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摄影

其他

溯源之旅——《自然之笔》翻译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辛宏安分享会实录(16800字)

海报设计:@墨小米蚂蚁隔壁班--辛宏安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各位热爱摄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蚂蚁摄影平台各位小伙伴们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来分享一些和摄影有关的故事。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和一个伟大的人物、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相关。这就是摄影发明者,英国的塔尔博特和他的《自然之笔》。这是一部在摄影史、艺术史以及科技史中同样意义重大的著作。同时它也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出版且公开发行的摄影书。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立足本土,用影像代言》— 黄一鸣分享会实录(17000字)

海报设计:墨小米蚂蚁隔壁班--黄一鸣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图文整理:范荣鑫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受令胡歌和蚂蚁摄影的邀请,运用这种线上的方式,和大家分享摄影。我是出生在海南的三亚,也长在海南,也可以说我是海南人,但是呢,我的老家并不是海南的,跟很多海南的人一样,还是属于外来的,先注明吧。上面令胡歌也介绍过了,我们家是印尼归侨,我是侨眷,我们全家都是从印度尼西亚回来的。我父母是1953年从印尼回到了祖国,然后在国内受了专业的医学学习,以后呢,分到了海南岛。我是1960年出生在海南三亚,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海南三亚附近的叫陵水县这个地方这个长大的。陵水是个黎族苗族自治县,1968年,我们家分到了陵水县的群英公社,现在叫群英乡的这么一个山区,就是吊罗山区,吊罗山的脚下,我母亲在那里当妇幼医生。她是学妇产科的,所以我的青少年时代都是在黎村里长大的,所以我经常和别人说,其实我是一个真正的从山里和黎族一起生活走出来的。那个年代我几乎没有读到什么书。我一年级的时候在县城,刚开始上学,我们家就已经到了这个黎族村寨里,而且那天呢,我记得很清楚,我下课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大卡车就把我们家的行李在夜色下开进了这个黎村。所以在我眼前闪现的都是大山的这种影像。进了很深很远的大山,所以那时候确确实实在我的心里留下了阴影。我们家一进到这个黎村,一直到了改革开放,1978年,才重新落实了政策,回到了县城。我也是1978年考上了汽车学校,所以我原来是学习汽车的,在汽车学校学习了两年。才出到社会参加工作,我小孩的时候特别喜欢绘画,我父亲也喜欢绘画,但是那个年代没有老师教我们绘画,因为在山里,也没有课本,所以我是自学绘画。由于对绘画的热爱,我还曾经报名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学院,进行了三年的绘画学习。那个年代我已经在海口了,参加了在海南当地由一些知名画家教学的函授学习班学习绘画。我的摄影真正开始应该是1981年,不过在1981年以前,因为我们家是从印度尼西亚回来的,我母亲保存着我们从印尼带回的很多老照片。因为我母亲分到了海南岛,我的外祖父以及我的舅舅阿姨,还有其他那些亲戚回国以后,分到了广东、江西等内地一些地区,那么我外祖父为了安慰我的母亲,当然我母亲也提出了要求,就把这个我外祖父保存的这本相册送给了我母亲。所以这本相册里头有许多在印尼他们拍摄的生活照片,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后来整理了这些老照片,足足有上千张这么多,而且,保存还是很非常完好的。现在我发上来的这3张照片,就是当年我的外祖父、我的舅舅和我的母亲他们在印尼的时候拍摄的一些照片,类似这样的照片,很多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这也对我进行了摄影艺术的训练。但是由于当年没有相机,所以只能是羡慕当年我们的前辈。我的家里的这些祖辈们在印尼有相机拍摄的这许多照片,现在这些照片已经是完完全全成为一些老照片了,那么我在黎村的时候。只能通过这个画画画速写,后来是画国画来度过自己青少年时代在山里的生活。后来我出来工作了以后,我在父亲和朋友们的帮助下呢,我从汽车运输单位调到卫生防疫站,也就是现在的疾病控制中心去工作。正好80年代的时候,卫生部门准备筹备卫生宣教部门,每个防疫站都有这样的一个设置。广东省就举办了一个全省的卫生宣教人员学习班,我就作为当年陵水县防疫站的代表。作为陵水防疫站的一名卫生宣教工作人员,去广东省的台山卫校参加了卫生宣教人员学习班,这个学习班呢,它的课程有内科、外科,当然也有这个写作课,美术,其中还有就是摄影,我是真正通过这个学习班了解的摄影。从那个学习班开始,我才知道,哦,原来摄影也可以像美术一样进行创作,而不只是拍摄纪念照。那么从这个学习班回到了海南,回到了我当年工作的陵水县卫生防疫站以后,我就暗暗的给自己立下了这个决心,我觉得我可以用照相机来进行艺术创作。因为在那个年代,我再去学习美术,技法可能对我说来说有点难,不过我也没有放弃美术,但是呢,我觉得摄影也是一条很好的创作路子,而且我的这个工作也是经常去拍摄卫生宣传照片来进行卫生宣传。到了1983年,正好举办了一个叫全国卫生摄影美术展览这么一个活动,广东省卫生宣教部门组织了一个摄影创作的队伍,我有幸参加了这个队伍。因为在此之前呢,我拍摄了许多的照片,在当地的海南日报,还有广东的南方日报,当然还有广东省的广东卫生报上都有刊发,发表了许多照片。因为我的创作热情那个时候是很高的,所以正好有这么一个这个创作队,广东省呢,也让我参加了这么一个创作组。这个创作队主要的创作点设置在了海南,所以我们到了黎村苗寨的几个地方去进行了创作。其中,我有一幅作品是在现在叫琼中县那个地方创作的,拍摄的是一个卫生人员替一个苗族妇女在进行包扎的这么一个画面。正是由于这幅作品获得了当年的全国卫生摄影展览。这部作品呢,取名叫《田间偶见》,获得了当年的全国卫生摄影展览的一等奖。这是代表广东省获得了这个奖项,当年这个一等奖,只有两名,另外一名一等奖,是辽宁的一个作者,所以,广东省卫生部门非常高兴,组织进京到北京中国美术馆参加了全国摄影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开幕式,我也是那年有幸到北京参观了这个展览。当年去看这个展览的时候,还没有公布获奖名单,谁也不知道谁的作品有没有展出,是否获奖啊,那么到了展厅以后呢,我们看到在我的这个作品下面,挂了一个红色的花和条幅写着一等奖,大家都非常兴奋,同时在这个展览中,我还有几幅作品也入选展出。所以自从有了这个获奖和展出的经历以后。我就更加坚定了我摄影创作的信心,这就是我现在发上来的这幅作品品。这就是促使我一辈子都拿起照相机从事摄影创作和用摄影来记录海南发展变化的这个信心。也使我明确了自己的创作方向,然后用摄影来记录海南,记录了海南的发展变化。我那时候在防疫站工作的业余时间,经常是加班加点冲洗照片,自从到了北京看了这个展览以后,我也信心很足,我认为我一定有能力,也有这个才华从事这个摄影创作,那时候自己也给自己打气。获奖了以后呢,自己很有信心啊,然后那时候啊,还有点牛逼翘尾巴了,就认为全国的那些卫生战线的搞摄影的也不怎么样嘛,我说我也能够获得一等奖,也能战胜他们,只要我努力下去。那么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这样的摄影作品出来啊。那么大家知道早年我们的摄影创作很多都受到了港澳台沙龙摄影的影响,大家看到我这个获奖的《田间偶见》这样的一些摄影作品,也有画意的成分,也还有一些作品呢,也是根据构思来创作获得的。那时候我们去农村拍摄照片,首先找的也是那些有光影,画意效果好的,或者能出画面的这么一些摄影场景,当年跟那些老师去创作的,大部分也是这样的一些创作方式,所以早年画艺摄影对我们影响还是很大的。但是慢慢的我也觉得应该像我们家这个父辈祖辈他们相册的那些摄影照片一样,真实的记录生活,真实的记录周边的一些生存环境。我觉得这些可能更有意义,而且把我在周边市县工作和我看到的那些老百姓的生活记录下来,我觉得这个很自然的照片可能更会得到这个大家的认可。所以在那个年代,我还利用工作之余,去这个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的港口,包括陵水的新村港啊这些地方,拍摄一些渔民的生活和黎村的生活状况,也拍摄了很多这一类的纪实摄影照片,有不少的照片到后来我编辑摄影专题画册的时候还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呢,在我刚开始在防疫站工作的时候,我知道了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也是卫生部的顾问,叫马海德,他到了三亚去疗养。我知道这个马海德先生到三亚来也是非常难得的,应该是我们作为摄影人应该拍摄记录的一个重要的人物,而且呢,当时我给卫生报也可以作为一个新闻稿子投稿,所以我就到了三亚去专门拍摄马海德。而且那个年代利用这个120相机,那么多次的去找马海德先生,当时呢,和马海德在一起的还有路易艾黎等这些国际友人,这些专家。我也拍摄了许多这些照片,这也是我早年纪实摄影的开始,兴趣也是越来越大,我把自己的拍摄范围也从一个县延伸到到了海南岛的周边地区。早年的时候,海南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一个行政区,那个年代呢,海南岛是属于广东省管的,叫海南行政区,海南行政区也分成两块,就是北部八个县是属于汉区,南部的八个县是属于少数民族地区,那时候叫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我当年的防疫站就属于黎族苗族自治州的陵水县。早年确实太贫穷落后,条件有限。我的第一部相机是一部海鸥4B的双定双镜头反光照相机,这部照相机呢,还是通过别人的介绍,在县里的商店里买到的,其实这台相机别人已经定了,我找借口说我们防疫站现在紧急需要这么一台照相机作为卫生宣传之用。后来这个商店也同意了我们这个请求,所以呢,把这台照相机卖给了我们,我就用这台照相机进行拍摄。但是我创作这幅获奖作品《田间偶见》那个年代,已经有了两台照相机,因为之前的工作表现不错。广东省卫生厅和广东卫生宣教所给我们奖励了一台理光五135反光照相机,这是我第一次在陵水卫生防疫站的时候就使用了。到了1984年,我已经从陵水卫生防疫站调到了海南行政区的科委科技图片社进行专业的科技图片的拍摄。当年在海南拍照片的人非常少,我当年在海口的时候呢,是广告片新闻片同时拍摄的,那个时候,干的很起劲。但是早年海南还是物资很匮乏,要买胶卷、冲洗胶卷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但是。因为我们是科技图片社,经过批准,还能买到一些进口的相机胶卷,还有冲洗的这些材料,所以才很好的这个有条件去进行拍摄,但是,我的业余时间进行摄影创作用的这些胶卷还是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的,所以胶卷在那个年代是非常稀缺的。因为我们是印度尼西亚归侨,后来呢,我又一直在黎村苗寨里生活,确实是生活很艰苦。我小的时候,我一直在问我的父母,我也问自己,当然也问这个天空,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山区来?为什么会在这个偏远的这个地区生活呢?我说我长大了,是不是应该离开这个地方?因为父母一直也在说以前的生活如何如何,根本不是像现在这个山里这个生活一样。所以早年我还有一个志向是离开海南岛,不想在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确实是生活太困难了,而且没有书读,根本连看的书都没有,在山区里头非常闭塞。我父母那个年代,偶尔会带我们回到广东省去探望那些亲戚,也见识了广州和周边的一些城市,才知道世界还有很大,所以,我是立志要离开这个山区,要离开这个海南。所以我那个时候,我还跟这个很多内地的朋友说,在海南有很多的山民,根本就没有见过大海。那么我以前小孩的时候也是一样啊,要见一次大海,那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居住的那个黎村苗寨。都是在深山老林里头的,而且我们边上有一条河流,小孩的时候认为河都很宽,也有很多的原始森林,那么要离开这个地方,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海南建省以后就给了我希望,我就觉得可能海南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可能会和以前的海南是完全不一样的。1987年的时候,听说海南要建省,在海口的街头见到了许多来自外地,操着南腔北调的,讲着各种语言的这些人到海口来,那个年代觉得是非常新鲜的,因为在海南岛,早年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只有在农场和一些城市里才能够看到一些我们海南当时都叫大陆的人。像我们家,早年住在山区里,就是唯一一家当地人叫我们是大陆来的人。但是我们自己家里呢,又把自己叫作印尼回来的侨民,所以在我们家里讲好几种语言,我和我的奶奶讲客家话,因为我奶奶是香港人,她在印尼主要讲客家话,她也是客家人。我的祖父是在1942年日军侵略印尼的时候被日军杀害了,后来他没有随着我们回到中国。我的奶奶和我的父母他们是讲广州话。我和我的父母是讲普通话,我们兄弟之间呢,是讲海南话。但是到了这个村子里,我那时候和当地的黎族人沟通,我也只能学黎族话,所以在我们家里头,各种语言混杂在一起。上面这3张图片是我后来到黎村拍摄照片留下的一些纪念照,大家也可以看到黎村的这些影像。早年我们居住的这些黎村都是这种茅草屋。所以那个年代我的小学、中学,基本上都是在这个茅草屋里头度过的,而且确实没有读到多少书。我早年是一年级,但是到了这个黎村以后,村里没有一年级,所以我读了二年级,一下就跳到了二年级,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读书出来的。上面第二张照片是海南建省挂牌后拍的一张纪念照。那个年代,我已经在海南省科技厅的科技图片社从事专业摄影,我从事职业的新闻工作也是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开始的。海南建省以后,很多新闻单位都到海南来组稿,来创办记者站,那时我就协助中国日报在组稿子。后来中国日报就说,要在海南成立记者站,需要人手。我1984年参加了暨南大学的新闻专业成人班新闻学专业的学习,正好1987年,我已经毕业了,毕业以后正好赶上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所以中国日报到海南来准备创建记者站的时候,正好我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一个是我有大专文凭,另外一个呢,我会驾驶汽车啊,有驾驶证,哎,还有呢,我对海南省这个省会城市,非常熟悉,而且政府和宣传部门也都很熟悉,所以我是一个最佳的一个人选。早年的摄影创作,我的纪实摄影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慢慢的成长起来的。当然,除了我祖辈和父母们这些老照片对我的熏陶以外呢,我还想尽办法买了很多有关摄影的书来阅读。早年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买到了一本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布勒松的摄影集。那本书是一个24开的小开本的图书,但是那本图书,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觉得这种自然抓拍的这些照片更有生命力,更有影响力,更能够长久的把这个地区的原来的这些人的生活和面貌,以自然的状态留存下来。这种摄影方式,我觉得比港澳台那种沙龙的专门去寻找那种好的画面拍的这些照片更有生命力,加上1981年以后,有了中国日报,加上中国日报这个来海南采访组稿,也给了我很好的机会。那个年代,我也知道在中国日报里头有一个著名的摄影家叫王文澜,所以我说如果是我能进入中国日报,成为中国日报的一员,那么这样的话呢,我就会找到一个好的老师,向王文澜学习摄影。早年这个确实是我的理想,后来经过中国日报的考察和选拔,后来同意我调到中国日报当这个摄影记者。早年让我来创建这个记者站,所以海南记者站呢,是在白手的情况下把它创建起来的。我亲自去跑的批文,后来去买的房子,一切的手续都是我去这么张罗,创建了中国日报的海南记者站,所以通过中国日报我就经常去向王文澜老师学习摄影,也深受中国日报摄影团队的影响。大家知道这个中国日报是提倡真实自然的这种抓拍方式,反对那种摆拍的影像。那么王文澜他们为榜样的这一批摄影记者,还有郭建设啊,后来有武治义、徐京星等等这些也加入了中国日报摄影部的这个队伍,所以我也在他们的这个熏陶下,摄影的拍摄技巧也越来越成熟吧,也更加的明确了我拍摄的方向。在1991年的时候,我也曾经利用了业余时间,去了河南、陕西、甘肃、四川等等地区,进行一些摄影创作,跑了许多地方,还去了香港。因为参加了四个特区的摄影展览,我也去香港进行了一些摄影创作,拍了很多照片。后来在河南美术出版社的一个编辑老师的协助下,他说他们来帮我出一本摄影集,但是呢,主要要有一些河南的照片。于是在河南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纪实摄影集,我那个年代已经觉得应该是走纪实摄影这条路,照片应该是更加自然啊,而不是去进行摆拍,这样的作品呢,也更有生命力。当然之前还有一个插曲啊,因为我父亲是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巴板那个地方成长的,他的同学中有一个人叫方学辉。早期我喜欢摄影以后就定了《大众摄影》,大众摄影编委会里面就有方学辉的这个名字,后来我父亲有一天看到了编委会里这个名字,就说这个人,这个名字很有可能就是我印尼的同学方学辉,但是他早年是这个名字,好像是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他说很有可能是这个人,他说你可以跟他联系一下,看他是不是后来从事摄影了。但是他知道,他早年是在新华社雅加达分社工作的。后来我联系上了方学辉老师,才知道他确实是我的父亲的同学,正在北京新华社,而且现在他的摄影在中国还很有影响的,而且在《大众摄影》里头是个编委。我1983年全国卫生摄影作品展览获奖的时候呢,我到了北京,也拜访了方学辉老师,他给了我很多的摄影集,也看到了他们老一辈那些摄影家们创作的那些摄影作品。所以呢,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创作信心。我的第一本摄影集出来以后呢,也是方学辉老师给我写的序言。这本摄影集出来以后呢,我满怀信心的。后来送给我的老师方学辉、王文澜老师看,后来王文澜老师看完了以后,就问我说,你为什么不出海南的摄影作品呢?为什么是全国各地都有呢?他问了这个问题,突然间让我哑口无言。我发几张当年这本画册的摄影作品给大家看,虽然这些作品呢,在抓拍上,在构成上,在用光上,也确实是用了些功夫的,但是王文澜就跟我说,他说你呀,你去拍河南这些摄影作品,你拍不过这个于德水,拍陕西呢,你拍不过这个胡武功,所以说你还是要脚踏实地的拍海南,你就拍海南,这是你唯一的出路啊。确实,在那个年代我们也有这样的误区,觉得在海南出不了什么摄影作品,很难出好东西,认为摄影创作就是要走的越远,越人迹罕至的地方,才能创作出这些好作品来,在海南呢,是很难拍出好东西来的。虽然之前我也拍摄过苗村的那个照片,在全国卫生展览上获奖。但是我觉得如果要全国各地都拍,那是不是会显示我这个摄影的能力会更强啊,但是王文澜老师的那句话,突然间让我醒悟过来,确实不能全国各地都去跑,都去拍摄,这不现实。而且在国内的其他的地方去拍摄,我们确实没有当地的摄影师那个条件,不如他们对当地那么熟悉。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立足点确实是应该放在海南。所以自从1992年王文澜老师给我提出来以后,我就突然醒悟了,我就觉得我的创作应该重点放在海南。后来到了1996年。我又出版了专门是海南专题的纪实摄影集,叫《海南故事》。我再发几张照片,这个是《海南故事》的摄影作品,包括当时选的这幅图片《雾弥漫》作为封面。《海南故事》当年就是王文澜老师还有丁遵新老师给我写的序言,这也算是我真正的海南专题纪实摄影作品的开始,也可以说《海南故事》这本摄影集,奠定了我在纪实摄影这个创作上的成熟吧,也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年的这个全国影展,我记得应该是第1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海南故事》的这个封面的照片,也入选了当年的这个展览。从那个年代拍摄的这些作品,我也意识到它的这个价值,也知道了这个本土的这些作品呢也更有影响力,更能够代表自己。从这这本摄影集开始,我就更坚定了我记录海南的信心。虽然那个年代出版了《海南故事》,但其实用摄影来讲故事,还是属于摸索和学习的阶段,这个《海南故事》呢,基本上都是在各种场合下,抓拍到的一些有意思的一些图片,因为早年我们中国日报在评论版也有一个抓拍的栏目,这些抓拍的栏目早期大部分都是王文澜老师他们的稿子比较多,所以我也受王文澜老师他们的影响,也拍摄了很多这些抓拍的,或者现在叫街拍的这些作品。所以这个《海南故事》基本上都是几年来,在各种场合抓拍的一些我自己觉得比较满意有意思的摄影作品。当然这些作品也给王文澜老师,还有丁遵新老师他们给我提了意见,做了选择,编辑出版了这本摄影集。当年,高琴老师是在出版社兼任社长,也得到了高琴老师的支持,出版了这本摄影集。所以我的这个海南系列摄影专辑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慢慢形成的,《海南故事》出来了以后,更加得到了王文澜老师等这些前辈老师们的肯定,就认为我应该更加把自己的侧重点放在海南,拍摄海南,所以后来呢,我又出版了《黑白海南》、《闯海人》、《海南慰安妇》、《海南先住民》、《海南纪事》、《红色娘子军》等等这一系列的摄影集,把海南的题材,从城市,到山村,到大海,到跟大海相连的等等,当然还有包括这些特殊的人物,海南慰安妇,闯海人等这一类的人物,这些专题都去进行了拍摄。也应该说除了工作以外,除了完成这个中国日报驻海南记者站的这个工作以外呢,我的业余时间都是在研究摄影,学习摄影,所以那个年代我是对摄影是比较痴迷的。因为我除了这个工作啊,除了摄影,其他的爱好就不太多。我不会打牌,也不会唱歌跳舞,也没有其他的去喝酒喝茶的兴趣,所以我大部分时间呢,都是在研究摄影。而且早年我也想尽办法在全国各地或者是出国的时候呢,买回了很多的摄影书来进行研读研究,在摄影语言上,表现方法上,包括图片专题摄影故事的讲述、拍摄上,都进行了思考和研究,然后把海南能够找得到,能够适合我拍摄的这些专题,我都想尽办法用摄影来进行讲述。像《黑白海南》和《海南慰安妇》这样两个专题呢,就是在我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的能够用纪实摄影来表达的专题。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海南曾经出现过一段泡沫经济的过程,很多的城市都有很多的楼房,都变成了半拉子,当年有将近400多亿的资金压在了这个半拉子房子里头。后来这种现象呢,是非常的触目惊心的。但是早年呢,并没有摄影人来触及到这个方面的题材。我是在报道的过程中,因为那个年代要让海南的经济复苏啊,要让这个有关部门来看到这种特殊的这种半拉子的这种现象来进行处理。除了报道以外,我觉得还有别的方式应该把它记录下来,所以我除了在《中国日报》上进行报道以外,我觉得我应该想尽办法把这个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拍摄。所以这些影像也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和研究来完成的。包括海南慰安妇这个专题,是因为在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作为我们对外宣传的这个中央的媒体,中国日报是要寻找一些合适的这些专题来进行报道的。早年在海南有一些被日军蹂躏的这些慰安妇受害者,公开了自己的身份,这是媒体非常值得报道的一个新闻。