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十而立|桐乡:长山河之变

桐乡人都在看→ 桐乡发布 2023-01-20





开栏语

  1993年3月26日, 经国务院批准,沿用了563年的“桐乡县”正式更名为“桐乡市”。同年5月4日,桐乡隆重举行撤县设市庆祝大会。


  由“县”变“市”,不仅是名称上的改变,更是桐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全方位的变革。30年来,桐乡儿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发展业绩,创造了令人称赞的“桐乡速度”,桐乡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全面反映桐乡撤县设市30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今起我们推出撤县设市30周年系列报道《三十而立》,全面展现桐乡30年蝶变。


  横亘东西、蜿蜒30多公里,这是桐乡的第二长河;


  历时19年,累计21万人次人工开挖,这是桐乡的一座丰碑;


  干群齐心,越是艰险越向前,这是桐乡的一种城市精神;


  它叫长山河,开河45年。撤县设市30年,它的波澜壮阔见证着桐乡人的奋斗征程,它的历久弥新镌刻着这座城的辉煌篇章。



  长山河的变与不变,皆是桐乡不懈前行的鲜明注脚。


一条河,“趟”出历史的丰碑


  “指挥部、发号召,南排工程开始了,干部民工齐响应……”冬日里,走在长山河畔,今年69岁的原屠甸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兴江,将回忆拉至44年前的那个冬天,家家户户挑扁担、拿畚箕、扛铁耙,一起开挖长山河。



  长山河全长67公里,其中桐乡段全长33.378公里,几近一半横亘在桐乡境内,流经我市洲泉、石门、凤鸣、开发区(高桥街道)、梧桐和屠甸6个镇(街道),是桐乡除京杭大运河外的第二长河。


  在长山河出海工程桐乡纪念碑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记录——


  “杭嘉湖平原地势低洼,自古汛期洪水东排黄浦,北排太湖,行洪不畅,灾害频发。一九七四年,水电部批准建设南排出海工程,新辟排水通途。长山河为该工程最长骨干河道……全长六十七公里。”


  的确,桐乡市境内河港纵横交错,汛期不仅要抵御境内洪水,还需承担80%以上过境水的负荷,是杭嘉湖平原的“洪水过境走廊”。开河治水,对桐乡人而言重如千钧。


  开挖长山河,正是杭嘉湖南排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8年到1997年,历经19年时间,长山河前后分5期全人工开挖,累计21万余人次共同参与,筑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长山河开辟了杭嘉湖平原上“北水南排,低水高走”的奇迹。


   “为了开成这条河,桐乡人众志成城,每人一条扁担、一副畚箕,大家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地挖土、挑土。”亲历了多期开挖工程的张兴江,对彼时工地上的猎猎红旗,以及高音喇叭播放的高亢歌曲印象深刻,也对这条母亲河的沧桑巨变感慨万千。



  时间是神奇的变量,每一格刻度的递进,都在诉说发展的喜悦。1993年,开河的进度条与撤县设市的重大节点相互交叠,注释着桐乡这座城的“拔节生长”。


  随着发展的步伐加快,长山河在排涝的同时,也在持续拓展着水运空间、拉动着产业繁荣,就连过去灰扑扑的浜岸,也都纷纷变出群众喜爱“打卡”的休闲公园、健身步道和绿化小景。



一群人,传递精神的力量


  19个春夏秋冬,桐乡人奋力挖出了一条河,更“挖”出了一种宝贵的精神力量——长山河精神。


  “为了胜利完成这项工程,桐乡的干部群众不知付出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付出了多少的艰苦工作。”时任桐乡市副市长、桐乡市南排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的徐八斤,对此饱含深情,“那一幕幕动人的场面,一件件感人的事迹,无不体现桐乡人民的崇高治水精神。”



  石门镇安全村村民屠文妹,就住在距离长山河不到1公里路的地方,家里至今还保存着开挖长山河工人寄来的感谢信件。


  “29年前,也就是桐乡撤县设市的第二年,长山河工程运西段工程开工,家里借宿了十多名工人。其中有个叫杨建文的年轻人,突然发烧头痛。”今年64岁的屠文妹回忆,自己特地冒着风雨,用自行车送他到十几里外的医院看病。待痊愈后,杨建文又开始出力挖河,“当时大家人心齐、干劲也足。”


  其间,不少人放弃了做皮毛、木材、废纸生意等赚钱的机会,也顾不上家中采收菊花等农活,坚持奋战在工地,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精神颂歌。


