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麦田」到「麦读」:探寻法律出版的明天

2016-08-03 曾健 麦读


从「麦田」到「麦读」:探寻法律出版的明天


作者:曾健 麦读文化创始人兼CEO


首先发表一个声明:作为「麥田書坊」的创立者,我于今年 6 月底已从北大出版社旗下燕大元照事业部离职,并和几位小伙伴一起创立了「北京麦读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我们将推出新品牌「麦读MyRead」,依然专注于法政人文图书。因此,「麥田書坊」公号今后发布的所有内容、活动和销售都由麦读公司承担,而与我的原工作机构无关。北大出版社和燕大元照事业部是优秀的出版平台,非常感谢在这里的 8 年时间给了我很多成长和进步,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支持。这是一个基于善意和周全的公告,以免公号读者今后发生误解。
 

人如何拉着头发离地


一路走来,发现惟一能够拎着自己头发把你拉出生存轨道的就是读书,这可能是我们这代不少人的共同经历。


2003 年 6 月,我从法学院硕士毕业来到法律出版社,第一次踏入出版业的大门,2008 年 3 月转到北大出版社旗下的燕大元照事业部,直到今年 6 月,13 年的编辑生涯,转眼间将我从一个 28 岁的小伙变成了早生华发的大叔,还未能「不惑」,却已然「out」。当中场哨已吹响,人生踏入下半场之际,我决定与几位伙伴一起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球场。
 
对于我们 70 后这代人来说,书可能是一个永恒的情结。1993 年我从一所地方中专毕业,18 岁到深圳打工,谋生街头,后又回乡做警察,然后考大学考研,一路走来,发现惟一能够拎着自己头发把你拉出生存轨道的就是读书,这可能是我们这代不少人的共同经历,所以对于书籍有种相濡以沫的感情,这促使我在毕业之后选择了出版。就像贺老师认为在大学教书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我觉得做书也是很幸福的职业,做自己喜欢的书,与许多优秀的作者交往,把珍贵的学识和思想传播给好学的读者们,真是天下少有的好事。但进入这个行业,才发现事情并不总是想象中那么浪漫。
 
当我进入行业时,出版业已经走过了井喷的初发期,老编辑念念不忘的开机 50 万册的黄金时代早已走远。取而代之的是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大家拼的是规模与速度。一个成熟编辑每年负责的图书动辄数十种。编、印、发的流程分割和巨大的日常工作量,将编辑的时间框定在一本一本的来料加工之中,不求闻达市场,但求按时出品。那时的我也是以手快活好为荣的。但经过六七年高强度的锻造之后,我对这种出版模式产生了反思。在一年的辛苦之后,检视本年度的销量与库存,你会反思这些书到底是为谁做的?读者为什么没有买单?这些书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没有阅读价值?作为出版人,你的贡献在哪里?在这种追问之下,我开始寻求一些改变与突破。
 

麥田書坊的诞生


这坚定了我对新思路的信心,并在其后的 5 年中持续地加以执行。


回顾过去,2011 年对于我的职业生涯应该是一个大的转折。在这一年,我策划出版了《批评官员的尺度》,推出了「麥田書坊」的图书品牌,并确定了「公共化、品牌化、平台化」的出版思路。在那一年,我还经历了人生中一次重大考验,在将《批评官员的尺度》付印之后,我住进了医院,经历了一次在当时吉凶未卜的手术。在住院的时间里,我重读了一遍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个月后有惊无险地回到了办公室,正好无缝衔接新书上市的宣传。后来,这本书入选了当年众多媒体评选的「年度十大好书」,直到第二年获得国家图书馆颁发的「文津图书奖」。这坚定了我对新思路的信心,并在其后的 5 年中持续地加以执行。从 2011 年到 2015 年,「麥田書坊」相继推出了《谁来守护公正》《冤案何以发生》《你的权利从哪里来》《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法官能为法治做什么》等 30 余种图书,单品种平均销量达到 1.5 万册,获得了良好的读者口碑和社会影响力。2013 年,「麥田書坊」开通了品牌微信公号,从那时候开始,我感觉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就在我们周围鼓励着我们,也鞭策着我们。
 


「麥田書坊」图书群像

 
但今天,我和同伴们为什么又来创立「麦读」,走上这条自我挑战的创业之路呢?
 
