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新书《深濑昌久》到日本的独立摄影画廊 - 李弋迪分享会实录(8000字)

李弋迪 蚂蚁摄影
2024-08-30



 蚂 | 蚁 | 摄 | 影 | 

批评若不自由  赞美则毫无意义



海报制作:二姑娘


蚂蚁隔壁班--李弋迪在线分享会声音版

语音整理:玫瑰之上
文字整理:钱丹


大家晚上好。我是Place M 画廊的主理人李桑李弋迪。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本新书的分享会,是由濑户正人先生写的一本关于深濑昌久老师的回忆录。他当时身为学生的时候,做为深濑昌久助手时的回忆录。

随着近两年深濑昌久的作品《鸦》在国际上产生了非常大的现象级影响之后,大家对深濑昌久先生本人的故事也是越来越感兴趣。所以今天就从这本书开始,我们先聊一聊深濑昌久,然后再聊一聊独立摄影画廊的独特文化现象。









本书的日文版比中文版的装帧尺寸小一点。中文版比日文版更加豪华了。印刷采用双色印刷。深濑昌久先生主要是拍黑白作品偏多,所以黑白双色印刷让这本书整个质量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确实比日文版好,也打破了大家觉得外文书质量比中文书好的刻板印象。这是我觉得挺惊喜的一点。第二点是这本书整个装帧采用的是开启的逻辑方式,让书可以打的更开。看图也可以看得更方便。他的翻译老师之前也策划过非常多摄影类图书,是资深编辑和翻译者叫唐诗。唐诗老师也是这次整个项目的发起人。在这里也是要向唐诗老师表示感谢。包括之前濑户正人的《亚洲家族物语》,也是唐诗老师作为责任编辑来进行沟通。非常感谢他把这么好的摄影内容画册引入到中国。

整本书我反复看了几遍,翻阅的手感和里面翻译内容的信达雅程度,都是完成度非常高。非常推荐大家去购买这本非常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非常全面的了解深濑昌久摄影作品。


本书的文学感强,它采用倒叙的写法。第一章叫做“深濑先生倒下的那天”。大家如果对深濑昌久有简单了解的话,知道深濑昌久是很喜欢酗酒的一个人。他也是因为喝醉了酒,从楼梯上摔下来,撞伤了脑部,导致身体不能再进行摄影活动和回归社会的悲剧性故事。书的结尾也补充了,深濑昌久先生和摄影是纠葛在一起的。以至于最后被摄影吞噬的悲剧性结尾。把倒下那天的故事结局放在了书的第一章来写,其实倒下不是最主要的,第二章中,当时濑户正人作为深濑昌久的助手,他得知深濑昌久因为喝酒摔伤之后,第一时间想的是他有个杂志的发表,他得赶紧看一下深濑昌久先生的相机里面拍了些什么东西。他觉得可能情况不太妙,这可能会成为深濑昌久先生生命中最后的胶卷,所以他赶紧冲洗出来。后来发现深濑昌久先生最后拍摄的作品是一张构图不太常见的乌鸦。熟悉深濑昌久先生的都知道乌鸦是他个人形象的化身。

他与妻子1976年离婚之后就非常消沉。一直在拍摄乌鸦系列,每天喝的烂醉如泥,以至于在酒吧的楼梯上摔倒,然后撞上了脑部,他留下的最后这张作品,也是非常有传奇摄影家的宿命感。这也是我觉得开篇就非常精彩的地方。

作者在后面介绍了日本的”黄金一代“,包括荒木经惟、森山大道等黄金一代的摄影意识。这本书日本版叫《深濑昌久传》,在引入国内的时候,唐诗老师特意说把这个“传”字去掉,让这本书变得更加偏散文性质。因为他担心大家如果拿到一本大部头正传,可能读者们会比较抗拒。

我们聊深濑昌久的作品,最著名的肯定是《乌鸦》系列。其实我非常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深濑昌久在拍乌鸦之前拍过的一些作品。这本书里写的也非常详细,其实深濑昌久先生出版的几十本摄影书里,半数以上都是和猫相关的,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大家可能很难把拍摄比较黑暗,比较阴沉气息的深濑昌久先生和可爱的猫咪结合在一起。但事实上深濑昌久先生的摄影生涯中和他的猫咪一直是比较紧密的关系。他甚至出过一些印刷在宠物用品杂志上的摄影集。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从猫咪开始,我来讲一下深濑昌久先生摄影的履历。









