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麻烦了!为了通行凌晨四点抢号,抢不到就干等三天...上海这里为何突然出台新规?
不到凌晨4时
船员冯妙的闹铃如期响起
她抹了把脸
迅速让自己清醒过来
赶忙打开手机上的小程序
准备预约3天后出港
预约进出港
是4月下旬
浦东新区杨思水闸出台的新规
进出闸的船舶需先预约进出港日期,等到当天行驶至距离闸口一定范围内,再通过手机在线排队,最终按排队号依次通过闸口,又被船民称为“报港”。冯妙抢的,正是第一步,预约进出港的“号码牌”。
“抢到了!”冯妙激动地喊了起来。然而,兴奋劲还没持续多久,她便又赶忙开始设置3天后的闹钟,准备再抢当天的排队号,以便早些出港开启下一次运输。
她所在的运输群内,同一时间还有不少船员直呼“根本约不到”,无奈只能空着船等待下一次放号。“之前放号的时间也不确定,大家都熬夜刷手机,太折磨人了。”十几天来,凌晨抢号的常态让船员们身心俱疲,“预约为何不能更人性化些?”
群内有人吐槽,3天后的预约号都没有了。
长、短途运输都不便?
冯妙跑船已经七八年了,主要从事短途运输,常跑的路线是从闵行装货沿黄浦江航行至川杨河前往川沙,杨思水闸是必经之路。
在这条线路上跑运输的人,将进出杨思水闸分为上闸和下闸,所谓上闸,就是从川杨河前往黄浦江,大多是卸货后的空船;下闸则相反,大都是重船。由于杨思水闸宽度有限,且只能允许船舶单列通行,船舶通过船闸时,往往需要排队。“先到先过,到得晚就在闸口附近排队,等信号灯指示按顺序过”,冯妙说。
杨思水闸实现单向通行,交通信号灯变换控制船只进出。
4月底,过闸方式有了新的变化。要过闸必须先预约,这对船民们来讲,可谓是添了不小的麻烦。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杨思水闸每天大概有百余条船只通过,可如今上闸、下闸的预约号数量不足以满足需求,船民们往往要掐着时间点抢号。这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个实打实的难题,“年纪大了,本来用手机就慢,哪里抢得到啊。”船民老张说。
更让大家所诟病的,还要属预约系统所带来的附加效应。5月2日,小李卸好货后,一看手机傻了眼,小程序上后两天上闸的预约号都没了。“小程序要提前3天预约,我们就只能去抢5日的号,中间就空船在那里干等。”
5月6日,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船民告诉记者,后面两天上闸的预约号均已告罄。
干等,就意味着成倍的时间成本。阮琪从事长途运输,船上还雇了船员,停航一天就要付出相应的人力成本,而按照现在的预约机制,每次上闸几乎都要等上3天,“压力太大了”。此外,从常州到浦东单程便要3至4天时间,行程受天气影响较大,下闸的时间难确定。“不预约怕到时候没号过不了,预约了又怕无法按时抵达,影响账号的使用。”原来,根据小程序的使用说明,预约未抵达或者取消预约超过3次,账号便会被限制使用。“万一延误了,我们就只能在外面找地方等着捡漏。”
“跑短途的船民几乎每天都得经历一次堪比‘春运’的抢票,长久下去谁吃得消?”冯妙对此十分不满。
为何突然做出改变?
那么,水闸为何要出台过闸新规?“浦东北部地区航道网络不完善,没有从东沟船闸分流,杨思船闸仍旧承担了较大的通航压力。”现场工作人员说。
原来,作为服务浦东开发开放、水上运输、交通安全的重要水利枢纽,杨思船闸每天都有大量船只进出。近年来,浦东地区重大工程需求旺盛,通行船只数量更是居高不下。然而,由于船闸建成于1980年,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发展,船闸的设计通航能力早已无法满足,再加上黄浦江水位的影响,进入川杨河的船舶需要在涨潮时才能通过河闸,有效通航时间极为有限。
问题也由此涌现。依照此前的排队方式,船只往往会拥堵在杨思船闸附近,两侧积压大量船舶,因距离黄浦江很近,有时排队船只还会影响黄浦江船只通行;另一方面,川杨河内码头泊位和临时停靠区有限,如果不加控制放船进入会导致大量船舶集中在航道内,超裆停靠等违法行为将不可避免,此前,居住在川杨河航道周边小区的居民还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大量船舶停靠岸边所产生的噪声等。为此,如何安全高效地让船只通过河闸,同时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一直是个让管理部门头疼的问题。
靠近黄浦江口的闸外,有不少重船停泊等候。
4月上旬,伴随着杨思船闸应急抢险加固工程的完工,管理方式也进行了升级。浦东新区航务事业发展中心、城管执法局交通支队、黄浦海事局、水闸管理事务中心共同研究,商定进一步优化运行管理措施,采取预约系统科学有效地控制杨思水闸通行流量,以期一揽子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了吗?根据管理部门出示的后台数据看,预约系统推出后,过闸的船只的确控制在150艘左右,有效地缓解了闸口附近的拥堵。5月6日15时前后,记者也在现场看到,水闸两侧等待的船只并不算太多,间隔一段时间,积压的十来艘船便会根据信号灯的指示驶过闸口,秩序井然。不过,采访时有船民告诉记者,闸口附近的船少了,可沿途找地方停靠的船并不在少数。“很多没抢到号的船都停泊在浦三路桥附近,或者找个小河道停泊等号。”5月7日16时,记者的确也在浦三路桥附近看到了停泊在岸边的十来艘船。
靠近黄浦江的川杨河段,船舶停靠在待驳区内,对向的船只正有序通过。
浦三路桥下,有十来艘船停靠在岸边。
“不但没解决,还新增了矛盾。”谈及闸口附近的秩序,船民朴然就气不打一处来。“原本先到先走,现在是谁信号好谁先走。”拿到通行“号码牌”的船员,要先将船开入现场排队的电子围栏内,范围是上闸3km、下闸1km,然后再通过小程序“报港”,但这个顺序跟船只到达船闸的顺序很难完全匹配,因此,每到这种时候,船舶必须先在待驳区域自行调整,“有的船明明到得晚,但信号好、手速快,就可以超过我们先过闸,这公平吗?”
