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能量场-关于“家当”的故事 - 黄庆军分享会实录(14000字)
大家好,首先谢谢令狐的邀请,能在蚂蚁群为大家分享殊感荣幸。蚂蚁群现在已经有几千人,我觉得做的非常好。那么这种梳理方式,我觉得也很有有意思,因为是一个人面对着微信在说,也相当于对自己的一次梳理。
我的作品《家当》很多人应当看过,对于我一路走来的摄影历程,大家可能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这次就先从学摄影之时做一下梳理,同时也让喜欢摄影的朋友了解一下我走过的摄影之路。我基本上的生活来源是靠摄影,那么我是如何靠摄影维持生计,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呢?
我出生在1971年,对于摄影最早的接触是在我十岁左右回姥姥家黑龙江玉泉的时候,看到我二姨夫给姥姥照全家福,当时拍全家福的时候,但是我印象很深,因为拍照时不需要我上场,我就哭着喊着要上去拍照,当时我二姨夫拿的是一台海鸥的4A相机,这是我对相机的第一次印象。
我开始学习摄影是在1986年,那个时候我发现在大庆龙凤青少年宫有摄影班,所以就报名去学习摄影。当年我的摄影老师叫沈志民,在他的教育下,我学会了如何用相机拍摄黑白胶片,如何自己冲洗放大,如何给照片上光,让我了解了摄影整个流程。
照相机在当年还是一个奢侈品,自己没有相机,所以在我刚学摄影的时候,都是借用青少年宫的相机,后来买过一个华山牌相机,当时我记得是140多元,再后来母亲看到我对摄影那么热爱,就又给我买了一台相机,那是当时我们家里最贵的家当,理光10相机,1700多元。
这是我母亲的照片。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文化不高,辛辛苦苦的在工厂工作,但在支持孩子的爱好上是义无反顾的,虽然她不懂摄影,但支持着我做摄影,所以,我摄影路上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母亲,如果当年没有她的支持,可能我就不会去学摄影了。
在青少年宫学习的时候,通过投稿,第一次在《光与影》杂志上发表摄影了作品。当时拍的照片是下过一场大雨,我从我们家楼上往下拍两个在雨中骑自行车的人。后来也经常会去投稿,投各种各样的杂志、比赛,但更多的都是泥牛入海,我保存了当年很多寄挂号信的收据,厚厚的一沓。因为对摄影的热爱,我就想搞清楚我投出的照片为什么总也不能让媒体或杂志、比赛接受,所以在1992年的时候,我就去参加了首届的中国摄影艺术节,我记得当年我们从大庆坐火车到北京要20多个小时,那个时候经济很紧张,没有钱,不敢去坐卧铺,所以就花20多块钱坐硬座,也是在这次艺术节上,很有幸就认识了王福春老师。
当年王老师获得金像奖的提名奖,所以他在现场做一个报道,我一听他是黑龙江哈尔滨人,当时就萌发了想拜他为老师跟他学摄影的念头。所以在王老师报告完之后,我就去跟他说了我的意图,王老师非常好,就接受我了。当年看摄影节其实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我自己当时去的时候儿,谁也不认识,就知道有中国摄影报,我就直接去找到了中国摄影报社说了来意,当时摄影报的总编陈淑芬女士听说我是从外地来的,就非常热情的给了我不少艺术节的门票,我就有机会进入到各种艺术场合,如果没有她给我的这些门票,可能我就没有机会聆听到王福春老师的讲座,很感谢陈淑芬老师。
当年在讲座上有一位美学评论家丁遵新老师,他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他说做艺术要像盖大楼一样,要有很稳固的基础,无论风怎么刮,你都不能有偏差,不能像武术中的翻跟头,今天突然间很高一下,之后下去了就再也找不到你。这句话对于我人生也很重要,我也一直用这句话在鞭策自己,努力前行。
认识了王老师后,因为从大庆到哈尔滨坐火车只要两个小时,所以从北京回来之后我就经常会去王老师家拜访,王老师对我的要求是每次来一定要带照片,不能不带照片空手来。所以很感谢当年王老师对我的要求和指点,在他的鼓励下,我更多的把镜头对准了人。我之前摄影,由于胆怯,很少会去拍人,也不敢在城市中去拍摄,只是在城市的周边的乡村里头去拍照,因为那里人少。我保留了一张应该是八七年拍的一个照片,我自己挺喜欢的一张照片,可惜不在身边。
所以,我走到现在,我的个人感悟,觉得有的时候在我们成长的路上,能遇到对你有帮助的人,才会一步一步的成长,就像当年我认识了王福春老师,让我很少走弯路。他还带着我们去拍照,去一个叫沾河林场那儿拍摄火车,一起生活了七八天。王老师晚年的时候,他的作品在英国铁路博物馆做了展览,当时影响也非常大,后来英国的大学也邀请他去做展览。遗憾的是,王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王老师这一生,一直把镜头对准了人,在他走后,有很多人深爱他的影像所带来的力量,想给他做展览,我也非常感谢这些人。
这引起了我的一个思考,就是说当我们去世之后,你所留下的作品的意义何在?对于社会还有意义吗?其实我们拍的照片并不完全是个人感情的宣泄,这些摄影作品有没有可能在历史中留下一些痕迹呢?
