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明确期许,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打破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协同”二字出现频率尤高。总书记强调,要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加强规划、土地、项目建设的跨区域协同和有机衔接,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种种方面,都指向三省一市如何“握指成拳”、提升发展能级、释放创造活力。
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协同发力,是实现“一体化”的前提和关键。一体化不是简单的量的叠加、空间的整合。“1+1+1+1”的效果能否“大于4”,很大程度上看各地区、各领域协同配合的水平。而实现协同,尤其是从具体的项目协同深化到深层的机制协同,又有赖于制度层面不断破除壁垒、推陈出新,以大刀阔斧改革打破“各自为阵”,实现“强强联合”。
“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是总书记对长三角的明确期许。当今世界,城市群竞争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重要趋势,长三角城市群本身的基础和禀赋,使之最具实力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级城市群竞争。城市群的能级高下,很大程度上要看各个区域间的协同配合、优势互补程度,看能否以高水平的分工、协同,构筑一个链接紧密、共创活力、共享红利的发展共同体。这就必须最大程度摆脱门户之见,跳出部门利益、地区利益、局部利益,也摒弃“大而全”的、容易同质化的思路与模式。
在科技创新上走出“先手棋”,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上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高水平改革开放上担纲“开路先锋”,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方面创造样板,都是长三角在今天的使命。完成这些使命,都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和“共同体”意识,强化协同、破除壁垒。这种壁垒,既有观念的壁垒,也有体制机制的壁垒——总书记在会上特别强调,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是解决高质量一体化各类问题的基础,也是破解诸多深层次问题的一把关键钥匙。
打破壁垒,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好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等一系列问题,从制度上保障各地杜绝“内卷”、主动协作。 有必要强调的是,协同不只是地区间协同,也包括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协同配合,有各类政府主体、经营主体、社会主体相互间的链接协作。
“链接”之于“协同”有特殊重要意义。今年长三角曾召开“全链接大会”,初衷正是通过搭建平台,将各类主体、各类资源链接起来,通过开放、聚合、共享、共治实现共生共荣共赢。而在更大范围的一体化实践中,通过有效方式链接多元主体、整合多方资源,将是实现优势成倍放大的关键。链接有赖于开放。充分开放包容,才能打破壁垒,才能建立链接,并创造出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优质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特别强调,长三角要带头落实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课题,其背后仍是改革、开放、协同、链接这些基本命题。
长三角产业基础深厚,拥有一大批富于创造力的企业和企业家。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一体化发展,必须依靠有效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理顺各类关系,破除困扰企业和企业家的种种壁垒掣肘,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实现这一点,又有赖于各方的协同配合——所有政策措施、服务管理举措等,都要朝着有利于各类资源顺畅流通的方向,都要回应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呼声,以深层次的协同链接解放生产力、释放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