这本画册是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想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看的。这本书叫做《万岁佐助》,他的小猫叫佐助。这只猫走丢过一次,然后请了猫咪侦探来找他这只爱猫。之后猫咪侦探找到佐助还给他。深濑昌久先生拿到手一眼就知道它不是佐助,他只是长得有点像佐助,但深濑昌久先生也不介意,这只所谓的佐助猫咪就收养下来了。之后他经常围绕佐助拍了非常多的照片,还出版摄影集。这本是跟幼年期的佐助共同完成的一本猫咪写真集。印刷在一本宠物用品的杂志上面。这本书非常珍贵和特别的地方是他当时的签名,因为深濑昌久先生平时不怎么签名,他的书签名的还是挺少的。这一本他不光把自己名字签上去,还把猫咪的爪子印上了红色的印泥,在他签名旁边给按了下去。非常可爱,非常顽皮,可能大家已经打破了对于深濑昌久先生常有形象的认识。其实深濑昌久先生还是一个比较有童心,比较纯真单纯的人。濑户正人先生回忆说他觉得深濑昌久先生除了摄影,什么事情都不想,就一门心思摄影,也从来不去想别的事情。把这一生献给摄影,挺让人佩服的。

















说完猫咪,第二个要讲的是深濑昌久先生创作生涯里面仅次于乌鸦,甚至说可以和乌鸦齐平的一个作品就是他的前妻洋子。洋子的故事大家也比较熟悉了,当时他们一起住在团地,是他们抽奖抽到的小户型住宅。他们在里面拍了非常多的照片,1976年他们离婚了,婚姻的破裂完全改变了深濑昌久的人生与摄影生涯。《洋子》这本书是在他们离婚两年后出版。

大家可以看到这本画册里面就已经出现了非常多乌鸦的形象。这本书是1978年出版的。《鸦》是86年出版的,深濑昌久先生在离婚之后就已经创作出关于乌鸦的作品。他用乌鸦的形象作为《洋子》这本书里每个章节的分隔。非常的巧妙把自己个人的形象融入到《洋子》这本书当中,和洋子有种相爱相杀的感觉。

《洋子》这本书我个人特别喜欢,也觉得它非常重要。因为《洋子》这本书是由朝日索诺拉妈出版的一本丛书。它是其中的一个小的合集。大家一聊到合集,可能觉得不如单行本全面,或者说不如单行本精彩。但其实《洋子》这本书完全没有这种感觉,这本不算特别厚的合集里,几乎涵盖了深濑昌久先生这一辈子的创作主题,包括后面的《家族》,之前的《猫》、《洋子》、《鸦》都在里面有呈现。所以《洋子》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包括整体的编辑思路,照片选择都是非常精彩,非常老道。



书的中部写到关于深濑昌久的摄影有一个比较抽象的形容词叫F型摄影病毒。F就是深濑昌久名字缩写。用病毒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深濑昌久先生,其实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像深濑昌久先生的整个摄影生涯,包括自己的创作方式和作品,其实都有一种危险的气息在里面。包括他本人,甚至像是献祭了自己生命一样和摄影纠缠在一起。他同时把病毒这个概念还延伸到M型摄影病毒,M就是森山大道。他还把荒木木经惟先生称为A型病毒然,还有T型摄影病毒,T就是他们的前辈东松照明先生的摄影。他说自己整个摄影的生涯,包括自己对于摄影的看法。他的身体里同时留存着这些病毒,才创作出后面的这些作品。当然这是濑户正仁先生比较文学化的比喻。但我觉得用病毒来形容摄影,开始我先是吃了一惊,随后我又觉得非常佩服。因为大家如果真的很沉迷在摄影的话,确实是会像中了毒一样,去拍照,去不停的看画册。我觉得这是一个职业摄影师应有的感觉,中毒的感觉。





给大家接着讲下一章,日本当时有一个摄影学校叫做workshop,也是濑户正人先生成为徒弟的重要契机。当时的workshop不是咱们现在理解的偏短期类的workshop。他们的workshop是一个偏长期类型的,甚至有1年到2年的时间,每周一次的形式来进行摄影的指导和教学。这所学校是当时非常重要的摄影事件,里面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不光是荒木经惟、森山大道、东松照明、奈良园一高等,大家能想到的黄金一代,基本上在workshop 里面集齐了。如此强大的师资力量,培养了非常多日本战后摄影的人才。当然濑户正人也是他们这一脉络下面非常优秀的学生。所以他现在在整个日本摄影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濑户正人先生也是希望把当时的能量传递下去。传递的形式就是接下来提到的独立画廊。