因为当时在北京看到了北京有长城摄影协会,我也去看了现场活动,所以,九二年从北京回到大庆后,我就和大庆的杨福生和刘青春七八个影友,一起组织了一个卧龙摄影协会。当年的运作方式是每个人交一点点会费,每个月活动一次,在评奖时用这个会费的钱去买奖品,现在这个协会也一直在坚持运行着。
当年做卧龙摄影协会的时候,有很多人对我们提供了帮助,我记得当时有一个英语老师张兆文还有袁霞老师,给我们提供教室做活动场地。现在大庆有好几家摄影协会,可谓百花齐放,大庆摄影的发展,有一段时间就离不开赵大鹏的支持。赵大鹏我们叫他赵总,当时是我们当地的一个啤酒厂的厂长,他有经济基础,一直在经济上支持鼓励着我们,支持我们去参加各种全国的摄影活动,甚至把中国摄影报月赛的活动请到了大庆。那段时间中国摄影报还在办月赛,获奖有积分,前10名的会组织去张家界创作,有一年前10名大庆就占了六七个,占比非常之高。
在九二年参观北京摄影展的时候,还有一个收获,当时在故宫外面拍到了一个外国人穿皇帝装的照片,拍的是彩色的,可是在当年洗一张彩色照片要十几块,我舍不得,彩色的照片就洗成了黑白的。没想到这张照片给我带来了我摄影生涯中的第一个奖项。当时这幅作品参加了中国日报和中国旅游报举办的外国人在中国的摄影比赛,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奖了一台理光D30相机,以大版面刊发在中国日报和中国旅游报的头版上。之后我就给当时中国日报的王文澜老师写信表示感谢,我没想到的是,王文澜老师当时就给我回了一封信,信里头是他们中国日报的那个年历,上面写了三个字:用心拍!
我感触的是“心”字最后那一笔,有一个长长的拐弯儿,我理解就是要一定要多思考,再去创作。
向这幅登刊登在当年香港摄影画报封面上的作品,其实就是来自于王文澜老师的这句话“用心拍”的思考。
这是当年我们去吉林北大湖滑雪场拍摄一届全国冬运会,他当时也有一个摄影比赛,那么当年对于来讲,没有长镜头,器材也不好,在拍这个冬运会的时候,我就想,那么我该拍什么?怎么拍?
我们知道体育运动很多都是抓拍瞬间,也是王老师这句话提醒了我“用心拍”,我就想,我可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我用慢门儿去拍,但是,白天的时候慢门儿很难降下来,我就加上偏振镜,再加上彩色负片曝光稍微过度了一点也没有问题。我就一直用慢门儿拍了一卷多的胶卷,后来就选了一张,这个是滑雪的跳台,自由式翻滚的一个动作,既有运动员翻滚的动作,人物的瞬间又比较清晰。下面那两道白色就是那个滑雪板,其它就完全虚了,抽象了。在拍这组作品的时候,我选择的是对着蓝蓝的天空做背景,这幅作品在那届冬运会的摄影比赛上得了二等奖,并得了一些奖金。所以我说早年创作的时候,是靠得奖,得一点奖金用来支持自己的摄影创作。
上边这个图片是我20多岁的时候拿相机的纪念照,朋友王亚平拍摄的。当时他在大庆做影楼,也是受他的影响,后来在1996-1998年我也开过照相馆,当时全是拍黑白艺术照,照相馆一个月的收入的比我上一年班的工资都多。
这一张是在哈尔滨拍摄的,当时是夏季,汽车底下有一个小孩儿在睡觉,公共电话那块儿有人在打电话,墙上有光影。
这张我个人比较喜欢,这张风雪里的作品叫《风雪人生路》。我的感受是,老年人在这个时代是牵着手离去,是往着我们反向走,年轻人是迎着风雪在义无反顾的前进。
90年代跟随王福春老师后,我开始关注蒸汽机车的拍摄,拍摄了非常多蒸汽机车的照片。因为当时在东北还有很多地方拥有蒸汽机车,所以那个时候就狂热的追逐蒸汽机车,也是从拍摄蒸汽机车开始,才让我知道了摄影除了参加比赛之外还有报道摄影,那么报道摄影就可以给媒体投稿,发表了之后就会付稿费,所以,后来又开始跟媒体合作。
我选择了一些手头有的过去的一些资料发出来让大家看一看。像前面那个是大地杂志发的作品,拍的是陈家沟的太极拳,还有后来跟中国科技探险杂志做的那个青海,当时在青海游走了20多天,去了青海很多的地方。
我后来接触到当代艺术是在2000年的时候,我认识了艺术家沈少民,当年他刚从澳洲回到国内做艺术,恰巧是在大庆开始做,我就给沈老师当助手,帮他拍一些他的作品,这让我开阔了视野,知道了摄影还有这么多种艺术形式。后来我又跟着沈老师去了上海参加海多伦美术馆的开馆展,看到了艺术家宋冬夫妻制作做的《吃城市》,就是用饼干摆出一个城市,最后让人们吃掉。印象非常深,就觉得这种艺术的形式这么好玩儿,所以后来就促使我去观看更多摄影之外的艺术。再后来还跟随着沈老师去过德国,也是因为那一次机会,在2004年的时候,就给我带来了一个蒸汽机车的展览。
