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忆回来了!上海书城开门迎客,有爷叔骑车40分钟赶来!外立面为何这么“闪”?回应→

上观新闻 上观新闻 2023-11-30

历经1年10个月重装

10月28日

焕然一新的上海书城

与读者如约相见


距离开门还有1个多小时,书城对面的人行道上已站满了市民。蒋迪雯 摄


上午9时30分,当外立面垂挂的帷幕缓缓拉开,露出金灿灿的“上海书城”四个大字,福州路上这座文化地标翻开新的一页。不少市民读者早早来到现场,隔着马路张望,迎接书香殿堂的归来。


在市民读者见证下,上海书城“翻开新的一页” 蒋迪雯 摄


不少老书迷们一早就来到书城门口排队,等待正式开门的那一刻。有推着轮椅进来的白发苍苍的奶奶,也有专程从松江赶来,拿着放大镜看书的爷爷,还有许多看哪里都新奇的小朋友们。记者采访了多位到场的读者们,他们说,“如今的书城焕然一新,但是记忆好像又回来了……”



有带着儿子来的

还有爷叔骑车40分钟赶来


陈云宇带着儿子早早等在福州路上,期待崭新的上海书城开门那一刻。30多岁的陈云宇从上学开始与书城结缘,几乎每个周末都泡在书城。


他在奉贤上学,用他的话说来一趟上海不容易。当年,学校周末有校车到市中心,停靠人民广场,上海书城就成了周末要回的“家”。毕业后上班,这里也是他常来的地方,那时经常去五楼挑选专业书。


有了孩子后,这里更适合父子俩,“小朋友喜欢的书和我需要的专业书都有,没想到陪伴我长大的地方,现在又可以陪伴儿子成长。”


陈明宇说,要陪儿子去四楼儿童图书区体验一下,准备了文学方面的书单,有心仪的肯定买。


李立华又来了,2021年12月的暂别之夜他特地来留影。他说:“开张是件喜庆的事,我当然要来,一层到七层都要逛一逛,除了看些建筑类的书,还要尝试这里的新玩意,准备待上一天。”


2021年12月12日夜,李立华(中)在书城门口留影。


今天一开门,李立华请夫人在落地窗前为他拍照。


80岁的李明刚踩了40分钟的自行车从茅台路赶到此地,欣喜之余他也提出一些建议:1.65米的个子要拿上层的图书有些困难,老年人比较关注健康养身类的书籍,希望不要放得太高。


李明刚在书柜高层找书。


坐着电梯层层向上,作家孙甘露想到法国诗人马拉美的一句话“世界的存在就是为了成为一本书”,在他眼中,焕新归来的上海书城是一个象征,仿佛可以包容整个宇宙,“上海书展、上海图书馆东馆、重装开业的上海书城,上海真正成了一个阅读之城,四季轮换,阅读永不停息。”


坐着电梯层层向上,作家孙甘露想到法国诗人马拉美的一句话“世界的存在就是为了成为一本书”。蒋迪雯 摄


银发读者

带着孩子的家庭

结伴而来的年轻人

流连于书架之间

“城”里“城”外

人与书的相遇、人与人的相遇

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更多现场图

↓↓↓


打造多元化阅读体验。蒋迪雯 摄


书店一角。蒋迪雯 摄


7楼插画艺术中心举办首展“侬好,上海”。蒋迪雯 摄

红色“书山”是书城的入口也是公共文化广场。施晨露 摄


在书城抬头看得到天空。施晨露 摄


市民挑选音乐类图书。蒋迪雯 摄


亲子阅读时刻。蒋迪雯 摄


关于上海书城的几个焦点问题


问题1:上海书城改造的理念是什么?


钮也仿(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1998年福州路上海书城开业时,作为超大型书城,颠覆了当时实体书店同业和读者的认知:原来一家书店的体量可以这样大。当时的上海书城,据说展陈品种容量是彼时全国一年半到两年出版物品种的总和,在别的地方买不到的书在书城都能买到。


20多年过去,上海书城的这次升级改造,是今天的实体书店从业者在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互联网购书优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实体书店还有什么样的可能性来满足读者需求?或者说,在这座城市里,我们还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书城?我们正在动态地交这份答卷。


俞挺(上海书城改造设计师):如果简单一点来说,上海书城就是一个大型的书的商场。今天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商业上对人流的需求,更大的挑战是,人们的注意力被手机、被移动互联网占据,也是说,我们必须塑造好的线下空间,才有可能“争夺”线上的人流


虽然大家都离不开手机,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大家对面对面的交流还是有渴望的。我们想把书城打造为一个以知识分享为平台的生活、艺术、文化、社交综合体,让更多人来这里逛逛、看看,让书城重新“激活”福州路。


问题2:外立面为什么这么“闪”?


