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海报制作:二姑娘蚂蚁隔壁班--王晴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文字整理:钱丹大家晚上好,我是王晴,很高兴能与大家相聚在蚂蚁隔壁班里,分享一些摄影的话题。感谢令胡歌先生的邀请,也感谢各位影友放下周末休闲的时间来到这里,与我相伴交流。我现在在大理洱海畔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我带来的是我的新作,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从此他乡是故乡》一书,我们来一起聊聊书中讲述的时代与命运交织的故事。这本书分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迁徙”,以五个家庭近百年的变迁,折射出俄罗斯族的迁徙历程。书中展示了这一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家庭、情感、现状和向往;第二部分“面孔”,展示了伊犁俄罗斯族血统演变的进程。我通过采访讲述人还原历史,通过拍摄再现今天的生活。我精炼书中的部分图片做了一个小视频,大家先认识一下这些人物和他们的生存状态。这些图片也是我参加“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影像志大赛”获得金收藏奖的专题图片。我们看到书中所呈现的场景或人物故事,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我个人的感受。因为当代摄影不再是客观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摄影理论家、策展人林路是这样评价此书的:“《从此他乡是故乡》从人性的叙事空间展现了摄影人独到的心理历程,并且借助细腻的历史与现实的空间转换,将文献性、当代性融为一体,从而指向未来,给人以思考的可能。画面很好看,也很神秘,串联在一起,引人入胜。”我先简述一下中国俄罗斯族形成的原因:中国俄罗斯族是一个外来民族,本是俄国,也就是俄罗斯的主体民族。从19世纪中叶开始,就有俄罗斯人通过中国伊犁边界进入到新疆。到1881年,随着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大批俄罗斯人,主要是商人开始迁居新疆。这一时期,迁居新疆的俄罗斯人多以俄国侨民的身份出现,享有特权,不受中国官吏的管辖和中国法律的约束。这个阶段来到伊犁的俄罗斯人,由于时间过去了一个半世纪了,我没有找到家庭样本。1917年10月革命后,苏俄国内发生了内战,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大批战败的白俄官兵及难民涌入到新疆,成为20世纪俄罗斯人移居新疆,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对新疆社会经济生活影响最大的一次。在这个时期之后,也包括这个阶段迁徙到伊犁的俄罗斯人。我寻访到了五个典型家庭。下面我们结合图片来讲,看看这些家庭都经历了怎样的时代与命运。山谷中大雪覆盖的村庄是莫合乡,它位于伊犁市巩留县,曾经是一个俄罗斯人居住的村庄。历史背景介绍一下,1930年前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大批俄罗斯人或对集体化政策不满,或因灾荒从苏联边境涌入新疆,一直持续到1933年。来新疆的这些俄罗斯人多数分布在北疆的城镇及郊区,他们喜欢聚集而居,有的地方就形成了俄罗斯村。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从1955年到1957年,中苏两国政府照会,出台了相关的移民遣返政策,大批保留有俄国国籍的俄罗斯人被遣返回苏联,这时候,新疆俄罗斯族的人口因而剧减。到了20世纪60年代,又有一些人陆续从新疆迁往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目前这个村庄只有不到10户的俄罗斯人居住了。山坡上的房子曾经是一户俄罗斯人家的旧居。伊犁的天山峡谷降水比较充沛,河流纵横,牧草茂盛。俄罗斯人来到这里后,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养牛放羊,而且引进了俄罗斯的黑蜂养殖等农业技术,促进了当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家来看第一个家庭的图片,这是由新旧两张照片拼接而成的。左图是历史老照片,右图是我拍摄的现代照片。