当然,蒸汽机车最早的展览是在2001年,是在北京的祥升行,算是我第一个展览,后来陈长芬老师也给我在他的陈长芬艺术空间做了一个展览,还出了一本儿画册。在那个年代,我第一次尝试到作品销售,当时金丽达的老总曹俭先生,他买了一大部分蒸汽机车的照片。
这是陈老师当年帮我出的一个展览图册的封面,当时的展览是在国家图书馆的一个空间。
说到这又让我想起一个小插曲,就是九六年开照相馆时收入也很好,如果不是因为得了一个奖,我可能会一直开照相馆。1998年柯达公司首度举办了一个专业反转片摄影比赛,选择十佳进行奖励。非常巧,第一届的时候我有幸入选了十佳,当时好像是中国摄影的梁文川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你得奖了,柯达公司要组织你们去云南拍摄,你去不去?那我当然说一定得去。但是去了之后,发现还是陈长芬老师带队,所以那次跟着陈长芬老师也学到了很多,对风光摄影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记得当年还有奚志农和我们在一起,他的环保精神也让我很感动,因为我们在山里走路的时候,看到一些垃圾后他都会捡起来,带到一个有垃圾桶的地方再扔进去,这也促使我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乱扔过胶卷儿盒和各种垃圾。
我们再接回来说,那次和沈老师去德国,之所以能够带来蒸汽机车的这个展览,是因为去了德国之后,有一个德国人开了一家叫做“中国”的画廊,是在他家里开的,展览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他家离我们展场差不多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因为车里坐不下,我就坐在车的后备箱那个位置去的他家,到了他家后,发现他的楼上有非常多的蒸汽机车模型,那些模型的投入据他说就有几十万欧元,他一直喜欢这种火车。恰巧我当时带了一套当年在深圳印的蒸汽机车的明信片,就送给了他。他妻子是中国人,吃晚饭的时候,他妻子就跟我说他丈夫沃夫先生挺喜欢我的蒸汽机车,他想给你做一个蒸汽机车的展览。我很高兴,他说等过几天我们再去那个城市的时候再详细谈,我们会负责你的往返机票,你就住在我们家。后来在沃夫先生家里,这个展览也如期的进行了,他也邀请我去了德国,还带我去了柏林,去了汉堡。我印象很深的是在那个时候,看了一次贝歇尔夫妇的一个大型回顾展,当时就深感我们摄影的知识浅薄,不知道贝歇尔夫妇那么有名,看了这些照片才觉得特别好。
2005年,沃夫先生帮助我联系了德国的DB博物馆,为我做了一次大型的个人展览,当时DB博物馆邀请我去参加了开幕式。这次展览我才知道,在美术馆举办展览,他不只是邀请你参加,而且他还会付一些劳务费给你,当时他们付的劳务费是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在中国的当时就是一笔很不小的收入。
这个就是当年沃夫家里和德国DB国家铁路博物馆的展览现场,当年我是把一些作品在中国放大运后给沃夫先生,他们装的框儿,都是用的无反光玻璃做的,展场陈列非常的好。我还记得当年我还印了几百本蒸汽机车的小册子带了过去,放到DB博物馆销售,展览了四个月,还没展完,那些册子就都卖完了,这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收入。
这张报纸是当时德国很著名的法兰克福报,用一个整版发了我的蒸汽机车作品,底下这段文字是当时的评论人写的文章。
由于这个展览在DB展出的效果非常好,所以后来德国国家交通博物馆又借展展了四个月,还有德国国家电信博物馆也借展展了四个月,后两个展览,他们没有邀请我去开幕式现场,但是按照规矩,他还是付了我劳务费,这笔收入支持了我继续做摄影。
2004年,我就有机会进入到北京中国石油画报社工作,他们缺摄影师,就请我过去。这是一个转折,离开大庆到北京石油画报社接到的第一个拍摄任务,是去拍摄新疆石油成立50周年,报社要出一本画册。去新疆待了40天,走了全疆的各个加油站,走了很多的地方,拍了很多的照片。
再后来我离开了石油画报社,去了新旅行杂志,对于我来讲,就又多了一个出国去看、出国去拍摄的机会,因为做旅游的关系,就是去过很多的国家。我记得第一次去的是芬兰,当时旅游局邀请我去芬兰拍摄,坐的芬兰航空的头等舱,这对于我来讲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因为能感受到异国不同环境和气氛。像南非我去拍过三次,还有印度、埃及等几十个国家,我只是把它作为我的一段生活的记忆,没有特意去整理这些作品,因为目前对于我来讲,我觉得还是要面对现在做一些东西,继续前行,不把时间用在整理过去的这些东西上。