大家一开始喜欢日本摄影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信息,比如说我非常喜欢森山大道的作品,我也想拍一些像森山大道这样黑白的,对比度非常高的摄影作品。乃至于后面逐渐会有人说森山大道这种类型的作品很没劲,人人都是高对比,拙劣的模仿很无聊的论调。但在我看来,当时的黄金一代给日本后辈留下的不光是摄影风格,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创了一个特别独特的模式,叫做独立画廊的模式。它有别于我们现在整个商业画廊的工作体系。而最早的独立画廊出现是在1976年左右的日本。


一提到画廊,大家可能会第一时间跳出来的印象是比较漂亮的空间,然后展示着一些很精美很昂贵的艺术品,这样一个商业画廊的形象。但其实他们在七八十年代开创独立画廊的时候,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发表自己的作品,他们并没有做太多的商业考量。只想摄影有展览空间,他们就自发组成了独立画廊。也可以理解成是最早的众筹。十几个人一起供养一个画廊,然后定期在里面发表自己的作品。

有个极端的例子分享给大家,森山大道最早也是想做独立画廊,因为当时没有钱,连跟别人一起负担的资金都没有。后来他索性就直接在自己家的两个房间里面隔开了一间进行作品的展示。他说:“即使知道根本就不可能有外面的人进来看,只可能给自己身边的一些朋友,学生看到。但我还是想要这么做。”当时经常去玩的有中平卓马,石内都等现在已经是非常知名的摄影师,他们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把独立画廊给做了起来,并延续到现在。给大家补充一些,依旧活跃在一线的独立画廊的目录。





濑户正人先生写整本书是跳跃跨度挺大的,从深濑昌久先生的一些往事,跳到他和森山大道的一些往事,后面还有和荒木经惟的一些往事,整本书写的非常轻松。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濑户正人先生,他得过很多摄影奖,木村一兵卫摄影奖,日本摄影协会奖,但他还得过一个文学奖,他的随笔和散文写的非常好。如果可以静下心来感受一下濑户先生的文字魅力的话,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另外一个跟深濑昌久先生有亲密关系的主题作品《父亲的记忆》,拍的是父亲生前的作品,乃至去世之后烧成骨灰的一个作品,也是非常深濑化的拍摄方式。他的父亲在北海道从事照相馆的生意。在当时社会也算是做商业摄影,应该也是比较成功的商人。深濑昌久之所以选择摄影,也是因为家里有照相馆需要深濑昌久来继承。后来深濑昌久先生没有选择商业的道路,而是选择当代摄影。这个背景跟濑户正人很像,濑户正人先生家里也有一个照相馆,他也没有继续家业,从而选择了当代摄影这条比较艰难的路。他们师徒两人的背景相同,有共鸣,一直有比较多的共同语言。在《父亲的记忆》里出现过一台相机,是当时专门用来拍肖像的大画幅相机,叫做安东尼相机。如果熟悉深濑昌久先生的作品,也知道他有一组很有名的作品叫《家族》,就是用这台大画幅相机拍摄。









《家族》里面有蛮多尺度比较大的作品。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拍的加速合影,使用的大画幅商业肖像相机。在影棚里以肖像的方式拍摄,但是整本书编辑的氛围又非常的当代。整本书是非常概念化和当代化的摄影表现。这也是深濑昌久先生比较厉害的地方,用非常传统的技法,传统的器材,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摄影作品。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也该讲深濑昌久先生拍摄《鸦》这本传奇摄影画册的故事。在1976年,深濑昌久先生和洋子离婚。他整个人非常消沉,然后就带上胶卷和一些酒,回北海道老家,边喝酒边拍乌鸦。值得一提的是,整本书的编辑是由当时很厉害的长谷川明进行完成的。我看了很多深濑昌久先生的单行本,和他在杂志上发表的一些作品。我觉得深濑昌久先生的影像创作能力一定是一流的,这是毫无疑问。但是他的自主的编辑能力似乎并不如同时代的荒木经惟或者森山大道,可能跟本人性格有关系。