照片中的这位男子叫彼得罗,是我来到伊犁认识的第一个俄罗斯族朋友,也是这个家族故事的讲述人。这时候他带着侄女菲妮娅前来祭拜祖辈。茫茫雪野,冰冷墓碑,彼得罗送上了温暖的亲吻。我们来看左图是一群哥萨克红军的合影。哥萨克人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也就是今天的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我们来看左图中的第一排右一卧地的这位年轻人,名字叫帕乌勒克勒.斯托维,他就是彼得罗的爷爷,是来自顿河的哥萨克红军。随部队被派遣到中国伊犁,参加新疆三区革命战斗。于1945年壮烈牺牲时,时年二十五六岁,埋骨在伊犁。后来被中国民政部授予烈士称号,随军家人及后代一直生活在了伊犁。他后面端坐持枪的大胡子男人是他的父亲。也就是彼得罗爷爷的父亲,二排左三他父亲的旁边是他的岳父,他们一起来到伊犁。在同一年的战斗中,三人相继死于沙场。这张图片是哥萨克的后人阿厉散德,是那位烈士的儿子,也是彼得罗的父亲,现在已经八十多岁,随两个儿子生活在巩留县和伊宁市。他这会儿来到曾经生活过的牧区,回想起六七十年代,驾驶马车在山地雪路上,从早到晚颠簸,为生产队运输粮食。因为长时间暴露雪地,落下了眼疾,所以现在一遇到强光寒风,常常会流出眼泪来。我发了两张图,上面这张图就是哈萨克人的新村庄二公社。在伊犁农牧区,哈萨克族是主体的世居民族,政府近年来为游牧民定居建设了大批的安居房,二公社也曾经是彼得罗外公生活过的地方,老人生前是一位赤脚医生,当时边疆牧区医疗比较落后,孕妇难产,基本没有生还。彼得罗外公在俄罗斯的时候就掌握了祖传的接生土法。1920年,从苏俄迁到二公社定居后,他就免费为牧民接生医治,拯救过许多的产妇和小生命,因而深受当地哈萨克牧民的爱戴和尊敬。老人在上世纪80年代移民到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生活一些年头后,大概在他85岁左右,他觉得生命将止,便让子女把他送回二公社来,二公社已经没有他的家和房子了,他就住在他曾经接生过的一家牧民家里,这户哈萨克族牧民一直照顾他,直到他病逝,并把老人埋葬在二公社附近的山野上。下面这张图是哈萨克族人的墓地。这片雪谷中,有着伊斯兰信仰的哈萨克族人的墓地的旁边,就是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族人的墓地。图片里的人物是彼得罗,彼得罗离开牧区定居伊宁市已经许多年了,这位顿河哥萨克后代,对顿河心揣无限向往,又热爱着伊犁河,他是喝着伊犁河水长大的,这是他中国故乡的母亲河。在俄历新年,冰天雪地,彼得罗跳进伊犁河举行洗礼仪式,意义是洗去旧年的污秽,迎接新年的太阳,这是俄罗斯人的传统习俗。生活在伊犁的俄罗斯族同胞依然保留着这些民族的生活方式。我发了两张图,上面由两张照片拼接而成的,左图是现代的位于伊宁六星街的东正教堂,右下角的这张是19世纪伊宁市的东正老教堂,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我拍的这幅照片是在2019年拍摄的。拍摄之后,近两年政府把这个教堂的外观和内部,又都修缮改造了,因此我这张照片也成为了老照片。彼得罗就是在这个教堂里负责管理工作。下面这张是俄罗斯族人的墓园,他与教堂是连在一起的,远处天空中有一群白鸽正在盘旋飞翔。这幅图同样用两张新旧的家庭合影拼接而成,左图是彼得罗父亲阿厉散德与七弟劳力克一家人在一起。左下角这个男子是劳力克。右面这张黑白照片是彼得罗少年时的大家庭合影,大概是1982年拍摄的。他的父母共生育了七男一女,那个时候他们一家人在莫合乡牧场从事畜牧养殖。第一排抱在女孩子怀里的就是劳力克。大家可以对比看一下同一人物在两个时代的样子。在书中有大量的这样的对比呈现,可能是生与死的对比,可能是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等等,这显露了时间的力量与岁月的痕迹。老伴离世,七个儿子死了四个,命运无常,百感交集,彼得罗父亲阿厉散德在已故亲人的坟前失声痛苦。据彼得罗说,他的四个兄弟在死前都说头很痛,然后倒地十来分钟就死了,根本来不及抢救。这可能是一种家族遗传病,也是他们的揣测。我发了两张图,上面这张图是哥萨克烈士第四代后人,名字叫玛莎。她是彼得罗七弟劳利克的女儿,当时是名高中体育特长生,很擅长跑马拉松。她长了一双蓝绿色又大又亮的眼睛。下面这一幅是哥萨克烈士第四代后人菲尼娅,彼得罗五弟的女儿。这时她来到草原上已经不存在的家。菲尼亚七岁的时候,39岁的父亲死于疾病,母亲改嫁了,没有办法抚养菲尼娅,在她即将成为孤儿的时候,她的四叔父彼得罗义不容辞收养了菲尼娅。我发了两张图,上面这一张是哥萨克烈士第四代后人,名字叫罗娜。我觉得她是遗传哥萨克性格最多的孩子,小小年纪,既热情又勇敢,她把家里的狗、猫、鸡都当做朋友一起嬉闹。