所以我们作为中国日报,当然也是首当其冲要去进行报道,因为这是对外宣传的这么一张大报啊。我是去想尽办法去寻找这些老人家,去进行采访啊,进行报道。那么进行采访报道了以后呢,后来我觉得像这些老人呢,应该用纪实摄影的这些方法再把他们的不一样的经历告诉更多的人,因为报纸毕竟版面有限,我们也就是做一个小专题而已。后来我就到海南的各市县去寻访这些曾经受日军蹂躏的这些慰安妇老人。有好些个老人,都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正好呢我是从黎村出来的,所以他们有些地方的黎族语言,当然还包括海南话,我是会说的,我就去各个地方寻访这些老人,和这些老人也交朋友,关心他们,然后听他们的讲述。我这里发几张海南慰安妇这个专题的图片。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寻访拍摄,找到了20多位老人家,听他们每个人讲述经历,并拍摄了许多的照片,后来在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了这本《海南慰安妇》的这个摄影专题。因为这些老人都是身份比较特殊的,所以我在采访拍摄这些老人,特别是后来想到要举办展览和出画册的时候,我都给他每位老人家备了肖像权的使用协议,让这些老人或者他们的亲人在这个使用协议上签个名,摁一个手印,这样的话,我们作为以后要出版,要展览,可能就会更比较合法。这个事情做完了以后,在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时候,出版社也是问到了有没有肖像权协议的这个问题,正好呢之前是做了准备的,所以这本书也得到了很顺利的出版。我这个专题,还有这个之前那个《黑白海南》这个专题,全部是使用这个黑白胶卷进行拍摄的,特别是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呢,我使用了玛米亚的6×7的相机来进行拍摄,因为不同的专题,不同的内容,你用不同的相机,它得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大家可以看看我现在展示的这四张黑白照片,封面这张,和前面的,如果我不是使用这个6×7的相机和这个黑白胶片去进行拍摄,可能得到的这个效果就没有那么好。所以在不同场合,不同题材,用不同的相机来讲述,得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包括前面的《黑白海南》那个专题,我也是很认真的把半拉子工程,半拉子楼,当做静物来进行拍摄创作。所以早年拍摄这样的专题,用这样的方式还是很少有的。在这里呢,我也发上了4张这本画册里面摄影作品。它们在影像上,还是很讲究的,也是作为一种很特殊的风景来进行拍摄。其中有一张照片,就是两个看守人员在一片大楼里洗澡的一个画面,我觉得这个照片当时非常有意义性,因为你光拍这个楼,可能你看不出这个楼到底是在使用的楼还是废弃的楼。但是我去寻找拍摄的时候呢,正好那天在这片楼里看到了两个看守人员正在裸体的洗澡。我觉得这个要拍摄出来可能会更有说服力,那么就拍摄到了这么一张画面。这个专题里头这些照片,都是在海南的各地寻访拍摄的。当时要进每一栋这种废弃的楼里去拍摄这些照片,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不是很容易的,经常被人家用狗追赶出来把我赶跑。也正是这样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完成了这个专题的拍摄。现在大家也知道,自由贸易港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海南的房地产是热火朝天,房价也是很高的。当然,后来经济复苏了以后,海南的房价还是一直飙升的,从早年的废弃的楼房,一块钱买楼,到现在的几万块钱,甚至后来几十万块钱一平米,这个对比那是差距非常大的,所以呢,是那个年代的记录。所以这也就体现了这个纪实摄影的力量,把那个年代这种特殊的现象,用纪实摄影把它记录下来。现在这些照片也都成为历史了。早年王岐山到海南来任省委书记的时候,还曾经说过应该把一栋这个半拉子楼作为博物馆保存下来。当然,各种原因,我看后来也没有一栋这个半拉子楼作为博物馆。其实有很多楼房当年都没有装修,裸露着,这要办摄影展览是很不错的。这是这本摄影集的封面,这个地方呢,现在已经被推平了。因为早年这个半拉子楼是建在海口公园南边的,靠近海口汽车站的这个地方,但是也没有建成,而且呢,这个房子的建筑,也很有意思,很洋气的,也有中国习俗的照妖镜等等,形成很大的反差,所以当时经过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在摄影上能够说明问题的一个画面。所以把它拍摄下来不久呢,海南正在处置这些半拉子工程的时候,有不少这些楼房,也被改造掉了,甚至有些被炸掉了,但是当时的有很多画面,成为了经典的影像,特别是有一张我拍摄的一栋半拉子楼里几个搞石膏雕塑的人占用了这栋楼,把石膏雕塑摆在外面晾干的这么一个画面,这张照片在各种展览,在画册,在美术馆或者私人机构也都有收藏。王文澜老师也很这个喜欢这张照片,认为这张照片在当年还是很有当代性啊,有一点观念摄影作品的那个味道吧。那么这一组《黑白海南》的摄影作品后来也获得了全国影展的铜牌奖。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早年完成这个《黑白海南》摄影专题的拍摄还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因为有很多的媒体记者都不敢触及这方面的问题,只有我们中国日报来进行报道,后来,当地也陆陆续续的也有了许多报道,呼吁有关方面解决这个半拉子工程,要不然很多楼房在风吹日晒雨淋啊,特别是在海边呢,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早年,三亚也处置了很多这些半拉子楼,甚至把一些有三角债的楼炸了。这就是我自己给自己确定的立足海南创作的这么一个创作目标。几十年来,我拍摄了许多有关海南的摄影作品,大概40多年拍摄了百万张照片,完成了十几二十个大的专题,小的专题就不计其数了,因为很多专题有都在我们《中国日报》和其它专业的报刊上发表。我觉得我们每一位纪实摄影人,都要确立自己的创作目标,自己的创作方向。这样才能够出好的有影响力的摄影作品,不要太分散性的去到处去拍摄,通过我这几十年的拍摄感受,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所以我这几十年来,我基本上是坚定了自己的这个创作目标,不为别的其他的创作去干扰。因为大家也知道,特别是近些年来,有不少的摄影人,从原来的传统的纪实摄影突然间又转到了观念摄影或者其他的一些摄影门类上去了,可能他们觉得纪实摄影,可能没有太多人去喜欢这些东西,也更没有这个市场,拍卖价格也不高是吧。可能是出于各种的目的吧,很多摄影创作都半途而废了,我觉得这个是比较可惜的。所以,你要认准了一个目标,你就要坚定的走下去,而且呢,要做一些当地的,你生活的这个地区的,熟悉的这些题材,那么更容易做的深,做的透,做的更有影响。也像王文澜老师说的,你要是去拍摄陕西,我们是根本拍不过侯登科胡武功的。哎,这个确实是常理。作家的写作也是一样,你要写陕西,肯定写不过贾平凹和陈忠实。我们生活在海南,可能我对海南的很多情况会更了解,那么你去拍摄起来会更熟悉,更有这个发言权,在我的这几个摄影专题里头,还有一个就是我对海南的黎村苗寨,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我觉得我也应该把海南的这个黎村苗寨记录下来。所以那个年代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利用节假日,到这个海南的很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去把那种当年的生活环境记录下来,包括我早年生活过的那些黎村苗寨。后来海南建成以后,特别是后来的这个国际旅游岛,特别自贸港以后,海南乡村建设轰轰烈烈,很多地方都在改造,都在变化,早年那种环境和那种现象的那种住宅都已经没有了。现在海南的很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等等的建设之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黎村我们现在去根本认不出来,不单是认不出来,确实是令我们非常惊讶。而且很多乡村都建起了小洋楼小别墅,即使不是很高的楼,但也有很多呢,都建的很漂亮的。早期的那个船型屋这一类的房子已经是很难找到了,只能到一些景区才拍得到。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早年的这些照片,也会显得更加有价值,通过这些照片才能够知道我们现在的这个现代化的乡村,现代化的都市,是从什么样的状况下转变过来的。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我们如果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能够把我们之前的这些经历记录下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这个是确实需要。当然我们在拍摄创作的过程中,也不是随随便便的记录的,我觉得作为摄影人,要认真的研究不同的摄影师的拍摄风格和他们的侧重点,他们很多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所以我在摄影的这些年里,我对国外的摄影师,国内的摄影师,以及之前说到的那些摄影师,我是很认真的研究的,只要空下来我就会翻阅各个摄影师的这些摄影集。所以在我的书房里有很多的不同时期的世界各地的这些摄影家们的画册,我都会认真的进行研读。因为之前讲到的布勒松的这个摄影方式对我来说也是确实是影响很大的。当然除了布勒松,尤金、史密斯、萨加多等等这些摄影师的作品确实也是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早年我的这些摄影创作还是很注意摄影语言的运用。现在发上几张《海南纪事》里的摄影作品。《海南纪事》这本摄影集,我也是分了许多个摄影专题,摄影故事来组成的,这里有潭门渔港去闯南海的这些船长的故事,也有三沙渔民的故事,也有海南疍家人的他们的一些故事。我做了很多各种小的专题,组成了这个以大海为背景的系列的这个专题故事组成的这么一个摄影集。我完成的许多的这个摄影专题,摄影集啊,都不是一个单纯的摄影故事,是有很多的摄影专题小故事组成的,包括《海南先住民》,它是由十几个图片故事来组成的一个专题。其实《海南先住民》呢,主要就是拍摄海南的黎族、苗族这些早期的少数民族在海南的生活。之前我是以这个海南原住民这么一个题目去做的,但后来海南大学的周伟民教授给我提出来说,在海南,各少数民族之间,只是各民族之间嘛,只是到海南的时间是先后而已。他说在海南呢,应该是大家都叫先住民,就是可能有些人比有些人,有些民族比有些民族可能来的会早一些。所以我就听取了周教授的这个意见,这个书名就叫《海南先住民》。在海南我是踏踏实实的做了这么一些在本地的摄影专题。其实到现在为止,这个我海南的专题还在继续之中,当然主要的精力是放在整理和编辑上,再不会像以前那样,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拍摄,因为现在摄影的人也不少,我觉得有更多的这些题材可以留给这些摄影人去拍摄和创作。在疫情开始的那一年,由于有很多时间可以整理自己拍过的这些摄影作品,正好考虑到第二年又是红色娘子军成立90周年的纪念日,我把自己早年拍摄过的有关红色娘子军和琼琼崖纵队的这些女战士们的这些照片整理出来,又完成了这个红色娘子军的这个专题。因为我觉得生活在海南,又在海南创作摄影,如果红色娘子军这个专题没有完成确实也是一个遗憾,虽然我早年拍摄的这些照片还不是太多。但是在现阶段呢,把早年拍摄的这些专题,还有能收集到的这些资料,做编辑完成一个专题是不成问题了。为了完成这个专题,我也读了十几本有关红色娘子军和解放海南岛的有关书籍,从这里寻找灵感,寻找编辑的思路,来完成这个专题的创作。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摄影人,我们不仅要懂得拍摄,而且还要懂得编辑,那么我们的很多作品才能够完成。所以编辑我觉得对摄影师来说呢,也是很重要的,我现在也看到我们的很多摄影人,拍摄了许多照片,但是缺少编辑的理念,没有办法去把这些自己库存里面的好作品整理出来。我觉得这个是比较遗憾的。所以,每一个摄影人除了拍摄创作以外,业余时间还是要学习一些这个编辑的知识。当然纪实摄影创作,文字的写作也是很重要的。要完成一部纪实摄影专题,光有拍摄是不够的,还要有写作的能力、编辑的能力才能够完成。我最近出版了一本叫《困顿与反思》的纪实摄影评论集,由人民摄影报副总编贾晓霞主编那里面有60多篇文章,很多的文章都是我在拍摄、创作、编辑的过程中思考得来的,作为一种创作感受,把它写下来给大家分享。所以好照片,好的纪实摄影作品,不仅摄影语言要独到,在思想上也要有独特性,也要发现不一样的题材,然后还要有好的文字配合,然后经过好的编辑,它才能够拿的出来,才是一组好的纪实摄影专题作品。要做好一组专题确实是不容易的。而且到了现在,我们也知道摄影语言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传统的语言呢,慢慢的有不少读者也不会太买账了,所以摄影语言也在变化,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些摄影人也要与时俱俱进,在摄影语言上进行一些创新,吸收一些比如观念摄影啊,其他一些视觉艺术的元素,来丰富我们的纪实摄影创作,这样的摄影作品,才能够更好的被读者接受。这两个月,人工智能AI作品也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也有不少的摄影师也在问我,人工智能AI出来了以后,我们怎么办,他会不会冲击我们的这个纪实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创作。我认为,人工智能AI这个东西出来,可能它对我们的摄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可能在某一些方面也是一种完善,但人工智能对纪实摄影来说,我认为他是不会冲击到这个门类的,因为纪实摄影有很多你是要现场拍摄,而且人工智能呢,它是要根据在网络上或者在其他的库里、互联网上存有的图像来进行电子计算合成的。我觉得总有一天可能某一些作品还会涉及到侵权,会拿到被告席上来。所以今年的索尼的摄影大赛上,首次出现了一幅获奖的AI摄影作品,作者也主动放弃了这个获奖的权利。这也给我们一个提醒,作为纪实摄影工作者,我觉得还是脚踏实地的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在我们熟悉的生活中来创作,来选取我们的题材,完成我们的摄影创作,我觉得这个是有必要的。纪实摄影我觉得还是最好还是由老师来带,我们才能够有进步。我一直在讲,我的进步呢,得益于王文澜,方学辉、翁乃强等等这些老师手把手的带。当然国内还有很多摄影家,包括朱宪民老师等等,都对我产生了很多影响,我也经常面对面的去找这些老师学习,所以我的进步是跟我所在的这个单位,中国日报,还有我的老师王文澜他们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啊,如果是没有这些老师经常给我们传授知识,我想有时候是很难的。我从事了几十年纪实摄影,我也深有体会,纪实摄影要能做的好,能出作品,作品能传的下去,我觉得是要下很大的功夫的,而且综合知识一定要有,作为一个摄影人一定要多读书,多读别人的作品,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等这些知识我觉得都应该有所了解,不然的话,我们的这个知识面太窄,你就不太容易在创作的时候游刃有余。要丰富我们的知识,对纪实摄影创作呢,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在我纪实摄影的实践过程中,也在进行其他的学习和创作,比如说我从早期开始,我也进行一些摄影理论的研究和摄影创作的总结,所以慢慢的也写了不少摄影理论文章。我觉得这些思考,再倒回来进行摄影创作,这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也尝到了这其中的好处。我也经常对摄影人说,有时候我也写文章,也在给大家说,对于摄影人,我们不能够光懂创作,而且也不能够仅仅创作,还要不断的总结,把自己的作品整理出来,然后完成这些创作。如果这些作品你不整理出来,不完成它,那么这个创作过程呢,是不算完成的。我也看到有不少的摄影家,在几十年创作过去以后,很多作品都压在箱底,没有把它整理拿出来,这是相当可惜的。所以从2020年我正式退休以后,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我这百万张作品,不断反复的来审视以前拍过的这些素材,把早期各种原因没有完成的这些创作继续去完成它,把它正式做成一个专题,而且,我也觉得像纪实摄影专题,如果没有编辑成画册,没有很好的整理成专题,这是不算完成的。所以,有条件的摄影人,我建议大家还是要想办法,哪怕是像手工书这样的摄影集我们也要完成啊。摄影专题纪实摄影这个专题呢,不仅是只有照片,而且跟我们的文字,跟我们的编辑,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拿出一个完整的摄影专题,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本摄影集,这样的话,别人才能够更好的读懂你整个的摄影创作和你的作品。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实摄影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公认,它的艺术价值也越来越体现。我这几年,在美国芬兰等等一些国家进行考察,和当地的摄影家进行了一些交流,我也知道现在在国外啊,特别是在美国,纪实摄影作品还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纪实摄影作品收藏也得到了很多买家的青睐。2018年在国外摄影师的引荐下,我认识了威斯顿的孙子吉姆威斯顿,他的家族的这些摄影作品,基本上都在吉姆威斯顿的管理之下。他们家也有自己的摄影画廊,早期他祖父、父亲、叔父等等这些摄影作品,也在他们的画廊里头展示和销售。我也看到这些摄影作品,在他们的画廊里头也是价格很高的,很多买家也会和他们订购,我觉得这个也是摄影作品现在很好的出路,当然啦,也不一定非要转行去从事观念的那种创作,才认为这些作品是这个有价值的。经过了几十年的创作,还有和国内外许多摄影家的这个交流,也更加坚定了我摄影创作和完善我摄影创作的这个信心,那么我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是我会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我的创作。这些年,我也整理了许多我原来拍过的很多的摄影作品,除了我立足本土,拍摄了许多系列海南的这些摄影作品外,其实我还拍摄了全国各地各个省市还有许多。在一些国家,拍摄的一些专题,当然由于各方面的条件的限制,现在很多的专题,都没有办法拿出来和大家见面。比如说我现在手头还在整理准备完成的一个专题啊,就是叫《自梳女》。《自梳女》这个专题我是从1976年开始关注拍摄的第一批照片,就是珠江三角洲的这些自梳女到新加坡去打工的这么一批老人。我在新加坡拍到了这批老人的早年这批照片,也在南方周末上以整版刊发出来,后来呢我也到了广东珠江三角洲,再去寻访回国后定居的这些自梳女。现在拍摄的这几十位自梳女的故事呢,也在我的这个整理当中,我也希望能有条件,早一点把它们完成,奉献给大家,这也是我现在手头在做的一个工作。(编者注:自梳女士解放前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不嫁人的独身女子。按当时的传统,已婚女子的头发要请人梳起来,表示已婚,不再与其它异性来往。而她们却要自己梳起头来宣告自己不嫁人的独立行为,以便安心在海外打工赚钱。因此被称作“自梳女”,也称“妈姐”、“姑太”,死后称“净女”。)当然大家如果关注这个纪实摄影公众号,也会看到我在之前也整理了比如说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在很多的城市拍摄记录的这些照片,还有这两年我整理出来的一个专题叫《中国瞬间》。也是把从1981年左右到2010年这么一段时间拍摄的照片的照片,整理出来。我的意思是除了海南以外的这些摄影作品,整理了一个500张的摄影集,叫《中国瞬间》,像这些呢,如果要完成,有条件的话,也是可以作为一个大的专题拿出来的。从2010年开始,我还跟随着我们国家的光明行的医疗队到了甘肃藏族地区,还有非洲的马拉维、津巴布韦等这些地区拍摄的白内障的这些人的故事。我觉得这个专题如果能够完成也是比较有意思的,能够记录我们在为人类战胜这种疾病做斗争的这种不平凡的历程。当然啦,摄影是靠体力的,它不像这个有些艺术,到了越老可能你创作的越好,那么摄影可能到了一定年龄以后,我们的语言体力器材等等,可能就拼不过有些年轻人,所以到这个时候,我觉得可能跑在前面这种创作呢,应该慢慢的就会退下来。所以现在我也认输了,不能跟年轻人去拼,所以我退到后面。除了我前面讲的这个,做好我早年拍摄的这100万张的作品的编辑整理外,我现在还转到了另一个艺术门类上去进行创作。就是我觉得在几十年的记者和这个摄影生涯中,有很多的故事,很多这些画面,可能是我们没有办法用相机去记录下来的,但是这样的一些场景,故事和画面,还有一些人物,都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所以我除了摄影这个有形的艺术以外,我现在也想通过文字的方式,把印在我脑海里的这些故事,通过我的笔把它讲述出来。我这几年又尝试进行小说的创作,利用小说把我早年的一些摄影故事,一些失去的老朋友,把他们的故事都写到小说里头去,以这样的方式来丰富我们的人生,而且我现在这个小说也会有我们的特点,就是和我们的摄影作品配在一块。早年出摄影专辑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那么可能以后我出的摄影小说我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现在正在出版社的一部小说叫《血路归根》,是写我们华侨华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南亚和日军做斗争的故事。像这样的一些故事呢,我就可以配上我祖辈拍摄的那些老照片,来共同来讲述那个年代的这些故事。最后一点呢,我给摄影爱好者的一个建议就是,只要你拿起了相机,你就坚定的走下去,一定会有成绩的,但是,不要老改变自己的计划。当然还有一个就是现在这个摄影语言也在变化,我们除了早期的那种传统的拍摄以外,现在在语言上也要进行一些创新。要多学习,多看别人的作品。摄影,它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所以很多摄影师想得到进步,你没有经常去拍,经常去整理,经常去尝试完成你的专题,我觉得想进步这是非常难的,包括我们写作也是一样。写作要想进步就是一个要多读别人的作品,博览群书,另外一个就是不断的写啊,这个没有任何的方法,能够让你进步只有不断的写,不断的修改,不断的去思考,才能完成,摄影也是一样。在结束之前我再发几张照片吧。现在发上来的是我前面讲的我在做的一个叫《白内障》的一个摄影专题。今天,用微信语音的这种方式来和大家分享摄影作品,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由于这种还不熟悉这种状态,这种讲法也比较疲惫,所以呢,发挥的不太好,请各位也都见谅。前面那些是正在整理的白内障的这组专题摄影作品。这组作品的拍摄在三个国家中进行,一个是我们中国,一个是马拉维,还有一个是津巴布韦,虽然拍的还不够太深入,但是因为这个专题难度比较大,也只能是先按这样来完成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END点击查看:“蚂蚁隔壁班”分享会海报集锦(1-160期)“蚂蚁隔壁班”线上分享会回顾合集“浙江摄影”系列分享会(1-10)“拾城”系列线上分享会合集《1987年“5个1”香港展及我的摄影之路》——李世雄分享会实录(18000字)《我为什么要摄影》王刚分享会实录(11200字)《我用摄影与家乡告别》—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100个农妇真实的故事》— 胡国庆分享会实录(24000字)

》赵晋龙分享会实录(8900字)欢迎分享摄影经验、摄影故事,当然不聊摄影也可以具体请联系令胡歌
2023年6月9日
其他

“蚂蚁隔壁班”分享会海报集锦(1-160期)

