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入围终评项目十二:河南荥阳官庄遗址两周及汉代手工业作坊遗存

十大考古办公室 文博中国 2019-07-26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

▲ 河南荥阳官庄遗址两周及汉代

手工业作坊遗存视频记录

发掘单位:郑州大学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项目负责人:郜向平

 ▲  发掘区西部工作场景

官庄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官庄村西部,北依连霍高速,西邻荥邙公路,南距索河3公里,总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该遗址发现于1981年。2004年及2009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曾对该遗址进行过调查和发掘。2010年以来,在遗址内相继发现了外壕和南北相连的大城、小城。遗址曾入选2010、201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  官庄遗址位置示意图

2015年以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联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在大城内进行了系统勘探和发掘,在大城中北部发现了丰富的手工业遗存,包括两周时期的制陶、铸铜、制骨遗存以及汉代砖瓦窑、铁器窖藏等。2018年,对大城中北部的手工业作坊区再次进行了发掘,并对小城西南部的大小城壕连接处进行了解剖。解剖表明,官庄小城城壕的建造约在两周之际,大城是在小城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建造的。

▲  官庄遗址平面图

截止2018年底,在大城中北部揭露面积3000平方米,清理陶窑10余座、灰坑1500多个、灰沟50条、墓葬36座、瓮棺葬18个。遗存大多属两周时期,也有一些为汉代或唐宋时期。

▲  陶窑Y4

▲  泥料坑H1029

▲  H2248中的人骨

两周时期的手工业遗存以铸铜为主,还有制陶和制骨遗存。其中铸铜区北邻与小城外壕相通连的池状遗迹,西侧为制陶作坊,面积2000多平方米。发现有建筑残迹、窑址、水井和大量遗物。目前已出土陶范约3000块。可辨识器类包括鼎、簋、壶、簠、钟等礼乐器,剑、戈、矛、镞等兵器,节约、辖、镳、辕首等车马器,以及铲、刀、凿、斧等工具,还有环、泡等。另外,还发现有数十件空首布銎芯。陶范之外,还出有较多熔炉和坩埚残块、铜渣,以及铜刀、陶管、磨石等遗物。根据陶范的器形和纹饰,结合共出陶器的特征,可将相关遗存初步分为两期:第一期的年代为春秋早期,上限或可到西周末;第二期的年代大致属春秋早中期之际至春秋中期。

▲ H1187②:10连体龙凤纹模

▲ H1187③:50爬兽装饰范

▲ H1187③:93莲瓣范

▲ H1187③:167莲瓣模

▲ H1941:14簋耳模

▲ H1966⑤:2簋范

制陶遗存集中在发掘区西部,有陶窑、泥料坑等,出土有陶拍、陶垫以及泥坯、烧制变形的陶器残次品。一些灰坑内还发现有较多沙子,可能与夹砂陶的制作有关。另外,发掘区北部多个灰坑中发现有制骨废料。从出土遗物特征看,制陶、制骨活动也集中于春秋早中期,与铸铜作坊同时。

作坊区内还清理出多座春秋时期的墓葬和瓮棺。有的墓内出有未经烧制的泥器,可能是居葬合一背景下的工匠墓葬;瓮棺则与建筑关系密切。此外还有一些祭祀坑,可能与铸铜等生产中的祭祀活动有关。

东周遗存之外,还发现了1座汉代砖瓦窑、1处铁器窖藏和3座砖砌窖穴,出有铁釜、薰炉架、犁铧、戟等较完整的铁器。结合附近钻探出土的铁渣来看,此地在汉代可能有冶铁作坊。

▲ H2061中的铁器

▲ 铁熏炉架(H2061:1)

已有发现表明,官庄大城中北部在春秋早中期存在一处综合性的手工业生产区,铸铜、制陶、制骨等多种手工业集中分布,相互间又有一定界限。结合往年的勘探和发掘来看,大城内外还存在其他的铸铜和制陶区,一些区域则有较多窖穴。官庄可能代表了以物资生产和储存为主要功能的一类城址。

官庄铸铜作坊的年代正处于春秋铜器风格的形成时期,其发掘对于探讨西周至春秋青铜器风格的转变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有重要价值。作坊生产的铜器种类多样,部分模、范纹饰精美、所铸器物形体较大,说明铜器的使用者有较高等级。发现的数十块空首布芯,是目前国内较早的铸钱遗存,为官庄城址的归属提供了重要线索。

▲ H2032出土空首布銎芯

官庄遗址在汉代再次成为了一处手工业生产活动集中地。砖砌窖穴、铁器窖藏等设施的发现说明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和稳定性,这为研究汉代荥阳地区的手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资料。

▲ 遗迹分析(坑内为领队郜向平)

▲ 遗物整理

▲ 工地学习

▲ 2018年秋季参加实习的本科生合影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陈   梅

审核:贾昌明

投稿邮箱:

kaogufaxian@vip.sina.com

点开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