前一刻是开心的,后一刻就是恼怒的,有着释放不完的活力和用不完的鬼主意。下面这一幅是一张情感情绪状态的照片。伊犁河在洪水季冲走了大树,不知漂泊了多久,停在了岸上。失去父母的菲尼娅躺在枯树上,好像她们的命运是一样的了。菲尼娅失去父亲后,就变得沉默寡言。彼得罗收养他之后,对她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这时圣诞节,他们来到游乐场,打扮成童话里的角色,彼得罗把寄予美好祝愿的松枝送给菲尼娅。第一个家庭的故事大概讲述这么多。下面我们讲述第二个家庭的故事。这是第二个家庭的图片,讲述人是拉丽莎。左图,冬日午后,天空飘着雪,拉丽莎听到院中狗吠,知道有客到访,这位客人就是我,出门安抚小黑狗,热情的把我迎进屋里。拉丽莎是布尔什维克女战士的后代。右图是一张黑白老照片,由拉丽莎提供的,是一群年轻的布尔什维克女战士的照片。这是由四张照片拼接而成的。这张彩色的,是我拍的现代照片,拉丽莎亲吻着母亲阿厉山德罗娃的遗像。我介绍一下阿厉山德罗娃,她1913年生于莫斯科,在莫斯科医科大学毕业后投身革命,成为红军队伍中的一名女军医,之后与革命队伍中的斯特.伊万洛夫相恋结婚。历史背景:1933年盛世才上台后,在新疆实行亲苏政策,苏共对新疆多有军事援助。阿厉山德罗娃和丈夫随部队被派遣到伊犁,女儿拉丽莎刚刚足月时,丈夫牺牲在战场上。我们看左下角的这三幅照片,这位军人模样的男人就是拉丽莎的父亲。中间这个是拉丽莎的母亲抱着拉丽莎同母异父的妹妹。拉丽莎的父亲去世后,她的母亲在中国找到了一位汉族男人相爱结婚生了一个小女儿。不久,拉丽莎的继父,也就是阿厉山德罗娃的第二任丈夫也死于一场流民的骚乱。而这个小女孩没有长成年,也夭折了。阿厉山德罗娃就一直跟拉丽莎生活在一起,她的晚年也一直有拉丽莎陪伴。这几张黑白照片是拉丽莎家的老照片,这下面还有一个是他妈妈加入中国国籍的证书。当时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的。这张图是拉丽莎和她的丈夫在一起,她的丈夫阿拿多力长她九岁。今年疾病缠身,拉丽莎一直悉心照顾。阿拿多力的汉语名叫张春才,父亲是汉族,母亲是俄罗斯人。历史背景我介绍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从中国东三省招募了许多华工开发远东地区,阿拿多力的父亲就在那个时期去了西伯利亚,并婚娶了当地的俄罗斯姑娘。1931年9.18事件,日本炮制伪满洲国,将侵略矛头指向了苏联的远东地区,潜入间谍制造事端。华工相貌与日伪军相似,故受到苏联当局的怀疑,从1932年起,大批华侨从苏联被遣送回新疆,阿拿多力的父母就是在这个时期回到伊犁的。有爱的欢乐,把病魔也能驱赶。伊宁的俄罗斯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圈,日常往来比较密切,他们互助友爱。这天,彼得罗和妻子前来探望拉丽莎夫妇,用手机播放起俄罗斯歌曲,踏起舞步。在病床上的阿拿多力受到音乐的感染,起床一起跳起舞来。这是第三个家庭的图片,讲述人是安德烈。同样用两幅照片拼接而成。左图是安德烈少年时代的家庭合影。右面这个少年就是13岁的安德烈。历史背景我介绍一下,安德烈父亲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追随白俄司令员杜托夫逃亡到伊犁的,是阿英波特哥萨克。母亲在安德烈幼年时就去世了,父亲在外工作,他们还未成家的大姐就承担起家务,为弟妹缝补衣袜洗衣做饭,后来嫁到塔城后,仍然寄钱回家贴补。安德烈一直心存感激,他说:“有大姐在,我们不像没有妈的孩子。”安德烈父亲一直未婚娶,孑然终老。右图我们看是安德烈现在的家庭合影。右面这个老年男子就是72岁的安德烈,左边这位女人是他的妻子妮娜,她是中俄混血,父辈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从俄罗斯迁至北疆塔城,和安德烈相识后,嫁入到伊犁。中间这个年轻女人是他们的女儿留达,留达在卖服装的时候,结识了四川籍的汉族小伙,他们结婚生了一个小孩。这张图是安德烈家的卧室,房间的这块挂毯是俄罗斯亲戚相送的,已挂了四十多年。这样的挂毯,安德烈家有三块,在充满俄式情致和旧式家具的氛围中,安德烈经常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以及对俄罗斯的遐想中。那是一个并不遥远却无法触及的精神原乡。这是书中的第一部分内容。由于时间的原因,我就先讲述这三个家庭的迁徙历程的故事。随着采访的深入,我见到了更多的俄罗斯族同胞,他们的面孔迥异,完全超出了我对俄罗斯族既往的认知。一个家庭有不同的民族构成,甚至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