疑具有标杆意义。
上周五,李强前往上汽集团调研。三年来,市委书记每年都会到上汽集团调研。每一次的大环境都不尽相同,这家某种程度上关乎沪上产业命脉的国企,所承载的期许则在不断深化。
近30年时间里,汽车是上海当仁不让的支柱产业,亦是驱动上海工业经济最重要的一个“油门”。2018年2月,李强对上汽表示,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迈进,从研发设计、产品营销、延伸服务、质量提升、标准引领、精细化管理各领域、全产业链,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并面向未来发展,瞄准前沿技术,在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多个领域坚持创新,努力成为汽车领域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
当时的汽车产业形势尚好。到2019年,压力逐渐增大。4月,李强在上海车展巡馆时专门叮嘱上汽负责人,要瞄准行业前沿,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自主创新,从全产业链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仅一个多月后,他前往上汽调研,要求相关方面“苦练内功”,并将发展重心从汽车制造转向汽车制造与服务并行,推动产品与服务加速融合。
到去年9月初,李强前往嘉定安亭的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MEB)工厂。当时汽车产业遭遇的挑战已堪称严峻,李强对此有一段话:
“要充分认识市场变化期往往是行业格局变革期,牢牢把握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大方向,通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抢抓机遇、抢占先机。”他说,汽车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服务业深度融合,积极培育网络协同、个性定制、增值服务等新模式,加快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从汽车制造向汽车服务延伸,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要全力做大做强自主汽车品牌,加大技术创新,注重产品设计,打造更多既有品质又有颜值的新车型,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时至今日,包括疫情在内的各种因素叠加,汽车产业遭遇的挑战堪称多年未遇,上海工业乃至整个上海经济亦受到影响。
此时,李强再度造访,既针对汽车产业的突围,也关乎整个上海的产业提升。
3
“在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拼的是信心和韧劲,靠的是理念和实力。”李强说。
在他看来,当下的环境是“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可以确定的是,即便面临巨大冲击,汽车仍被视为“上海重要的支柱产业”,它“既面临大变革、大变局、大调整的新挑战,也迎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机遇”。
也就是说,未来仍有空间,关键看市场主体的把握能力。作为龙头企业,理应“以确定的目标、有力的举措积极应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奋发有为、闯出新路”。
李强此行实地查看了上汽集团乘用车造型设计中心,其具备从产品概念到设计发布的全流程设计能力,即符合此前被李强反复强调的“全链”创新、注重设计的要求。
连续多年来,李强对汽车产业的要求,始终围绕的是一个“新”字。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创新的行业,既包括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亦包括产品、设计、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全方位创新。
此番调研,李强再度强调,上汽需要持续推出“新车型、新服务、新模式”,并拿出“高颜值、高品质、高性能产品和服务”——有这些,才有未来可期的“新的突破点、增长点”。这需要企业持续提升创新创造活力、主动应变能力,各类资源需要聚焦,管理体制亦需突破。
对沪上其他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来说,同样适用这样的道理——有明确方向和清晰路径,既有决心,也能冷静,这一脚“油门”才能踩得恰到好处
4
同样需要踩一脚“油门”的,还有更宏大的空间布局。
上周的更多时间,上海高层的精力投向长三角。9月9日,李强先后出席上海市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和长三角企业家圆桌会议。10日,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主要负责人,举行了年内第三次视频会议。
长三角主要负责人的会面,很少像今年这样密集。三周前,三省一市的书记、省市长刚刚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聚首,当时距今年的长三角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召开也不过两个月。8月中旬,李强和市长龚正率队考察与上海接壤的苏州、嘉兴、南通三市时,亦曾与苏浙两省主要负责人深入交流。
显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中央层面的高规格座谈会召开后,这片被寄予厚望的区域,需要加速走出理想中的“先手棋”。
“谁能率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率先契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9月9日,李强在云集多位长三角知名企业家的座谈会上说,长三角企业家们要站高望远、见微知著、危中寻机、超前布局。
他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乃至“在定义未来中创造未来”
而对整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来说,“创造未来”,是一项并不抽象的任务。
5
次日的三省一市主要负责人专题视频会议上,李强作为主持人表示,发起此会的目的,正是考虑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任务紧迫,长三角各方需紧密合作,协同发力。
“要加快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力争早出成果、早日见效,努力为全国改革发展攻坚突围”。为此,座谈会上逐项通报和讨论了一批重点协同事项。
而对上海和长三角来说,进一步明晰各自功能定位和职责,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将为日后的提速冲刺打下更重要的基础。
作为“龙头”,上海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在新的语境下将“龙头”的作用发挥充分。一个多星期前,李强在市委党校为中青年干部专题培训班作报告时就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上海的“龙头”地位未变,内在机理却发生了变化,昔日的单向辐射已经转化为双向、多向赋能,尤其要更加重视打造平台、通道、网络的能力——概而言之,是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功能强弱,愈加影响甚至决定速度快慢,这个逻辑正在不断得到印证。专题视频会议上,李强特地对苏浙皖三省的省委书记、省长表示,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的发展“更主要的还不是做大总量和规模,也不仅是提升质量和效益,而是要把功能真正做强”
这意味着更多为各地赋能,辐射带动长三角更大区域发展,为各地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参与全球价值分配提供更好支撑。某种意义上,这是上海更为耐人寻味的一脚“油门”——它不只靠单纯的脚力,却需要在一个更合适的“挡位”上,发出一种更为高效的巧力。
“挡位”合适,力道适中,这脚“油门”踩出的将是更为稳健的动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珉迕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kelly


◢ 猜你想看↓↓
【上海一周】未来五年,上海的“变与不变”
【上海一周】严峻挑战中,上海如何成为“开路先锋”
【上海一周】东西两端,两步“先手棋”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嘿,星标我们了吗?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