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繁华美满 最喜元宵

官小微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024-04-27




the Lantern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且闻雨落,且听风吟。”

我们用声音传递温暖;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们用声音展望未来。


欢迎收听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南越之声”广播电台

我是主播王梓惠,我是主播林苇。

正值上元佳节,

山河共期今月明。

玉壶光转,灯火如昼。

今日元宵,我们共赏圆月。








在中国,农历正月是元月,古代称夜为“宵”,所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名为“元宵节”。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小月、元夕或灯节。一轮元宵月,数千年皎洁,照亮依稀往事,见证绵绵情意。

元宵,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有“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的惊艳;有“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的寻觅;有“人月两婵娟,相见年年好”的温暖。



人们把每个满月的日子,都称为“望月”。而元宵节作为农历新年中的第一个望月,就被命名为“初望”,蕴含着无数的美好期待。天上的月亮皎洁圆满,象征了人间的美满和团圆。而人们为了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会在“初望”这一天,食用一种和圆月相似的食物——汤圆,亦或叫元宵。

在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初望吃的,只是加了油膏的豆糜或白粥。而到了唐朝的元宵灯会上,出现了“粉果”和“焦䊚”。到南宋,有诗人写道“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因此它又得名“浮元子”。后来朝代更替,“浮元子”又换名“元宵”。到了近代,据说袁世凯忌讳“元宵”的谐音,才将“元宵”改为汤圆。




实际上,元宵和汤圆在做法上有所不同。北方做的元宵,是以馅料为基础,在糯米粉中反复滚圆制成的。南方汤圆,做法有点像包饺子。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分小块擀成皮,包上馅料再搓圆。但不管是北方的“滚”元宵,还是南方“包”的汤圆,都有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幸福美满,年年欢聚。糯米的香气萦绕在鼻翼,芝麻的甜味包裹舌尖,这是一碗爱的盛宴,融进了难忘的欢语笑颜。




天上明月高悬,人间流光溢彩,花灯渐渐点亮,佳人纷至沓来,柔情蜜意悄然蔓延。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在农历正月十五,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大街小巷,人潮涌动。辛弃疾有词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写着元宵夜满城灯火,众人狂欢的景象,生动地绘出一个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



元宵灯里看流年,年年岁岁有期盼,惟愿山河向暖,花好月圆,所爱之人皆喜乐,所念之人都平安。



这里是南越之声广播电台,这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期待我们的下次再见。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END






往期推送

3天后开学!越秀等你回归~

多项亚运表彰,越秀新春迎喜讯

越秀师说丨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坚守


文案:林苇

剪辑:王梓惠

导播:邬凌伊

音频来源:大学生传媒中心广播站

编辑:邵梦茜

责编:常诗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