“蚂蚁隔壁班”线上分享会自2020年2月26日开始以来,到目前已160期,所请嘉宾有业界大咖,有在海内外从事摄影相关工作的摄影工作者,也不乏草根里面成长起来的具有独特观点的摄影人。分享会同时面向数千人进行直播,这种以分享为主交流为辅的形式受到众多影友的欢迎。本期刊出已经完成的160期海报,您参加过哪几期呢?谢谢各位无私分享的嘉宾们,也感谢影友们的关注。“蚂蚁隔壁班”分享会还会一如既往的继续。“蚂蚁隔壁班”微信群(识别二维码邀请入群)特别鸣谢以下海报制作者:第130、129、127、125、123、121、120、115、110、107、104、136、138、141、143、146、147、148、149、153、154、155、156、157、160期,墨小米第128、126、122、119、116、113、111、109、108、106、105、131、132、133、134、135、140期,二姑娘第137、139、142、144、145、150、151、152期,bil
2023年5月28日
其他

“浙江摄影”系列线上分享会 1-10 期合集

art》正式付梓。未来,“蚂蚁摄影”将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内容领域,把对摄影的信仰踏踏实实落在行动上,竭力打造卓越的标杆性、示范性摄影平台。
2023年4月14日
其他

《1987年“5个1”香港展及我的摄影之路》——李世雄会实录(18000字)

拼贴在“蓝天红日”的背景上,最后又用柔焦镜把它们翻拍成一张底片,构成一个完整的富有创意的画面。这是一个静穆、灿烂、辉煌的诗美境界,如同一首复调性的多声部众赞歌。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蚂蚁隔壁班”线上分享会回顾合集

“蚂蚁隔壁班”线上分享会自2020年2月26日开始以来,到目前已进行147期,所请嘉宾有业界大咖,有在海内外从事摄影相关工作的摄影工作者,也不乏草根里面成长起来的具有独特观点的摄影人。分享会同时面向数千人进行直播,本期刊出已经部分分享会回顾,您参加过哪几期呢?谢谢各位无私分享的嘉宾们,也感谢影友们的关注。“蚂蚁隔壁班”分享会还会一如既往的继续。点击查看:摄影启示录:拍出好照片你必须拥有的认知
2023年3月4日
其他

时间能量场-关于“家当”的故事 - 黄庆军分享会实录(14000字)

海报设计:bil蚂蚁隔壁班--黄庆军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图文整理:古朴大家好,首先谢谢令狐的邀请,能在蚂蚁群为大家分享殊感荣幸。蚂蚁群现在已经有几千人,我觉得做的非常好。那么这种梳理方式,我觉得也很有有意思,因为是一个人面对着微信在说,也相当于对自己的一次梳理。我的作品《家当》很多人应当看过,对于我一路走来的摄影历程,大家可能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这次就先从学摄影之时做一下梳理,同时也让喜欢摄影的朋友了解一下我走过的摄影之路。我基本上的生活来源是靠摄影,那么我是如何靠摄影维持生计,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呢?我出生在1971年,对于摄影最早的接触是在我十岁左右回姥姥家黑龙江玉泉的时候,看到我二姨夫给姥姥照全家福,当时拍全家福的时候,但是我印象很深,因为拍照时不需要我上场,我就哭着喊着要上去拍照,当时我二姨夫拿的是一台海鸥的4A相机,这是我对相机的第一次印象。我开始学习摄影是在1986年,那个时候我发现在大庆龙凤青少年宫有摄影班,所以就报名去学习摄影。当年我的摄影老师叫沈志民,在他的教育下,我学会了如何用相机拍摄黑白胶片,如何自己冲洗放大,如何给照片上光,让我了解了摄影整个流程。照相机在当年还是一个奢侈品,自己没有相机,所以在我刚学摄影的时候,都是借用青少年宫的相机,后来买过一个华山牌相机,当时我记得是140多元,再后来母亲看到我对摄影那么热爱,就又给我买了一台相机,那是当时我们家里最贵的家当,理光10相机,1700多元。这是我母亲的照片。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文化不高,辛辛苦苦的在工厂工作,但在支持孩子的爱好上是义无反顾的,虽然她不懂摄影,但支持着我做摄影,所以,我摄影路上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母亲,如果当年没有她的支持,可能我就不会去学摄影了。在青少年宫学习的时候,通过投稿,第一次在《光与影》杂志上发表摄影了作品。当时拍的照片是下过一场大雨,我从我们家楼上往下拍两个在雨中骑自行车的人。后来也经常会去投稿,投各种各样的杂志、比赛,但更多的都是泥牛入海,我保存了当年很多寄挂号信的收据,厚厚的一沓。因为对摄影的热爱,我就想搞清楚我投出的照片为什么总也不能让媒体或杂志、比赛接受,所以在1992年的时候,我就去参加了首届的中国摄影艺术节,我记得当年我们从大庆坐火车到北京要20多个小时,那个时候经济很紧张,没有钱,不敢去坐卧铺,所以就花20多块钱坐硬座,也是在这次艺术节上,很有幸就认识了王福春老师。当年王老师获得金像奖的提名奖,所以他在现场做一个报道,我一听他是黑龙江哈尔滨人,当时就萌发了想拜他为老师跟他学摄影的念头。所以在王老师报告完之后,我就去跟他说了我的意图,王老师非常好,就接受我了。当年看摄影节其实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我自己当时去的时候儿,谁也不认识,就知道有中国摄影报,我就直接去找到了中国摄影报社说了来意,当时摄影报的总编陈淑芬女士听说我是从外地来的,就非常热情的给了我不少艺术节的门票,我就有机会进入到各种艺术场合,如果没有她给我的这些门票,可能我就没有机会聆听到王福春老师的讲座,很感谢陈淑芬老师。当年在讲座上有一位美学评论家丁遵新老师,他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他说做艺术要像盖大楼一样,要有很稳固的基础,无论风怎么刮,你都不能有偏差,不能像武术中的翻跟头,今天突然间很高一下,之后下去了就再也找不到你。这句话对于我人生也很重要,我也一直用这句话在鞭策自己,努力前行。认识了王老师后,因为从大庆到哈尔滨坐火车只要两个小时,所以从北京回来之后我就经常会去王老师家拜访,王老师对我的要求是每次来一定要带照片,不能不带照片空手来。所以很感谢当年王老师对我的要求和指点,在他的鼓励下,我更多的把镜头对准了人。我之前摄影,由于胆怯,很少会去拍人,也不敢在城市中去拍摄,只是在城市的周边的乡村里头去拍照,因为那里人少。我保留了一张应该是八七年拍的一个照片,我自己挺喜欢的一张照片,可惜不在身边。所以,我走到现在,我的个人感悟,觉得有的时候在我们成长的路上,能遇到对你有帮助的人,才会一步一步的成长,就像当年我认识了王福春老师,让我很少走弯路。他还带着我们去拍照,去一个叫沾河林场那儿拍摄火车,一起生活了七八天。王老师晚年的时候,他的作品在英国铁路博物馆做了展览,当时影响也非常大,后来英国的大学也邀请他去做展览。遗憾的是,王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王老师这一生,一直把镜头对准了人,在他走后,有很多人深爱他的影像所带来的力量,想给他做展览,我也非常感谢这些人。这引起了我的一个思考,就是说当我们去世之后,你所留下的作品的意义何在?对于社会还有意义吗?其实我们拍的照片并不完全是个人感情的宣泄,这些摄影作品有没有可能在历史中留下一些痕迹呢?因为当时在北京看到了北京有长城摄影协会,我也去看了现场活动,所以,九二年从北京回到大庆后,我就和大庆的杨福生和刘青春七八个影友,一起组织了一个卧龙摄影协会。当年的运作方式是每个人交一点点会费,每个月活动一次,在评奖时用这个会费的钱去买奖品,现在这个协会也一直在坚持运行着。当年做卧龙摄影协会的时候,有很多人对我们提供了帮助,我记得当时有一个英语老师张兆文还有袁霞老师,给我们提供教室做活动场地。现在大庆有好几家摄影协会,可谓百花齐放,大庆摄影的发展,有一段时间就离不开赵大鹏的支持。赵大鹏我们叫他赵总,当时是我们当地的一个啤酒厂的厂长,他有经济基础,一直在经济上支持鼓励着我们,支持我们去参加各种全国的摄影活动,甚至把中国摄影报月赛的活动请到了大庆。那段时间中国摄影报还在办月赛,获奖有积分,前10名的会组织去张家界创作,有一年前10名大庆就占了六七个,占比非常之高。在九二年参观北京摄影展的时候,还有一个收获,当时在故宫外面拍到了一个外国人穿皇帝装的照片,拍的是彩色的,可是在当年洗一张彩色照片要十几块,我舍不得,彩色的照片就洗成了黑白的。没想到这张照片给我带来了我摄影生涯中的第一个奖项。当时这幅作品参加了中国日报和中国旅游报举办的外国人在中国的摄影比赛,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奖了一台理光D30相机,以大版面刊发在中国日报和中国旅游报的头版上。之后我就给当时中国日报的王文澜老师写信表示感谢,我没想到的是,王文澜老师当时就给我回了一封信,信里头是他们中国日报的那个年历,上面写了三个字:用心拍!我感触的是“心”字最后那一笔,有一个长长的拐弯儿,我理解就是要一定要多思考,再去创作。向这幅登刊登在当年香港摄影画报封面上的作品,其实就是来自于王文澜老师的这句话“用心拍”的思考。这是当年我们去吉林北大湖滑雪场拍摄一届全国冬运会,他当时也有一个摄影比赛,那么当年对于来讲,没有长镜头,器材也不好,在拍这个冬运会的时候,我就想,那么我该拍什么?怎么拍?我们知道体育运动很多都是抓拍瞬间,也是王老师这句话提醒了我“用心拍”,我就想,我可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我用慢门儿去拍,但是,白天的时候慢门儿很难降下来,我就加上偏振镜,再加上彩色负片曝光稍微过度了一点也没有问题。我就一直用慢门儿拍了一卷多的胶卷,后来就选了一张,这个是滑雪的跳台,自由式翻滚的一个动作,既有运动员翻滚的动作,人物的瞬间又比较清晰。下面那两道白色就是那个滑雪板,其它就完全虚了,抽象了。在拍这组作品的时候,我选择的是对着蓝蓝的天空做背景,这幅作品在那届冬运会的摄影比赛上得了二等奖,并得了一些奖金。所以我说早年创作的时候,是靠得奖,得一点奖金用来支持自己的摄影创作。上边这个图片是我20多岁的时候拿相机的纪念照,朋友王亚平拍摄的。当时他在大庆做影楼,也是受他的影响,后来在1996-1998年我也开过照相馆,当时全是拍黑白艺术照,照相馆一个月的收入的比我上一年班的工资都多。这一张是在哈尔滨拍摄的,当时是夏季,汽车底下有一个小孩儿在睡觉,公共电话那块儿有人在打电话,墙上有光影。这张我个人比较喜欢,这张风雪里的作品叫《风雪人生路》。我的感受是,老年人在这个时代是牵着手离去,是往着我们反向走,年轻人是迎着风雪在义无反顾的前进。90年代跟随王福春老师后,我开始关注蒸汽机车的拍摄,拍摄了非常多蒸汽机车的照片。因为当时在东北还有很多地方拥有蒸汽机车,所以那个时候就狂热的追逐蒸汽机车,也是从拍摄蒸汽机车开始,才让我知道了摄影除了参加比赛之外还有报道摄影,那么报道摄影就可以给媒体投稿,发表了之后就会付稿费,所以,后来又开始跟媒体合作。我选择了一些手头有的过去的一些资料发出来让大家看一看。像前面那个是大地杂志发的作品,拍的是陈家沟的太极拳,还有后来跟中国科技探险杂志做的那个青海,当时在青海游走了20多天,去了青海很多的地方。我后来接触到当代艺术是在2000年的时候,我认识了艺术家沈少民,当年他刚从澳洲回到国内做艺术,恰巧是在大庆开始做,我就给沈老师当助手,帮他拍一些他的作品,这让我开阔了视野,知道了摄影还有这么多种艺术形式。后来我又跟着沈老师去了上海参加海多伦美术馆的开馆展,看到了艺术家宋冬夫妻制作做的《吃城市》,就是用饼干摆出一个城市,最后让人们吃掉。印象非常深,就觉得这种艺术的形式这么好玩儿,所以后来就促使我去观看更多摄影之外的艺术。再后来还跟随着沈老师去过德国,也是因为那一次机会,在2004年的时候,就给我带来了一个蒸汽机车的展览。当然,蒸汽机车最早的展览是在2001年,是在北京的祥升行,算是我第一个展览,后来陈长芬老师也给我在他的陈长芬艺术空间做了一个展览,还出了一本儿画册。在那个年代,我第一次尝试到作品销售,当时金丽达的老总曹俭先生,他买了一大部分蒸汽机车的照片。这是陈老师当年帮我出的一个展览图册的封面,当时的展览是在国家图书馆的一个空间。说到这又让我想起一个小插曲,就是九六年开照相馆时收入也很好,如果不是因为得了一个奖,我可能会一直开照相馆。1998年柯达公司首度举办了一个专业反转片摄影比赛,选择十佳进行奖励。非常巧,第一届的时候我有幸入选了十佳,当时好像是中国摄影的梁文川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你得奖了,柯达公司要组织你们去云南拍摄,你去不去?那我当然说一定得去。但是去了之后,发现还是陈长芬老师带队,所以那次跟着陈长芬老师也学到了很多,对风光摄影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记得当年还有奚志农和我们在一起,他的环保精神也让我很感动,因为我们在山里走路的时候,看到一些垃圾后他都会捡起来,带到一个有垃圾桶的地方再扔进去,这也促使我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乱扔过胶卷儿盒和各种垃圾。我们再接回来说,那次和沈老师去德国,之所以能够带来蒸汽机车的这个展览,是因为去了德国之后,有一个德国人开了一家叫做“中国”的画廊,是在他家里开的,展览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他家离我们展场差不多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因为车里坐不下,我就坐在车的后备箱那个位置去的他家,到了他家后,发现他的楼上有非常多的蒸汽机车模型,那些模型的投入据他说就有几十万欧元,他一直喜欢这种火车。恰巧我当时带了一套当年在深圳印的蒸汽机车的明信片,就送给了他。他妻子是中国人,吃晚饭的时候,他妻子就跟我说他丈夫沃夫先生挺喜欢我的蒸汽机车,他想给你做一个蒸汽机车的展览。我很高兴,他说等过几天我们再去那个城市的时候再详细谈,我们会负责你的往返机票,你就住在我们家。后来在沃夫先生家里,这个展览也如期的进行了,他也邀请我去了德国,还带我去了柏林,去了汉堡。我印象很深的是在那个时候,看了一次贝歇尔夫妇的一个大型回顾展,当时就深感我们摄影的知识浅薄,不知道贝歇尔夫妇那么有名,看了这些照片才觉得特别好。2005年,沃夫先生帮助我联系了德国的DB博物馆,为我做了一次大型的个人展览,当时DB博物馆邀请我去参加了开幕式。这次展览我才知道,在美术馆举办展览,他不只是邀请你参加,而且他还会付一些劳务费给你,当时他们付的劳务费是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在中国的当时就是一笔很不小的收入。这个就是当年沃夫家里和德国DB国家铁路博物馆的展览现场,当年我是把一些作品在中国放大运后给沃夫先生,他们装的框儿,都是用的无反光玻璃做的,展场陈列非常的好。我还记得当年我还印了几百本蒸汽机车的小册子带了过去,放到DB博物馆销售,展览了四个月,还没展完,那些册子就都卖完了,这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收入。这张报纸是当时德国很著名的法兰克福报,用一个整版发了我的蒸汽机车作品,底下这段文字是当时的评论人写的文章。由于这个展览在DB展出的效果非常好,所以后来德国国家交通博物馆又借展展了四个月,还有德国国家电信博物馆也借展展了四个月,后两个展览,他们没有邀请我去开幕式现场,但是按照规矩,他还是付了我劳务费,这笔收入支持了我继续做摄影。2004年,我就有机会进入到北京中国石油画报社工作,他们缺摄影师,就请我过去。这是一个转折,离开大庆到北京石油画报社接到的第一个拍摄任务,是去拍摄新疆石油成立50周年,报社要出一本画册。去新疆待了40天,走了全疆的各个加油站,走了很多的地方,拍了很多的照片。再后来我离开了石油画报社,去了新旅行杂志,对于我来讲,就又多了一个出国去看、出国去拍摄的机会,因为做旅游的关系,就是去过很多的国家。我记得第一次去的是芬兰,当时旅游局邀请我去芬兰拍摄,坐的芬兰航空的头等舱,这对于我来讲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因为能感受到异国不同环境和气氛。像南非我去拍过三次,还有印度、埃及等几十个国家,我只是把它作为我的一段生活的记忆,没有特意去整理这些作品,因为目前对于我来讲,我觉得还是要面对现在做一些东西,继续前行,不把时间用在整理过去的这些东西上。分享一些旅游照,还有早年在大庆那个时代拍的一些照片。在我摄影之路上,因为到了北京,我看到了更多的艺术形式,触动我重新思考,开始了拍摄《家当》。也是因为到了北京,接触了百年印象的创始人陈光俊先生,促使我又回头思考当年为中国国家地理拍摄的一个项目,就是关于家当。这个是2003年为中国国家地理做的项目《家当》,他请了很多摄影师去一个省找一户人家去拍一张照片,当时付的费用还是很高的。我有幸拍了四个省,可能也是当时参与这个项目拍摄最多的人,我拍摄了黑龙江、辽宁、吉林,还有内蒙古,大家有兴趣可以找到这个杂志,03年的上册,04年出了下册。到北京之后,通过与陈光俊先生的交流,让我重新认识了关于家当作品。过去拍的家当作品是用135相机拍的,底片尺寸很小,不适合放大,所以在2006年就开始重新审视,用玛米亚7开始拍摄,尤其在照片色调上,陈光俊老师对我的帮助是太大了,最后这个色调,是陈老师帮我掌握的。当时国家地理上那个色调是鲜艳的,后来经过陈老师的调色,我就一直延续着家当系列的这个色彩。2007年在百年印象展出之后,让更多人认识了我的家当作品。在百年印象2007年的展览中,展出了我和马宏杰每个人六张家当作品,当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也非常大。2008年和2009年的时候,百年印象参加了法国巴黎photo的展会,我作品在世界的舞台上有了见面的机会,也带来了非常好的销售,2009年我跟随百年印象画廊陈光俊先生去了巴黎photo展,我第一次看到了图片的销售以及各种各样的图片形式。我记得当时是25欧元一张门票,人们排着长队在买票。开幕那天组委会还做了一个现场行为,不知道从哪个博物馆找来了一堆老照片堆放到那儿,让人们随意去拣,我当时还拣了很多,就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活动。这是当年的展览的空间。通过参加巴黎photo之后,看到了更多的摄影作品,也促使我想把家当继续的创作下去。王福春老师就支持我,他说你要继续拍,而且还要用大画幅,我说我没有8x10相机,他说我这有,你拿去用。当时王老师就把他的8x10相机借给了我,我就又继续拍摄了很多家当作品,在2013年,又在百年映象做了一次《家当十年展》的一个展览。我记得是在2011年,当时用王老师的8x10相机拍了二十多张,当年又接了时尚先生的一个项目,时尚先生十周年纪念,由他们负责找人,请我去拍这个专题。这次拍摄让我有机会拍摄到电影导演张元。拍摄时尚先生拍这组作品,又打开了我创作的一个思路,因为媒体喜欢家当作品,出费用请我去拍,我就去了一次西藏,拍了西藏的那一幅家当。这次投入非常之大,发表之后杂志还会付很高的稿费,这就是我说的摄影师可能维持生活儿的一个方式,我也经历了靠摄影生存的很多个环节。百年印象展出之后,引起很多反响,不断的接到一些国外媒体的采访和邀约。我记得是2012年BBC第一次对我的采访,那个记者采访完我发稿完之后,他给我链接,他跟我说那篇文章在短短的一周之内阅读量就有100万。BBC这位记者,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我有了新的作品之后,我都会发给他看,我们的合作一直持续,包括后来我拍的《网购家当》系列,美国《无家者》系列,去年和快手合作拍摄的《主播的家当》,BBC都给予以了报道,而且每次都会付图片使用费。这是2013年去伦敦去拜访了一次这个BBC的记者,他带我参观了一下他们的工作环境。当时2013年去欧洲,是因为参加photoquai摄影双年展,就是法国盖布朗利博物馆做的一个展览。这是在埃菲尔铁塔边儿上做的一个展览,他这个展览规模也很大,他邀请了欧洲以外摄影师去参加。当时我们去参加的有高荣国、张克纯,冯君蓝我们的推荐人是韩国艺术家具本昌先生。上图中有一个人多的那个画面儿,就是当时是法国的文化部长来看展览,所以我们要站在作品前面向他简单介绍。这是我当时在现场,2013年在百年印象做展览的时候出了这本画册,所以我带了一些,尝试在我作品前面去销售这本画册,没想到我带过去的几十本就两天就都卖掉了,所以我觉得法国人民真是还是挺喜欢艺术的,而且基本上是不讲价,只有一个人很特殊,我看出来他应该是个学生,骑个自行车儿,就是转了好几圈儿,最后讲价是便宜了几块钱,他觉得他没有钱或钱不够,我觉得他喜欢,就把画册也卖给了他。我对摄影更深的理解,来自于2012年去纽约,通过付羽老师的介绍,去见了罗伯特弗兰克,他让我对图片的认知有了新的理解。第一次见罗伯特弗兰克时候,因为我英语不好,江融老师就陪同我帮我翻译,很感谢江融老师。刚见到弗兰克的时候,我想拍两张照,举起相机的时候他不想让我拍,我就没拍,在给他看过我带过去的作品之后,他当时就很兴奋,他很喜欢我带去的20几张家当作品。见面的时候就是他礼节性的送给我一本《美国人》画册,并写上我的名字,但在看完我这些照片之后,他又把画册要了回去,在上边又写了一句话,大意是:感谢你给我看这些照片,这些照片帮我打开一扇看中国的窗。我后来的感悟是,大师的眼光儿非常的独到,看的非常准,这些照片之所以受到一些欢迎,是因为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注意,我的作品又能让人很直接的去感受中国一个家庭的生活状况,这是非常直接的,不需要任何语言去解释。这次见面看了我家当照片后,他就说我能不能留一张,我说你喜欢的话当然可以了,他就选择了蒙古包的这张,就是我微信头像的那张,当时我就觉得他就会选这张。所以回国后我又做了一个实验,拿了同样的作品交给了沈少民老师手中。我说,沈老师,我什么也不说,也不解释,你就选一张你认为喜欢的照片。结果是惊人的相似,沈少民老师是当代艺术家,他不是摄影师,但他和弗兰克选择同一张照片,这就给我自己敲了一个警钟,意味着好的东西它是有共性的,虽然我拍了不少家当,但是,如何能真正拍的好是需认真思考的,这就又回了王文澜老师说的“用心拍”,就是要去思考,要去想。包括后来见到的具本昌老师,他也说蒙古包的这幅作品是所有家当里的上品,说如果你能把所有照片都拍成那样,那就非常完美,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是太难了。那么说到这张照片,他有不少故事。这张照片从市场的销售角度来讲是最好的,当时小版限量8张,07年做过展览,09年就卖没了。大版的限量6张,2013年销售尽。遗憾的是,买这个照片的人都是外国人,当时中国人买照片的非常少。这张照片还影响了荷兰的一个青年人。他在上高中的时候在荷兰的媒体上看过我的作品,就因为蒙古包这张照片,他说他来中国旅行了半年,还通过邮件买了我的一本儿画册。那么过了几年之后,突然间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说我现在大学毕业了,也有工作了,但我依然很喜欢这张照片,我希望把它挂在我的家里床头,问我是否能够卖给他,但是很遗憾,我就告诉他,我说这张照片都已经销售没了,我不能卖给他。后来他又回信说,如果未来你知道谁卖,你可以告诉我。可是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买到这张照片的人愿意拿出来卖。所以,通过这件事,我一直坚持版数不要多,摄影可以无限复制,这既是它的缺点也是它的优点。作为艺术品来讲,我们可能还要遵守一些原则,既然已经定了尺寸,定了销量,那就得坚持,不能因为这张作品好,卖完了就不断的再去制作。包括这张作品,后来也还有几个做基金会的人要买,还有华盛顿肖像博物馆的副馆长,他也想买,但因为是限量,当时都卖没了,那就不能再卖。包括令狐在做那个白皮书的时候也要买,但是我说真的对不起,就是没有了,我不能再去卖这幅作品。因为2012年与弗兰克的相遇,他喜欢我的作品,所以我在2012、2013、2014到2016年多次去过纽约,我喜欢纽约的原因是因为在纽约能看到更多的艺术门类,Aipad的展览我也去看,基本都是在三四月份的时候去纽约,这样就有非常多的机会见到弗兰克,同时也一直在给他看我后来新拍的家当作品,他也很喜欢我的作品,他让我去选择他的作品跟他互相交换,我也很荣幸有机会收藏了一些大师的作品。这张弗兰克的照片,当年给钟维兴老师看,他很喜欢,他说你能不能放一张,咱们交换一张,所以我也有幸和钟维兴老师交换了。在我了解当代艺术的时候,也很喜欢去找艺术家交流,像王庆松老师,我基本上每年会找他聊一次,聊一两个小时,他也给我提了很多建议。还有艺术家史国瑞,也是经常交流,我记得第一次见史国瑞的时候,他给我拿出了很多的书,说你看看这各的种类型,后来我才知道,他拿给我的书是托马斯鲁夫的。所以我觉得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去和更多人去交流,和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去交流,会有非常多的、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很感谢王春辰老师当时为我写的评论,他带着我的作品去参加了意大利的展览,还有他策划的一些展览。我们作为艺术家就是要不断的去创作作品,努力前行,而不能躺在过去的荣誉上。回到《家当》的拍摄中,就是在家当的拍摄中肯定会遇到瓶颈,任何人创作一个题材都会有瓶颈,后来我思考如何做到有差异化。2014年就和网易合作做了一个《九零后的家当》。当年还很流行九零后这个词,2014年最大的九零后也才24岁,所以,那个时候就有机会拍到了演员杨紫,还有漫画家伟大的安妮等。2015年拍摄的《网购家当》这组作品,它的生命力还是非常强的,讲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可能只有这组作品能恰到好处的反映互联网经济。去年哈佛商业评论美版的也用到了这组作品,最近还有一个意大利的出版社,他们要做电子商务的书,有一段儿要谈到中国,他们也希望用到这组作品。我记得还有一个摩洛哥的记者,他来中国采访,后来他发现没有合适的作品,于是就用了我《网购家当》这组作品,当然他们的每次选用都会付费用。这个也是摄影师生存的一个方式,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拍摄的作品谁都能拿去用,我们要有一个版权的意识,就是使用的时候是要付一些费用,因为我们摄影师也要生活,这个也是要坚守。关于这些图片,我就不在这里上传了,因为网上都有。2016年我在美国洛杉矶生活了一个多月,是参加朋友范欣导演策划的一个电影的拍摄。当时在洛杉矶就看到了有很多的流浪汉,于是就拍摄了第一个《流浪汉的家当》,关于这些故事,网上也都有。我只讲一下我拍摄第一个人经历的一些感受。我拍第一个人的时候,因为担心相机会带来侵略性,所以我就带只带了手机去跟他们聊,能不能拍,我英语不行,我就指着手机上那些家当的图片说,想这样拍,有一个人不同意,另有一个人他就同意,他说他要搬家。意思要我跟着他走,我当时犹豫了一下,后来寻思,还是跟他走了。路上走了差不多有40多分钟,我也不知道他要搬到哪儿,途中我还请他去星巴克喝了一杯咖啡。当他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就支起帐篷,说他要在帐篷里待一会儿,让我在外面等一会儿。又等了十多分钟,他说可以拍了,我就把他的东西摆在那儿,用手机拍。我拍这张的时候,我就多了一个想法,我把他的每一件单品都单独拍了一张,(关于这件作品,我也还在一直思考着如何把它拼接起来,做了几种拼接还是有一些不太满意。)也用手机拍了一个全景的。拍摄了第一个人之后,在圣何塞就开始用相机拍第二个人了,这第二个人不断的给我介绍他人,但是这过程中也有一个人不愿意拍,因为他住的地方是别人的领地,我拍他那个领地的人不高兴,他就追出来了,吓得我就只能跑路了,因为语言不通,没法解释。关于《流浪汉的家当》这组作品,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华盛顿BBC记者发表了这组作品之后,我收到过一个流浪汉亲属的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是说他和他姐姐失联好久了,联系不上了,问我能不能提供地址或联系方式,我就给他回信提供了那个拍摄地址,他又给我回信说很不幸,他姐姐从那块儿又搬走了。说到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各位朋友,你应该有一个网站,网站上有你的联系方式,这样就会方便让大家找到你,像这些找到我的人都是通过我的网站得到我的联系方式的。www.huangqingjun.com这是我的网站,也不贵,一年就几百块钱,但是它增加了一个方便性,还有联系你的便捷程度,因为我就吃过没有网站的亏。那是在2012年的时候,BBC报道过我,很多人要找我,他们没有别的方式,只能打电话到报社去要我的联系方式。当时记者也给过巴西的一家画廊,他们给我打过电话,但是因为我英语不好,把一些信息留错了,所以我也没收到他们的那个电话。那么如果你有一个网站,大家就可以给你发邮件,那你回复就会很从容。BBC发了报道之后,英国卫报周刊就看到了,所以卫报周刊也刊发了。英国著名时装品牌Paul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摄影四十年》 - 萧云集分享会实录(17000字)