分享一些旅游照,还有早年在大庆那个时代拍的一些照片。
在我摄影之路上,因为到了北京,我看到了更多的艺术形式,触动我重新思考,开始了拍摄《家当》。也是因为到了北京,接触了百年印象的创始人陈光俊先生,促使我又回头思考当年为中国国家地理拍摄的一个项目,就是关于家当。
这个是2003年为中国国家地理做的项目《家当》,他请了很多摄影师去一个省找一户人家去拍一张照片,当时付的费用还是很高的。我有幸拍了四个省,可能也是当时参与这个项目拍摄最多的人,我拍摄了黑龙江、辽宁、吉林,还有内蒙古,大家有兴趣可以找到这个杂志,03年的上册,04年出了下册。
到北京之后,通过与陈光俊先生的交流,让我重新认识了关于家当作品。过去拍的家当作品是用135相机拍的,底片尺寸很小,不适合放大,所以在2006年就开始重新审视,用玛米亚7开始拍摄,尤其在照片色调上,陈光俊老师对我的帮助是太大了,最后这个色调,是陈老师帮我掌握的。当时国家地理上那个色调是鲜艳的,后来经过陈老师的调色,我就一直延续着家当系列的这个色彩。
2007年在百年印象展出之后,让更多人认识了我的家当作品。在百年印象2007年的展览中,展出了我和马宏杰每个人六张家当作品,当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也非常大。
2008年和2009年的时候,百年印象参加了法国巴黎photo的展会,我作品在世界的舞台上有了见面的机会,也带来了非常好的销售,2009年我跟随百年印象画廊陈光俊先生去了巴黎photo展,我第一次看到了图片的销售以及各种各样的图片形式。
我记得当时是25欧元一张门票,人们排着长队在买票。开幕那天组委会还做了一个现场行为,不知道从哪个博物馆找来了一堆老照片堆放到那儿,让人们随意去拣,我当时还拣了很多,就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活动。
这是当年的展览的空间。
通过参加巴黎photo之后,看到了更多的摄影作品,也促使我想把家当继续的创作下去。王福春老师就支持我,他说你要继续拍,而且还要用大画幅,我说我没有8x10相机,他说我这有,你拿去用。当时王老师就把他的8x10相机借给了我,我就又继续拍摄了很多家当作品,在2013年,又在百年映象做了一次《家当十年展》的一个展览。
我记得是在2011年,当时用王老师的8x10相机拍了二十多张,当年又接了时尚先生的一个项目,时尚先生十周年纪念,由他们负责找人,请我去拍这个专题。这次拍摄让我有机会拍摄到电影导演张元。拍摄时尚先生拍这组作品,又打开了我创作的一个思路,因为媒体喜欢家当作品,出费用请我去拍,我就去了一次西藏,拍了西藏的那一幅家当。这次投入非常之大,发表之后杂志还会付很高的稿费,这就是我说的摄影师可能维持生活儿的一个方式,我也经历了靠摄影生存的很多个环节。
百年印象展出之后,引起很多反响,不断的接到一些国外媒体的采访和邀约。我记得是2012年BBC第一次对我的采访,那个记者采访完我发稿完之后,他给我链接,他跟我说那篇文章在短短的一周之内阅读量就有100万。BBC这位记者,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我有了新的作品之后,我都会发给他看,我们的合作一直持续,包括后来我拍的《网购家当》系列,美国《无家者》系列,去年和快手合作拍摄的《主播的家当》,BBC都给予以了报道,而且每次都会付图片使用费。
这是2013年去伦敦去拜访了一次这个BBC的记者,他带我参观了一下他们的工作环境。当时2013年去欧洲,是因为参加photoquai摄影双年展,就是法国盖布朗利博物馆做的一个展览。
这是在埃菲尔铁塔边儿上做的一个展览,他这个展览规模也很大,他邀请了欧洲以外摄影师去参加。当时我们去参加的有高荣国、张克纯,冯君蓝我们的推荐人是韩国艺术家具本昌先生。上图中有一个人多的那个画面儿,就是当时是法国的文化部长来看展览,所以我们要站在作品前面向他简单介绍。
这是我当时在现场,2013年在百年印象做展览的时候出了这本画册,所以我带了一些,尝试在我作品前面去销售这本画册,没想到我带过去的几十本就两天就都卖掉了,所以我觉得法国人民真是还是挺喜欢艺术的,而且基本上是不讲价,只有一个人很特殊,我看出来他应该是个学生,骑个自行车儿,就是转了好几圈儿,最后讲价是便宜了几块钱,他觉得他没有钱或钱不够,我觉得他喜欢,就把画册也卖给了他。