但深濑昌久先生《鸦》的编辑实在是太精妙了。里边穿插了非常多铺垫氛围的作品,没有直接表现乌鸦的作品,这些都是我觉得非常高明的地方。我经常看很多人拿他的作品给我看的时候,我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太喜欢把自己拍的非常用力过猛,非常好的作品放到并排。最后结果就会有一些冲突,会撞。


1986年出版的乌鸦就是图片左边这本。出版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反响和人气。定价是5000日元一本。濑户当时就觉得有点贵,也完全卖不掉,深濑先生就跑过来给了濑户十本,他说这十本书帮我买了,属于强买强卖的卖了十本。因为确实也卖不掉,反响也不好,他就一直放在play CM这个画廊里面,也就逐渐忘了这个事情。后来有一些人跟他交往的时候,受了人家照顾,他就把这本书,当做礼物送给人家,结果送着送着,还剩一本的时候发现,这书怎么在外面是好几十万日元的价格,就赶紧把它收了起来。这也是关于《鸦》的趣事。《鸦》一共有四个版本,大家经常能看到的是英国的马克出版社出版的复刻版。之前有三个版本,一个是86年出版的,一个是90年代的美版,美版基本上大家都不太知道。因为这个收藏摄影机的人好像似乎对这本书并不是太感兴趣。右边这个是2008年老鼠洞画廊,就是rat hole gallery(老鼠洞画廊)做的复刻版,整本书的印刷精良。

《鸦》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我就不多赘述了。我抓紧讲一些大家平时不太容易看到的,平时比较少见的深濑昌久先生的事情。

然后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的是乌鸦之后的一个作品。可能就是在乌鸦拍完之后,深濑昌久的整个摄影创作行为看起来更加有点疯狂,可能是精神都有点错乱的感觉。在他精神完全错乱前,有两个作品我是想分享给大家看的,一个是叫做《私景》,一个叫做《卟哺卟哺》。









这本也是深濑昌久先生的一个丛书,是岩波书店出的,一套四十多本的日本写真史大全系列丛书里的一本,虽然后来没有变成单行本。但同样是非常精彩的照片,比较有意思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40本的日本写真史大全里面是没有荒木经惟的作品。因为荒木经纬当时就像一个妖怪一样存在,是独自一人孤身对抗着整个摄影界的感觉。

《私景》这些作品的散图,互联网上也经常看到。我刚刚开始学习摄影的时候看到这个,当时看一眼就觉得比较有意思,比较奇特的构图。当时他是做一个系列来进行发表,后来没有做成单行本的书。这本书中私景的概念,是把自己半张脸,手、脚侵入到画面当中和自己身边的风景融合到一起进行拍摄。也是私摄影比较概念化的表现。深濑昌久想从图示上告诉大家,拍的就是自己的整个人生。



还有这一套在水下拍摄的作品《卟噜卟噜》,我个人非常喜欢,在日语里是拟声词,是大家在水里吹泡泡,卟噜卟噜。全部照片都是深濑昌久完全沉浸在水里拿着防水相机拍摄自己的肖像,在水里的各种构图都有,是1991年完成的自拍摄影集。距离他摔倒不能行动的时间是非常接近了,也算是他最后的几个作品之一。因为这套《卟噜卟噜》之后的所有的摄影作品,在我看来都没有这样的摄影感,或者说是这么像直接摄影了。后面他有一些更加概念化的作品。比如说在照片上按图钉,拍了很多地上的裂缝,然后涂上一些颜色……当时在濑户的文集里也写到了,他觉得深濑昌久先生已经是彻底的错乱了。濑户在整理他遗物的时候发现,深濑昌久莫名其妙的买下了一支十几万日元的万宝龙金笔,这对于不是特别富裕的深濑昌久来说,是不可理解的行为。他当时吵着要写小说,要当作家。我想可能是他和摄影纠缠太深之后,精神上也有些错乱。濑户在书里面直言不讳的写到,他当时其实蛮害怕看到深濑昌久先生的。他觉得深濑昌久先生已经不能正常跟人交流了。