”。有点私心,因为我当时在拍了很多泰顺的桥。但是我是苍南人,我觉得应该把苍南的桥也要说一说。讲到苍南的桥就不能叫泰顺廊桥了。所以我想那个题目叫”浙南的廊桥
2023年2月3日
其他

吴家林《中国山里人》分享会实录(全文22000字)

海报设计:二姑娘图文整理:古朴(孟小军)各位蚂蚁摄影群的朋友,晚上好,现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会。今年10月份我出版了一本书《中国山里人》,这本书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本书,仅作品就有255幅。令胡歌邀请我来参加这个分享会,我想了一想,还是就讲我的“山里人”这个话题,因为我一生就是拍“山里人”的。下边我首先对自己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这是我最小时候的一张照片,我当时四岁(与10个月的弟弟吴家彬合影),我出生在一个破落的文人家庭里,曾祖父曾经在毛泽东的故乡湘潭县任最后一任县官,因为他是个清官,所以后来没有被杀掉,给了他一点路费,他就回到家乡教私塾了。我一生的成长,最重要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母亲真的太伟大了。母亲解放前是位教师,因为家庭各方面的因素,所以她受到了教育,做了人民教师,但是,解放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大约在1951年她主动辞去公职做了家庭妇女,然而,在当时的中国,一个没有铁饭碗的人,一个那种出身的人,即便品学优异,在那个时期也是很难生活得下去的。我的母亲在那种艰辛的生活环境中,言传身教,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地把我们几个孩子养大。母亲非常善良、非常勤劳,是有人格尊严的人,对于我的教育抓的很紧,小时候的我,如果做错了事是会被母亲挨打教训的。就是在母亲的这种养育之下,我接受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教育。我兄妹三人,我是老大,下面是弟弟和妹妹,父亲是一个商户行的店员,解放后就跟我母亲一起以织布为生了。这张照片是我这个家庭的合影照。1997年我去美国办摄影展,回来后在一个春节的时候,我们自拍的合影。时至今天,这张照片上的人,除了我和妹妹,其他人都已经离开了人世。我的摄影是非常偶然的。那时我们这个城市好像只有一两个照相的人,会摄影的人很少很少,所以,1968年领导安排我在昭通县做新闻摄影报道工作的时候,我一再拒绝。但是,人世间的事儿就好像是命运的安排,为了工作我必须去做,然而,自学摄影真的很痛苦,什么是新闻摄影?不知道!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了昆明,那个时候正是文革时期,昆明正在召开全省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我发现云南日报的摄影记者在会场外拍照,他把身作民族服装的全省26个少数民族的代表都弄出来,组织安排在一个河埂上拍照。我路过看到后,以为是在拍一个创意的合影照,当时还挺佩服他的,因为他把人员安排在斜坡的一个河堤上,逆光照射着26个人形成漂亮的轮廓光,他身后背着那种德国的一个巨大的闪光灯在逆光下补光,这让我了开眼界。我不知道阳光下拍照片还要使用闪光灯,后来我才明白,逆光下人的面孔是暗的,然后用闪光灯做补光能提高人脸部的亮度。我当时不知道这是新闻照片,以为他是在为大会的这些穿着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留影。但是第二天,我看到了云南日报的头版头条上刊登了这张新闻照片,一下子我就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新闻摄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之后我就模仿他的这种组织安排式的拍照,每到乡村拍照时就背着墨水、纸张和排笔,经常刷一条标语做背景,组织拍摄新闻照片。这一部分照片是我初期在昭通县报道组做新闻摄影时拍的东西,都是人为组织安排的。因我从小喜欢画画、写字,所以我天生就有一种对画面构成安排等方面的悟性,虽然我刚刚拿起照相机,但我拍这些新闻照片时在结构安排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谨的,当时还拍了红灯记的演员、赤脚医生,还有老农民学毛选等,都是安排导演的。
2023年1月6日
其他

“艰巨历程-陕西摄影群体回望”分享会胡武功篇实录(27200字)

海报制作:二姑娘文字整理:古朴(孟小军)各位影友大家好,我叫胡武功,非常高兴能在蚂蚁平台与大家做一次不见面的神交,本来有的朋友让我用方言讲述,但是,因为听众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方言不一定大家都能听懂,我的普通话又不好,说的不标准,再加上电脑、手机我都不精通,所以,搞的我很紧张,说的七零八落可能会比较乱,希望大家能给以谅解。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以下四个故事。1、从青年时的理想谈起(我艺术观的形成)2、《艰巨历程》活动的发起和组织3、在策展和各种交流活动中提升自己4、最后简单谈谈我的摄影作品从青年时的理想谈起(我艺术观的形成)从青年时的理想谈起,是因为这跟我的艺术观的形成是有关系的。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记得当少先队员的时候,唱的第一首歌就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那时候因为年龄小,不懂事,也不懂接共产主义班是什么意思,只是跟着唱一唱而已。在那个年头,正赶上反右派,我父母的工余时间全被开会和学习占领,早晚两头都见不上他们,甚至吃饭的时候,食堂的门口也站着一些胸前挂着白牌黑字的人,地上还有介绍他们罪行的大字报。有一天,我家的邻居被抓走了,他的母亲就在家中上吊自杀了。这位老太太很瘦小,裹着一双三寸金莲,平时待人十分温和。那时候我们都住的是平房,我回家的时候经常要路过她家门口,有好几次放学回家后家里没人,她都让我到她家里去吃饭。我亲眼看着人家把他从那个绳套上抱下来,而且还高喊着一些抢救的办法,这使我内心里充满了恐惧,生怕爱说话的自己哪一天也说错了,被挂上牌子,甚至被抓走,所以那时候心想,将来绝不能接班当工人。上中学以后,我有一个同桌,非常喜欢古典诗词和画画,我可能是受他的影响,再加上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画画,我们互相交流绘画,交流写诗填词的体会。记得我当时对平仄不是太懂,他说他也不太懂。但是,我们知道怎样押韵,怎么样转折,转折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为了学画,我们常常会步行20多里路,去西安市南院门的古旧书店寻找和购买有关绘画的书籍。上面这个图,就是我当年买的芥子园画传,那是线装本,还买了什么《谈中国画》《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这些很廉价的书。我记得当时特别喜欢的是八大山人、吴昌硕和齐白石,这也为后来在文革初期被打成右派学生埋下了伏笔。说到摄影,总会与我们长期贫穷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虽然摄影术已经发明了180多年,但对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摄影似乎还没有问世。我的奶奶一辈子都没照过相,直到1977年去世的前几天,我给她和父亲、叔叔拍了一张合影。但是那时候没有放大条件,所以老人去世以后,我记得灵堂上用的还是一副民间艺人给他画的遗像。其实我们中国大多数普通人脑海中留下的似乎都是自己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老年时的形象,由于缺乏照片,我们一般都不知道他们年轻时候的相貌。我13岁以前只有一幅照片,还是周岁以后与母亲的合影。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几乎就没见过照相机,所以也就没有拍照的奢望,但是这关不住喜爱图像的天性。我自学绘画的经历为以后的命运和摄影带来了机遇。先是初中毕业以后,我有幸于1965年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尽管一年以后遇上了史无前例的文革,耽误了专业美术学业,但是又因为偶然的机遇学会了摄影。这时候,同属视觉形式的绘画这些常识,使我在拍照的时候就能立竿见影。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在党委领导下进行,很奇怪的是,七・一那天过党的生日的时候,学校搞活动没有通知我参加,搞运动也不通知我。我是班里的文体委员,我想这些活动怎么能没有我?而且同学们也渐渐的疏远我,见了我,他们就悄悄的离开了。当时我感到很孤独,后来工作组进来替代了党委,公布了党委内定的右派名单,我才知道自己被划为右派行列了。我后来曾经问过我们的班主任,凭什么把我划成右派学生,他告诉我说,历次运动开始都必须按1%-5%的名额完成任务。我说,全班34个学生,为什么右派就是我?班主任给我说,凭你的借书证的记录,你借书证中没有毛主席的书,几乎全是资封修的书,什么八大山人、齐白石、唐宋诗词、红与黑、少年维特的烦恼,甚至三家村夜话等等。很多年轻朋友可能不知道《三家村夜话》是什么,《三家村夜话》就是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邓拓、历史学家吴晗以及廖沫沙在北京晚报上开的专栏,经常发表一些杂谈、随笔,抨击一些不良倾向等等,文革一开始就被打成了所谓的三家村黑店,成了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这些书是我当右派的依据,因为当时这是现行的,就是现行反革命。那段时间,我不仅仅孤独痛苦,内心里还充满了不服。我记得曾经填写过一首《永遇乐》,表达了当时的心情。永遇乐
2022年12月30日
其他

《一生,沿着河流行走》石宝琇分享会实录(15000字)

海报制作:二姑娘插图整理:孟小军(古朴)《一生,沿着河流行走》大家好,我是石宝琇。我是头一次来蚂蚁群里边儿和大家说故事。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聊天,一起分享我的故事。为什么叫故事?因为都是过去的事儿。如果借用孔夫子的话说,那就是逝者如斯。而我们这一伙上了年纪的人肚子里都已经装满了故事,因为生命已经接近了山顶。今年我72岁。潘科老师69岁。胡武功老师是大哥,73岁。其实和当年孔夫子高寿差不多。我们都快到山顶儿了。回身望,一览众山小,重峦叠嶂的。还会看到那曲里拐弯儿的河流,一直通到大海上……真的可丰富了。所以我这一辈子,奋斗了一生,没少吃亏,也没少累着,也吃了很多的苦,就这么一辈子就过来了。但自从我背上了照相机,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再也没有回头过,也没有换过行,而且是越干越专业。24岁是宝鸡铁路文化宫宣传干事,背着照相机拍一些在橱窗里发表的照片。后来,就到了分局工会,又到了西安铁路局的文化部,专门儿管这个摄影的事儿。后来到了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当记者当编辑,更专业了,一步一步的正规化了。回到西安,继续干摄影。后来退休以后,还是离不开摄影,在巩德顺先生,李少童老师主持下和李胜利、白涛、张韬等弟兄们的支持下,开创了陕西省人文地理摄影协会。如今彻底退下了,应该闲暇的,但依然忙碌,比在工作岗位上还紧迫。人的生涯若当一回事,其实挺好玩儿的。当年30多岁的时候儿侯登科曾经说,你不要老照相,写点儿什么故事、小说、剧本儿也行。前十来年的时候,潘科又说啦,你不如就写历史吧,戏说也行,演绎也行。就写那个,中国流氓史话,挺好,不要老是钻到这个照片儿堆里。我想也是。但是还是不行,毕竟自己的文化底子浅,因为我才上过初中,一直是一个初中生。那年成人自考,只考过了大学语文、形式逻辑、文学概论,然后就扔一边再不学了。后来到西安美院和西安理工大给人家当什么客座教授,经常过两年就要填一回表,调查你的出身、学历;因为学历高地将决定讲课酬劳多少。我总是填“初中毕业”。学校的老师说你不能这样填,你应该填高点儿。我说没什么高的,这个挺好。今天晚上在这里,还得说一下摄影的事儿。但不敢说啥摄影艺术,也不敢说啥摄影创作,因为所有的摄影结果,就是感光于平面的影子,只是面对真实人和物的时候儿呈现的那种偶然所得的图像而已。若能变成历史图像档案,就好得很了。我这个人,爱钻牛角尖儿,就是琢磨事儿,爱透一点儿。小时候儿记得很清楚,那一年我上小学四年级,那一年,中国大陆民众开始普遍挨饿。那年是1960年,当时为了忘记和减弱饥饿的感觉,文化部悄悄开放了文艺,从西方进口了很多电影和小说。这就是我一生当中很幸运的契机,使得我和很多的那么多西方的和俄罗斯的文学作品和电影见了面。当时的电影票多少钱?才一毛钱。每到上映西方电影的时候,剧场总是爆满,所以那时候总是一票难求。有哪些电影呢?有《王子复仇记》《基督山伯爵》《阿里巴巴和40大盗》《三剑客》《巴黎圣母院》《出水芙蓉》《红与黑》……等电影放映完的时候,所有的观众才听见自己的肚子咕咕叫。但是,这一两个小时,饥饿能被彻底忘掉。下来就是用看书来减弱饥饿的感觉。我一生接触的第一本的外国书,是二姐用父亲的借书证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图书馆借到的《唐·吉诃德》。十多岁的时候,刚勉强能读顺,当然不认得的字都被我放过一马。一头钻到这书里,那感觉完全是新鲜的世界。饥饿也就会被忘却一阵儿。当读到最后一章《长眠》的时候儿,我完全懵了,因为我不知道这位可爱又善良的骑士,他究竟落的啥下场,因为我不知道什么叫“长眠”。我就问我二姐长眠是怎么回事儿,二姐说,长眠就是死了。后来我又问奶奶“死了”是怎么回事儿?奶奶回答说就像灯灭了。后来我又问妈妈:死了是啥感觉?当时妈妈在灯下补衣服,她看了我一眼,说很随意的说了一句:一睡再不醒。于是我当夜几乎无眠,我就想这个长眠的词儿挺安详的,但又感觉太恐怖了;因为一觉不醒,那就是无边无涯的永远的黑暗。接着好几夜都做同样的一个梦,梦见我和很多的人,还有要好的同学,坐着一辆闷罐的火车,一直轰隆轰隆的开,一直开到地球外边去了。每次被梦惊醒,都浑身是汗。所以现在想起来,是塞万提斯和奶奶、妈妈、姐姐一起给了我生命意识的启蒙,告诉我生死的实在。其实也就是人常说的“悲剧意识”雏形描述。随后的四五年,一直到“文革”之前,我又从我三哥的书架上又读了巴尔扎克、契诃夫、莫泊桑、果戈里等人的中短篇小说,他们都是现实主义名家。当时都是囫囵吞枣式儿的阅读,对于很多故事,人物情节,可能都是懵懵懂懂的,能达到一知半解就已经不错了。但对于一个孩子,正在长心智的孩子(当然也长身体,但因为饿身体也没长怎么好),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是有的。尤其到了长大以后,那些因为阅读留下来的刻痕,便渐渐的在无意识当中就发挥作用了。所以,我时常庆幸自己在三十来岁的时候儿能和陕西摄影圈儿的这几位哥们儿一起,不由自主地明白了悲剧意识、批判意识、忧患意识和忏悔意识是思想觉悟者的必须。还明白了,这“四合一”对一个人或者对一个民族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此间发动的“艰巨历程”摄影大赛,就是在这个“四合一”的意识形态促使下的结果。不管是“三合一”好,还是四合一好,都是很科学的意识形态的分子式,就是人文科学的结晶。就像我喜欢吃面的时候儿的三合一、四合一样,比如炸酱、西红柿炒鸡蛋、猪肉臊子,配合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调料,那个味道当然深厚,口感也复杂,吃起来当然过瘾。因为忧患,也因为批判,还有悲剧意识,于是,有趣的事儿就接着来了。中国摄影圈儿里的朋友们便给陕西摄影群体起了一个“摄影救国军”的绰号。还有花名儿呢,是什么?就是“黄土地上的唐·吉诃德”。绰号、花名儿都有了。就是因为陕西这一帮人老是说这些带有批判性的,带有各种各样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有反思的话语,所以在当时中国摄影界,陕西群体这个方面儿表现是特别突出的。这些少年时的无意识的阅读,鬼使神差的成就了我青年以后的现实主义世界观。回想起来,如果没有大饥荒,可能就没有文艺的相对的放开;没有我姐姐和哥哥的书,也就没有我的二手的阅读。当然,家里还得有买书的钱,而且哥哥姐姐借的书恰好是这一类的外国书。所以,这些的存在每一点都很关键,其中任何一个链条断了,就可能没了我走的这一条现实主义的路。当时,这充满矛盾的戏剧性的历史,恰好就成就了现实主义的思想的启蒙阶段。这些应该属于整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主义作品,对于我的一生的思想起到了一个启蒙作用。啥叫现实主义的启蒙运动?那就是到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因为中国的反思文学,反思美术,反思电影掀起的高潮。我的心,当时也就被触动了。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儿真的像那个老牛那个吃草以后,趴在那个牛圈里,然后那个嘴巴不停的嚼动。那个叫什么,那个就叫“反刍现象”。所以少年时我的阅读,就像老牛,先生吞活剥地猛吃草料,看得懂或看不懂的也要读,有时候儿两三天就要看一本儿书,迅速的吸收,迅速吸纳到肠胃里。然后到了青年时期,到了中年时期,甚至于到了老年时期,才慢慢的反刍、消化、吸收,进而成为行动的方向和能量。于是,在1988年的时候儿,中国摄影家杂志在创刊号上刊登了我写的《人和人的对等关系的探寻》这篇习作。这就是我当时对于摄影,尤其对于现实主义摄影的一种感悟。但是当时的感悟真的很粗浅,很浅薄,有些定义和概念我觉得现在看来都是值得商榷,因为有很多经不起敲打的地方。但是,在当时,能有这种萌动的感觉,更难得的是那点儿“敢登台耍大刀”的勇气。当然,我自己作为一个照相者,也有个体的局限性,所以不会很早就欣然觉悟的。比如在这个时候,我最先关注到的是象征艰难崎岖的山路,萌发新芽的枯木等一些小品,从寓意上开始发现题材。后来,当我看到了北京王苗所拍摄的《从田野拾回的小诗》之后,我真的很激动,觉得这才是艺术品,这才是摄影的创造性。我就开始重新认识照相机,开始觉得机器后面的眼睛和脑子,才能让机器变得更有灵性了。(王苗的《从田野拾回的小诗摄影作品》http://t.m.china.com.cn/convert/c_KJoUIgYY.html可以说,我进入相对自由的摄影是从观念入手的。我力求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想法去现实的景物中寻找代言者。到了1989年,我在给西安一群年轻人讲课中,我提到了摄影就是摄影,摄影不是绘画,也不不仅仅是获奖活动的奉献和牺牲品。结果,我的说话让大家听的很懵懂,尤其看到我拿出来的是一张张普通的生活场景的照片,而不是他们想象的希望看到的那种理想化的摄影艺术作品的时候,他们都很失望。其实,我一直认为摄影本身的东西一定要从摄影、绘画的阴影跳出来,因为摄影要没有独立自身的实质,也就是说摄影要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那是不行的,那他就只能永远依附于别人。这些想法得到了我的一位朋友的支持,他叫张振学,是长安画派赵望云、石鲁、何海霞等前辈之后的新秀。当时,即1976年,他还在宝鸡铁一中当美术老师,才36岁。我在宝鸡铁路分局文化宫当宣传干事,
2022年12月23日
其他

