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博物馆遭吐槽:不适合打卡……网友回怼!博物馆一定要当网红吗?

简工博 上观新闻 2022-12-21

“本来想打卡国宝拍照,没想到不允许摄影。而且博物馆光线太暗了,拍不出美照。”


最近,有网友慕名前往上海博物馆参观仅展出16天的国宝《缂丝莲塘乳鸭图》却“无法拍出美照”。这则帖子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争议:高冷博物馆可以“网红”化吗?


从普通网友到业内专家

对如今无所不在的“网红”化趋势

有着不同看法

↓↓↓


  • 一些人认为博物馆具有科研、收藏、教育等功能,理应保持其高冷的严肃感和学术性

  • 但也有人认为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应吸引更多的参观者走进博物馆,“网红”化不失为一种有效办法。



网红是博物馆的宿命?


日前正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此次展览是这件国宝数十年来首次在上博人民广场馆亮相,展期仅有16天,观展要提前预约,每次参观时间限制在20分钟之内。


不过有网友参观后还是留下遗憾,“原本想跟国宝打卡合影,结果现场不让拍照”。该网友发出的照片中,只有一张远远拍下的参观者们围绕展品观看的照片。该网友还表示,参观其他展厅虽然可以拍照,但展厅内光线太暗,“不适合拍照”。


“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


“你是去看展览还是拍自己?”“博物馆是去参观学习的,不是打卡的。”“跟文物比,你真不好看。”在该网友社交媒体下,不少人纷纷留言批评。


然而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分享各类博物馆“打卡攻略”的帖子比比皆是,甚至详细到“最佳打卡点”“最佳夕阳拍摄时间”等经验。例如不少人推荐震旦博物馆的旋转楼梯和二楼,“能拍出凡尔赛宫的感觉”。


在许多人眼中,很多博物馆本身就是城市“打卡地”。目前,上海已经备案的各类博物馆达159座,平均每15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矗立在市中心人民广场的上海博物馆,其“天圆地方”的建筑外观成了不少游客必拍的建筑,近期被“剧透”的上博东馆镂空建筑中间,悬浮的旋转式大型步道,也被不少市民预定为“网红打卡点”。利用昔日跑马厅建筑的上海历史博物馆、拥有“大烟囱”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都是不少城市游攻略推荐的“打卡点”。


社交媒体上有人分享博物馆“打卡位”


“博物馆建筑的样貌反映了城市的大众审美偏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认为,博物馆既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文化窗口,也是重要的城市地标建筑。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刘曙光以“都会之窗、城市形象”来形容博物馆的地标性功能。有业内人士以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例,“一个博物馆几乎带动一座城市的发展”。


不过,也有不少文博爱好者和专家强调,“网红”化不能成为博物馆的根本。“公众对博物馆的依赖感与一般网红打卡地有着本质区别。博物馆根本的吸引力,还是其内在的文化属性、价值磁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履生认为,利用网红效应扩大社会影响需要把握好度,不应偏离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在他看来,博物馆作为公众文化服务平台,服务于城市和社会是主业,包括为国家或城市累积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藏品,并向公众展示,从事公共教育、宣传推广等。在这些核心问题上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才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博物馆的高冷是其气质所在,这与网红文化背道而驰。不是说拒绝与社会公众的联系,而是网红化的方式和方法可能削减博物馆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业内需要警惕的。”


“硬币的两面”


高品质的展览毫无疑问是博物馆直接面向观众的“核心价值”之一。将参观展览作为自己生活方式的品牌策划顾先生发现,近年来许多网上受捧的展览品质其实并不好:“一两幅不算出名的原作,配上一些当代雕塑装置和可以触碰的‘互动环节’,就能办一个收费展;有些甚至原作都没有,直接上复制品和数字影像,主打的就是‘潮人云集’‘好出片’。”然而一些有着扎实学术考据功底的展览,却因为“不出片”就迅速湮没在网络海量信息之中。


日前上海博物馆70周年之际举办的“博物馆的力量:赋能城市未来——国际博物馆馆长对话”活动上,英国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舍尔介绍,在伦敦的游客只有20%会走进博物馆。这引起了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的思考:“博物馆是文化殿堂也好,艺术中心也好,那是观众走进去之后。博物馆要融入社会之中,要走到城市生活中心,才能发挥博物馆的作用。”


2017年在上海科技馆举办的“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成为当年上海科技节重要活动之一。文物艺术品怎么能成为科技节的主角?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表示,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参观者“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严谨”,同时“像艺术家一样有想象力”。“科学很硬,加上文化和艺术的推动,能让人愿意爱科学。艺术和科学是一块硬币的两面,分开了都不能叫钱。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最后一天依然吸引了许多观众


今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被称为近年难得一见的“现象级”展览,实现口碑与流量双丰收。通过对三代文物的系统梳理与展陈,观众能够了解中国早期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思考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内在动力。而这场展览在互联网上同样获得一致好评,“很多网民自发撰写观展感受,从文物的形制到纹饰的样式,从各个角度分享自己的观展感受。”顾先生回忆,“那段时间朋友圈里,谁还没看过这场展览谁就没跟上节奏——这才是真正的‘网红’,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


博物馆能设相亲角吗?


