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名人数连涨8年,为何今年首降?硕士学历“贬值”了吗?
本周六,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正式开考。今天,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正式发布《沪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前提醒》。寒潮中,感到阵阵“寒意”的还有考研报名人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较去年报考人数下降约36万人,降幅约7.6%。这是2015年连涨8年以来,全国考研报名人数首次下降。
海鸥 摄影
莫非硕士文凭不“香”了?
这会否成为一种趋势?
报考人数下降
是不是意味着
竞争激烈程度也有所下降?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就此采访相关教育专家
↓↓↓
硕士文凭还“吃香”吗?
硕士文凭还“吃香”吗?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分析认为,考研人数在连续8年增长后首次下降,属于正常现象。原因有多方面:首先,之前因为疫情的原因,本科毕业生找工作难,有一大波毕业生“一战”“二战”考研,到今年这些“复读”考研者大多各有去向,已被“消化”得差不多了,这部分考研大军的数量急剧下降;其次,有大量本科毕业生把考公务员放在第一选择上,而能考上公务员的这部分同学大多条件较为优秀,他们又分流了一批读研的生源。
权衡考虑考研的录取率,读研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成为当下大学生理性考虑是否报名考研的重要因素。樊秀娣认为,考研人数连涨8年,研究生数量已相当庞大,研究生文凭含金量的“贬值”客观存在。
有的硕士毕业生找工作的优势未必高于本科毕业生,这也导致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做出先就业的选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0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小林目前正在“大厂”实习中,毕业后准备直接就业。“从大一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去参与社会实践及实习,积攒了一定实战经验,去年这个时候就决定毕业后直接就业。一是因为国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希望尽早就业;另外,我觉得自己个人性格和能力更适合职场环境。目前拿到了一个录用函,但是工作地点并不满意,之后还会参加春招。”
海鸥 摄影
考研竞争激烈程度降低了吗?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叶璟分析认为,对于考生个体来说,肯定要考虑竞争激烈程度,考研目前25%的录取率,还是比较低的。部分院校较高的保研率,使不少考生通过裸考进入名校的机会变小。
众所周知,2024年清华大学的保研率达到了70%左右,北京大学的保研率有60%左右,北京大学医学院保研率接近70%,浙江大学保研率达到了40%以上;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保研率,也在50%左右,要通过裸考进入名校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叶璟认为,更多考生从自己能否成功“上岸”,以后是否能找到好工作来选择读研或就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0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刘同学,在考研备考期间也在同步准备找工作。“考完就准备实习,之前出于了解市场与尝试的心态有过一些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而且当时身边的同学都在实习,自己也就被卷入实习浪潮。考研是希望能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帮助自己多一些人生阅历。”
海鸥 摄影
同时,毕业难度加大也是导致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比如,不少专业硕士从原来的2.5年延长到3年,其中有些专业要求要有1年的企业实践经历。这样一来,有些学生认为和直接就业相比,在企业中积累3年的实践经验和3年读研也相差不多。
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研究生,现设有117个一级学科和67个专业学位类别,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1.9万多个学位授权点。2022年,在学研究生人数达365万人。樊秀娣补充分析,经过这些年研究生大扩招,很多综合型、研究型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已超过硕士毕业生,大量博士毕业生涌入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原本吸纳博士毕业生最多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饱和的趋向。如此一来,读博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会下降,这也影响到一批原本为读博而考研的学生。
海鸥 摄影
部分学校报名人数上涨
虽然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下降,但是一些院校、一些专业的考研报名人数却出现了上涨,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及理工科专业。
近年来,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得到加强,国家学位办新增了一批目录外学科和交叉学科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学位点授权、招生、培养、评价等关键环节统筹联动,我国正加快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发展,分别以传统科研和直接就业为不同导向。
比如,上海交通大学每年研招人数都在增加,2023年全日制研究生已经超过8000人,2024年预计接近9000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从去年的900多人增加到1100多人。叶璟分析,学校今年拿到了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同时学校今年还新获批了社会工作、机械、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工程管理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此外化工、香料、生物医药、交通运输等特色学科就业很好,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也很高,这些都成为学校今年报考人数增加的原因。
海鸥 摄影
又如,上海电机学院考研报名人数从去年的700多人上升至今年的960多人。校研究生处处长吕红芳表示,在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中,和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电气工程专业就业率连续6年保持100%,相关行业岗位招聘的学历起点就是研究生,考生中有600多人报考的专业是电气工程专业。同时,机械专业、电子信息专业2024年的考研报名人数与上一年相比均翻了一倍,“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聚焦智能制造、大数据技术等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同时就业岗位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汽车服务专业学生陈金波,本科期间参加多项科研项目,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项目中荣获上海市特等奖和国家三等奖。在后来大三上学期不断深入科创的时候,他渐渐感觉到自己专业知识方面不足,在建立更为复杂的零件模型时发现自己对机械零件方面的理解不够通透,这促使他在大三下学期时便下决心考研,“我想通过考研来增强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想让自己的理解达到一个更高的维度来更好发展自己的科创。”
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
那么,考研人数下降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拐点一旦形成,可能还会惯性下滑,但幅度不会太大,毕竟读研已成为许多现代人的一个学历必备之需。叶璟认为,考研人数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因素,和当年大学生毕业人数、经济环境、就业形势相关,但从目前看来,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处于“高位波动”。
海鸥 摄影
樊秀娣表示,国家已经做出了“减少学术学位研究生、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结构调整政策,今后,非全日制研究生或工作几年后再返校读研究生的人数均会上升。为此,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抓住时机,加快调整和完善各类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等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特色,以适应国家科技、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多元需求,办出人民满意的高质量研究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