我对摄影更深的理解,来自于2012年去纽约,通过付羽老师的介绍,去见了罗伯特弗兰克,他让我对图片的认知有了新的理解。
第一次见罗伯特弗兰克时候,因为我英语不好,江融老师就陪同我帮我翻译,很感谢江融老师。刚见到弗兰克的时候,我想拍两张照,举起相机的时候他不想让我拍,我就没拍,在给他看过我带过去的作品之后,他当时就很兴奋,他很喜欢我带去的20几张家当作品。见面的时候就是他礼节性的送给我一本《美国人》画册,并写上我的名字,但在看完我这些照片之后,他又把画册要了回去,在上边又写了一句话,大意是:感谢你给我看这些照片,这些照片帮我打开一扇看中国的窗。我后来的感悟是,大师的眼光儿非常的独到,看的非常准,这些照片之所以受到一些欢迎,是因为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注意,我的作品又能让人很直接的去感受中国一个家庭的生活状况,这是非常直接的,不需要任何语言去解释。
这次见面看了我家当照片后,他就说我能不能留一张,我说你喜欢的话当然可以了,他就选择了蒙古包的这张,就是我微信头像的那张,当时我就觉得他就会选这张。所以回国后我又做了一个实验,拿了同样的作品交给了沈少民老师手中。我说,沈老师,我什么也不说,也不解释,你就选一张你认为喜欢的照片。结果是惊人的相似,沈少民老师是当代艺术家,他不是摄影师,但他和弗兰克选择同一张照片,这就给我自己敲了一个警钟,意味着好的东西它是有共性的,虽然我拍了不少家当,但是,如何能真正拍的好是需认真思考的,这就又回了王文澜老师说的“用心拍”,就是要去思考,要去想。包括后来见到的具本昌老师,他也说蒙古包的这幅作品是所有家当里的上品,说如果你能把所有照片都拍成那样,那就非常完美,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是太难了。
那么说到这张照片,他有不少故事。这张照片从市场的销售角度来讲是最好的,当时小版限量8张,07年做过展览,09年就卖没了。大版的限量6张,2013年销售尽。遗憾的是,买这个照片的人都是外国人,当时中国人买照片的非常少。
这张照片还影响了荷兰的一个青年人。他在上高中的时候在荷兰的媒体上看过我的作品,就因为蒙古包这张照片,他说他来中国旅行了半年,还通过邮件买了我的一本儿画册。那么过了几年之后,突然间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说我现在大学毕业了,也有工作了,但我依然很喜欢这张照片,我希望把它挂在我的家里床头,问我是否能够卖给他,但是很遗憾,我就告诉他,我说这张照片都已经销售没了,我不能卖给他。后来他又回信说,如果未来你知道谁卖,你可以告诉我。可是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买到这张照片的人愿意拿出来卖。
所以,通过这件事,我一直坚持版数不要多,摄影可以无限复制,这既是它的缺点也是它的优点。作为艺术品来讲,我们可能还要遵守一些原则,既然已经定了尺寸,定了销量,那就得坚持,不能因为这张作品好,卖完了就不断的再去制作。
包括这张作品,后来也还有几个做基金会的人要买,还有华盛顿肖像博物馆的副馆长,他也想买,但因为是限量,当时都卖没了,那就不能再卖。包括令狐在做那个白皮书的时候也要买,但是我说真的对不起,就是没有了,我不能再去卖这幅作品。
因为2012年与弗兰克的相遇,他喜欢我的作品,所以我在2012、2013、2014到2016年多次去过纽约,我喜欢纽约的原因是因为在纽约能看到更多的艺术门类,Aipad的展览我也去看,基本都是在三四月份的时候去纽约,这样就有非常多的机会见到弗兰克,同时也一直在给他看我后来新拍的家当作品,他也很喜欢我的作品,他让我去选择他的作品跟他互相交换,我也很荣幸有机会收藏了一些大师的作品。
这张弗兰克的照片,当年给钟维兴老师看,他很喜欢,他说你能不能放一张,咱们交换一张,所以我也有幸和钟维兴老师交换了。
在我了解当代艺术的时候,也很喜欢去找艺术家交流,像王庆松老师,我基本上每年会找他聊一次,聊一两个小时,他也给我提了很多建议。还有艺术家史国瑞,也是经常交流,我记得第一次见史国瑞的时候,他给我拿出了很多的书,说你看看这各的种类型,后来我才知道,他拿给我的书是托马斯鲁夫的。所以我觉得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去和更多人去交流,和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去交流,会有非常多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很感谢王春辰老师当时为我写的评论,他带着我的作品去参加了意大利的展览,还有他策划的一些展览。我们作为艺术家就是要不断的去创作作品,努力前行,而不能躺在过去的荣誉上。
