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啥时候能有出息啊”“憋说话了喝吧”!

2017-04-02 小凤妹 凤凰新闻客户端

在中国古诗词里,跟着贤二一起,以一年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开始一场奇妙的修行:从立春开始,跨越春夏秋冬四季,到下一个立春结束。在这一年四季的诗画之旅中,和贤二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体会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对生命的慈悲和惊喜……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代 • 贾岛


  • 拓展阅读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是诗人贾岛与朋友聚会时的即兴之作。诗文上阕写清明节日诗人与朋友在园林小聚:晴风柳絮春意胜,寒食节后乞了新火的人家燃起炊烟。下阕是诗人与友人感叹仕途:才学过人的朋友什么时候能被朝廷赏识?还是在花前饮一杯酒罢。 


贾岛(779~843年),字阆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因作诗吐槽朝廷对僧人的政策而受韩愈赏识,后还俗科举却屡不中第,一生仕途屡遭排挤。贾岛诗精于雕琢,其中荒凉、枯寂、凄苦情味居多,“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由于他的诗句“僧敲(推)月下门”,从而有了“推敲”的典故。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等。清明时节,春暖花开,人们纷纷到户外出游踏青赏花。国人清明踏青习俗由来已久,而这习俗的形成则是由于一个郊外踏青的节日——上巳节。由于距离清明很近,因此该习俗延续到清明节后。人们趁着大好春光出门流连春意,也就有了许多描绘清明踏青春光的文学作品。


往期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