我再补充一个濑户与深濑昌久的趣事,其实濑户正人评价深濑昌久天天一门心思在想摄影这件事情。其实从他刚刚认识深濑昌久那天,是东松照明把他推荐给深濑昌久当助手。一般当助手碰到前辈,会比较敬畏。结果第一天深濑昌久就把他带去一个酒吧喝酒。一开始濑户还觉得不错,老师还带我去喝酒,似乎比较亲密的举动。走到酒吧之后,深濑点了一瓶啤酒自己喝起来,也没给他点。他也不敢问是什么样情况,就一直坐着。结果喝到第三瓶的时候才发现他怎么没酒喝,赶紧给他倒一杯。平时就是一个在我们旁人眼里比较怪的人,所以深濑昌久先生在濑户印象里一直是为了摄影可以举止非常古怪的一个人。在书里也经常提到他有时候也会胡闹,说要自杀,想象这样一个艺术家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就是深濑昌久最后的一些摄影作品,在尼康沙龙展览场里的情形。展览场上安装展览作品时,有些作品安装歪了,深濑昌久毫不在意的说那就歪了。侧面印证了深濑昌久先生到了创作生涯的末期,也确实有一些精神上的不稳定。所以整个做出来的作品,也确实有一些在我们旁人来看跟他之前的风格有很大差异的现象出现。比较有意思的是,他跟荒木经惟关系非常好。深濑昌久在水底下拍摄的作品,其实是荒木经惟给他的建议。荒木先生这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手法,就是在作品上来涂颜色、画画、撒颜料等,代表性的手法反而是深濑昌久向荒木经惟提的。所以两个传奇摄影师有互相影响的地方。

介绍完深濑昌久先生大致这样一个创作生涯之后,我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关于独立画廊的情况。place M日本在1987年就开始了运营。距今已经有35年的历史。在这35年当中,举办的摄影展已经超过了1500场。也是我下定决心要将画廊带进中国的一个原因。中国的place M是2021年开始进行运营的,我现在是place M中国的主理人。之前也是受了很多疫情的影响,不然会更早开始。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公众号place M,里面有我们做的一些关于中国展览的大概情报。大家可以看一下,里边也有森山大道的采访。place M中这个M就是森山大道先生名字的首写字母,也是濑户正人先生文章里写的M型病毒的M。最初也是和森山大道一行人士一起创立运营的画廊,也是坚持了非常多年。


我们中国place M开业的时候,本来准备请森山大道先生过来,但因为疫情的原因,完全是没有来的可能。所以他和濑户正人先生在日本的place M帮我们录了一段对谈,专门讲独立画廊和摄影。大家如果从头到尾能看完的话,森山大道先生其实讲的非常简单,就是你努力的去拍,不顾一切的去拍,直面摄影去拍。等课程结束了之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这两段视频看一下。有个摄影师朋友跟我说,他说为什么喜欢摄影,就是受了森山大道先生讲的。受老一辈摄影师的鼓舞,要不顾一切的去制作自己的摄影,鼓舞他们持续按下快门的精神动力的来源。这也是黄金一代摄影师非常重要的一点。它不光说是在画面,在图示,在拍摄手法上,就在摄影上也影响着大家。在对于摄影的态度,对于自己的态度,提供了更多源源不断的力量。我也是非常受这种精神的鼓舞,所以才会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时候,也是要把这个事情做起来,来制作place M中国的画廊。





在书里提到濑户正人先生认为,在1976年开始东京出现了非常独特的独立画廊的组织形式和现象。我翻了一本08年的杂志,里面介绍了东京新宿到刺骨这一块地区的一个独立画廊的介绍。时至今日这些画廊也非常顽强的生存着,持续产出了非常优秀的摄影师和摄影作品。等到疫情有缓解,大家去日本玩的时候,就一定去这些地方看看独立画廊的成员们是如何来发表自己的作品和制作自己的作品。这种精神还是非常令人感动的。我在日本上学工作的那段时间,平时朋友圈也经常去看大家的新作品。从完全不知名的新人作家,到森山大道这样非常世界级的摄影师,都可以在这个里面展出。我觉得独立画廊不光可以展出作品,里面也体现了非常强的包容性,比较难能可贵的是去看展览的时候,前面都会有一个签到簿。你经常可以看到森山大道等知名摄影师的名字会出现在上面。这个摄影生态非常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也很羡慕。当然我们要做这种感觉的生态,可能还确实需要一些特别的条件和时机,也没有那么轻松。


最后我分享一个独立画廊”图腾柱画廊”。这个画廊也是非常日式的独立画廊运营方式,大概是十名摄影师共同来运营这个画廊。其中有三名中国摄影师是万超凡、田凯。还有一位新加入的女性摄影师。因为疫情原因很久没去了,没有了解到太多关于这位摄影师的情况。总体来说,关于独立画廊这个事情,已经有非常多比例的中国摄影师的加入。不光可以在里面参加展览,甚至可以成为里面的成员。