回到《家当》的拍摄中,就是在家当的拍摄中肯定会遇到瓶颈,任何人创作一个题材都会有瓶颈,后来我思考如何做到有差异化。2014年就和网易合作做了一个《九零后的家当》。当年还很流行九零后这个词,2014年最大的九零后也才24岁,所以,那个时候就有机会拍到了演员杨紫,还有漫画家伟大的安妮等。
2015年拍摄的《网购家当》这组作品,它的生命力还是非常强的,讲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可能只有这组作品能恰到好处的反映互联网经济。去年哈佛商业评论美版的也用到了这组作品,最近还有一个意大利的出版社,他们要做电子商务的书,有一段儿要谈到中国,他们也希望用到这组作品。我记得还有一个摩洛哥的记者,他来中国采访,后来他发现没有合适的作品,于是就用了我《网购家当》这组作品,当然他们的每次选用都会付费用。这个也是摄影师生存的一个方式,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拍摄的作品谁都能拿去用,我们要有一个版权的意识,就是使用的时候是要付一些费用,因为我们摄影师也要生活,这个也是要坚守。
关于这些图片,我就不在这里上传了,因为网上都有。2016年我在美国洛杉矶生活了一个多月,是参加朋友范欣导演策划的一个电影的拍摄。当时在洛杉矶就看到了有很多的流浪汉,于是就拍摄了第一个《流浪汉的家当》,关于这些故事,网上也都有。
我只讲一下我拍摄第一个人经历的一些感受。我拍第一个人的时候,因为担心相机会带来侵略性,所以我就带只带了手机去跟他们聊,能不能拍,我英语不行,我就指着手机上那些家当的图片说,想这样拍,有一个人不同意,另有一个人他就同意,他说他要搬家。意思要我跟着他走,我当时犹豫了一下,后来寻思,还是跟他走了。路上走了差不多有40多分钟,我也不知道他要搬到哪儿,途中我还请他去星巴克喝了一杯咖啡。当他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就支起帐篷,说他要在帐篷里待一会儿,让我在外面等一会儿。又等了十多分钟,他说可以拍了,我就把他的东西摆在那儿,用手机拍。我拍这张的时候,我就多了一个想法,我把他的每一件单品都单独拍了一张,(关于这件作品,我也还在一直思考着如何把它拼接起来,做了几种拼接还是有一些不太满意。)也用手机拍了一个全景的。
拍摄了第一个人之后,在圣何塞就开始用相机拍第二个人了,这第二个人不断的给我介绍他人,但是这过程中也有一个人不愿意拍,因为他住的地方是别人的领地,我拍他那个领地的人不高兴,他就追出来了,吓得我就只能跑路了,因为语言不通,没法解释。
关于《流浪汉的家当》这组作品,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华盛顿BBC记者发表了这组作品之后,我收到过一个流浪汉亲属的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是说他和他姐姐失联好久了,联系不上了,问我能不能提供地址或联系方式,我就给他回信提供了那个拍摄地址,他又给我回信说很不幸,他姐姐从那块儿又搬走了。
说到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各位朋友,你应该有一个网站,网站上有你的联系方式,这样就会方便让大家找到你,像这些找到我的人都是通过我的网站得到我的联系方式的。
www.huangqingjun.com这是我的网站,也不贵,一年就几百块钱,但是它增加了一个方便性,还有联系你的便捷程度,因为我就吃过没有网站的亏。那是在2012年的时候,BBC报道过我,很多人要找我,他们没有别的方式,只能打电话到报社去要我的联系方式。当时记者也给过巴西的一家画廊,他们给我打过电话,但是因为我英语不好,把一些信息留错了,所以我也没收到他们的那个电话。那么如果你有一个网站,大家就可以给你发邮件,那你回复就会很从容。
BBC发了报道之后,英国卫报周刊就看到了,所以卫报周刊也刊发了。英国著名时装品牌Paul Smith的创始人保罗史密斯,看到之后,他就让秘书联系到我,他也是喜欢这些照片,他想买一张,但他也是想买蒙古包那张,后来13年的时候,我还有机会去伦敦拜访了保罗史密斯先生,他特意给我预留了半个小时,让我去他们公司和他见面交谈。
