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意外!这位来自上海的委员,突然在镜头前摸了摸鼻子,现场的人竟也跟着做起来……

上观新闻 上观新闻 2024-03-27

今天上午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三场“委员通道”开启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

走上“委员通道”
突然在直播镜头前摸了摸鼻子



现场不少记者都跟着做了起来



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倪闽景委员

举的一个生动的例子



当时,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向倪闽景提问:哪些特质的孩子拥有科学创新的潜力?我们的老师、家长和社会又该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倪闽景说,寒假期间,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特别火爆,很多家长也有类似的问题。“创新没有天选之人,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有的很聪明,有的看上去笨笨的,但是他们都有三个共同的特质。

第一,很自主,有行动力。


第二,对某个领域特别有兴趣,很专注,形成了超越常人的知识富集和能力特长。


第三,特别有韧性能坚持。“无论考试成绩好坏,都是能培养这三个素养的,这是教育真正的价值与力量。”


这些年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公民拥有科学素养的比例近12年里翻了三倍,大家都很努力,比如全国政协推出了委员科学讲堂,许多院士知名科学家带头做科普,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到中小学校兼职科技副校长,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项目化学习爱上了科学。全球的科学教育正朝着为创新而学转向,创新来自多样的大脑和行动,打一场篮球、练一次合唱、做做家务、参加科创比赛,都在塑造孩子多样的大脑,增强心力,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在为塑造创新人才增加可能性。


我想对科学老师们说,不要光做习题,在黑板上讲实验,实验探究才是科学科最应该的样子,手是人的第二大脑,当我紧握双拳的时候,像不像人大脑的两个半球?


我想对孩子们说少打游戏,多探究,自然世界远比虚拟世界要好玩。我们来做个实验,把中指和食指交叉来摸一下你的鼻子,你会觉得有两个鼻子,你肯定很好奇。发现现象、产生问题就是科学的开始,所以科学教育不是高科技教育,万物皆可研究,哪怕是农村地区也充满了科普的资源,每一块泥土,每一朵鲜花,每一片晴朗夜空都是我们科学探索的好机会。

我想对家长们说,孩子小的时候不要光背唐诗,也要读读科普绘本,听听科学家故事,女孩不要只玩洋娃娃,小的时候给她一些科学玩具,将来她成为居里夫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您的孩子把家里的电器拆了,您要高兴才对,因为这样的孩子现在太难得了,当然最好在家里做一个小小的科创角,让他尽情的拆玩,更希望大家都来科技馆,科技馆是激发孩子们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的金色摇篮。”


“孩子把家里电器拆了

家长应该高兴才对”

……

对于倪闽景委员的这番话
不少网友都表示
认同

“说得挺好的”
“了解了,努力去实践”


对此,你怎么看?
留言说说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谢飞君 邬林桦 胡幸阳 刘雪妍 吕佳 曹飞 洪俊杰 吕佳
部分内容来自网友评论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wing


◢ 猜你喜欢↓↓
上海⇆江苏,又一世界级大桥在建!最新进展→
注意:上海天气即将有变!雨水又来,要下多久?最新提醒:入春还有悬念…
还有其它沉睡的“第二十条”吗?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