  1994年12月5日下午3时,随着长山河运西段羔羊大坝的炸开,贯通我市东西河道与京杭大运河连接的水利蓝图,变为了现实。


  杭嘉湖南排工程在抵御1993年、1995年和1999年的洪涝灾害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而桐乡人民所展现的长山河精神,皆浓缩在这16字总结里:“顾全大局、团结协作、自力更生、多作贡献”。感动着,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桐乡人接续奋斗。


  我们看到,抗击台风中,身处桐乡“洼地”的屠甸镇党员干部,有的在防汛一线趟水3个多小时,有的丢下自家放养的2000多只土鸡参与值守,还有的浑身湿透在雨夜守在现场直到天亮;


  我们还看到,在与疫情正面交锋的时刻,“临时村干部”宽慰村民道:“放心,有我在!”而“我不上谁上”的坚决,同样令人动容。 


  如果说45年前,21万人次的开河壮举,为桐乡这座杭嘉湖平原上的小县城拼来了长久的安定和发展,那么,撤县设市30年来,从“长山河精神”中汲取养分的更多桐乡人,坚定地争春、拼夏、搏秋、赛冬,将GDP从40.4亿元拉入千亿赛道,拼得增速居全省前列的崭新局面。


  流逝的是时光,不变的是精神。长山河精神,一直激励着百万桐乡人追梦、奔跑!


一张图,坚定决心绘到底


  “水利建设,到什么时候才算完成了?”


  “当你坐在办公室就能看见水利工程并能管理运行的时候。”


  80年代初,桐乡新老水利人的这段对话,如今看来颇具意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


  面对治水这场持久战,桐乡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2015年,扩大杭嘉湖南排(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桐乡工程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项目。“在长山河基础上开展的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桐乡运西段项目,不仅提升了桐乡整个排涝能力,在干旱时,也会让西北部来水加快补给到位,利于生态修复,在共同富裕中打造美丽幸福河湖。”桐乡市水利局南排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配套提升工程建设两岸各15米绿化带,各4米宽的健身步道,项目共新增102万方景观绿化、建设32公里健康绿道,使得长山河沿线成为百姓健身休闲养心的网红“打卡地”。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形成特色新村聚集点23个,同步建设8条美丽乡村精品线,推动全域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使得沿线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2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


  长山河桐乡运西段还被评为2021年省级美丽河湖。 


  截至目前,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桐乡运西段河道工程已全线贯通,19座桥梁已建成通车,配套提升工程进入最后的扫尾阶段。



  2022年12月9日上午,作为杭平申线(浙江段)航道改造工程桐乡段的18座新改建桥梁之一,横跨长山河的长新桥,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随着长新桥的投入使用,杭平申线(浙江段)航道改造工程桐乡段涉及的18座新改建桥梁中,仅剩一座位于320国道上的蒋子庙桥,还在加紧施工中,预计今年可实现部分通车。



  站在长新桥上远眺,杭平申线航道桐乡段宽敞、顺直。在这条通航等级已升至1000吨级的三级航道上,船舶航行将更加顺畅。


  桐乡还打响了治水升级战,让“坐在办公室里看见水利工程”不再是梦。


  眼下,桐乡“智慧水利”正大展身手,I期项目建设已实现全市847座防洪排涝水闸上下游及闸站内部视频监控设备全覆盖,可异地远程实时掌握水闸安全情况以及水闸运行状态,同时对1458台水泵机组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智能启闭。


  依托数字水闸的远程智控全域化,桐乡在应对台风等情况时,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电脑、手机客户端等,远程了解泵闸站运行情况并进行预排。天眼监控、无人船巡检、AI智能水位感知系统等一系列智慧化应用,也一应俱全。



  波澜壮阔30载,长山河作为桐乡撤县设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注脚,诠释着城市的变化,也映射着时代的变迁。


  河水汨汨地流淌,寒风中手挖肩挑的吆喝声已飘远,但“长山河精神”历久弥坚,它在持续更新的水利系统里,在越变越美的沿岸风景里,不断刷新着“生活在桐乡”的幸福指数……


记者|周玥

通讯员|沈卓群、吕姚炜

编辑|李滢瑕

责编|施玉婷


最新动态:


市委书记于会游、市长王坚发表2023年新年献词

拓市场拿订单,桐乡企业“硬核”突围

2023年,这些新规与你有关!

专家解读丨抗原转阴后或仍有传染性,这件事一定要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