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金庸迷最爱乔峰,葛均波院士荣膺上海市“科技功臣”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去年疫情期间一封“请战书”燃爆社交媒体。学生们对老师这样的行为并不奇怪,“葛老师就是这样的,一如他最喜爱的文学角色,金庸笔下的乔峰,家国情怀,大侠风范,其实也很像他自己的写照。”
葛均波创造了冠心病治疗领域多项第一,他始终强调,“我不是医神,我们要敬畏生命、尊重科学,强调救死扶伤精神,让患者享受最适宜的治疗。”
今天,他实至名归荣膺上海市新一届“科技功臣”。
儿时骨折痊愈,自此立下从医志向
葛均波立志要做一名医生,志向源于儿时经历。生长在山东五莲的他,11岁那年调皮摔了个跟斗,结果断了胳膊。当地接受一番治疗,三个月未见好,这可急坏了母亲,“孩子要是这么就残废了,以后连媳妇儿也找不到咋办?”
历经一堆土方偏方后,在一位医生妙手医治下,少年葛均波的手臂终于纠正好了,“以后我一定要做个医术高明的好医生,可以帮助别人!”从医的种子,就这样深埋在他心里。16岁那年,刻苦如他,如愿考入青岛医学院,8年后,他来到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攻读心内科博士,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教授。1990年,葛均波作为公派生前往德国进修,在德国学习9年,他首次发现冠状心肌桥的血管内超声特征性“半月现象”,使心肌桥检出率由不足5%一下子提升至95%以上,半月现象一跃成为心肌桥诊断的金标准,这也被国际医学界称为“葛氏现象”。面对年轻中国医生的突出成就,国际专家不吝赞美。
欧洲著名心血管病专家Sanchez教授评价:葛氏现象的发现,是应用血管内超声检测心肌桥的先驱。
敢于尝试创新勇当“吃螃蟹”的人
作为骨灰级的金庸迷,葛均波说,自己喜欢乔峰,也有点儿像乔峰,“看到路上打架有人被欺负,就很想上去帮忙!”他有着古道热肠,更不忘医者仁心的初衷。
1999年回国之初,葛均波就学以致用,在华东地区建立了首条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救治“绿色通道”,重症患者抵达医院后,90分钟内就能得到有效救治。20年间,这条生命通道成功救治了危重患者万余例,成功率超过了96%。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这是葛均波的座右铭,他敢于突破创新,勇当第一人,由此创下许多生命奇迹。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领域,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是最后的“堡垒”。传统术式开通率很低,葛均波在无数次实践后,首创“逆向导丝技术”及其系列辅助技术,介入手术成功率一下子提升至 90%以上,而今已成CTO介入治疗三大常规术式之一。
高危心脏瓣膜疾病治疗领域,葛均波打破外科手术禁区,于国内率先开展“经皮二尖瓣夹合术”,首创“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式”和创新性二尖瓣反流微创治疗器械,明显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成功率。
常年穿30斤铅衣,责任奉献不言劳累
葛均波的日常行程非常繁忙,常常科研、教学、门诊、临床、手术连轴转。身穿近30斤铅衣,做介入术直至汗流浃背,这是他的典型写照。长时间站立,导致椎间盘突出,医生强制他卧床休息,他躺在床上也要指导学生,不肯休息片刻,“当医生,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
时间就是这样被他一点点挤出来,成就更多突破。
曾几何时,进口支架一统天下,患者治疗费用下不来。葛均波着手研制可降解冠脉药物支架,与学生们几乎放弃所有休息时间,全部扑在找材料、搞药物涂层技术上。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率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枚“可降解涂层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 ,显著降低致死性支架内血栓风险,实现我国冠脉介入产品自主研发的重大突破。国产支架大幅降价,更多患者从中获益,每年为国家节约医疗费用超过10亿元。
“再好的医生长一百只手,24小时不睡觉,也看不完所有的患者呀!”葛均波总是这么着急地说。他想尽一切办法,以点带面救治患者,携手同行构建救治体系。在葛均波的倡导下,我国建立“中国胸痛中心”、“中国房颤中心”等,目前全国重大心血管疾病国家救治网络初具规模,心血管疾病分级诊疗已初具规模。
他高度重视医学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免费培养带教贫困地区医生1000余人次,提供免费心脏手术救治17人次。团队每年完成疾病诊疗68万人次,介入诊疗手术2.4万例,近3年学科排名均在全国位列第二、上海第一。
“我总是想着,更多人可以像我小时候一样幸运,生了病遇到好医生,获益一生!”新晋“科技功臣”最后如是说。
效率是传统码头的213%
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码头
有个聪明的“大脑”
健康绿码的背后
是中国人18次破世界纪录!
嘿,星标我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