俞挺:外立面其实不是玻璃,而是穿孔铝板。铝板上是有图案的,仔细看,都是大家熟悉的城市风景线。这一片片铝板的形状如同一本本书,夜晚亮灯以后,就像浦江两岸的万家灯火。


灯具在穿孔板和整片亚克力背后,灯光透过两层材料出来,任何角度都不会看到灯具的直出光和眩光。整个外立面的灯光可以调节,平日会调到一个更低的亮度,节假日才会适度提高亮度。


钮也仿:外立面材质营造出一本本书的效果,同时,书籍就像人生的一盏盏灯。市民读者是不是喜欢这样的效果?有见仁见智的看法。这几天,我们也一直在调节亮度,相信正式开业后的灯光效果既能发挥它的象征意义,又有合适的分寸感。


问题3:一楼“书山”为什么选择红色为主色调?


俞挺:我们希望上海书城成为城市更新的一个节点项目,希望它的色彩可以跳跃,一般来说,可以选大海一般的蓝色、阳光一般的金色或绚烂的红色。我们做了调查,在上海书城旁曾有一个地下党的情报站、长期据点。于是,我们选择了红色,希望红色的记忆与今天的书城结合起来。仔细看,从底部往上,红色是渐变的,越来越深。


钮也仿:这次,我们把书城一楼改造为一个城市公共文化广场,在这个广场中心,创造了一个福州路上的“书山”,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这座“书山”展示主题图书,还会向市民读者推荐全国最优秀出版社的精品图书和沪版图书最优质的作品。


在“书山”后面,我们保留了上海书城原来的浮雕外立面——不同语言表达的同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留存书城的这段书香记忆。


问题4:书店的核心是书,在这方面有哪些亮点?


钮也仿:图书选品对书店来说至关重要。目前上海书城员工团队中,研究生占比超过10%,本科生超过60%,其中有研究古籍的博士,有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签约作家,有从事过教育行业的研究生,他们负责书店的不同板块和区域,目的就是让图书选品和布置更有水准,更有文化容量


比如二楼一个很有特色的区域叫“作家书房”,有作家自己的作品,也有作家向市民推荐的作品。未来读者来到书城,很有可能邂逅这些作家。第一位入驻“作家书房”的是上海本地的悬疑头部作家蔡骏,第二期计划是马伯庸。书城开业以后的文化活动排片表,已经排到很远,非常丰富。


过去,书城之大可能表现在面积上,现在则是融合不同业态,容量变得更大,大家还可以遇见插画艺术中心、小剧场,特别是三个中庭,未来将成为音乐、戏剧、绘画、文学等活动的空间。我们以此探索实体书店的多种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任何一种业态其实都可以和书产生联系。


问题5:讲到书与不同业态的结合,如何在书卷气与烟火气里找到平衡?


钮也仿:实体书店未来究竟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正在动态地回答。书店经营者要在与爱书、爱阅读的市民互动中,不断改变、提升。这两三年来,新华传媒在上海报业集团的指导下,已经对实体书店做了不少提升。比如上海第一家红色主题书店1925书局、内山书店旧址上恢复和扩建的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南昌路上的残疾人友好书店“逆光226”。


到了体量最大的上海书城,目前它仍然是上海最大的实体书店,我们在这个最大的空间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如果市民读者确实喜欢,我们保留,如果觉得有不足之处,我们再提升改变,动态地去摸索市民真正需要的实体书店。在线上,上海书城APP有很多功能,让喜欢便利的读者享受便利,而享受淘书乐趣的读者来上海书城,我们将竭诚为读者服务。


俞挺:今天,我们需要正视商业对书店的作用,既不能被商业所裹挟,也不能排斥商业


不管一个人因为什么原因走进书城,只要拿起一本书,一颗文化的种子或许就在他的脑海里种下了。


上海书城最终能够以这样的面貌呈现,要感谢上海大大小小书店经营者的努力,感谢各种各样细分领域的书店,新书店、老书店,也要感谢上海市民对阅读空间的理解。上海不仅是一个商业的城市,也是一个文化的城市,在上海书城可以看到,我们如何把商业和文化融合在一起。上海市民生活中原本就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相融的特性,它们互相影响、交织,而不是截然分开的。


“以书为城”的上海书城,可以找到休息的地方,喝杯咖啡,吃个简餐,买点颜料,听个脱口秀,看展览,参加读书会……放大一百倍、一千倍,这就是上海的城市生活。为什么说“以书为城”,因为上海这座城市是可以将文化、艺术、精神和我们生活中的小小的物质性综合在一起的。



你去打卡了吗?欢迎来评论区说说你和上海书城的故事~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蒋迪雯 施晨露 吕佳微信编辑:安通校对:Rong

◢ 猜你喜欢↓↓上海地铁反复提醒:不要使用,安全风险极大!这个群体再引热议,现在变少了吗?
美国总统拜登会见王毅
过山车突发事故!亲历者:高空突然后倒、被震飞...知名游乐园通报→
一个发圈4000元,上海地区已抢空!奢侈品又收智商税?背后或许不简单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