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典音乐·哲学系列】尼采《悲剧的诞生》:生命的艺术救赎

旧年华 旧年华电台 2021-03-14

旧年华  ·  喜马拉雅FM播出,每周1期

《旧年华》4期  哲学  ·古典音乐 专题【悲剧的诞生】

今天是第4期节目:生命的艺术救赎


旧年华特别节目——【悲剧的诞生】

(1) 日神和酒神精神:生命的两大本能 

(2) 否定的身体

(3) 苏格拉底主义的身体沉沦

(4) 生命的艺术救赎


旧年华 【悲剧的诞生】04 生命的艺术救赎

本节目系旧年华电台独家版权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期歌单

(1)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2)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3)舒曼-《梦幻曲》

(4)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5)Theodore Kuchar-Suite for Variety Orchestra No.1 (Jazz Suite No.2): Waltz No.2


附本期文案  【悲剧的诞生】04 生命的艺术救赎


由苏格拉底主义导致的身体和生命的沉沦之境,也让当时的德国文化陷入到深深的焦虑和危机之中。

 

哲学家康德和叔本华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苏格拉底文化的浅薄乐观,生命的智慧代替了刻板的科学成为最高目的;音乐家从巴赫到贝多芬再到瓦格纳,尝试通过以音符为媒介抒发音乐精神的手段,表达对生命的赞颂,对理性的抗争。可以说,哲学家和音乐家为奠定德国精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德国精神是德国音乐和德国哲学的统一。但当时的德国人沉浸在盲目的乐观的爱国主义激动之中,似乎遗忘了这属于自己的精神命脉。


或许是理性主义过于强大和极具诱惑力,德国精神长久受到苏格拉底主义这外来势力的入侵,“迫使德国精神长期在一种绝望的野蛮形式中生存”,德国人越来越背离自己,德国文化处在不健康的颓废之境。人们的生活贫乏,枯竭,麻木,沉浸在寻求短暂的刺激享乐中,变得自私、虚荣,涣散。

 

面对着人们的精神问题,尼采开始思考德国文化的出路问题。如何重建德国的民族文化,唤醒德国精神,使沉沦于世俗的现代德国人重新点燃生命的激情?怎样使人们摆脱颓废的身体状态,怎样走出生命的低谷重新振作起来?尼采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艺术手段拯救沉沦的身体。

 

这就是今天的旧年华,哲学音乐专题《悲剧的诞生》第四期节目,我是书杰,欢迎收听。

 

(1)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在《悲剧的诞生》的前言中,有这么一句话:“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学活动”。在面对颓废的德国文化环境和德国人日渐颓废的身体遭遇,尼采提出了解决办法,这也是他在《悲剧的诞生》中的理论贡献,他提出通过悲剧艺术进行精神的救赎,此救赎的过程不与身体分离,对于身体是具有伴随性的,从而达到艺术救赎身体的目的。

 

尼采所说的艺术,在《悲剧的诞生》中当然首先指的是古希腊的悲剧艺术。日神和酒神,本身彰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冲动,也即两种自然的艺术力量。梦艺术家日神,静穆而克制;醉艺术家酒神,肆意而张狂。


悲剧艺术正是来源于两者的艺术气质。两者在一开始就处于对立与争斗的境况:酒神放纵欲望,日神克制欲望。但两者并没有因斗争而精疲力竭,反而在“彼此衔接的不断新生中相互提高”,正是因为两者敌对而创造了生命的能量,变得越发强大。最终的结果是,日神和酒神的矛盾化解了,从而产生了能震颤人心的悲剧艺术。

 

在古代世界中,酒神节就普遍存在,人们天性中的肉欲与暴行被节日的气氛激发出来,面对酒神的刺激,人们似乎要用日神形象捍卫秩序,但日神没能抵御汹涌的酒神力量,日神“素朴”之壮丽被酒神洪流淹没,两者握手言和,缔结神秘的婚盟。

 

日神的抵抗仿佛成为了酒神放纵的隐形制约,而这制约恰恰促使了张狂放纵的酒神因受到束缚而被激发出更大的能量,并超越了自身,酒神状态便生发为一种艺术现象。

 

悲剧艺术源于日神和酒神的争斗,诞生于日神与酒神的和解。

 

