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价水费”是因为实施阶梯水价?咸潮会再来吗?上海水务部门回应

上观新闻 2023-05-16

“天价水费”是因为实施阶梯水价?
上海水务部门回应


近期,一些媒体曝光的
“天价水费账单”
引发社会关注

有一种声音认为
这与上海现在实施的阶梯水价有关

“这两者没有太大关系。”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史家明今天(4月24日)做客“2023民生访谈”时回应这一话题。


上海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分三级,来自水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90%以上的用户年度用水停留在第一阶梯。史家明表示,水费账单偏高基本是因为小区或用户家里的水管、马桶等用水器具漏水,这不仅影响了广大居民的日常用水,也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水务部门建议通过安装智能水表来及时察觉并避免“跑冒滴漏”。智能水表能实现远程自动抄表和日常用水分析,发生非正常用水会及时报错,辅助用户判断用水设施是否漏损。比如,一些居民小区有一个总表,每个居民家里有分表,如果分表加起来的用水量小于总表,有很大概率是小区供水管网漏水了。

安装智能水表还有其他好处,尤其对独居老人而言,智能水表可扮演“监护人”的角色,一旦出现用水异常便会向相关人员推送老人健康预警,及时提醒核查老人情况。

据统计,上海共有905万只居民水表、49万只非居民水表。“智能水表有一定资金要求,水务部门正与供水企业合作,加速推进。”史家明表示,上海正计划按照“非居一步到位、居民分步实施”的总体目标,分阶段推进智能水表的普及。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已实现中心城区非居民用户智能水表的全覆盖。到2025年底,上海居民用户智能水表覆盖率计划要达到70%以上。

除了安装智能水表,加大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接管的力度,也能从根本上避免“天价水费账单”出现,并保障自来水品质的稳定。

二次供水设施是进入居住小区后一直到居民水表前的水管、水池、水箱、水泵等设施。目前,上海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居民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是由自来水公司直接负责运维,其余小区主要由物业管理。这些设施一旦年久失修,就可能影响自来水品质。

上海用了12年,基本完成了2000年之前建成的老旧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总量达2.2亿平方米,由属地供水企业接管运维。

史家明透露,上海水务部门最近与住建、房管部门共同编制发布了相关政策,5月1日起,新建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经验收合格的,由属地供水企业负责运行维护,物业不再管理二次供水设施。

此外,上海还在积极推动智慧泵房建设,优化小区二次供水运行模式。

去年遭遇史上最早最严重咸潮入侵,
咸潮会再来吗?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回应


去年,上海遭遇了史上最大咸潮,当时有不少市民担心自来水会被波及,怕自家水龙头流出的是“盐水”,甚至怕出现长时间的断水。

系统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上海供水行业正加快推进原水西环线、青草沙水源地和陈行水源地库管连通等原水互联互通工程。

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史家明今天做客“2023民生访谈”时表示,各项原水互联互通工程建成投运后,通过强化一网应急调度措施,到“十四五”末,可基本实现长江原水供应全市所有水厂的目标。

咸潮是河海交界处普遍存在的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多发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由于上游淡水河流量不足,海水沿着潮汐通道向上游推进,海水倒灌入河口形成咸潮,造成河道水体变咸。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长江口水源地在冬春季节会受到咸潮入侵的影响,一般每年2至3次,每次持续5到6天,不会给供水带来很大影响。

去年9月上旬,长江口的陈行、青草沙和东风西沙水库遭遇了历史上最早且最严重的咸潮入侵,影响最长的一次,长江水库取水受影响超过90天。

史家明表示,这次上海史上最大的咸潮最主要的成因是长江流域发生了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流域干旱,同时,叠加“梅花”等台风的影响,在上海近海区域形成偏北大风并携卷盐水涌入长江口,当时的形势一度比较紧张,对上海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带来一定困难。但最终上海安全度过了这次挑战,自来水生产和供应正常,供应给老百姓的每一滴自来水出厂时都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

安度咸潮,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是上海的未雨绸缪。据史家明介绍,上海成立了原水工作保障指挥部,在水利部支持下通过流域调度增加来水量,同时,在长江口布设了26个遥测站点提前感知咸潮动向,便于长江水源水库在咸潮入侵前提前蓄水,避咸蓄淡。

以免单一水源缺乏安全保障,上海不把水源放在一个篮子里,经过多年布局,形成了“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水库型水源地格局,也有能力开展青草沙、陈行、金泽三大原水系统的联合调度,发挥长江水源和黄浦江水源的相互支援功能,在危机出现时,能够实现“一方缺水,多方支援”。

史家明表示,供水行业多年来一直坚持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提升。下一步,水务部门将持续开展原水互联互通工程、水厂深度处理改造、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移交接管等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系统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上海试点直饮水设施,

世博会期间曾受好评



在国外,经常能见到公共直饮水设施。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曾有直饮水的试点,深受好评。近年来,国内一些公共空间也推出了直饮水设施。

史家明透露,上海高品质饮用水工作正在试点,在南汇新城、南市水厂服务区域等地尝试推进,部分“一江一河”沿岸的驿站也设置了直饮水设施,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史家明表示,目前市民饮用水的习惯仍以烧开后饮用为主,上海未来的供水是否要百分百达到直饮水的标准,直饮水的需求到底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制水标准越高,碳排放就越多,成本也越高,达到直饮水标准的优质水如果被用来拖地、洗衣、冲马桶,是不是浪费?“要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比较科学的目标,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听取广大市民朋友的意见。”史家明表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如果想让千家万户的水龙头流出直饮水,还要跨过二次供水设施这道关,受部分老旧二次供水设施的影响,一些出水厂时达到直饮标准的自来水流出水龙头后却无法直饮,一些居民还为此购置了净水器。

相较之下,在“五个新城”等新规划建设的城区,因为二次供水设施设计标准较高,一些区域参考日本东京等城市的经验,使用了不锈钢管材,且管线是全新的,使龙头水接近甚至等同于自来水出厂时的状态,相对更可能实现。

此外,让龙头水达到直饮水的标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目前有一个矛盾,优质供水“质优价不优”,和正常自来水的收费标准是一样的,如何提升供水企业的积极性,也要研究探索。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陈玺撼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wing




◢ 猜你想看↓↓
滴水湖这么大,停车资源规划丰富,游客却吐槽:车位怎么这么难找?
主打陪伴、提供情绪价值,“全职儿女”是新职业还是啃老?全网热议
国务院决定,这个领导小组进行调整!上周,被国务院免职的他也任新职务
五位网红主播被点名:疯狂小杨哥、李佳琦、刘畊宏、罗永浩、辛巴
商家认定小女孩偷东西,爷爷坚持报警:我相信我家小孩!后续→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