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关洪:逸笔涩行势纵横

2017-06-23 青藤艺术


主办单位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绍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共绍兴市柯桥区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

绍兴市书法家协会

绍兴市柯桥区文联


学术指导

兰亭书会


承办单位

柯桥区书法家协会

柯桥区政协山阴书画院

越社

柯桥区博物馆

开幕时间

2017年6月24日上午十点二十八分


展览时间

2017年6月24日——7月底


展览地点

柯桥区博物馆

(柯桥区明珠路398号明珠广场内)


咨询电话

13819543979


联系人

洪老师



本文配图均系周关洪书法作品


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廖永亮

 

周关洪是我十年前在绍兴工作时认识的书友。那时,他是小学的书法老师,现在还是,没有调离。那时,他是周围人眼中的著名书法家,现在还是,没有落伍。那时,他以碑书见长,现在还是,没有追风。

周关洪,虽然居住在绍兴,但他学习书法的重点没有同众人一样在“二王”上勤于用功,学习潇洒妍美一路的帖书,也没有像先贤赵之谦一样在魏碑上探索碑帖融合,更没有像先贤徐生翁一样在“二爨”上刻苦研习,掌握生辣奇崛的楷书,而是在开阔厚重的汉隶上找符合自己心弦的音符。



周关洪学书之初在《石门颂》上用功甚勤。《石门颂》结字舒展,点画纵逸,自古公认是汉隶名碑,有隶中草书之誉。周关洪学习此碑,主要用学其笔法,特别注重点画的与众不同,并把这个收获贯穿以后的书法学习和创作中。其心得是“用笔宜留、宜涩、宜劲,线条才耐看,值得咀嚼”。从碑中主学笔法,着力锤炼点画的性状和效果,而不主要取其结体,这是异于常人学碑的路数。通常,绝大多数人学碑,都是在结体上寻找出路以求结体上的别开生面和气势上的开阔雄强。而周关洪却是学得《石门颂》碑的笔法后,并努力凡举笔都呈现且保持着“石门”状态,以其纵逸舒展、沉着变化、富有草情的点画性状,学习各种体势的隶书比如《张迁碑》《西狭颂》,以及其它风貌的行楷书,进而创作他所理解的碑意书法作品,这就出现了形上陌生化、神又居其中的艺术效果。



这让我想起刘熙载《书概》说的话“凡书之所以佳者,必以笔法之奇,不以托体之古也”,又让我想起吴昌硕用《石鼓文》的线条写字画画的老故事。由于用“石门”线条来结字,周关洪的笔下,出现了这样的书法意象:其线条,像老旧的钢丝绳一样,有钢性,有柔度,表面粗糙而断续有味,内部密集且结实有力;其结字,如同用旧钢丝绳编织的各种物象,不在方正、稳定、对称处显风采,而在跌宕、纵逸、随机处露精神,按照力的鼓荡速度和气的舒收程度完成笔画的长短、轻重、曲直、光涩,进而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地形成字形的开合、错落、奇正、大小、伸缩的塑造。



由此,他的作品中呈现出的总特征是:用笔相对恒定,结体随机生发。这似乎暗合了赵松雪关于用笔和结体的名言。如果略作分析,其书法有如下特点:

一,是对点画的旷野意趣的极端重视,宁求逸笔涩行,不求精雕细琢。二,是在结体上的稍许变形,宁以稚求拙,不以甜讨巧。三,因此而来的特点是,重视书势,宁以拙姿取势,不以媚态取韵。四,其碑书中增加了书写性,宁顺势而为,不任性使气。



周关洪的书法,并不走通常所说的碑帖融合的路子。我觉得碑帖融合是个新奇但不具体的提法。清末康有为大力倡导魏碑,有压倒唐楷之奢望。然而风力所及,伤及传统的帖学。面对此情此景,不那么激进的人则提出碑帖融合的学术观点来调和,试图吸收碑与帖双方的精华。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而言,面对逆转式的新奇理论,居中的调和往往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容易行得通、能见效。从今日各大权威书法赛事看,魏碑甚至是墓志书法已经完全压倒唐楷,占据楷书的主要地位。不知道,这是不是康有为所想。

