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沉默的少数”!相关部门应直面真实需求,给予基层相应的资源支撑
疫情中,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情况牵动着人们的心。据报道,目前,上海正加紧完善针对独居老人、重症病人、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和特困家庭四类人群的兜底机制,在老人就医配药、重症患者帮扶、残疾人特殊需求、困难家庭保障等方面作出统筹、细致的安排。这是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举动。
在老龄化严峻的上海,仍有相当多的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懂得如何用手机买菜、点外卖,更不知道如何及时表达需求,疫情之下,他们的困难进一步凸显。进而言之,不仅是老人,残疾人、孕产妇、需要放化疗、血透的特殊患者和危重患者等,都是当下需要格外关照的特殊人群,他们的合理需求和权益,需要得到切实的保障。
特殊群体,在城市人口数量上总是少数。但从抗疫大局考量,这不是“多”和“少”的问题,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问题,局部处理不好,整体推进的效果就可能打折扣。
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甚至成为某一类特殊群体,保护这些群体的权益,某种程度上就是保护所有人的权益。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当具备这样的意识:越是当前的薄弱环节,越是“沉默的少数”,越需要投入格外关爱,通过补齐短板,让抗疫的成效实现整体最大化。
抗疫两年多以来,上海的防疫政策因时因势不断调整优化,针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保障,同样需要根据现实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跟进。以就医为例,本轮疫情发生后,上海已专门制定工作方案,要求各医疗机构切实保障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
随着防疫政策和形势的进一步变化,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再次明确重点:要加强对封控区内应急就医需求的动态排摸,也要加强医疗机构和封控小区的对接,畅通应急就医绿色通道,确保紧急、危重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落实到基层实际,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保障特殊群体的权益,考验着方方面面的决心和智慧。
决策部门要统筹安排,提出的解决方案要有操作性,要能落到实处;基层工作者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灵活变通,把有限的资源用足、用好、用到位。在这两天的采访中,笔者也了解到不少暖心的案例,比如,有小区安排志愿者把食品物资送到孤老门口,还有小区调动居委和党员力量,帮助老人下单买菜,接力送餐等等。
毋庸讳言,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限制因素,一些保障措施未必能在短时间内面面俱到,应急预案也可能尚未特别完善,对此,市民应当给予相应的理解。但这不是不作为的借口,相关部门应当直面基层的真实需求,不回避问题,在不断推进中优化完善相关的特殊保障措施,特别是要给予基层相应的资源支撑,包括场地、医疗、人员等,确保守牢底线。
此外,也要破除干事者的主观顾虑。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有心做事,也可能面临一时不在管理范围内、没有相应权限等问题,甚至可能需要破例行事、特事特办。对此,政策层面应当留有必要的回旋余地,尊重并保护工作人员的主动担当精神。
兼顾不同群体的权益不仅是当前的要紧事,长远来看,也考验着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特殊群体的需求,往往需要用更加细致的工作去回应。这轮疫情中,也有不少小区跨前一步,创新举措,通过大数据筛查、上门排摸等方式,主动发现以往较少被关注的少数群体,用耐心细致的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问题,在一次次实战中,夯实着基层基础。
我们也看到,在这次抗疫实战中,市民之间守望相助,扶老携幼,共克时艰,城市温度进一步落到实处、落到细处,更加彰显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不同群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终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