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自然的顺流而动,在这个行业里做了这么多年之后,隐约感到有很多变化正在发生,出版业正在面临一场变革。既然选择了一个职业,我希望尽己所能把这件事做到最好,在变革的环境中需要勇敢地向前探索,而不是回过头去过稳妥的一生。但未来的路通向哪里,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只能脚踏实地去尝试和验证,这些需要我们有一种更自主和更灵活的方式去实践。
 

法律出版的变局


网络科技也给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三者之间带来了更紧密的连接和聚合。


信息科技的迅速进化正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转换,这无疑将给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我去年出版的《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一书中,作者预言了法律职业在未来的种种可能。这些业界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反射传导到法律出版业。事实上这种变革在法律和出版领域都已经在同时发生。作为超级 App 的微信和支付宝都已集成了法律服务,这是最明确的风向标。一直以来波澜不惊的法律培训业,「iCourt」异军突起,在短短两年之内,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取得了势如破竹的成果。「高杉LEGAL」以几乎一人之力汇集 10 万以上民商法实务界的知识精英,以一种众人生产、众人分享的方式实现了优质内容的集结与传播,并且顺势辐射到纸质图书的出版。而从央视离职的主持人罗振宇带领「罗辑思维」团队,像一只怪兽一样突然闯入图书市场,两年多时间就搅得图书生产与销售的风向大变。总之,在过去两三年,法律和出版领域的变革都大大加快了,成果正在显现。


我第一次跨界策划的硬科普《世界为何存在》,2015 年在「罗辑思维」4 个月售出 9 万余册。

 

互联网改变了内容的制作方式和传播通道,给纸质出版带来了很大的困境,但同时,网络科技也给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三者之间带来了更紧密的连接和聚合。在传统时代我们只能凭借想象猜测的读者,现在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周围,可以更直接地感知和回应他们的阅读需求。而出版的第一要义,无非是在知识的生产和需求之间搭建桥梁。
 

为什么是「麦读」


「麦读」想要追求的,就是为读者创造可以安心打开的读物。无论打开的是纸张还是屏幕。


在这样一个信息丰富的时代,出版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责任,但首要的仍是坚守内容的检选。一个值得出版的内容,既必须顺应读者的阅读需求,也必须有区别于一般性网络阅读的理由,这是作为出版者所必须把守的门槛,尤其在学术和专业出版的领域。但这些优质的出版内容却不必排斥以网络为手段来实现更大的传播价值,二者完全可以完美的结合。而另一方面,当一个内容成为一本纸书,就获得了一种独立物的形态,它理应成为一件值得拥有的美好之物。正是在这种审美的意义上,人们对滑动一个 iPad 与翻开一本喜爱的书籍做出区分。在一个快节奏的年代,打开一本精美的纸书细细品读,归根结底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
 
「麦读」想要追求的,就是为读者创造可以安心打开的读物。无论打开的是纸张还是屏幕。
 
最后,新品牌为什么取名「麦读」?
 
因为麦子平凡而坚实,微小而充盈,麦子养育我们,功成而弗居,这是泥土的品质,也是阅读的真义。阅读无需化身诗和远方,阅读就是日常生活,如饥则食、渴则饮。麦子滋养我们的身体,阅读充实我们的头脑,它们都是人类的食粮。
 
喜欢「麥田書坊」的读者和作者们,「麦读」将与您继续同行,共享思想与智识的美好。
 



在这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更多优秀的伙伴加入。所以,没错!这是一条招聘贴。
 
北京麦读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职位


1.策划总监:年薪30万起+绩效奖励
期望:在法律出版领域具有成熟的经验和优秀的业绩,能够完整规划和掌控产品线。


2.策划编辑:年薪15万起+绩效奖励
期望:从事法律出版工作3年以上,具有良好的选题策划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


3.策划编辑助理:年薪10万起+绩效奖励
期望:法学本科以上学历,热爱阅读和出版,有一定的出版工作经验,有广泛的知识面,有较强的英文检索和中文写作能力。


4.新媒体编辑:年薪10万起+绩效奖励
期望:法学本科以上学历,热爱阅读和出版,有一定的新媒体工作经验,有广泛的知识面,有较强的英文检索和中文写作能力。


5.实习生:按工作项目付酬

期望:法学专业在读学生,有兴趣从事出版行业,热爱阅读,有较强的英文检索和中文写作能力。
 
有意者请将简历(附照片)发送至邮箱 zengjian@maidupress.com


添加曾健老师个人微信号:dafengqy,欢迎读者、作者和译者直接与曾老师互动。



您也可以参加「做书」举办的沙龙,与曾健老师面对面聊一聊「麦读」的愿景和你的未来




从「麦田」时期就关注着我们,愿意陪伴「麦读」一起成长的你,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麦读」即将推出的第一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