这是当年在Paul Smith先生的办公室,后来他也收藏了我的一幅作品,就是西藏的那幅家当作品。
2021年我又重新审视了之前拍摄的家当作品,因为到了一个瓶颈期,中间就有过一段停滞,就去思考。其实在2021年可能是我拍摄家当作品最多的一年,这一年我差不多拍了有40张,当然这也得益于富士相机。富士这个1亿像素的相机出来之后,当时我跟富士公司联系,他们也非常好,借我试用,我用了后感觉非常好,就买了富士S100相机。因为这个机器是1亿像素,对于我的拍摄非常重要。像我过去用的8乘10,一次要拍五六张,之后担心冲卷机停电还要分两次去冲洗,冲出来才能知道被拍摄者是不是闭着眼,一旦闭眼就很麻烦了。那么数码相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立马就能看到照片结果。
所以在2021年,我和快手平台合作拍摄了《主播的家当》,因为这些年主播好像已经成为了一个职业,让我有机会看到各种不同的主播,就像咱们这次分享会做海报用的那张田斌导师的这个环境,当时我去他这个地方时,还不明白他写的这个标语“平地抠饼”是啥意思,到后来才知道“平地抠饼”的意思。
这是当年拍摄的网红手工耿。关于他的作品,链接上都有,后来我就把作品又送给了他,我又做了一个新的尝试,就是我的作品是限量8幅,那么我就一次把8张全都打印了出来,带到他这儿,请他在每一张上都签上字,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在一张作品上有我和被摄者签名的作品。这种方式,得感谢街拍中国的创始人严师傅,他喜欢手工耿,是手工耿的粉丝,所以看到这张这幅作品后,他就买了1/8挂在他的办公室里。
这张就是当时在北京798展览的时候,我带母亲去现场,母亲拿着手工耿的那个大梳子梳头,我也照了一张。
这个是我和母亲合作的一个作品,我拍摄了很多我母亲的肖像,我把它放成8乘10的照片,我母亲是基督徒,她有一个抄圣经习惯,圣经都抄过好多遍了,所以我就请她把圣经写到这个照片上。我让她抄的是新经,大概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把它抄完了。我们摄影人都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照片,我就把我那些旅行拍的各种各样的照片,也让我母亲在上面写经,就相当于带我母亲去旅行了,这也是我和母亲的一个互动,一份纪念。
这个场景是参加那日松老师策划的红谷摄影节的时候拍摄的,我现在参加影节,就会在当地创作家当作品,这个是我现在的一个思路,后来去参与过西双版纳摄影节,还有去年的丽水摄影节,我都是在当地拍摄创作,拍摄完了之后就把它展出来。很感谢丽水摄影节,还有西双版纳摄影节组委会对我那个拍摄的支持,这也是促成我2021年拍摄第40幅家当作品的原因。
这是英国著名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画册,关于家庭的,选用了家当的作品。
这几张作品就很有意思,这两张是当时是在法国的波尔多建筑双联展上,当时策展人他不知道从哪里看到过我的作品,他就选择了两幅参加了这个展。这个也是付费用的,所以付费使用是我们摄影师生存的一种方式。
这幅是我家当作品中比较特别的一张,因为这两张拍的是同一个人,是我当年去广西拍摄百岁老人的时候,这个老人好像是99,还差一点到百岁,你看他拥有的东西非常的简单。但是这张为什么要里外都拍一下?是因为屋里面儿有一个寿木,那个东西是不能挪的,所以觉得这个家当挺有意思,就是家里会摆寿木,我就在外面儿拍完之后又把这些东西挪到里屋,又拍了一张。
这张就是在南非拍摄的一个黑人的家当,他拥有的东西也非常少,是我第一次拍摄外国人的家当。
这张就是2019年和微众银行合作拍摄的手工耿的家当,我选择让他跳起来拍摄的。
这张是在一个杂志上发现一位荷兰设计师收藏过我的作品,那个杂志在报道他的家时拍到的照片,我就留了个纪念。
这张照片,是我的好友王誉熹先生给我提供的信息,他说他在网上看到了有个居住在旧飞机场里的人家,你去拍一张是不是挺有意思。所以我们就策划了大概一年之后,我们特意去了一趟曼谷,去了这个地方,他们还都在这儿生活,拍摄的时候也是很艰辛的,经过了漫长的谈判,最后总算是征得了他们的同意,就拍了这张照片。但很遗憾的是,我当时忘了把三个垃圾桶放上,因为我觉得他们虽然生存在这个地方,但是他们也很重视环保,他们的垃圾会分类来处理。他们生活在这儿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房子被拆迁了,这个地方有一个人拿这些旧飞机本来要开酒吧,后来种种原因没开下去,后来那个人就让他们住在这里,在这儿生活,相当于让他们看房子,因为来这里观看的人多了,这个地方就像一个小的网红打卡点,他们就象征性的收个门票,卖点儿水,人们就可以进来看这些旧飞机。