上海博物馆前任馆长杨志刚曾分享过一件趣事:他在医院看病时,医生看到他的工作单位后说,自己“第一次谈朋友的地方就在你们上博。”


无独有偶,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也介绍,馆内曾统计发现,有很多人在博物馆相识相恋并组建家庭,“博物馆也可以成为邂逅的平台。”


陈履生拜访过许多博物馆,在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博物馆——阿姆斯特丹的电影博物馆,每年超过60%的观众既不看展览也不看电影,就是来用餐喝咖啡,因为博物馆在运河边,船来船往,风景宜人。他在一次演讲时表示,我们非常重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却忽视了休闲功能。不少博物馆在设计之初,甚至未曾考虑预留公共休息场所。


在建的上博东馆旋转式阶梯被认为将成为“网红打卡点”


从事旅游工作的市民孙虹对此颇有感触,在海外一些博物馆、美术馆,珍贵藏品前会放上长椅,参观者可以坐下欣赏。但国内许多博物馆几乎找不到休息处,“之前看一场精彩展览,站了三个多小时,找了很久才在三楼卫生间旁找到一个椅子。”


不过他也发现,近年来上海的博物馆、美术馆在综合体验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在西岸美术馆,参观者看展之时,也可以坐在滨江平台,吹吹江风,喝杯咖啡。在建的上海博物馆东馆,留出了大片可供参观者休息活动的公共区域,并在五楼露台设置了一处江南园林,既是江南文化主题展的室外延伸,也能眺望周边的都市景观,是参观者休闲和举办活动的去处。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的博物馆应该具有“复合功能”,除了参观展览,还能在博物馆空间里休闲、社交、餐饮甚至只是发呆,享受浮生半日闲。即使一部分参观者对文物和展览并不感兴趣,只想进来打卡拍照发朋友圈,“他们选择踏进博物馆这一步,就是给了彼此一次机会。博物馆应该是观众喜欢来、愿意来且进得来的。”


今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公布的博物馆最新定义,与此前最大的不同在于深化博物馆专业性的同时凸显了公共性。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认为,“今天的博物馆是最具包容性、参与性与多样性且充满人文情怀的文化空间。”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这一定义也阐释了博物馆主动融入城市,嵌入社区,与市民游客建立更广泛的文化连接,为公共教育和艺术美育提供更多维度、更多层次的美好体验的必然趋势。


不过也有人担心,当博物馆试图吸引更多人关注时,“网红”化会加剧博物馆的同质化。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一经推出,许多博物馆迅速跟进;圆明园尝试“文创雪糕”,迅速成为文博场所的“标配”。如今谈到未来博物馆,许多人立即联想到咖啡厅、轻食餐饮、体验工坊……“所谓网红化,是同质化的一种当代表现。”有业内人士坦言,“网红”化背后是许多博物馆运作、管理方式趋同,这种迎合大众的方法缺少学术含量,没有技术门槛,失去了博物馆必备的独特性。


陈履生认为,博物馆在城市中的影响力并非一朝一夕的红,而是持之久远的存在,博物馆需要以独特的文化定力来塑造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架构不同于网红的与公众联系的方式。


“学术上高冷,姿态上亲民。”孙虹说,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不仅要能当“网红”,更要能够“长红”。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简工博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泰妮



感染后怎么办?实用信息收藏备用
健康咨询热线  居家用药指南  线上配药   混管阳性怎么办  哪些情况要送医轻症可去社区医院   
上海发热诊间名单肿瘤病人阳了去哪里看加强免疫接种指南老年人新冠疫苗怎么打补充维C勿过量  勿过量饮水  涉疫谣言


◢ 猜你想看↓↓
重要提醒!上海市邮管局:寄递服务可能延迟,面对面接收请戴口罩手套;145家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应开尽开”→
新增5例死亡!现在新冠死亡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新的变异分支已传入我国?专家回应→
上海一社区医院:不一定要去二、三级医院,退烧药已分装好!多地拆零销售,这几地大量投放退烧药
韩再芬揭秘黄梅戏电视剧“霸屏”秘诀,“我讨厌强求”!“为我们的友谊干杯”表情包竟也是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