感谢蚂蚁摄影的平台可以分享这本深濑昌久的出版书给大家。这本书里面的内容远比我讲的多得多。我挺努力的赶进度,但还是会有非常多疏漏的地方。希望还有机会来跟大家深入的分享深濑昌久和来濑户正人的故事。里面还是有非常多值得展开详细说的一些典故,一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分享就先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陪伴,谢谢大家。



书名:深濑昌久-渐渐变成乌鸦的男人

作者:[日] 濑户正人

译者:唐诗

出版社:光启书局

装帧:方脊精装空脊 跨页平摊

实物尺寸:14×20.3cm

页数:280页


全网统一售价:89元

(国内除边远地区外包邮)


请识别二维码加好友联系购买




END


“蚂蚁隔壁班”分享会安排:


1,陈吉堃,《我的摄影经历》 

2,刘翔,《影像艺术创作中的家庭影像题材研究》 

3,晨堂,《我和蚂蚁摄影以及世语新说》 

4,王雷雷,《学习摄影的新误区》 

5,安礼楠,《简明组照编辑逻辑》 

6,张杰,《伟大的传承-尤金·阿杰与沃克·埃文斯》 

7,张耀疆,《从“动物园”到街拍摄影》 

8,金晶,《跑了百来个国家不如在“蚂蚁”呆几年》 

9,唐浩武,《我拍农民工》 

10,饼,《地尽头》 

11,卓玛,《回望高原》 

12,刘强(蜗牛),《说“绿风景”抄袭,我有话说》 

13,大笨笨熊,《爱与吻-一个摄影师的自白》 

14,李岳,《摄影收藏存储与包装材料的选择》 

15,烟丝,《我看的那些有关照相与艺术的书》 

16,张宏伟,《我学习摄影的三个阶段》 

17,要有光,《手机影像创作》

18,朱昱安,《从想象到呈现》

19,李伟,《游走在边疆》

20,夏建国,《浅谈客观摄影与主观摄影》

21,戚勇,《关于手机新影像的思考》

22,滚刀肉,《让自行车回归生活》

23,袁徐庆,《空房间》-立体摄影作品的诞生

24,凌鹤,《婚礼摄影师自我身份认同》

25,白杉,《摄影书“生长”》

26,安光系,《风景摄影的历史与走向》

27,人自在,《向外放眼,向内观照-摄影与茶》

28,王福春,《生活中的中国人》

29,by5ff ,《帮你做出最漂亮的银盐照片》

30,Zhang lala,《中国摄影师如何走向国际舞台》

31,王庆松,《在希望的田野上》

32,朱洪宇,《摄影人如何走进摄影节》

33,林路,《摄影画册的鉴赏与收藏》

34,王若邦,《告别单一叙事》

35,刘杨,《从人性到物性-当代静物摄影创作指南》

36,商华鸽,《拍摄死亡》

37,齐林Lin,《撒哈拉往事》

38,李巍,《有些小事才是大事,比如那碗米饭》

39,王牧,《最短的长镜头》

40,卢承德,《苏州故事》

41,袁吉晴,《宝丽来的神奇故事》

42,袁洁,《打破套路化的摄影创作》

43,李继保,《英雄地》

44,濮演,《在路上》

45,邢千里,《中国摄影简史》诞生记

46,严志刚,《时代背景下,让摄影和自己发生关系》

47,杨寒,《关于时尚摄影二三事》

48,陆祎玮,《我在美国策张爱玲展》

49,龚月强,《观展志-摄影展览带给我们什么》

50,王志平,《遍地风流-普罗旺斯的恢弘抓拍》

51,钟林春,《从摄影到摄心》

52,刘翔,《马克·吕布黑皮书-摄影的传承》

53,阴彤,《我在英国讲故事》

54,袁园,《把“当代艺术摄影”作为方法》

55,周仰,《从写实到造境》

56,路万江,《古典相机》

57,柴柴,《辛迪·舍曼:这不是自拍》

58,要有光,《如何选择适合的拍摄器材》

59,宁舟浩,《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乡村》

60,李志国,《从2024相机到“重生”系列作品》

61,王攀,《故乡三部曲:一城一山一河》

62,马语者,《熟悉而陌生的大伙伴》

63,拉黑,《从罗福平到罗福平》

64,马浩冉,《古典摄影工艺的当代实践》

65,王仁伟,《船厂农民工》

66,棉布,《培根的文脉-介绍绘画大师弗朗西斯·培根》

67,郑忠民,《摄影:阅读与写作》

68,王若地,《黑白摄影的形式、空间和技巧表现》

69,王勇,《寻找乡村照相馆》

70,赛力克 · 木胡什《我们的太阳在路上》