在我《家当》系列里面也对这张做过一次尝试,是在平遥摄影节上,我把它做成16寸的,限量了20张,是用的彩色相纸放的,当时卖的价格也不贵,销售的很好,甚至在卖完的时候,还有好几个人找到我要买。
我是今年三月份到的美国生活,我们选择了一个小镇,我做了一个公众号,是在我在美国开的一个展览,大家有机会可以关注这个公众号,我也会不定期的会发一些我们在美国对艺术的一些感悟。
Whitney Jensen(惠特妮詹森)36岁,是一个非常开朗热情的女人,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盖尔斯伯格出生和长大,她去爱荷华旅行,在旅行途中坠入爱河并结婚,在酒店业工作了多年。当婚姻结束,新冠疫情暴发,她搬到了皮奥里亚,找到一份摄影师的工作,她在公园拍照时还被杂志报道过。目前她在宝马专卖店做销售员,她还喜欢室内设计,自己做一些小艺术装置。除了宝马店的工作她还兼职其它工作,包括在一个非营利组织帮忙,并且她还在当代艺术中心每周四晚上表演诗朗诵。惠特妮的很多家当是来自家人,比如奶奶的古董箱子和被枪杀的表哥的旧沙发,她对这些物品充满感情,她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第一个月发薪水送她一个猫头鹰项链,从此她收集各种猫头鹰,她的名字Whitney本身的含义就是智慧的猫头鹰,这是她姨给她取的名字,她出生在歌星惠特尼休斯顿最火的时代。
同时展出的也有这幅作品,是在我来到美国之后,我又创作了一幅作品,因为到了美国之后,我发现有很多人住公寓,所以这也是一种不太一样的方式,这种公寓的租售比都相对便宜,住了很多的人,他们流动性比较强,他可以随意的辞掉这个城市的工作,去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这个人是我买车时认识的,当时在买车的时候,我就给她看我的网站,她就很喜欢我的作品。我就尝试着说,我有没有可能拍一个你的作品,她说可以,我就选择了一天去他的公寓拍摄。我原本想的是一个住公寓的人能有多少东西,所以去了就能拍,结果到那一看,我就傻了,没想到她拥有那么多的东西,我说这个拍不了,我们只能再约时间。这张照片从开始要拍摄到最后达成,差不多有三个多月,在拍摄的时候还雇了四个人来搬东西。要提前一天把它公寓前面那些车位上插上一个牌儿,这个车位不要停车,我明天要用这个场地,但是前提是我要先去和这个公寓的物业打交道。我就让他上Google上搜我的网站,我的名字,就会出来很多我的作品,他们物业也还挺好,他就同意了。
说到在美国做展览,又有一个问题来了,在美国的时候,这些制作装裱比国内贵很多,画廊能提供的只是场地。像我这个展览是大概展出一个半月,场地它是不收钱,但是制作装裱是需要我们自己出钱来制做,有的博物馆它可能都会包,但必须得是名家大家,我这个级别还没到那么厉害。后来我就尝试着跟画廊人说,你看我们做展览,我们也没有什么收入,很难,有没有可能画廊赞助一点儿,没想到我们一问,画廊说帮你争取争取。过了一个月又去问他,他说,赞助不多,大概能赞助你1000美金。我说那也行,这样我们就自己就少出一点。这相当于我到美国这三个月唯一来自美国的收入。展览做出来之后,反响还是非常好的,从策展人到观众有很多留言。
这个是我刚刚在迈阿密巴塞尔参观展览,一些信息会在我们做的这个视频号儿上发出来,大家也可以看一看。其他艺术有太多的形式,我觉得要走出摄影圈去看其他更多的形式,完了反过来再用摄影的手法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思。
这个是严师傅给我录的一个视频,最近在美国的摄影展上也在播放,这里头也有一些我的新的思考和信息。
最后,我觉得我们摄影师既然是靠摄影生活,又是懂得摄影的人,作为摄影师本身来讲,也要去收藏一些作品,我们不要强调说市场不好什么的,摄影师收藏作品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一种认可,所以我这些年来也会收藏一些作品,我的收藏偏重于银盐照片,因为我本人有一种银盐照片情节,所以我很喜欢收藏银颜盐的摄影作品。
“艰巨历程-陕西摄影群体回望”分享会胡武功篇实录(27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