《摄影“进行时”》- 潘科分享会实录(21000字全文)

海报设计:二姑娘蚂蚁隔壁班--潘科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文字整理:古朴(孟小军)大家好,我是潘科,今晚的分享会对我来讲是挺大的挑战:我看不到诸位的面孔,只能对着手机自言自语。我喜欢面对面的交流,现在没有办法,只能静下心,自己跟自己说话,请你们“监听”。分享第一部分
2022年12月1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乡村》- 宁舟浩分享会实录(22300字)

文字整理:钱丹各位影友:大家好!这里是蚂蚁隔壁班分享会第59期,我是摄影师宁舟浩。今晚我们一起分享的题目是《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乡村》——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从此他乡是故乡 - 王晴分享会实录(9000字)

海报制作:二姑娘蚂蚁隔壁班--王晴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文字整理:钱丹大家晚上好,我是王晴,很高兴能与大家相聚在蚂蚁隔壁班里,分享一些摄影的话题。感谢令胡歌先生的邀请,也感谢各位影友放下周末休闲的时间来到这里,与我相伴交流。我现在在大理洱海畔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我带来的是我的新作,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从此他乡是故乡》一书,我们来一起聊聊书中讲述的时代与命运交织的故事。这本书分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迁徙”,以五个家庭近百年的变迁,折射出俄罗斯族的迁徙历程。书中展示了这一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家庭、情感、现状和向往;第二部分“面孔”,展示了伊犁俄罗斯族血统演变的进程。我通过采访讲述人还原历史,通过拍摄再现今天的生活。我精炼书中的部分图片做了一个小视频,大家先认识一下这些人物和他们的生存状态。这些图片也是我参加“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影像志大赛”获得金收藏奖的专题图片。我们看到书中所呈现的场景或人物故事,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我个人的感受。因为当代摄影不再是客观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摄影理论家、策展人林路是这样评价此书的:“《从此他乡是故乡》从人性的叙事空间展现了摄影人独到的心理历程,并且借助细腻的历史与现实的空间转换,将文献性、当代性融为一体,从而指向未来,给人以思考的可能。画面很好看,也很神秘,串联在一起,引人入胜。”我先简述一下中国俄罗斯族形成的原因:中国俄罗斯族是一个外来民族,本是俄国,也就是俄罗斯的主体民族。从19世纪中叶开始,就有俄罗斯人通过中国伊犁边界进入到新疆。到1881年,随着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大批俄罗斯人,主要是商人开始迁居新疆。这一时期,迁居新疆的俄罗斯人多以俄国侨民的身份出现,享有特权,不受中国官吏的管辖和中国法律的约束。这个阶段来到伊犁的俄罗斯人,由于时间过去了一个半世纪了,我没有找到家庭样本。1917年10月革命后,苏俄国内发生了内战,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大批战败的白俄官兵及难民涌入到新疆,成为20世纪俄罗斯人移居新疆,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对新疆社会经济生活影响最大的一次。在这个时期之后,也包括这个阶段迁徙到伊犁的俄罗斯人。我寻访到了五个典型家庭。下面我们结合图片来讲,看看这些家庭都经历了怎样的时代与命运。山谷中大雪覆盖的村庄是莫合乡,它位于伊犁市巩留县,曾经是一个俄罗斯人居住的村庄。历史背景介绍一下,1930年前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大批俄罗斯人或对集体化政策不满,或因灾荒从苏联边境涌入新疆,一直持续到1933年。来新疆的这些俄罗斯人多数分布在北疆的城镇及郊区,他们喜欢聚集而居,有的地方就形成了俄罗斯村。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从1955年到1957年,中苏两国政府照会,出台了相关的移民遣返政策,大批保留有俄国国籍的俄罗斯人被遣返回苏联,这时候,新疆俄罗斯族的人口因而剧减。到了20世纪60年代,又有一些人陆续从新疆迁往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目前这个村庄只有不到10户的俄罗斯人居住了。山坡上的房子曾经是一户俄罗斯人家的旧居。伊犁的天山峡谷降水比较充沛,河流纵横,牧草茂盛。俄罗斯人来到这里后,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养牛放羊,而且引进了俄罗斯的黑蜂养殖等农业技术,促进了当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家来看第一个家庭的图片,这是由新旧两张照片拼接而成的。左图是历史老照片,右图是我拍摄的现代照片。照片中的这位男子叫彼得罗,是我来到伊犁认识的第一个俄罗斯族朋友,也是这个家族故事的讲述人。这时候他带着侄女菲妮娅前来祭拜祖辈。茫茫雪野,冰冷墓碑,彼得罗送上了温暖的亲吻。我们来看左图是一群哥萨克红军的合影。哥萨克人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也就是今天的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我们来看左图中的第一排右一卧地的这位年轻人,名字叫帕乌勒克勒.斯托维,他就是彼得罗的爷爷,是来自顿河的哥萨克红军。随部队被派遣到中国伊犁,参加新疆三区革命战斗。于1945年壮烈牺牲时,时年二十五六岁,埋骨在伊犁。后来被中国民政部授予烈士称号,随军家人及后代一直生活在了伊犁。他后面端坐持枪的大胡子男人是他的父亲。也就是彼得罗爷爷的父亲,二排左三他父亲的旁边是他的岳父,他们一起来到伊犁。在同一年的战斗中,三人相继死于沙场。这张图片是哥萨克的后人阿厉散德,是那位烈士的儿子,也是彼得罗的父亲,现在已经八十多岁,随两个儿子生活在巩留县和伊宁市。他这会儿来到曾经生活过的牧区,回想起六七十年代,驾驶马车在山地雪路上,从早到晚颠簸,为生产队运输粮食。因为长时间暴露雪地,落下了眼疾,所以现在一遇到强光寒风,常常会流出眼泪来。我发了两张图,上面这张图就是哈萨克人的新村庄二公社。在伊犁农牧区,哈萨克族是主体的世居民族,政府近年来为游牧民定居建设了大批的安居房,二公社也曾经是彼得罗外公生活过的地方,老人生前是一位赤脚医生,当时边疆牧区医疗比较落后,孕妇难产,基本没有生还。彼得罗外公在俄罗斯的时候就掌握了祖传的接生土法。1920年,从苏俄迁到二公社定居后,他就免费为牧民接生医治,拯救过许多的产妇和小生命,因而深受当地哈萨克牧民的爱戴和尊敬。老人在上世纪80年代移民到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生活一些年头后,大概在他85岁左右,他觉得生命将止,便让子女把他送回二公社来,二公社已经没有他的家和房子了,他就住在他曾经接生过的一家牧民家里,这户哈萨克族牧民一直照顾他,直到他病逝,并把老人埋葬在二公社附近的山野上。下面这张图是哈萨克族人的墓地。这片雪谷中,有着伊斯兰信仰的哈萨克族人的墓地的旁边,就是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族人的墓地。图片里的人物是彼得罗,彼得罗离开牧区定居伊宁市已经许多年了,这位顿河哥萨克后代,对顿河心揣无限向往,又热爱着伊犁河,他是喝着伊犁河水长大的,这是他中国故乡的母亲河。在俄历新年,冰天雪地,彼得罗跳进伊犁河举行洗礼仪式,意义是洗去旧年的污秽,迎接新年的太阳,这是俄罗斯人的传统习俗。生活在伊犁的俄罗斯族同胞依然保留着这些民族的生活方式。我发了两张图,上面由两张照片拼接而成的,左图是现代的位于伊宁六星街的东正教堂,右下角的这张是19世纪伊宁市的东正老教堂,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我拍的这幅照片是在2019年拍摄的。拍摄之后,近两年政府把这个教堂的外观和内部,又都修缮改造了,因此我这张照片也成为了老照片。彼得罗就是在这个教堂里负责管理工作。下面这张是俄罗斯族人的墓园,他与教堂是连在一起的,远处天空中有一群白鸽正在盘旋飞翔。这幅图同样用两张新旧的家庭合影拼接而成,左图是彼得罗父亲阿厉散德与七弟劳力克一家人在一起。左下角这个男子是劳力克。右面这张黑白照片是彼得罗少年时的大家庭合影,大概是1982年拍摄的。他的父母共生育了七男一女,那个时候他们一家人在莫合乡牧场从事畜牧养殖。第一排抱在女孩子怀里的就是劳力克。大家可以对比看一下同一人物在两个时代的样子。在书中有大量的这样的对比呈现,可能是生与死的对比,可能是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等等,这显露了时间的力量与岁月的痕迹。老伴离世,七个儿子死了四个,命运无常,百感交集,彼得罗父亲阿厉散德在已故亲人的坟前失声痛苦。据彼得罗说,他的四个兄弟在死前都说头很痛,然后倒地十来分钟就死了,根本来不及抢救。这可能是一种家族遗传病,也是他们的揣测。我发了两张图,上面这张图是哥萨克烈士第四代后人,名字叫玛莎。她是彼得罗七弟劳利克的女儿,当时是名高中体育特长生,很擅长跑马拉松。她长了一双蓝绿色又大又亮的眼睛。下面这一幅是哥萨克烈士第四代后人菲尼娅,彼得罗五弟的女儿。这时她来到草原上已经不存在的家。菲尼亚七岁的时候,39岁的父亲死于疾病,母亲改嫁了,没有办法抚养菲尼娅,在她即将成为孤儿的时候,她的四叔父彼得罗义不容辞收养了菲尼娅。我发了两张图,上面这一张是哥萨克烈士第四代后人,名字叫罗娜。我觉得她是遗传哥萨克性格最多的孩子,小小年纪,既热情又勇敢,她把家里的狗、猫、鸡都当做朋友一起嬉闹。前一刻是开心的,后一刻就是恼怒的,有着释放不完的活力和用不完的鬼主意。下面这一幅是一张情感情绪状态的照片。伊犁河在洪水季冲走了大树,不知漂泊了多久,停在了岸上。失去父母的菲尼娅躺在枯树上,好像她们的命运是一样的了。菲尼娅失去父亲后,就变得沉默寡言。彼得罗收养他之后,对她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这时圣诞节,他们来到游乐场,打扮成童话里的角色,彼得罗把寄予美好祝愿的松枝送给菲尼娅。第一个家庭的故事大概讲述这么多。下面我们讲述第二个家庭的故事。这是第二个家庭的图片,讲述人是拉丽莎。左图,冬日午后,天空飘着雪,拉丽莎听到院中狗吠,知道有客到访,这位客人就是我,出门安抚小黑狗,热情的把我迎进屋里。拉丽莎是布尔什维克女战士的后代。右图是一张黑白老照片,由拉丽莎提供的,是一群年轻的布尔什维克女战士的照片。这是由四张照片拼接而成的。这张彩色的,是我拍的现代照片,拉丽莎亲吻着母亲阿厉山德罗娃的遗像。我介绍一下阿厉山德罗娃,她1913年生于莫斯科,在莫斯科医科大学毕业后投身革命,成为红军队伍中的一名女军医,之后与革命队伍中的斯特.伊万洛夫相恋结婚。历史背景:1933年盛世才上台后,在新疆实行亲苏政策,苏共对新疆多有军事援助。阿厉山德罗娃和丈夫随部队被派遣到伊犁,女儿拉丽莎刚刚足月时,丈夫牺牲在战场上。我们看左下角的这三幅照片,这位军人模样的男人就是拉丽莎的父亲。中间这个是拉丽莎的母亲抱着拉丽莎同母异父的妹妹。拉丽莎的父亲去世后,她的母亲在中国找到了一位汉族男人相爱结婚生了一个小女儿。不久,拉丽莎的继父,也就是阿厉山德罗娃的第二任丈夫也死于一场流民的骚乱。而这个小女孩没有长成年,也夭折了。阿厉山德罗娃就一直跟拉丽莎生活在一起,她的晚年也一直有拉丽莎陪伴。这几张黑白照片是拉丽莎家的老照片,这下面还有一个是他妈妈加入中国国籍的证书。当时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的。这张图是拉丽莎和她的丈夫在一起,她的丈夫阿拿多力长她九岁。今年疾病缠身,拉丽莎一直悉心照顾。阿拿多力的汉语名叫张春才,父亲是汉族,母亲是俄罗斯人。历史背景我介绍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从中国东三省招募了许多华工开发远东地区,阿拿多力的父亲就在那个时期去了西伯利亚,并婚娶了当地的俄罗斯姑娘。1931年9.18事件,日本炮制伪满洲国,将侵略矛头指向了苏联的远东地区,潜入间谍制造事端。华工相貌与日伪军相似,故受到苏联当局的怀疑,从1932年起,大批华侨从苏联被遣送回新疆,阿拿多力的父母就是在这个时期回到伊犁的。有爱的欢乐,把病魔也能驱赶。伊宁的俄罗斯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圈,日常往来比较密切,他们互助友爱。这天,彼得罗和妻子前来探望拉丽莎夫妇,用手机播放起俄罗斯歌曲,踏起舞步。在病床上的阿拿多力受到音乐的感染,起床一起跳起舞来。这是第三个家庭的图片,讲述人是安德烈。同样用两幅照片拼接而成。左图是安德烈少年时代的家庭合影。右面这个少年就是13岁的安德烈。历史背景我介绍一下,安德烈父亲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追随白俄司令员杜托夫逃亡到伊犁的,是阿英波特哥萨克。母亲在安德烈幼年时就去世了,父亲在外工作,他们还未成家的大姐就承担起家务,为弟妹缝补衣袜洗衣做饭,后来嫁到塔城后,仍然寄钱回家贴补。安德烈一直心存感激,他说:“有大姐在,我们不像没有妈的孩子。”安德烈父亲一直未婚娶,孑然终老。右图我们看是安德烈现在的家庭合影。右面这个老年男子就是72岁的安德烈,左边这位女人是他的妻子妮娜,她是中俄混血,父辈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从俄罗斯迁至北疆塔城,和安德烈相识后,嫁入到伊犁。中间这个年轻女人是他们的女儿留达,留达在卖服装的时候,结识了四川籍的汉族小伙,他们结婚生了一个小孩。这张图是安德烈家的卧室,房间的这块挂毯是俄罗斯亲戚相送的,已挂了四十多年。这样的挂毯,安德烈家有三块,在充满俄式情致和旧式家具的氛围中,安德烈经常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以及对俄罗斯的遐想中。那是一个并不遥远却无法触及的精神原乡。这是书中的第一部分内容。由于时间的原因,我就先讲述这三个家庭的迁徙历程的故事。随着采访的深入,我见到了更多的俄罗斯族同胞,他们的面孔迥异,完全超出了我对俄罗斯族既往的认知。一个家庭有不同的民族构成,甚至有2、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蚂蚁隔壁班”分享会海报集锦(1-140期)

“蚂蚁隔壁班”线上分享会自2020年2月26日开始以来,到目前已140期,所请嘉宾有业界大咖,有在海内外从事摄影相关工作的摄影工作者,也不乏草根里面成长起来的具有独特观点的摄影人。分享会同时面向数千人进行直播,这种以分享为主交流为辅的形式受到众多影友的欢迎。本期刊出已经完成的140期海报,您参加过哪几期呢?谢谢各位无私分享的嘉宾们,也感谢影友们的关注。“蚂蚁隔壁班”分享会还会一如既往的继续。“蚂蚁隔壁班”微信群(识别二维码邀请入群)特别鸣谢以下海报制作者:第130、129、127、125、123、121、120、115、110、107、104、136、138期,墨小米第128、126、122、119、116、113、111、109、108、106、105、131、132、133、134、135、140期,二姑娘第137、139期,bil
2022年11月25日
其他

《我用纸箱,油桶,汽车......做了一个相机》 - 王云分享会实录

海报设计:墨小米蚂蚁隔壁班--王云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群里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分享人王云,感谢令胡歌老师的邀请,让我来到蚂蚁这个平台和大家学习交流。蚂蚁这个平台我已关注很久了,在这里我学习到很多摄影方面的知识,激发了我许多创作灵感,对我帮助很大!我心怀感激,来做此次分享。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针孔摄影”,也称之为小孔摄影。针孔成像是一种最简单的成像方法,早在两千三百年以前的战国,著名学者墨子所写的《墨经》上就有“景倒,在午有端”的记载,并用几何光学的原理解释了这一光学现象。而西方国家直到十五世纪才有相关记载。此种古老的成像方法不需要镜头以及其它光学部件,只需让光线穿过一个小孔,即可在暗箱内壁形成外部景物的倒像。19世纪,达文西和其他画家用来精准描绘外界图像时所用的“暗箱”,即是针孔成像原理的运用,这也是现代照相机的前身。2006年美国的《大照片》系列是比较著名的针孔摄影作品,六名美国艺术家把美国的一间军用喷气机机库,变成了一架世界上最大的相机。相机长49米,宽24米,高14米。他们在机库上制作了一个6毫米的圆孔,经过30分钟的曝光,把机库前的航空展控制塔以及其背后的高山、原野、海滩拍摄成世界上最大的摄影作品,长32.74米,宽9.44
2022年11月18日
其他

2022年 “ 蚂蚁摄影奖 ” (第12届)已募集奖金29288元

或长按二维码)给“蚂蚁奖”捐款的方式:承诺一个金额,奖项确定后直接汇款给获奖者,没有中间环节。蚂蚁微信群,加群请联系微信号:yy208w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从摄影评论到策展 - 释藤分享会实录(13600字)