可以说,尼采通过日神和酒神的对立和解缔造了一个艺术形而上学世界,通过艺术赋予世界一种形而上学意义,使人们面对被原始痛苦充斥着的人生时不至于彻底沮丧,在艺术的世界中寻求精神的快慰,获得活着的勇气和信心,借助艺术之手段以审美地态度面对人生和生命。

 

艺术形而上学成为了对抗苏格拉底主义肇始的身体“沉沦”之境的有力武器,为颓废的身体注入活力,成为生命的伟大兴奋剂。

 

(2)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虽然,艺术形而上学是日神与酒神合而为之的结果,但从本质上来说,酒神狄奥尼索斯始终是主角,艺术形而上学的本质是酒神精神,而音乐精神是酒神的最基本精神。

 

《悲剧的诞生》最初的题目叫做《悲剧从音乐精神中诞生》,音乐精神在悲剧艺术的诞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音乐艺术是酒神的艺术形式,是“太一的摹本”。“叔本华把音乐看成是意志的直接写照,因此音乐和意志一样高高在上。”尼采非常赞同叔本华这个观点,将音乐看作意志的直接语言,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通过媒介物作为艺术的表征,音乐是通过声音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流动的形式表达情感,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手段,能更好表达出抽象的自然本质,由生命冲动衍生而来,体现了生命的最高形而上学的意义。

 

一方面曼妙的音乐是奔放的原始情感的表现,另一方面音乐赋予人以灵魂,振奋了人之生命的活力,音乐本身具有的悠扬与奔放、安静与激昂的特点赋予人无穷的想象力去塑造世界。

 

总之,音乐是人生命深处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永恒生命的直接理念。

 

(3)舒曼-《梦幻曲》

狄奥尼索斯具有欣赏音乐的天性,能真切理解音乐世界的精髓所在。随着音乐脉动,他似乎与音乐融为一体,陶醉其中。这深深的艺术震颤激发了狄奥尼索斯对生命的探索,面对痛苦不堪的人生境遇,不能坐以待毙,要勇敢改变这眼前的狼藉境况,努力解放被压抑已久的天性,向自然作本质的回归。

 

在尼采笔下的狄奥尼索斯是极具创造力的,在古代的酒神节上便可看到狄奥尼索斯的性情之举。“酒神节的核心都是一种癫狂的性放纵,它的浪潮冲决每个家庭及其庄严规矩”哪怕是疯狂的性放纵,哪怕是违背了基本的伦理道德,狄奥尼索斯也会向世界大声疾呼。

 

狄奥尼索斯在毁灭性的自弃状态中富有创造性地解放了“身体感官”的感受,创造了生之能量,从而能够在“自弃”的痛苦中找寻乐趣,实现对生命的再创造。

 

狄奥尼索斯有着直觉判断的天性,有着敏锐的洞察人间事态的能力。面对生存之恐怖,他没有屈就也绝不可能屈就,他本能地流露出对世俗的反感,哪怕采取极端的方式也在所不惜。

 

(4)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狄奥尼索斯的初衷是想通过“自我毁灭”的方式,在高度的迷醉疯狂之境遗忘原始隐蔽的痛苦,“自弃”便是狄奥尼索斯表达对抗原始痛苦的途径和举措,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种毁灭性的举动令他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同太一打成一片,他被卷入了原始痛苦和冲突的漩涡而不能自拔,陷入了更大程度的痛苦之中。

 

“尽管在这种毁灭中,狄奥尼索斯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但他肯定这种痛苦;他在毁灭,但他肯定这种毁灭,他在毁灭中获得欢乐;重要的不是痛苦本身,不是毁灭本身,不是生命的消逝本身,不是最终的结局本身,而是迈向这一结局过程中的肯定本身,是所有这一切中的主动的肯定:是对痛苦的肯定,对毁灭的肯定,对生命消逝的肯定。”

 

可以确定的是,毁灭和痛苦并不是狄奥尼索斯真正的追求,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流露出的肯定才是其真实的意图,这也是其直觉天性使然。虽然狄奥尼索斯的举动具有毁灭性,意在毁灭“素朴”的外观下的宁静和谐,但这宁静和谐是以压制永恒生命为代价的,也就是说其真实意图是为了摧毁束缚生命、压制生命的种种根基,哪怕是表面上的宁静和谐,哪怕这个毁灭性的过程要使其承受更大的痛苦。

 