71,靳华,《视觉日记》

72,张宏伟,《2000年以来的甘肃摄影》

73,吴小淮《群雄逐鹿 ——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典藏与鉴赏》

74,于涛,《珠江——与河山的对话》

75,盖少华,《像之阴阳》

76,李檣,《我的故乡摄影与中国式纪实摄影》

77,邹璧宇,《一起来一次公路摄影》

78,王璜生,《重读1984年珠江流域的影像纪录》

79,刘劲勋,《 C Pluao黑碳料理》

80,张静,《记忆的图像变体》

81,王兵,《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摄影》

82,陈立群,《金石声(金经昌)一个跨界的摄影大家》

83,蛊师,《从摇滚乐到日常经验》

84,林添福,《2004-2021我拍祭龍》

85,刘江岭,《日本古建筑小史概要》

86,傅尔得,《《对话》与《在场》:当代摄影艺术在玩什么?》

87,曹梦鸽,《艺术史研究者的观看技术:从胶片幻灯片到虚拟现实》

88,张俊佳,《裸模10年-围绕摄影展开的生活》

89,严明,《江湖问答》

90,陆文鹏,《街头剧场》

91,钟华连,《从现在开始,去做一本摄影书吧!》

92,吃土豆的人,《吃瓜大会》

93,  戴显婧,《她在家-关于中国独居女性的爱与怕》

94,尤达任,《形式的内容》

95,颜长江,《我的道场》

96,王晶,《胶片是否还有意义-谈巴黎暗房与胶片复兴潮》

97,王欢,《女巫浇酒-关于当代艺术中的神秘学热情及其修辞》

98,李明,《西北行旅》

99,赵华鹏,《手机摄影的可能性》

100,王士杰,我的《青春》(第8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01,谭秋明,《我的“侯奖”之路-一位摄影的叔的成长过程》(第8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02,王晓岩,《大汖村--二十一世纪中国村落空心化的标本》(第8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03,辛宏安,《图像、文本、记忆——摄影系的学术脉络》

104,邸晋军,《通过古典面向当代的早期摄影》

105,李陟,《我喜欢的摄影书》

106,任冷霏,《在二维和三维中穿梭的摄影》

107,野生,《一本给奶奶的摄影文字书》

108,张耀疆,《我·接头摄影·摄影书》

109,邢千里,《照片的罗生门:批评与建构》

110,王晶,《裸手印画》:一部巴黎黑白暗房的简史

111,俞澜,《浅谈碳素印相工艺》

112,解海龙,《从渴望到圆梦——希望工程经典照片的背后故事》

113,姚义静,《航海与摄影》

114,张钰,《留学日本学摄影你需要知道的》

115,李辉,《为什么收藏国产相机最后都赚了》

116,棉布,《棉布带你看威尼斯双年展》

117,颜长江,《惊鸿照出啥影》

118,张涛,《关于独立制作画册你想知道的一切》

119,江融,《探索摄影之旅》

120,欧阳世忠,《现实与重构》

121,周子杰,《同游与往来-山水之于摄影观看之道》

122,李弋迪,《从《深濑昌久》到日本的独立画廊》

123,颜劲松,《我的藏地梦》

124,胡延松,《拍摄,重构和再现》

125,汪莹莹,《图像的现实隐喻与自我投射》

以上主题均已完成


以下主题即将进行
126,田凯《平成时代的日本摄影》
127,唐咸英,主题待定
128,王晴,主题待定
129,姚汉军,主题待定
130,释藤,主题待定
131,董冰峰,主题待定
132,鲍昆,主题待定



点击查看“蚂蚁隔壁班”1-120期分享会海报集锦


欢迎分享摄影经验、摄影故事,当然不聊摄影也可以
具体请联系令胡歌 微信:antphotos




—【蚂蚁摄影】—
批评若不自由  赞美则毫无意义

|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 |
日常事务请联系微信号 Antphotos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蚂蚁摄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