海报设计:墨小米蚂蚁隔壁班--释藤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各位老师,朋友晚上好,感谢浙江省摄协,也感谢令胡歌老师邀请我,参与蚂蚁群的分享会,令胡歌老师,一直用心搭建这个平台,而且如此无私奉献这么多优质的资源,我到蚂蚁群时间不久,但是一直很关注群的活动,蚂蚁群,已经做了这么多期的分享,很多艺术家、摄影师都是我熟悉的师友,他们很多都是来自专业的院校和平台,同时,也拥有很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理论基础,所以,也让我在闲暇之余,让我也学到很多的东西,再次表示感谢。那在分享会之前,首先允许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释藤,来自浙江的一个小山区仙居。仙居,是一个特别小的地方,但是如果说到仙居杨梅,估计很多朋友可能听说过,因为今年,我们的仙居杨梅在迪拜,卖到60元一颗,几度冲上热搜,同时,也让很多人记住了仙居这个小城,我从小在大山里长大。小时候老师教学的时候,用的是土话,所以导致我现在的普通话,也带有仙气,俗称仙普,所以今天晚上我的分享可能会让你们听的有点吃力,在这里我先说声抱歉。大家看到我发的这张图片了吗?我从小就出生于这这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交通比较闭塞,旁边这张是我拍的奶奶的照片,奶奶就是站在这个小路旁边看外面的世界,我为什么把这张照片放在这里?其实就是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就是我感觉奶奶站在这个路边,就好像我小时候,在这个大山里,很渴望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样。所以从这一点我就要聊到为什么要从文学再聊到摄影,然后再延伸到后面的摄影评论。我记得令胡歌老师上次跟我说能不能来做一次分享,然后我当时有点犹豫,因为我不知道跟大家聊什么更好。我跟他说,我虽然接触摄影,也有十几年了,但是我不是专业院校出身的,我的背景,是野路子,所以说摄影的话,如果从专业的理论基础或者其他的方面去聊的话,我可能聊的不够好,我感觉自己对摄影的那种喜爱,更多是从内心出发多一些,但是令胡歌老师跟我开玩笑说,蚂蚁也是野路子出来的没有关系。后来我就给了令胡歌老师两个主题,我说一个是从摄影的评论到策展,还有一个是谈一下当代新风景摄影,结果令胡歌老师,选择今晚这个主题。晚上,就是用闲聊的方式跟大家聊一聊我的一些经历,从文学怎么走上了摄影评论的这条路,因为我从小,在大山里长大,所以,信息,相对比较闭塞。我父亲,是一个村里的会计,他特别喜欢看报纸,看书,所以从小受他的影响比较多也喜欢文学。那时候家里废弃的旧报纸,旧书,我都很贪婪的把它看完,后来从山里走出来,去到一个小镇读书,那时候,打开了我的视野,学校有一个非常大的图书室,所以,我就争取去当了一个图书管理员,因为我觉得看书是最幸福的一件事,也就是从小的这份热爱,让我一直坚持下来。记得高中毕业打工的时候,我还是坚持读书看报,从几百块钱的这个工资里面省下来,去订阅一些杂志,报纸,后来就是女孩子嘛都是要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以前在学校,也发表一些文章什么的,后来慢慢的就没有写作了。但是我不想做家庭妇女,所以又拿起了笔,孩子上幼儿园开始,我又开始创作,慢慢的文学又开始重拾起来,结果文学作品,又在各地的报纸,杂志,发表了很多,在文学的这条道路上,获得了很多的养分,让我储备了很多的知识,那怎样从文学到摄影?其实是很自然的一个转变现象。记得2011年,有一天,我看到朋友拍了一组人文的作品,当时不知道为什么,我看了很感动,因为他拍的是一些乡村,身边的一些老人,在比较艰苦的环境里生活的一些场景。几个老人在微弱的灯光下,捡菜,卖菜。冬天天气很冷,其实可能是自己平时身边也有些这样的生活场景,就触动了我,那一瞬间有点流泪。于是我就提笔写下了一篇两三千字的那个文字。第二天,把文章发给我的朋友看,当时他看了感觉很惊讶,他说这一篇文章是你写的吗?你写过摄影方面的文字吗?我说从来没有,这是第一篇文章,他说,那你怎么把我作品里面没有的情感都写出来,把有的画面都写出来了。他说读了我的这篇文章感受特别深,他很惊讶我对摄影的感受力,所以从那天开始,我就爱上了摄影。从那一年开始我就不断的去看一些照片,那时候信息流通也不是特别多,都是靠网站,或者QQ。在网站上浏览一些照片,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好的照片,什么是不好的照片。但是我觉得好的照片,至少它是能触动你的内心的,它能够打动你的,这是好照片,如果这个照片跟你没有关系,或者你看了之后,你的内心是没有波动的,那让我感觉这张照片就是比较普通一点,所以我去看照片的时候,照片给我的那种直观感受,我觉得是很重要的。我很惊讶,照片里有这么多不同的摄影师,通过不同的形式去表达他眼里的世界,生活,工作,周边的人物,包括风景,动物,草木这些普通的场景,在摄影师的镜头里表现的非常的生动有趣,活泼,甚至是让你抵达内心。所以我那时候对摄影的入迷,让身边的朋友都感觉很奇怪,因为我从来没有拿过相机。而且我感觉文学跟摄影它是一个能够结合的很好的一个载体。一张图片,它其实是表达千言万语的,如果通过文字的形式去表达出来,或者能够转化的更好的话,那这样的结合是很有意思的。后来我也去看一些一些业内专家的评论,一些摄影的理论知识,也买了大量的书。其实那时候专业的平台不多,恰好浙江省协会开始请全国各地的一些专家学者,摄影评论家,还有一些策展人到浙江来给大家讲课。我记得我第一次去参加摄影的那个工作坊,是当时请来鲍昆老师,藏策老师,还有孙京涛、李楠老师等。我听了一些老师的课之后,也参加了一些专业的工作坊和平台,渐渐的对摄影的一些理论的知识,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我觉得摄影它不像表面上的一些东西,它应该也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去交流。所以那几年,我就开始疯狂的看摄影评论,或者摄影史上的一些书,我的书桌上全部是这些。记得2011年,我到丽水参加了一次国际摄影节,当时给我的感受特别大,因为很多全国各地的摄影师都在。那一次我也发觉做策展特别有意思,如果从评论介入进去,是不是更有意义呢?因为你从中可以接触到很多很棒的很优秀的摄影师,然后你通过跟他们的交流,能够让自己迅速的成长,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也要去做策展人,不过我身边的朋友就笑我,你现在认认识的摄影师也不多,你去做策展人,有人会相信你吗?有人会把作品交给你吗?当时我想,我对摄影这么喜欢,每一个人都是从这样的时候开始,那就试试看。其实我这个人胆子比较大,可能是从山里出来,有点野孩子的这个性格。真正意义上的策展,我想是从2013年开始的。也是我谈的第二部分,从摄影评论到策展,我觉得也是一个自然的转折,因为我自己对这个感兴趣,而且每次去看展览的时候,会把一些好的信息,资料,把它摘录下来,自己回去,反复的看,反复的揣摩,也会拍一些好图片下来,所以到2013年丽水摄影节,我就提前策划自己想要的展览了。因为那段时间我认识了不少优秀的摄影师,尤其是浙江省内的,然后那些年轻的艺术家,在他们身上我看到很多的可能,也看到我自己去尝试改变的一些想法,当时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展览,这个展览叫蜕变。他们其实是省内出现的比较早的一批新锐摄影师,当时新锐这个话题也是刚刚出来不久,比较热门,所以就做了一个这样的展览,这个展览,我当时设计了一张海报,我在群里分享一下,当时这个海报叫蜕变,浙江摄影师十人联展,这个蜕变,其实我指的既是他们,也指我自己,因为我觉得蜕变的过程,包括很多东西,无论是你的创作,还是你的经历,包括你生活遇到的一些挫折和艰辛,得失和体验,其实都是跟摄影或者跟你的成长有关的,就像我们的人生。这次展览,我前前后后,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做各种准备,从确定主题开始,到选摄影作品,包括和摄影师一个个的去沟通交流,因为做策展的话,你如果不了解这些东西,你就去做的话,有时候不能够去把握主题,因为我毕竟刚起来,很多东西真的不懂,我首先要用心,我的用心,我希望他们也能感受到。而且作为策展人,我觉得其实既是一个组织者,也是一个召集人的角色,在展览的前前后后当中,尽心尽力的去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几个月的忙碌和筹划,其实也是让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后来这个展览顺利开展,开展之后,我当时,又做了一个比较大胆的决定,在展览的期间,邀请了很多的专家跟策展人还有评论家,来做一个研讨会,现在想想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浙江省摄协的毛小芳老师还有其他几个老师都说你胆子挺大的,把国内这一圈名家全部都叫来了,确实是这样。大家可以看到,我发一两张花絮,当时有毛小芳老师,鲍昆老师,还有前一段时间刚刚讲课的胡武功老师,中国美院的矫健老师,姜维老师,晋永权老师,海杰等人。我跟这些老师有些是听过他们的课,有些是从网络上交流过,有些我是第一次见面,但是那次比较凑巧的是,他们都在丽水,所以我当时大着胆子,把这些老师都请到我的展览现场,召开了一个蜕变的研讨会,而这些老师,也比较照顾我,给我最大的鼓励,当天,都如期的来参加了我们的讨论会,我记得那个展览的现场,现出来了很多人,那个研讨会之后,很多人都对这些摄影师的作品进行讨论,我觉得这个展览给我,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鼓励,也是一个肯定,因为那个摄影节就,当时我们竟然有三个摄影师在这个展览里面获奖。我觉得他们获奖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很开心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把摄影师能够推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作品。同年,就是陈吉楠的那个作品,被英国的一个机构发现,到国外去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展览,当时她很激动,我觉得这次展览的话,对我来说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学习,那次展览之后,我才真正觉得做策展的话,他不仅考验的是你一个策展人的能力,还包括你方方面面的一些资源。做策展人,你不仅要帮摄影师,做好呈现资源对接链接,还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的展览,再把他们的展览,通过各种的渠道去推出去,那摄影师跟策展人之间,其实存在的这种关系,我一直觉得是很微妙的,包括摄影作品之间,他其实是有某种缘分的。那我想谈一下我的第二个策展,第二个策展是2014年,2014年我们台州的第三届的摄影艺术展。之前其实我已经做过台州的几个展览了。大家可以看一下海报,当时参展的艺术家包括王庆松老师,颜长江、卢彦鹏,孙彦初,张克纯,黄晓亮等人。这个展览的名称叫:就此登台。寓意是欢迎他们来台州,第二个寓意是他们作为优秀的,知名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值得很多人学习。我很荣幸能够邀请到他们来台州做展览,其实都是缘分,也是他们对我的信任。我记得展览的场地是在一个地下商场,还没有装修,空间很大,条件十分简陋,我们就做了展墙,然后相关的活动也在这里举行。其实2014年,我刚刚进入摄影圈不久,算一个新人,能够邀请到这些国内一线的名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所幸他们都信任我,把作品交到了我的手里。尤其是王庆松老师,在国际上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我当时邀请他的时候是非常忐忑的,但是没有想到他竟然答应了,而且当时还说如果有时间也到台州来参加摄影节,后来因为他要去美国参加一个国际展,所以时间长错过了。不过他对我的信任特别让我感动。还有张克纯老师,人没有时间来,不过把自己的作品从三影堂调过来了,直接寄到了台州,非常支持我。其他的艺术家更不用说了,都来到了台州,线下一起讨论,参加了研讨会等,让台州摄影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一次提升。这次展览,确实作品都很棒,都是非常成熟的,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更多的可能。而且参展的艺术家风格都不同,程度的方式也不一样,在某种程度上,这次策展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提升,人生当中这样的机会其实是不多的。2016年,在台州又举行了一个双年展,这次的双年展,我策划的是偏年轻一点的艺术家为主,我也把这个海报发在群里给大家看一下。参展的大多是院校或者是刚刚毕业的学生,不过也有一些国外的艺术家,其中一个就是王庆松老师的朋友,来自德国。还有在美国的韩沁,做装置艺术的。这些艺术家大多的新面孔,新面貌,新作品,所以我命名为:多棱镜。这个主题的寓意就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艺术交流和呈现风格。这些艺术家在很多人眼里当时是比较年轻的,但是他们的作品有更多的可能,当时选艺术家的时候我记得院校的几位老师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比如天津美院的高岩老师,中国美院的矫健老师等人。我觉得摄影的话,从更多的层次来说,它是跟年龄,你的心态,或者跟你的经历和人生的价值观,它是有关系的,这些年轻的摄影师,他可能创作的时候胆子会更大一点,他的东西,相对来说他偏个性化,在某些方面或许不太成熟,但在某些方面,他是能够让你有一种惊喜的感觉到。而且在我策展的这些年轻的艺术家里面,有很多到现在已经很牛了,就是比如说张钰、姚瑶,还有王磊,其实现在国内的话,他们也是一线二线的艺术家了。那时我邀请他来拍照的时候,他们都是在读书的,所以后来有朋友跟我说,你选作品选人的这个眼光还挺独到的。我想这个无论是对我是褒义还是贬义,我想可能有还某一方面,也是对我的一种肯定。谈了前面两部分内容,我想接下聊一下第三部分,聊一聊我的另外一些策展个案,因为刚刚那个令胡歌老师把我的一些策展的经历,跟我获过奖的一些东西在群里发过,那确实我这几年做策展,获过了几个小奖,但是获奖的同时并不是说这个奖有多重要,而是我做的这些展览,我觉得给我本身的那个体会,它可能更深一点,我记得2017年,八月份,大理国际摄影节我做的这个展览,我想跟大家做一个分享。2017年大理摄影节,我做的这个展览,名称叫欲言又止。参展的艺术家,是王淋、杜艳芳,杜宝妮,张开和卢迪,大家看一下这些艺术家的名字,其实也是在国内很优秀很棒的艺术家。每次做策展的时候,主题都要想很久,而且每一次都是围绕这个作品的本身去构思,因为我觉得策展人他就像是一个厨师,如果要烧好这一盘菜的话,除了食材,还必须要有佐料,而且你还要会概括和提炼。你通过这个主题,把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集合在一起,这个展览才能出彩,才能更有力量。大理摄影节,我第一次去大理做策展,之前我基本是去学习的。这五个艺术家的作品,我发个一两张在群里,大家看一下,这是王淋的一张作品,她的作品其实是做了一个装置,就是之前拍过的关于空姐的生活,这组作品,他后来把这些在网络上的一些留言,全部用小纸条打印出来,用这个大头针,全部贴到那个作品上,然后把这个人物都盖住,大家看到吗?大家看一下,这是杜宝妮的作品,在现场的话,我们是一张一张贴上去的,就是把作品割裂开来,然后分成很多的小块贴到墙上,下面又放了一个电风扇,然后这个风扇一直对着那个照片吹,照片它是飘起来的那种感觉。当时我们还把作品,做成了一个小的一些小尺寸的作品,拿到现场去做了售卖,因为大理国际摄影节它主推的是收藏,所以我们去的时候,在那里做了一个展台,上面放了一些作品,你看到了吗?这是靳宏伟老师当时带着那个新加坡的那个国际的那个摄影节主席,来到我们这个展位,和大家早一起交流分享,然后他也对我们的作品很感兴趣。而且当年,这个展览里面两位艺术家都获奖了,而我本人也获得了金翅鸟最佳策展人大奖,我也没有想到组委会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特别感动,也感谢我的那些艺术家。所以说做展览它不仅仅是一个展览,它其实获得的更多的应该是链接,以及展览以外的东西。下面我还想讲一下2017年另外的一个展览,同年11月,我又在丽水做了一个展览,展览叫纸上的温度,当时是做了一个手工书的展览,丽水主办方给我的一个场地,其实是比较考验我的,比较考验我的,环境不太适合做展陈所以当时我并不想要这个场地,但是后来我想做一个合格的策展人,他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说你的场地是怎么样的,然后你的空间能不能让你去实现你的理想,或者你想要的东西,它其实不仅仅是一个作品的问题。其实更考验的是一个策展人,你对现场的一个把控能力,当时这个空间大家通过这个照片,可以看到很空很大,它其实是一个图书馆,然后里面的颜色很奇怪,有很多的格子,小窗,玻璃,地上还堆着,还有一个大圆盘,这个东西他是拿不掉的,当时他组委会给我的时候,我说可能不太好做,你能不能帮我换一个,但是他们说就这个了,没有更好的场地了,我给你这个场地其实是希望你策展人去做的更好,你要通过自己的办法,去做更多的规划,所以当时因为这个场地我跑了丽水四趟,每一次去感觉没办法,我又回来,回来又去,我后来去了四次之后,我在想,我如果再这样的话是不行的,我一定要把这个场地能够利用起来。所以回来之后,就请朋友一起,我们俩就用手稿画了一个图纸,然后放到这个电脑上,开始就是做规划,如何在这个大圆盘里做出我们想要的一个形式,这个展览大家从这个名单上其实可以看到,我邀请了那个艺术家的话,很多是国内外非常知名的艺术家,,比如西班牙的,日本的,那次展览,孙彦初和石真老师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忙。因为之前我和孙彦初老师,我们当初也合作一起做了几个手工书的工作坊,在国内也算比较早的,然后才衍生了这个展览,而石真老师,也是做摄影书的,所以我们又通过她链接了一些国外的艺术家,才能把这个展览做起来,当时我们还在展览的现场,做了那个手工书的工作坊。去做“纸上的温度”,这个主题的时候,当时我是想。摄影书它是一本书,作品或许给别人的啊感觉它是比较冷冰冰的,如果是纸质的那个书的话,放在手上的话,它应该有一种情感和一种温度,以及一种精神的,一种转移跟传递的,其实这种东西是很微妙的,因为我自己喜欢文学,喜欢看书,所以才会更有体会。这个展览的名字取的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主题,所以那次展览的话,是通过作品跟那个摄影书一起在这个空间呈现的一个方式来做的,因为这是一次不同的摄影语言的交换,也是一次别样的艺术体验,摄影能够让大家看到了更多的可能。就是你就既可以去触摸这些作品,然后你又可以近距离的去观看这些作品,这是很美妙的。我们当时的展览是墙上基本上会贴了艺术家的作品,然后前面是放了那个桌子,把手工书摊开放在那里,当时这个手工书的摄影展在国内算还算比较早,所以我们这个展览当时也获得了不少的关注,很多人来看我们的展览,都说非常喜欢。而且在展览的现场,我们是规避了很多不利的因素,比如中间这个大的圆盘,本来是很难看的一个东西,后来我们想办法把照片从上面挂下来,做了一个装置,照片贴在白的宣纸身上,下面随意的散了一些照片,结果无论是呈现还是视觉效果都很棒,这个反倒成为了一个亮点。包括那些颜色很奇怪的柜子,我们把照片做成大小不一的样子,放到柜子里,用小的灯光打亮,结果反而突出了照片本身的效果。所以当时开展之后,来看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后来这个展览也在当年获得了最佳策展人奖,参展的摄影师三位也同时获奖,这是一次很意外的收获。而且当年在这个摄影节上,我还策划了叶文龙的摄影作品展,他的作品在一个房间里,我们灯光完全放弃,自己做了装修,用了特殊的灯光,把照片打亮,环境隐匿,结果聚焦的效果非常好,当年他的作品在摄影节上一炮而红,也获得了大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观展的人看后评价都非常高,我至今都说这是叶文龙做的最好的一个展览之一。这个展览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把整个房间,就是所有的灯光都都拿掉,然后把门口用黑布给它挡住,然后把这个灯光就打到作品上面,这最后这个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作品是很亮的,然后四周是嗨的,就是你看不到其他的一些东西,就是让作品,非常显眼的出现在你的面前,结果这个效果。所以我觉得做一个摄影师也好,做一个策展人也好,你就是要跟摄影师一起去想办法去更好的呈现他的作品,如果你的条件允许的话,或者某些方面如果能够去做的更用心的话,你的作品呈现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一个效果。你看他的作品就是通过一些灯光,包括一些制作上的这个完善,让作品的呈现在某些方面获得更多的效果,后来通过这个展览他也获得了更多展览以及出版发表的机会,对于摄影师本身来说好的展览就是机会和成长。下面我谈一下2019年我策划的一个展览,也是在丽水摄影节叫:探寻之下,当时选的艺术家也很优秀,大家通过这个名单可以看得出来,其实这些也是国内一线的艺术家,不过当时的空间也是一般,就是几个普通的展墙。不过我选的这些艺术家很棒,这些作品也很棒,所以我希望能够有一个更专业的空间,让我去做,但是我后来想,既然组委会给了你这样的位置,就是让你去挑战的。这些有局限性的地方,你如果去能够做的更好,也是对自我的一次提升吧。所以在某些方面的话,我就接受了这个这个挑战,我给大家看一下我做的这个展览呈现的内容。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摄影通史》的诞生 - 张哈哈分享会实录

海报设计:bil蚂蚁隔壁班--张哈哈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各位老师和朋友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分享人张哈哈。非常感谢令胡歌老师的邀请,之前在群里也听了前面几位老师的分享,说实话有些忐忑。之前的老师都是专业的摄影人,群里的各位也都是喜欢摄影的朋友,我只能算个外行。不过我们不久前出版了《摄影通史》一书,今天的分享,我主要是从编辑的角度,跟大家聊聊这本书,还有做书背后的故事。如果有什么讲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在正式分享之前,先来做个自我介绍。我是未读·文艺生活工作室的策划编辑。未读是一个出版品牌,我们出过很多艺术类、文艺类的书,有梵蒂冈博物馆馆藏画册《创世》,有几卷本的《图解欧洲艺术史》,有音乐类的,比如爵士乐、摇滚乐的书,也有轻松一点的艺术类设定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社科和科普作品。《摄影通史》是未读“艺术家”产品线的其中一本。在介绍具体内容之前,我觉得有一点特别重要,可能也是常常被大家忽略的。毫无疑问,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的世界。不管是手机里的照片,还是街头看到的广告、新闻里的纪实摄影,我们的生活里时时都有摄影的存在。但其实,相比其他艺术门类,摄影的历史还不到200年的时间。我们一说到通史,总感觉会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比如我们之前出的《艺术通史》《考古通史》《进化通史》,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时间。但摄影也有一部通史,因为这200年带给人类社会的是一种颠覆性的变革,摄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没有摄影的生活。我觉得这是在图像时代,我们要读这样一本《摄影通史》的理由,了解摄影的历史,其实也是了解我们今天的生活。知名策展人大卫·康帕尼在《摄影通史》的序言中提到,摄影带来了新的经验,并进入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新闻学、建筑学、地理学、广告、时尚、医疗、教育、历史、法律、设计,当然,还有艺术。它作为一种复制性的媒介,让艺术走出了博物馆的大门,为更多人所感、所知。如今全世界每年拍出约300亿张照片。其中很多都以数据形式存在,在这其中,又有相当大一部分出现在社交网络上,大家也都非常熟悉。2011年,荷兰有一位摄影师叫埃里克·凯塞尔斯,他把人们在24小时内上传到Facebook
2022年11月3日
其他

我之所见·消逝的墟山 - 丘分享会实录(7600字)

