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郊区人要去市区,会说“去上海”,这个习惯用语为什么20年都没变?

束涵 上观新闻 2022-11-20
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应当构建怎样的城乡融合发展与治理模式?

10月30日至31日,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专题论坛之一“都市乡村:数字传播与城市治理”,在上海奉贤新城东方美谷举行。与会专家们相聚在金海湖畔,共同探讨城乡融合趋势下的数字传播与城市治理。


精细化需恰到好处

假如把城市看作是有机生命体,不同于过去规模化的大拆大建,如今它们正走向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道路。

“客观来讲,这样的模式将在城市生命周期中占据更长的时间。”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伍江认为,相应的,城市更新也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比如相关主体更为多元,过去只存在政府、开发商及利益相关部门,如今这块土地上所有人民都与它息息相关;城市更新活动不可能让城市局部停顿下来,而要在运转过程中同步完成。

“城市的核心是为了人民,精细化需要恰到好处,不能因为过度的治理,让其失去本来的活力。”伍江表示,具体到每个老百姓身上,就是他们能够体会到烟火气、市井味。

在探讨城市治理的过程中,专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及“数字媒介”所要扮演的角色。他们认为,数字技术在城市当中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原来社会组织的方式,以及城市治理的模式,政府也在迎接这样的挑战。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指出,数字技术在中国本土化发展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数字时代有连接,但是无沟通,达成共识非常有限等。“我们要用媒介,更重要的是数字媒介,构建中国本土化的、也可以和世界对话的数字城市共同体。”

“去上海”背后的课题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张文明一直从事上海郊区的农村研究。他注意到,郊区的人们如果要去市区,会说“去上海”。二十年来,这一说法始终没有改变。

看似平常的习惯用语,却是摆在城市面前的大课题——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

在与会人士看来,首先要明确乡村的功能定位。对于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来说,乡村是稀缺资源,是城市核心功能的承载地,也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大都市的功能辐射,能够成为乡村发展的外部要素,而乡村自身的土地、人力资源、生态等等内部要素,也在促进其发展,并服务于大都市地区。

近年来,围绕着乡村振兴,上海进行了诸多尝试,比如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彭震伟将首批九个试点乡村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通过适度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同时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集体经济水平,比如园艺村黄杨种植以及赵桥村桃树种植;第二,盘活用地资源,股份化改造,介入现代经济增长,提升集体经济收入。比如黄桥村产村融合发展;第三,依托特色资源,导入新兴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比如水库村“东方羊角村”、塘湾村“母婴康阳村”等等。

专家们指出,乡村振兴,离不开数字兴农、科技兴农,也离不开生态兴农、产业兴农。因此,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智能产业布局,推动智慧农业快速发展。

“我们积极参加农业农村一张图空间用地数据采集,绘制了1.2万公里的村主路、支路以及沿线1万座桥梁,填补了地图空白。推进村内道路建设管护,推动解决村内道路管理,实现传统基础设施向数字化转型。”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韧在会上表示。

用“新城指数”做“体检”

在2021年世界城市日,联合国人居署、中国住建部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全球城市监测框架——上海应用指数(简称“上海指数”)。今年这一步又再向前,推动“新城可持续发展指数”问世。

它基于“上海指数”的整体架构,以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从社会、经济、环境等不同领域,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产业能级等多个方面,遴选出50个核心指标,并重点聚焦上海各新城首批经验案例和做法。

该指数不仅会对上海五个新城的发展,进行追踪性数据采集和趋势研判,还会将指数评估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到长三角、中国以及全球,从而实现其本土化和国际化应用。

“五个新城规划完成后,在未来的10至15年内需要核心的抓手。”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指出,比如奉贤有很多小而美的项目,上海之鱼、数据江海等等,它们是分散的珍珠,需要用一根红线串联起来,变成值钱的项链。“以后每年用‘新城可持续发展指数’做新城发展的‘体检’,一年一小检,三五年一大检,新城预期达到的目标就会逐渐展现出来。” 

关于新城的发展,在场专家将人的流动性视为重点,也就是关联到区域发展老生常谈的问题——留住年轻人。

根据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的数据,新城人口年轻化的特征明显,劳动年龄段(15至59岁)人口占七成以上,显著高于所在区及全市水平。

张文明以日本东京为例,谈到了对于新城发展的启示。“1960年至1980年,日本处于郊区化的进程,它做的所有事情我们今天都在做,比如建设田园都市、幸福新城、城市副中心等等。到了1980年,由于制造业外移以及年轻人流行极简生活方式,东京郊区的新城人口逐渐减少。”

这样的趋势,为新城建设留下思考:面对流动性很大的年轻人,如何去吸引他们真正留下来?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束涵
微信编辑:泰妮
校对:wing


◢ 猜你想看↓↓
河南增派工作组到富士康,公布关爱热线!广州一天新增527例,超800个航班已取消
当琴童的母亲自己开始学琴:原来,孩子当年那么难…
上海社会面本土确诊+1,中风险区+1!迪士尼度假区全部在园游客已完成采样工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