可以说,最终的落脚点表达了对生命的积极态度,而非消极的一味毁灭。毁灭是为了更大意义的肯定,将痛苦的力量转化为强化生命的力量,借助于否定性的困境催生出肯定的积极能量,这不失为创造性的举动。狄奥尼索斯所具有的创造的直觉天性使其在痛苦面前没有跌倒,而是越挫越勇,像一个勇猛的战士一般更加坚毅和果敢。

 

狄奥尼索斯将直觉看作生命的原始动力,在创造性的活动(艺术活动)中释放身体的重重负累,解脱被压抑的身体,从而审美得看待人生,肯定生命。

 

这就是尼采倡导的酒神精神“狄奥尼索斯”的人生观,这就是通过艺术形而上学的道路解救被压抑、被遮蔽、被忽视了的身体,从而唤起德国人民的生活热情,以审美的态度面对人生和生命。以艺术活动救赎被压抑的身体,审美地、创造性地、积极地活下去。

 

《悲剧的诞生》以悲剧艺术为切入,但又不仅仅是在谈悲剧艺术是什么,而是引发了对生命的至深思考,日神和酒神的精神体现出身体之两大本能,苏格拉底主义扼杀了身体的本能趋向,尼采呼唤艺术形而上学拯救被困的身体。

 

这就是四期旧年华哲学特别节目。一次全新的尝试也希望带给你们不一样的滋养。

 

本期节目的文字内容和歌单,请关注微信平台旧年华电台,回复“尼采“ 获得。我是书杰,感谢收听。下期见。


(5)Theodore Kuchar-Suite for Variety Orchestra No.1 (Jazz Suite No.2): Waltz No.2



撰稿,主播:书杰


【版权】

本文案系旧年华电台独家版权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参 考 文 献

1. Friedrich Nietzsche,The Birth of Tragedy[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Inc,1995

2. Martin Heidegger,Nietzsche[M],San Francisc.Harper and Row,1979

3. Friedrich Nietzsehe,The Portable Nietzsche[M],New York,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Walter Kaufmann,1982

4. 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5. 尼采,偶像的黄昏[M],周国平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6. 尼采,看那这人[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7. 尼采,权力意志[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8. 尼采,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9.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10. 柏拉图全集[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 柏拉图,斐多[M],杨绛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 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13. 卡尔·雅思贝尔斯,现时代的人[M],周晓亮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14. 哈斯,幻觉的哲学——尼采八十年代手稿研究[M],京不特译,东方出版社,2011

15. 海德格尔著,尼采十讲[M],苏隆编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

16. 海德格尔,尼采(上下册) [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7. 德勒兹,尼采与哲学[M],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8. F·大卫·马丁,李·A·雅克布斯,艺术导论[M],包慧怡,黄少婷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

19. 汪明安,尼采的生存美学[J],外国文学,2007年5月第三期

20. 杨恒达,尼采美学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 杨恒达,悲剧的诞生 [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

22. 吴增定,尼采与柏拉图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3. 陈奇佳,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24. 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25. 周国平,尼采与形而上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

26. 刘自觉,尼采传[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27. 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28. 陈鼓应著,悲剧哲学家尼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 卡尔·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M].鲁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0. 刘小枫、倪为国主编,《尼采在西方:解读尼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l版

31.丹尼尔·哈列维,《尼采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版

32.朵渔,《悲剧的诞生》导读[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

对尼采来说

哲学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


相·关·收·听

【悲剧的诞生】01 日神和酒神精神:生命的两大本能 

【悲剧的诞生】02 否定的身体

【悲剧的诞生】03 苏格拉底主义的身体沉沦

【悲剧的诞生】04  生命的艺术救赎(本期)



一档大众科普的哲学节目

《零基础学哲学》

即将独家上线喜马拉雅FM

倒!计!时!

请扫码关注

敬!请!期!待!



旧年华音乐互动群

志同道合音乐朋友

扫码,注明“入群”

推 · 荐 · 收 · 听

张国荣黄家驹罗大佑雷光夏李志马頔宋冬野崔健朴树王洛宾丨宫崎骏程壁林夕三毛鲍勃迪伦小虎队丨万能青年旅店旅行团乐队童年柳拜乐队迪斯尼动画大鱼海棠

-E N D-



主播介绍:

书杰,《旧年华》创始人、主持人

喜马拉雅FM签约主播,哲学硕士

一个用声音创造世界的美男子


更多《旧年华》,请点击“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