如何兼顾安全与效率?
“我们粗略算过,经常走相关航线的船只数量在300艘左右,但闸口放闸的船舶数量仅在150艘上下,很难满足所有人需求。预约系统本身就是为了限流,控制过闸数量,减少闸口附近的积压,因此个别船民无法预约最近日期的现象的确存在。”工作人员说。
不过,抢号如此难也超乎了管理部门的想象。运行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启用的系统的确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恶意抢号导致真正需要约号的船民无法预约等等。4月底,相关部门也曾邀请船民代表召开协调会,针对会上船民提出的意见,表示将增加预约限制和恶意预约惩罚措施,不断完善系统;针对用手机不熟练的群体,则会派专人开展线下操作培训等。
新的预约规则于7日凌晨上线。跟此前相比,新增了一条预约限制:预约成功的船员,需在预约日期当日内才可以申请杨思水闸通航,并可驶入待驳区域进行排队,现场排队时间为5时至22时;当日成功排队顺利过闸后6小时内才可以预约下一次反向通航预约登记。
新规则也在运输群里引起了讨论。如此限制能缓解船民的抢号焦虑吗?5月15日,冯妙告诉记者,系统更新后,抢号难度有所下降了,“之前动辄得四五天,现在两三天都能抢到。”逐渐适应的同时,冯妙也提出,排队“报港”的规则也应当及时做出调整。“到了待驳区,还得不断调整船的次序,很混乱,既然预约是为了限制船的数量,那排队就多此一举了,先到先过不好吗?”
川杨河内,等待上闸的船只在待驳区内按顺序调整。
记者为此也咨询了上海海事大学教授、海上交通安全与应用中心主任刘轶华。刘轶华肯定了数字化建设的想法,他指出,近年来,水运领域数字化改革持续深化,不少地区都顺势推出了相应的预约系统,“像浙江等地推出‘浙闸通APP’,统一了杭甬运河全线过闸调度系统,这样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是整个航运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希望船民能够多多理解、配合。”
不过,目前杨思船闸的智慧化建设仍旧停留在初级阶段,抢号难背后的根本矛盾还在于供需不平衡,管理方首先要深入摸排通航需求,并利用数字化系统进一步挖潜通航能力,“预约不仅要限流,还要提高效率,使用预约系统后的过闸船舶数,理论上是要高于平均水平的。”他介绍,航运与陆运不同,船只起航、停航等都要比车辆复杂得多,因此智慧系统的建设要综合更多因素,“除了过闸数量,还要考虑船只平均等候过闸时间等,不能局限在单一维度。”他建议,可以利用数字化系统来自动分配过闸时间,船民只需在预约的时间段内通过即可,“上海智慧航道建设总体方案里,也提到了船舶候闸智能引导等,显然要比让船民在待驳区调换顺序更方便。”
“船闸管理本质上还是为船民服务,必须要考虑船民的感受,根据船民的意见不断优化系统,从而找到其中的平衡点。”他说。对此,相关部门也表示,针对船民所说的“报港”混乱问题,将进一步开展研究,此外还将定期召开船闸通航优化会议,听取船民朋友们的意见,届时综合实际反应情况,合理优化进出港预约现场排队系统。
(除专家外,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栗思
微信编辑:佳思敏
校对:泰妮
◢ 猜你喜欢↓↓
河南3岁男童被恶犬咬伤离世,当地养狗现状:不办狗证、不栓绳、不戴嘴套、不打疫苗
非机动车也拥堵?限流后,上海这群人懵了:路上要多半小时,等了几班才能上,还有不少安全隐患
中纪委三天打两“虎”!还有一“虎”被捕,一“虎”被控受贿5.26亿余元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