海报制作:二姑娘蚂蚁隔壁班--丘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文字整理:古朴(孟小军)谢谢令胡兄!很榮幸能在蚂蚁隔壁平台给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攝影感受,也请老師们不吝赐教!!大家好,我是摄影师丘,谢谢大家今天晚上能挤出这么宝贵的时间来在这里听我这里瞎聊,非常感谢!当然,这一次主要是跟大家来分享我的新书《毋墟》。非常谢谢浙江摄影出版社和郑幼幼老师能够用两年的时间来帮我好好的去编辑这本书,然后让它落地。非常谢谢令胡兄的团队能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还有谢谢亲戚朋友们在我八年来的创作中的厚爱和支持。我把我之前的拍过的、从2001年开始拍的《纪事》系列和2009年开始拍珠三角的《瘴》系列,以及《毋墟》三个系列放在一起来跟大家分享。已经拿到《毋墟》一书的老师们大概会清楚,《纪事》和《毋墟》两者之间还是有多多少少的区别,《纪事》和《瘴》来说,两个系列更具形式和直觉的那种东西,还有就是灵光(一个比较有意思也让人着迷的东西)。好的,那下边我就先从我最早开始拍摄的《纪事》开始,从2001年到2021年,大概持续了将近20年的时间,当然中间会有一些断层,后来也相对拍得比较少比较慢。通常我会把《纪事》分成两部分,一个《纪事》I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蚂蚁隔壁班”线上分享会回顾合集

Pulao黑碳料理分享会实录点击查看:《重读1984年珠江流域的影像纪录》-王璜生分享会实录点击查看:《重读1984年珠江流域的影像纪录》-王璜生答影友问点击查看:吴小淮《群雄逐鹿
2022年10月14日
其他

“赴史泰钦故里,拜访《人类家庭》”- 阴彤分享会实录(8200字)

海报制作:墨小米蚂蚁隔壁班--阴彤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文字整理:钱丹谢谢令胡歌,谢谢蚂蚁平台的朋友们的关注,我是阴彤,我可以说是蚂蚁平台或者是令胡歌的老朋友了。因为我们在【华人境界】国际摄影大奖赛开启的时候,就受到众多的朋友和令胡哥的支持。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发起了【华人境界】,我是创始人。我在【华人境界】第一届的时候就跟大家分享了很多【华人境界】的背景和一些具体的情况。今天我不过多的讲这些背景,因为我最近去了一趟卢森堡,去拜访了《华人人类家庭》的永久展览。回来之后跟令狐歌滔滔不绝的聊了很多这方面的事情。他觉得我的这些经历和观展的读后感,也许蚂蚁平台的朋友们会有兴趣,让我我过来跟大家聊聊【华人境界】和《人类家庭》的关系,还有我走访卢森堡克莱沃古堡的具体经历。我大概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1993年来到了英国,然后移居在这里常年生活。我从2000年开始成立了英中创意国际公司,从事文化与商务,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对接活动和工作。中间也出了几本书,可以说我最近的项目【华人境界】国际摄影大奖赛,更加集中的把我以前的经历和对文化与摄影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做一个总结。【华人境界】是我和我的合作伙伴林恩在2020年共同创立的。他的目的就是通过精彩的摄影作品展现世界华人的生活面貌和文化传承,探讨人类共通的价值观。通过国际展览和交流活动促进摄影师之间的国际对接。【华人境界】的创立有两个初始的灵感来源,其中之一就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1955年策划的《人类家庭》历史性和地标性的展览。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最受世界瞩目的大型摄影展览。我被那些大师们的作品所震撼,更为展览所表现的人文精神,人文共通的喜怒哀乐的本性,生老病死的轮回所打动。国内也有人把它翻译成《人类一家》,可能《人类一家》更能够精准的表现人类家庭的核心。但是我觉得可能《人类家庭》更能够客观的,比较中性的说明展览的主题;另外一个灵感来源,就是我在做中英文化和摄影方面的工作也有二十多年了,身边聚集了各种类型的,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和华人。他们之中有本土的第二代移民,第三代华裔,无论是说中文或者普通话,还是说广东话,只要一看是华人的面孔,我们之间的距离马上就拉近了。然后我就豁然的醒悟到,华夏文明的传承是非常强大的,它渗透到我们每个华人的骨子里面,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无论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哪里生存,都挥之不去,所有这些细节便构成了我们的DNA,成为凝聚我们这些华人的华夏传承。其实英国也是有相似的东西,比如说英文,他们的英联邦把英文都传出去了,无论是在美国、加拿大这些英语国家,还是加勒比海,他们虽然都说一样的英文,但是那里的英语本身都有一些变化。而且这些文化传承,就是英国人的传统习惯到了各个国家做了不同的转变和翻译,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自从了解到人类家庭这个大展以后,我就心心念念的想去卢森堡的科勒沃去参观这个常年的展览。我这次到卢森堡有幸的拜访了那里的策展人,所以问了很多相关的问题。我一直在阅读各种各样的文章研究。所以,有机会能够到那里亲眼看到这个展览,感到无比的荣幸。今天能够跟大家分享也是非常愉快的一件事情。今天我的分享大概背景就是这样的。我们从第一步开始讲,具体的聊聊我到人类家庭参观的情况。第一部分:从【华人境界】追溯《人类家庭》我给发大家发了一张图,这个就是1955年MOMA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在进行展览,之后这个展览通过六七年的时间,在全世界91个城市,38个国家、六大洲进行巡展。有数以千万人来参观。然后这些展览的作品大概一共有503张照片,来自68个国家的273位摄影师的作品。接下来我会给大家发一个名单,所有的273位摄影师都在上面。史泰钦当时是策展人,也是MOMA的设计艺术总监。所以他从世界各地收集了大概400万张作品,经过四年的准备工作,最后策展成了大型的摄影展览。他为此也起草了一份和平宣言,倡导和平和人类在本质上的平等。展览结束以后,大概60年代,史泰钦与卢森堡和美国政府之间达成协议,正式把这一批作品转到卢森堡保存,并长期对外开放。自从1994年摄影《人类家庭》在卢森堡展览之后又有很多变动。比如说一些重新整理、重新修复,最后在2003年才对公众进行正式开放。我给大家发了三个幻灯片。这是我在博物馆里面照的一张图,大概看到这个展览曾经在全世界各地进行巡展。不仅仅是我开始以为的欧洲大陆发达国家,实际上你们看到在非洲、南非、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都进行展览过。据说西班牙、越南、中国没有参加这个展览。我大概剪了几张图片,因为有版权的问题,所以我不合适过多的把照片发在这儿。但是你可以看到多罗西亚·兰格的《移民母亲》的这张照片和左边这一张艾森斯塔特的照片,都是当时大师级或者非常重要的摄影师的作品参与了。我后面又发了非常全的一个名单,所有的摄影师都在上面了。这其中也不是所有的摄影师都有名声,有的还是佚名摄影师,他们认为这个摄影师作品很有代表性,所以就在档案库里边寻找的,然后发出来。这张图就是克莱尔沃古堡,作品就在这里面展出,右上侧的图是新版《人类家庭》的图录,下面这个是过去的图录。我为什么要发这个地图呢?大家可能都知道卢森堡是世界上非常小的一个国家,它只有一个卢森堡机场,卢森堡城市就是卢森堡的首都。克莱尔沃古堡是在国家的最北边,一般的情况下,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当时我们正好赶上当地的暑假,八月份修路,所以我们只能用公共汽车来到达克莱尔沃。换乘四五辆公共汽车才能到那儿,最后一辆公交司机到站忘停了,所以把我们放在荒郊野地之中,最后差两三站地了,也走不到,所以我们就在半路拦车,拦了二三十分钟,也没有人给停,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你们是谁。最后,终于有对非常善良的波兰夫妇给我们停下来了。半小时以后,终于抵达了克莱尔沃古堡看展览。左上侧图片是那里的策展人安可,他们非常友好。其实周二不开展,我们都不知道,随后为我们把展览打开,她也非常耐心的回答了我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们也能想象,因为我对人类家庭感觉特别的深,所以我就总在研究,有很多的问题,她大概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来陪着我们,给我们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在1955年MOMA纽约开展。六、七年的时间在全世界做巡展。下面这一个阶段就是这些展览在卢森堡的情况:1964年—1966年:60年代达成协议,正式赠给卢森堡。1974年—1989年:部分展览在克莱尔沃进行展出。90年代:进行修复。1994年—
2022年10月7日
其他

静像的探索 - 郭宬分享会实录(12000字)

海报制作:墨小米蚂蚁隔壁班--郭宬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文字整理:孟小军各位朋友,各位影友,大家晚上好!我是郭宬,非常感谢令胡歌老师的邀请,感谢浙江省摄协新摄影组织专业委员会和蚂蚁摄影联合搭建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我有机会在蚂蚁隔壁班里和大家聊摄影。原来以为,就在自己的群里分享,后来发现居然有十多个群,有5000多人,这中间不乏有很多的专家、大师,所以,心里还是很忐忑的,如果有讲的不到位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静像的探索。很巧的是,今天早上我刚听了安光系老师在他的摄影读书会推送的关于静物摄影的知识,令我受益匪浅。所以,我在征得安老师的同意后,临时将这个内容加入到今晚的课件。因此,我首先将会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将这些关于静物摄影的知识汇总精炼后转达给大家,在此感谢安老师的支持。首先,我们聊聊静物。静物不是对一个物体简单的收集,一个静物,能折射出主人所拥有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也就是说,主人的生存状态是很容易通过它身边的某一个物件展现出来。这些被摄的对象要么是自然环境中的植物,要么是家庭环境下的物体,而摄影师呈现出来的静物,则体现了其对物体形式的一个观察,体现了摄影师对事物的一种态度,他的表现形式最终是由艺术形式表现出来。“静物”这个词,最早应该来自于荷兰,他们开创了一种视觉研究方式,而关注的对象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物体。世界上第一幅静物照片是1837年达盖尔在摄影室内用自然光拍摄的《画室》。这幅照片,也是存世最早的达盖尔银版法照片。英国著名的摄影师罗杰·芬顿,曾经给大英博物馆的馆藏进行拍摄,他拍摄的著名作品《水果和醒酒器》,展现了他的用光和构图技巧。与他早期的更多纪实作品不同,静物是罗杰·芬顿有意识的努力将摄影媒介与更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罗杰·芬顿的作品和早期的摄影师查尔斯·奥布里、阿道夫·布劳恩和路易斯·阿瑟·杜科斯·杜豪伦他们的作品,有一些相似之处。1905年,阿道夫·德·梅耶尔拍摄了系列作品《玻璃杯与影子》,很快这些作品推动了一场新的艺术运动,摄影师们开始通过一些抽象来探索艺术形式。杰罗米·芬克通过拍摄来探索了事物的美学形式。1924年,他的作品《盤旋》成了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安德烈·柯特兹的《叉子》
2022年9月30日
其他

我拍金丝猴 - 姚汉军分享会实录

海报制作:墨小米蚂蚁隔壁班--姚汉军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各位老师,摄影界的朋友晚上好,首先要感谢浙江省摄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毛小芳老师推荐,感谢令胡歌老师利用网络平台的机会与摄影朋友今晚共同分享交流。摄影,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拿起相机不是一个梦想,全国大大小小的景点都成了摄影人的天下,从爱好摄影,拿起相机,到大胆按下快门,拍摄多了,到难以按下快门有一个很较长的时间。小时候什么都想玩玩。就摄影来说,60年代末经常会向父母亲要几毛钱去照相馆租个135相机,买一个(黑白)胶片,这对当时来说青年人也是很时髦的,与同学们外出游玩拍些片子做个纪念,(现在也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小青年时的相片)当然那时候就是玩玩而已。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关系,经常会(与领导们一起)外出工作等,相机也成了我出差的必备工具。特别是1999年5月我们国家实行七天长假给我带来了很好的一个摄影空间,那时又没有八项规定,每天陪同客人喝酒再喝酒,频繁应酬的节奏让我觉得会把自己身体喝垮的,于是我决定只要一放长假就拿起我心爱的相机外出摄影,跑遍国内。当然,一段时间朋友们对我也很不理解,但时间长了也理解了,大家知道我有这个爱好,一到长假我一定就外出摄影去了。摄影真有阶段性,初玩摄影时没有思想,只是被一种热情而燃烧,那个年代拍的是胶片(不是现在的数码)拍一张要少一张,少按几张快门,怕的是135胶片36张拍完就没钱买了。所以拍过胶片的影友体会会特别深,按快门是不随便的。期待胶卷冲出来看它的好与坏,60-70年代摄影除了文化馆就是照相馆的老师,一个县级(市)上拿相机的人相对来说少的可怜。那时对摄影的理解其实是很肤浅的,起点都太低,摄影时间长了,自己也感到不知摄影道路在那里?听不到正确的声音,只能买些摄影的书籍自学。2000年我去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学习充电,为提高自己摄影寻找方向。掌握理论知识,跟着名家外出实践采风,凭着对摄影的钟爱,自己的摄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得到了飞快的进步。2009年4月(15日)在家乡浙江诸暨举办大型摄影展及《澜.域》摄影集的发行。2017年8月(20号专程去)在云南大理影展上与著名摄影理论家、评论家、中国摄协副主席陈小波老师和珠海中国著名摄影家,策展人吴晓鹏老师一起为我出版第二本影集《赤道上的动物天堂》及在浙江美术馆举办大型展览给我做了专题访谈录《做一本对影像尊重,对自然尊重的好书》我说: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更多的人拿起相机,拍摄的范围也更广了,拍摄的内容丰富多彩了,我也知道身处中国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去拍摄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工厂,一条街道以及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的变化是很重要性的记录,但我也知道完成那样的拍摄是需要文化结累,需要深刻理解,需要更高境界的,不是说你想拍就能拍的,所以说没有足够的文化积累,没有更高的境界,没有更多的修养,有些题材我不敢去触碰,现在我知道很多东西不是靠专业能够解决问题的。算算我现在拿相机也几十年了。大体上我已经知道什么路该走什么路不该走。什么片子该拍什么片子不该拍,我的能力什么能拍,什么拍不了。今后,我只想做一个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摄影人。(这个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中心意思,是对拍片要有思想,要有主题)由于内心对自己多年来的摄影之路很清晰,所以也有了自己的摄影方向,特别是在当前摄影的舞台上高手林立,现在的年青人创新的思想敏捷,后期变化莫测,我的路该怎么走?扬长避短,适合自己(经济条件,时间条件,身体状况,爱好专题)找出符合自己的实际条件的摄影专题之路,摄影是一种文化,拿相机的人也应该成为一个文化的人--拍摄专题。现在交流下我的鸟类与动物专题拍摄情况:鸟类与动物我是2006年5月开始喜欢拍摄的,因为这个阶段数码相机突飞猛进已经到了比较成熟,拍摄鸟类胶片与数码相比应该是数码得心应手了。那时连续几年去江西象山拍白鹭,静静观察白鹭一路艰辛迁徙,我开始对动物产生了敬畏,也开始对自然和环境产生了原来不曾有的情感。观察白鹭的很多行为,我发现动物实际上是我们的榜样。有些事,我们都做不到了,动物能做到,而且有时比人类还做的好。因白鹭动作漂亮且飞又慢,比较好拍。白鹭从4—5月迁徙,谈情,做巢,孵化,喂食,教小白鹭起飞系列我都拍下。2007年开始对山东荣成天鹅的拍摄,也去青海可可西里拍摄藏羚羊,2011年开始四年时间拍摄肯尼亚动物,出版专集《赤道上的动物天堂》,肯尼亚驻中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参赞鲁本.基普图戈专程从北京赶到浙江博物馆参加开幕式,鲁本•基普图戈文化教育参赞的到来无疑给摄影展增添了一道意义非凡的靓丽色彩!2018年3月28日他从北京又专门发来评论:我谨代表肯尼亚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大使和肯尼亚人民,感谢姚汉军先生和浙江美术馆举办了非常震撼的摄影作品展览,其主题为赤道上的动物天堂。我们赞扬姚汉军先生选择肯尼亚作为非洲野生动物摄影和展览的国家。所展出的极大部分作品是姚汉军先生六年内四次赴肯尼亚拍摄的野生动物。肯尼亚人民非常高兴与来自中国的摄影大师——姚汉军先生相处。他对肯尼亚的访问,他的摄影踪迹以及摄影作品展览,生动地阐(产)释了生活在自然环境里的野生动物,极大地推动了肯尼亚作为旅游和文化交流胜地。这次摄影作品展览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疫情前也去北极拍摄北极熊,去南极拍摄帝企鹅,各种鸟类的拍摄当然是更平凡了,当然我说的要找出符合自己的实际条件的摄影专题之路。金丝猴专题介绍今天向影友们交流我几年来拍摄的川金丝猴,是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黄羊藏族乡草原村海拔1200米的山上,因金丝猴一年四季生活在高山上,所以我也抓住四季中最好的季节时间段去拍摄。金丝猴,毛质柔软,鼻子上翘,现在世界上有5种金丝猴: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全)金丝猴、越南金丝猴,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川金丝猴,别名狮子鼻猴、仰鼻猴、金绒猴等,群栖高山密林中,金丝猴的共同特征为鼻孔大,上翘,嘴唇厚,无颊囊,这是为了适应高原缺氧进化而来。其中川金丝猴毛色为金黄色,肩背具长毛,尾与体等长或更长,成年雄体长平均为680毫米左右,尾长685毫米左右;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也喜欢吃一些鸟蛋等肉类,栖息地海拔1500米左右,身上的长毛可耐寒。5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四川是川金丝猴的首次发现地,也是栖息地面积最大、数量最多、涉及川金丝猴的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份,大约有近万只川金丝猴分布在岷山和邛(群)崃山系。他们常年栖息于海拔较高的高山密林中,营树栖生活,四季分明,随着季节的变化,在适宜的生境中垂直迁移。他们世代在这里繁衍(也)生息,被人类发现以后,接受人类的友好投喂,与人类形成了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它们性格温和,萌态十足。它们毛色金黄鲜艳,在阳光下闪若金丝。它们智力高超,是一个异常灵慧的灵长类族群。成群的川金丝猴下山,到林中觅食嬉戏。拍摄要点:拍摄金丝猴最好了解下当地的情况,有机会与拍摄金丝猴经验的摄影师交流下更好,做到心里有数。出发前检查自己的相机电池满否?(必须带上备用电池),一天的储存卡够用否?观察现场该使用什么镜头合适?同时在相机中迅速调整功能设置。检查在相机中设置好连拍模式和对焦模式?根据不同场境使用不同镜头和光圈。在野外拍摄当然要注意根据不同的节气穿好防冷防署的衣服和防滑鞋,带上防虫叮咬的药水,备点干粮和开水,因环境的原因上山后一般情况下要到日落后下山。在现场拍摄前你可以先观察下金丝猴的基本习性再拍摄。金丝猴是一种异常灵慧的族群动物,上窜下跳,在拍摄它时,不能只是清晰记下它的本身是不够的,这样画面会显的单调,你也得轻手轻脚跟踪它拍摄,所以要时时观察,拍摄者也是很辛苦的,你要寻找金丝猴富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场景与画面,如在树上嬉戏玩耍。在雪地里穿行寻食,时而在树梢间跳跃,如打闹嬉戏,相互依偎,小猴吃奶,闹春表情,冬天下雪天金丝猴还抱团取暖,家族打斗,奇怪瞬间等场面,他们做出可爱的动作,萌态十足、灵气尽显。把画面记录有更大的阅读性。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总体原则告知我们:“世界上每一个动物都拥有其独特的内在价值,应该被尊重和保护。动物拥有生理决定的内在特点,兴趣和天性,并且可以感受疼痛。所以世界上每种动物都有权力在人类的手中以一种远离那些可以被避免的痛苦的方式生活,而不是仅仅充当为人类谋利的原材料。那些被人类所有或者在人类控制之下的动物,应当被安置在适合这个物种的合适的环境下,而且,如果一个物种的生理和行为上的需求无法被满足,那么这个物种就不应该被人类掌握和控制。当在人类控制之下的动物福利状况存在问题时,毫无疑问人类必须向这个动物提供帮助,并且,各种不同使用动物的目的必须被有规律地不断重新衡量.......”陈小波老师告诉我:你只爱摄影,只爱相机,不爱这个世界,不尊重他者的生命,就是用最好的相机,跑了最远的地方,又有什么用呢?对呀,人类要爱护动物,才能有资格拍摄动物,地球是我们共同家园,动物是人类最好朋友。我借今天的机会唤起大家人类对动物的保护,做一个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好公民。英国顶尖摄影师迈克尔.弗里曼就给出了衡量一副作品好坏的六个标准:一,好照片必须包含思想。二,好照片纯熟的技巧。三,好照片要有陌生感。四,好照片能让观众产生多层次的感受。五,好照片具有其自身的摄影背景。六,好照片不模仿。今天我就交流到这里,再次感谢摄影界的朋友用休息时间今晚一起交流,谢谢!END“蚂蚁隔壁班”分享会安排:1,陈吉堃,《我的摄影经历》
2022年9月23日
其他

“蚂蚁隔壁班”分享会海报集锦(1-130期)

,第24期,凌鹤,第22期,滚刀肉,第18期,朱昱安,第15期,烟丝,第5期,安礼楠,第2、3、4、6、7、8、9、14期,周满END“蚂蚁隔壁班”分享会安排:1,陈吉堃,《我的摄影经历》
2022年9月18日
其他

田凯"平成时代的日本摄影-在现实与虚构间游移" 分享会实录(10900字)

海报制作:二姑娘蚂蚁隔壁班--田凯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文字整理:钱丹蚂蚁群的群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分享人田凯,首先非常感谢令胡歌的邀请。当然我有这个机会在今天晚上跟大家聊聊天,也非常感谢大家的时间,不知道今天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来说有没有帮助,我尽力而为。今天分享的题目叫《平成时代的日本摄影—在现实与虚构之间游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题目呢?是因为我是在2006年的时候来到日本,当时是日本的平成时代中期,这个时代跟我的个人发展是切实相关的。时代这个词是日本人经常喜欢用的一个词,它并不是具有宏大历史观的概念,只是日本一直存在年号这个概念,新的天皇上任之后,他们都会更换自己的年号,大家都知道这是跟古代的中国学来的。
2022年9月16日
其他

图像的现实隐喻与自我投射 - 汪滢滢分享实录(7000字)

