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周仅上4天班”热搜第一!众口难调,调休到底该不该取消→

上观新闻 2023-06-30
端午假期的来临又引发了关于调休的一轮争论。虽然本周只用上4天班,但从周日开始需要连上6天。这一消息又引起许多网友呼吁“拒绝调休”。
小长假让人们拥有了较长的一整段假期,但随之而来的,是放假前后略显混乱的调休,被调休的职工、学生们需要在周末把调休拖欠的工作和课程补上。
采访中,今年高二、本来每周只有1天休息日的张同学表示,如果碰到调休,原本放假的这一天就会被占用,自己将面临连上14天课的境遇。
“把放的假周六周日都补回来了,那还放啥假了,还不如不放了!”小张愤愤地说。
“调休”制度:从横空出世到热议不断
历史性地梳理,我国假期制度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
1949~1978年,全国普遍实行单休,全年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共7天。其中1960~1979年这段特殊时期,基本上全年无休。
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研究并推行5天工作日。
1999年开始,劳动节、国庆节的法定假期天数均延长为3天,全年节假日总天数延长到10天。为了促进消费和旅游,国家通过调休的方式,把法定节假日与前后的双休拼在一起,形成了春节、劳动节、国庆节三个“黄金周”。
2007年12月,《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发布,宣布自2008年起,继续实行每周双休,并将“五一”黄金周改为3天短假期,同时设立清明、端午、中秋三次短假期。
目前,全国普遍实行周末双休、11天法定节假日的制度。把节假日前后的双休日拼凑在一起形成5天或7天小长假,是许多单位普遍实行的调休方式。
近年来,关于我国调休与整体放假制度的讨论声音越来越多。许多人在网络上表达不满,称调休之后甚至比不调休都累。我们选取了调休相关的一条热搜词条“调休为何让人更疲惫”,爬取了中国新闻周刊发表的该词条相关的置顶微博下5999条一级评论。
经过表情使用频率分析,“Doge”、“微笑”、“允悲”的表情被更多使用。在社交平台上,这些表情往往表达无奈、嘲讽等含义,与之相配的文字也以“能不能不调休,放假就放假”、“周末加班就是连上11天了,调休真棒”、“为什么要调休啊,放1天假不香吗”等为主。
通过词频统计,我们发现“放假”、“放不起”等词语也经常被提及。
不过,在采访中我们也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我国现行的休假制度存在不满
某工程机械公司的管理层朱先生对调休制度的态度,就比较中性。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朱先生经常出差,一年到头在外面跑,鲜少坐办公室。他也很享受“到处跑”的工作状态,并不觉得困难和辛苦,“调休导致连续上两周班”等问题,朱先生并不以为意,反而觉得多几天连续的假总是好的。朱先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的想法,怎么放假、怎么调休对他们其实影响不大。对于一些离家出差在外的人来说,放假3天还意味着可以回趟家。
调休带来的“假日经济”红利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郑冰岛提到,除了劳动保护之外,促进消费是影响国家制定休假制度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也即“假日经济”的红利。
以“五一”小长假为例,“五一”实际假期曾从2008年起缩短为1天,直到201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将“五一”假期从连休3天改为连休4天。2020年至今,每年都通过调休连休5天。数据表明,从恢复小长假开始,“五一”假期在国内旅游市场的份额占比急速回升。
可以看出,客观上,调休形成的小长假确实会带来更多假日经济红利,人们需要一个集中休息期来释放休闲和消费需求。
小长假让人们有更多持续的休闲时间,人们倾向于在这样整段的假期里进行购物、旅游、餐饮和娱乐等消费活动,刺激了相关产业链供给,旅游景点、酒店、交通物流、旅游服务等领域的需求随之增加,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机会。假期还是人们参与文化和娱乐活动的重要时间段,看电影、参观博物馆、参加演出和展览等文化娱乐活动推动了文化产业和娱乐产业的繁荣。
但小长假带来的假日经济红利,也在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
以“十一”黄金周为例,数据显示,自1999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黄金周出现以来,“十一”假期期间平均每天国内旅游人数份额和收入份额总体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十一”黄金周在全年365天中仅占1.92%,却有着平均10.08%的全年国内旅游收入份额。
但是从对全年旅游业的增长贡献率来看,我们发现小长假的假日经济红利已出现一些颓势。
以“十一”假期为例,考量“十一”假期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相较上一年的增长量占全年之比,可以看到“十一黄金周”出现之初对于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贡献巨大,2000年人数贡献率甚至超过了123%。
但是很快,黄金周对于旅游业上升的总体贡献率迎来了降低,除了2015年出现了收入贡献率的“井喷”之外,2001年至今总体贡献呈现稳中减弱的趋势。
由此可见,尽管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呈现增长趋势,但小长假本身对旅游与消费的贡献作用正在减弱。“假日经济红利逐年增长”的结论并不严谨。
改制前路何去何从
有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已关注到与“调休”相关的舆论热点,并在两会上发声。
我们梳理了2016~2023年全国两会上关于调整休假制度的议案和提案。这些议案、提案大多针对调休方式,希望延长假期,或取消调休制度。
但议案与提案大多着眼于春节假期,对于民众普遍更关注的年中假期劳动节、国庆节等调休制度,议案、提案中则鲜少涉及。
而对于“怎么改”的问题,采访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对休假制度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小张觉得调休占用了他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但也希望能留下小长假。
高中生小徐觉得调休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调休之后需要连上几天课,学校的课程安排也并不合理,会出现连着上2天周六课程的情况。调休凑出的小长假里,小徐也较少与家人跨省市旅游。如果可以,小徐会选择不调休。
朱先生看重春节假期,每年会给公司的员工放12天左右的春节假期。除了国家统一的7天之外,员工们还有5天左右的带薪假期,有充足的时间避开春节返乡、返工高峰,也有更多时间与家人朋友度过一段完整的假期时光。公司也有国际贸易的项目,由于国际友人与中国的节假日并不相同,因此对于承担这些项目的员工,朱先生也会给他们更自由的休假时间。
休假制度的变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且“众口难调”,社会中对调休的各种看法也需要不断检验,这也是近年来面对众多议案、提案,国家依然没有明确调整方案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郑冰岛也提到,政策对民众诉求的回应也会有一定的滞后性。疫情结束,我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在新的发展环境下,现行休假制度是否应该调整、如何调整,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更广泛群众的需要,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本文来源:复数实验室

本文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课程”作品,指导老师:崔迪、徐笛、周葆华
作者:李施馨绮 李晓琪 沈清 王主 周静妍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rong


◢ 猜你想看↓↓
警惕:上海已发现!周边城市泛滥了?大批网友拍到它:别碰,更不能吃,严重可致死
上海女子花60万装修房子,一夜间变得一塌糊涂!打开楼上邻居家房门,惊呆了…
被互联网大厂裁员,连投20多份简历没找到工作!许多人奔向义乌,能一夜暴富吗?
包装一下,身价暴涨几十倍?最近大受上海人欢迎,有人一放就是1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