海报制作:墨小米蚂蚁隔壁班--汪滢滢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文字整理:钱丹大家晚上好:我是汪滢滢,今天我会把自己创作的经历和未来创作的方向跟大家做一个汇报,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带给大家一些创作的参考。我们先从项目《洄》开始介绍,2014年我开始拿起相机创作,这个项目是2015年开始设计的,一直到2019年结束。以手工书的方式呈现,2020年第一届abC书奖优胜入围,今年六月份,“假杂志”出版了《洄》。因为疫情的原因,出版物被耽搁了比较久。其次,手工书是个人情感性比较强的项目,为了保留作品的手工感,“假杂志”想了很多办法,整个设计团队花了不少的精力,前后改了很多版,七月份印厂全部印完。感慨之余,我觉得无论是展览也好,作品线上分享也好,它是要成为一本书之后才是完整的结束。跟大家分享一些早期拍的废片,是我第一次回到我的出生地,我在襁褓里的时候就离开了我的出生地,第一次回去快40岁了,当时我带了一个数码的微单相机,带了少量的胶片。当时还没有确定以什么样的形式,使用什么设备,具体拍什么,都没有很清晰的构思。我想先去看一看,了解当地是什么样的状况,可能是第一次去,带着很多的好奇,我不停的按快门。整理照片的时候,我甚至有一些沾沾自喜,觉得部分相片甚至有一些“马格南”的风味。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不断的沉淀之后,我把它们定义为废片,就是我刚刚分享的这些照片,这些照片都是我羞于拿出来的,都是第一次回老家拍的照片,我觉得当时有太多技巧性的东西想实践在这个项目上面,这是很无聊的一件事情。现在看来这些照片跟我想表达的东西没有任何的关系。虽然那只猫刚刚跳起来被我捕捉到了,图片上面的视觉刺激感,好像在强调这些东西。当时我很明确的决定用彩色去呈现,结果拿错了两个黑白卷,但黑白胶卷所呈现出粗放感的照片,反而觉得它们的感觉跟我的关系更大一些。我不是迷信胶片摄影,我就是始终觉得胶片摄影的创作过程会更单纯。大家应该也很有体会,我们在数码拍摄的时候,会回看液晶屏显示出来的效果,觉得不满意就再按一张,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对自我技术的完美追求,会强调这些东西。但是胶片它是一个暗盒,你看不到结果。就是这个东西带给你情绪的刺激,你想要去按一下快门,结果是天意,是一种偶然性。所以说:“艺术创作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这句话我是充分赞成的,我现在是觉得过分雕琢的,或者自己主观的技巧,强加太多的东西,反而觉得他跟艺术会更远一些。你自己想表达的那种情感,哪怕是非常拙劣的笔触或者非常幼稚的一种状态,但是能让人感觉到你的情感或者那种真诚的感觉。我反而觉得离艺术非常近,这是我第一次回馆陶县之后,带给我非常重要的冲击。所以,我虽然拿起相机一年开始创作,但在《洄》这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自我的反省,自我的审视,包括不断的跟这条创作道路上的一些奇遇,都使我快速的有一个新方向的构建。在第一次回来之后,我大致知道我的出生地的模样,它打动我的是哪一些东西,我还想去接触一些什么样的东西,心里就逐渐明朗。2016年我又去了第二次,所以我觉得摄影创作也是一件非常有魅力的事情,它注定了你要走出去,你要怎么出去遇见,去碰撞,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不断的习得。在这之前,我主要靠绘画和写作来抒发表达自己。尤其写作,我觉得你坐下来拿起笔,书写下来的东西是你人生到那一刻的所有智慧和经验,或者情感习得的抒发,它在你整个书写过程当中会是一种比较封闭型的创作过程。但是摄影师是开放的,是不断的遇见。第二次之后,我一共回去四次,就完全放弃了用数码拍摄,所有的拍摄全都是用胶片去拍。我想保持这种原始的创作感触力,其他的就交给这个暗盒。有一些照片,甚至是暗盒跟我一起来完成的,它有时候会有一些漏光,包括《洄》这本书里面的图片也有。我拍一个老乡头上有一个钟,钟表的部分就被漏光了,我觉得漏光的位置色彩都非常好。就是这样的感觉还原我自己想要寻找的东西。它出现的成果就像一种解答,包括我的际遇一直在帮我解答我自己想要去面对的一些原生家庭的困惑问题。第一张拿棉花送给我的老乡,是我自认为比较满意的照片,因为它是一个奇遇。我进村遇见的第一位老人在棉花田里工作,那一年棉花丰收后却卖不出去。我跟他攀谈说我是出生在这里,他表示很惊讶,因为无论我的整个外形、状态、口音,都不像本地人。他很由衷的摘了一朵棉花送给我,老乡这种情感的表达很淳朴,他没有用搜索能力的话来跟我进行交流。而是用最朴素的方式把他手上的一朵棉花送给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我的出生地是一种欢迎我回来的状态。所以这本书的第一张照片也是这张肖像。后面的一些图片,无论是风光、物件,还是老乡,好像我的视角会更凝聚到我习惯性的看待事物的方式。我平时也是习惯性的会观察到一些细致入微的东西,哪怕走在路上,树叶之间的光影,或者风吹动了什么,都比较容易引起我的关注。蓝色花布是我父亲的沙发上面的盖布,也代表了他的一种审美。这些作品代表了我从事艺术创作工作之后,对艺术的思考和方向的转变。我接下来的创作都喜欢有抽象意味的东西,因为它有更广阔的隐喻性。因为我自己是有文学专业的背景,所以在读一些文章的时候,不太喜欢作者面对一个事物的时候,把自己的主观的思想描述的很穷尽。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作者无论是语言表达上还是文字表达上,作者会把自己的思想放大,然后辐射到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因为每一个事物都是非常多元和含义广阔的,它的复杂性,它的多元性构成事物的有趣,构成了生活的趣味性,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创作者谨慎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留一些契口给大家思考。同样一件东西,我在做主观表达的时候,观者也会有一个辐射出来的想法。这样的作品会产生跟观者之间的联动,或者引发更多的思考。我觉得可能会更成功一些。摄影的艺术创作,非常重要的就是真诚,坦诚和真诚是做艺术家的一个职业要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在你的作品当中会暴露出来。如今,当下的观众眼睛都很尖,你的作品里面掺杂了一些导向性或者不那么真诚的东西,大家都读得到,尤其所谓的炫技。表达和表现的哪个更重要艺术一定是跟表达有关的,我们去赞扬亚当斯、土门拳的作品的时侯,会看到这样的作者,他愿意站在他所喜爱的题材后面,用技术非常深沉的还原一些东西,但是我们所谓的沙龙摄影经常会看到,很多作者愿意站在他喜欢的事物之前或者之上,去做一些PS,做一些滤镜,做一些非常主观强化的东西,就让大家看到这个自然景观的时候,会先看到作者本身。我觉得这两种做法的表达,大家非常好理解,最后能够沉淀下来的东西,应该都是跟真诚有关系的,跟表达有关系的。在这里说一个题外话,我跟两位艺术家朋友,最近在做一个新的project(项目)叫《Art
2022年9月9日
其他

拍摄,重构和再现 - 胡延松分享会实录(7900字)

蚂蚁隔壁班--胡延松在线分享会声音版语音整理:玫瑰之上各位老师、摄影朋友,晚上好!非常高兴能够接受浙江省摄协毛小芳老师、令胡歌老师的邀请。利用网络平台,就影像的艺术创作和实践,与各位朋友们作一个交流和分享。在分享前,先进行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浙江宁波人,40多年来,无论在部队的7年还是在大型国企的34年,工作经历和背景都与美术、摄影有关,从部队时期电影放映员、美术宣传员到企业的美术摄影干部,为自己致力于当代艺术摄影的创作和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石化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特聘摄影师、宁波市摄影家协会理事。2022英国格拉斯哥中国学联第二届摄影大赛评委。曾获2015年“伯奇杯”中国十佳创意摄影师;2020年中国摄影网“中国十佳摄影师”(提名);获中国石化第一届、第二届朝阳文学艺术奖;获宁波市第一、二、三届摄影奖。曾在中国大理、丽水、平遥、宁波等国际摄影节(周)举办摄影艺术个展。多组作品在第23届、25届、26届、27届、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获奖;多组作品获国际摄影大赛金奖;多组作品获全国主题性摄影大赛金奖;多组作品获浙江省摄影艺术展、浙江省
2022年9月2日
其他

《重读1984年珠江流域的影像纪录》-王璜生分享会实录(11000字)

海报制作:侧耳听风蚂蚁隔壁班--王璜生在线分享会声音版(2021年7月31日)语音整理:玫瑰之上文字整理:十字街头的塔大家好!这样的讲座方式我还是第一次参与的。以前腾讯会议的方式或者其他讲课方式多少都有面对面,但是这样在微信上的分享会确实有点特别。首先,我向各位多数未曾谋面的朋友们问声好,也非常感谢“蚂蚁摄影”,还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安排了这场活动。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重读1984年珠江流域的影像记录”,分为四个部分:一,一场说走就走的珠江溯源骑走1984年,也就是在那轰轰烈烈的八十年代中期,我作为一个比较喜欢玩的年轻人,因为当时在工作等各方面都有些问题,便和好友李毅两个人说走就走,做了这样一场行程3300多公里,八十多天的“珠江溯源”骑走活动。从我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广东省东部的汕头市,它也是珠江的出海口之一出发,一直骑自行车到深圳、珠海,跨越伶仃洋,这是珠江主流的一个最主要的出海口,在这个出海口历史上曾发生了很多重要事件,特别是南宋末年及近现代等。然后穿过珠三角,进入广西,一直到贵州,也来到了云南。珠江的源头在云南曲靖的马雄山麓。在这一路上做了很多事情,包括写作、拍摄、画画等。我是画画出身的,李毅画油画,我画国画,我们原初的想法就是出去走走,一路写生。大家知道,做艺术都想有机会出去画点画,叫做什么“采风”,而学艺术的人也多会拍点照片,加之我们汕头有一个“公元”胶片厂,这是一个机遇,我们可以比较方便获得胶卷,同时也有很多摄影的朋友,因此,我们的这一行也将画画、摄影作为很重要的工作了。同时,在这一路上我还有一个特殊工作,就是每天都记“日记”。而且还是记得比较认真,将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等写了下来。当年的写作并没有想到今天会将它重新拿出来,但是由于特殊的时间因素和特殊的原因,这些“日记”文字,这些画和摄影,在2020年疫情期间,因为有了更多空闲的时间,被我翻了出来看看,并做了整理。三十多年,我一直没去整理它们。整理出来后,拿给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他们看看,他们认为这些文字,图像等,多少记录了一个时代及一代人的个人视角,很有时代的影子,就给出版了。谈到这次的远行,我觉得从大的历史背景来讲,应该就是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也激发了年轻人的精神活力与行为表现,从而产生了对文化、对生命的一种新的渴望与追求,促使了这一代人在那个特殊年代有这样一种冲动,要走出去,要去寻找我们自己,要去找到我们所谓“心中的橄榄树”、“梦中的橄榄树”等等。这是大的文化背景。在时隔了三十多年后,我们重新回头看,像我这样一个具体的人,当年生活和工作在汕头这样远离文化中心,一个古老、典雅但又边远的小城市,但是。轰轰烈烈的85’文化思潮、美术思潮,对汕头这样一个比较安静偏僻的地方,同样带来了冲击和影响,我们这样的小城文青同样感受到大时代文化震荡的力量,也有了一种想要走出去的强烈欲望。因此,就有了这样一次说走就走的骑行。对我当时来讲,其实更希望是对自己意志与独立能力的一种磨练与挑战。因为从路线的选择,怎么去走“珠江溯源”这样的路程,在当年没有GPS,我也没有较充实的地理知识,那我们如何沿着珠江的主流,尽可能靠近珠江的河道路来走,而且还是用骑车的方式。应该说在路途的后半部是极为艰难的,尤其是在广西的西部,到贵州的这一区间,骑车都是非常非常艰难的。这一路走下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磨练了自己,使自己能够在意志上,在学识上,在如何看待一个新的世界、新的外部世界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也获得了关于知识、人生等的新天地。回过头来说,我走过的这三十多年,后来的一切生活、工作经历,也包括对待世界、人生等的态度,都与我当年的“骑走”历程有很大的关系,它给我的影响非常之大。二,37年前的珠江流域图景我先给大家看几张照片。从路上的一些照片上看,我们当年所经历的,确实是一个既浪漫又不平凡的路程。这浪漫在于我们的这种想法,这样去选择路线,这样去进入大自然,这样去深入到珠江的流域,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浪漫的想法和行为。一路上的画画、写作、拍摄等等,也算是非常浪漫的方式。而在路上可能会碰到种种的问题,包括推车上山,包括面对大山无尽的绕来绕去的路,在我的很多日记里面都记录了在这样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这是我当时在路上写下来的一些“日记”。其实我更确切说应该是信件,但又可以说是日记。这是当时一个比较有浪漫色彩的东西,我当时刚刚认识一个姑娘,但很快我就出去进行了这场漫长的行走,因此在这路上,一方面是想记下我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另一方面,也想将这样的一些东西传递给我刚认识的女孩。所以,这一路上就有了这样一种动力,坚持记下“日记”,并每两天找个地方将“日记”寄给远方的人。在七十多天、八十天左右的时候,写下了九万多字的日。我后来回过头来想,觉得还是挺令自己惊讶和感动的,因为在那么跋涉的路程中,又骑车、又汗流浃背、又灰尘滚滚、我又推车上山下坡,有一天推车九个小时上山等等。还要画画,还要拍摄东西,我总共拍摄了接近一千张的胶片,当年不是数码相机,这一路也画了一百左右张的国画写生作品,及很多速写。但是在这样的路程中,还能够每天晚上坚持写下来一两千字的文字记录下我的路途中的所见与感受。虽然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这些文字觉得挺幼稚的,有些挺那个年代青年人幼稚的想法与表述,但是也看到单纯,看到曾经的那种纯真与朴素,因此也觉得值得好好保存与珍惜。广西师大出版社也看到了我的这些文字记录了一代或者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一种比较天真烂漫及纯真的想法和眼睛,记录了八十年代珠江的一种观察与图像,因此也将它们出版了。我们可以来看看三十多年前拍摄的珠江这些图像,虽然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是像这样一九八四年的珠江流域生态考察的文字与图像,也许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当年很多的事、物、人,都成为了一种历史的背影。同时,这些图像又见证了我作为个人,我的艺术与人生的一个历程。这些照片,主要是从珠江三角洲到西江一带拍摄的。珠江三角洲,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很宁静的世界,乡土味很浓,划龙舟啊什么等等,可以看到八十年代珠江三角洲那种宁静而秀美的景象。在我的日记里面记录了我对珠江三角洲的女人和男人的观察。例如在八十年代,拥有一辆自行车很不容易。珠三角的男人骑的自行车,会保护和包扎得很漂亮,在上面还点缀了很多纺织品、通花等等,将它打扮得漂亮精致。珠三角的男人其实是手很巧的,也很能干勤快的。西江是珠江进入广西后的一个名称。珠江流域在广东境内靠下游这一段,我们叫做珠江,但是到了广东的西面一点,开始进入广西的时候,这里就开始有西江的说法。西江再往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名称,再往上叫做桂江、黔江,再往上有称为红水河的,那是到了广西西部了。然后,进入了贵州,有南盘江、北盘江等等。整个珠江流域在各个地方它有不同的名字。对于珠江流域文化的研究、考察与重视,早在三十年代,在广东,广州成立了广州市立博物馆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学会,叫做“黄花考古学院”,他们就提出了作为一个新建成的公立博物馆,应该挖掘与构建
2022年8月29日
其他

从新书《深濑昌久》到日本的独立摄影画廊 - 李弋迪分享会实录(8000字)

跨页平摊实物尺寸:14×20.3cm页数:280页全网统一售价:89元(国内除边远地区外包邮)请识别二维码加好友联系购买END“蚂蚁隔壁班”分享会安排:1,陈吉堃,《我的摄影经历》
2022年8月19日
其他

同游与往来-山水之于摄影观看之道 I 周子杰分享会(16000字)

木胡什《我们的太阳在路上》71,靳华,《视觉日记》72,张宏伟,《2000年以来的甘肃摄影》73,吴小淮《群雄逐鹿
2022年8月12日
其他

现实与重构 - 欧阳世忠分享会实录(10900字)

这张照片是桑叶。桑叶是我在养蚕的过程当中,自己种了很多桑树,把桑树放在花盆里面养,然后把蚕放在桑树上面吃桑叶,被吃过之后,形成了一些斑驳的肌理,刚好有120张桑叶,最终我把他们拿下来,做成了标本。
2022年8月5日
其他

探索摄影之旅 - 江融分享会实录(23000字)

19×25cm装帧:圆脊精装页码:448页字数:269千定价:228元优惠价:148元(国内包邮)请识别二维码加好友联系购买“蚂蚁隔壁班”分享会安排:1,陈吉堃,《我的摄影经历》
2022年7月29日
其他

关于独立制作画册你想知道的一切 - 张涛分享会实录(7800字)

这几张画的名称也是《壳》它其实是我整个项目的一部分。而且同时我也做了一个短片,这个题目依然是《壳》。也就是说,摄影作品加绘画作品,加短片,再加一些装置实物类的作品,总体构成了壳的这个项目。
2022年7月21日
其他

为什么收藏国产相机最后都赚了 - 李辉分享会实录(9300字)

都是满满的收获!国产相机收藏,是一段美好的人生记忆!笔者在上海获赠书法(交流者是华侨摄影协会秘书长、相机收藏家祖忠人)END“蚂蚁隔壁班”分享会安排:1,陈吉堃,《我的摄影经历》
2022年7月15日
其他

“蚂蚁隔壁班”分享会海报集锦(1-120期)

,第24期,凌鹤,第22期,滚刀肉,第18期,朱昱安,第15期,烟丝,第5期,安礼楠,第2、3、4、6、7、8、9、14期,周满END“蚂蚁隔壁班”分享会安排:1,陈吉堃,《我的摄影经历》
2022年7月11日
其他

惊鸿照出啥影 - 颜长江分享会实录(8000字)

木胡什《我们的太阳在路上》71,靳华,《视觉日记》72,张宏伟,《2000年以来的甘肃摄影》73,吴小淮《群雄逐鹿
2022年7月10日
其他

棉布带你看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 - 棉布分享会实录(12000字)

Museum)是威尼斯最好的地方,古根海姆基金会配合展览的就是超现实主义的一个群展,里面主要是他们的收藏,男性的,女性的都有,和塞西莉亚的女性超现实主义进行了对应。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
2022年7月8日
其他

留学日本学摄影你需要知道的 - 张钰分享会实录

什么的,这些东西都发展的特别快。其实世界上你拍什么,可能大家立刻就能看得到。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能,渐渐的没有一个什么所谓的一个地域的一个限制,慢慢的就会变得统一了。
2022年7月1日
其他

从渴望到圆梦-希望工程经典照片的背后故事 I 解海龙分享会实录(14600字)

木胡什《我们的太阳在路上》71,靳华,《视觉日记》72,张宏伟,《2000年以来的甘肃摄影》73,吴小淮《群雄逐鹿
2022年6月7日
其他

航海与摄影 - 姚义静分享会实录(11800字)

当时我的船就在不远处停着,我就想拍一张“群鸟朝凤”的照片,就是海燕们围着鸠鸠号的那种感觉。大家知道,鸟儿们飞翔是乱的,它们没啥秩序,我需要用图片“制造”一种秩序,其实就是捕捉一个凌乱中有秩序的瞬间。
2022年6月4日
其他

浅谈碳素印相工艺 - 俞澜分享会实录(6800字)

木胡什《我们的太阳在路上》71,靳华,《视觉日记》72,张宏伟,《2000年以来的甘肃摄影》73,吴小淮《群雄逐鹿
2022年5月14日
其他

“蚂蚁隔壁班”分享会海报集锦(1-110期)

,第24期,凌鹤,第22期,滚刀肉,第18期,朱昱安,第15期,烟丝,第5期,安礼楠,第2、3、4、6、7、8、9、14期,周满END“蚂蚁隔壁班”分享会安排:1,陈吉堃,《我的摄影经历》
2022年5月2日
其他

《照片的罗生门:批评与建构》- 邢千里分享会实录(8500字)

就这样,摄影批评写作其实在帮助我自己慢慢的对中国当代摄影这20年有了一个态度或者说线索,也许未来的两三年,我会把这20年的中国当代摄影进行简要的一个补充。作为第七章,把我这本中国摄影简史真正写完。
2022年4月29日
其他

《大汖村-21世纪中国村落空心化的标本》 - 王晓岩分享会实录(17600字)

Q5:村落空心化从我们国家社会发展来看是必然的趋势,您觉得除了情感的因素,记录这个项目还有其他哪些意义?有没有一种途径能使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你对此有什么建议呢?
2022年3月25日
其他

第11届“蚂蚁摄影奖”揭晓:大奖空缺,靳华、纪雪晗、袁小波、袁徐庆分获优秀奖

三⽉刚好是开春时候。加拿⼤的冬季特别长,三⽉⽓温逐渐回暖,冰雪开始融化,植物开始抽芽,在⼤⾃然⾥,⼀切都开始复苏,慢慢地欣欣向荣起来。初春⼤⾃然⾥的⽣机和⼈类世界⾥的挣扎形成了鲜明的对⽐。
2022年3月19日
其他

《图像、文本、记忆——摄影系的学术脉络》 - 辛宏安分享会实录(14000字)

然后在这个白话的这个章节,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摄影。只不过就是在这个里面涉及到了更多对于大众摄影的具体化、表现形式的分析,同时也对它所呈现的形态,做的一个系统性的描述,还有就是概念上的总结。
2022年2月25日
其他

《我的“侯奖”之路》 - 谭秋民分享会实录(20000字)

木胡什《我们的太阳在路上》71,靳华,《视觉日记》72,张宏伟,《2000年以来的甘肃摄影》73,吴小淮《群雄逐鹿
2022年2月18日
其他

《胶片是否还有意义-谈巴黎暗房与胶片复兴潮》- 王晶分享会实录(19000字)

为什么呢?我们接下来看几个案例就知道了。接下来分享这三张图是山本昌南的一本书,这本书是我在美国买到的一本收藏版,它是用铂金印象的方式印的。但这个铂金印像不是普通的铂金印像,它是美国的master
2022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