在我看来,所谓的碑帖融合,也就是以文人化的帖学,雅化山野化的碑学(包括汉碑与魏碑)以畅其血;而不是以野性的碑法,改造文雅的帖法,以强其骨。传统的帖学精华都具有“善笔力者多骨”“多力丰筋者圣”的特质。真正有生命力的艺术,虽然有的来自山野但必须经过雅化。碑学中,即使对帖学形成有效补充的,也是被提炼、雅化后的那部分,而不是初始的那部分。



真正有影响力的艺术,都是经过雅化、文化的过程和结果。缺乏雅化的线条和结体,容易沾染粗糙霸悍之弊端,把控不当就容易刚健中不含婀娜。汉碑、魏碑书法呈现在纸上需要生发书写性而减少刻凿味,增加流畅感以衬托顿挫感。其目标是,碑意书法里天然的顿挫感中融入一定的流畅性,表面的刻凿性中蕴含内在的书写味,粗糙石质上的造型中融入纸张上自然洇化的效果,坚硬的铁器制造的表面粗糙中融入“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的书法本质。我觉得,这或许是汉碑、魏碑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创新的一个大方向。

由此看,魏碑与帖的融合已经在赵之谦和于右任的笔下出现了历史性的成果,而汉碑与帖学的融合还没有出现让世人惊望的大手笔。有志者、有智者、有才者可望在这条路上有所建树,以启山林。一个有一定这方面积累的书法家,应该有这样的明确认识和抱负。而实现抱负,则要有相应的智慧和才力作支撑。



想起十年前,我离开绍兴时,我的书友即他的同事朱勇方以别开生面的方式给我送行,在二楼宽大的教室里,把毛毡铺地上,让我学学写“地书”过过瘾。周关洪参加了,我们认识了,交谈虽不多,但看他写字很过瘾,挥运之间所呈现的力感和节奏让人动心。要离开时,即将走出校门了,周关洪忽然让我等一等,他飞快上楼,取来一本书送给我。这是他教的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书法作品集。通过这本书,我在回京的火车上初步研究了少儿书法,也多少了解了他的书法教学特点。由也此得知,周关洪还是浙江省中小学教材《书法》的编委和分册主编,对少儿书法教育也有许多心得总结成文章。难怪他调教的学生书法学习效果明显,水平提高快,小小年级就能出版有一定水准的书法作品集。前几天,我俩微信聊天时,我问他:“那个书法小学生后来情况如何?”他说:“已经上浙江大学了!”学有专业,还有书法作为爱好和特长,这才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较好的文化框架。能让学生如此成长的老师一定是个好老师。



从上次交往,到这次交流,十年了。最近,他在临习经典的“二王”法帖,我觉得,他这是在从文人化的帖中寻找雅化山野化的碑的灵丹妙药。依他的艺术见识和性格,他不会人云亦云地皈依“二王”。周关洪不是追逐时风以求获奖的人。前几年书坛风行“二王”时,他都没有趋王,估计以后也不会。这两年书坛风行赵之谦体行书,他也没去媚赵。但有必要思考其碑体帖意行书的成功之理,借鉴到他的书法创作上。如果再过十年,他的书法会是什么样子的?我揣测,可能还是以点画(或者说是线条)质量为核心的开张型书写,即追求逸笔徐行势纵横的艺术效果。我还揣测,他不是那种迷信动辄变法以求不朽却经常找不到北的人。与其盲目转向试着寻找登顶之路,不如一以贯之地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向精深。我们互相加了微信,我突然发现,他的微信名居然是“梦追秦汉”,我想,我的揣测是有道理的。


2015年10月28日


 艺术简介


周关洪,副高职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兰亭书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协少儿委员会副主任,柯桥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绍兴市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柯桥区政协山阴书画院理事。

作品荣获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大展能品奖,入编《浙江书法作品集》、《绍兴书法作品集》等,被数家文博单位收藏。《书画世界》等报刊杂志专题介绍。独著合著《书法》、《周关洪书法集》、《毛笔楷书---柳公权》、《观 53 28730 53 15287 0 0 3847 0 0:00:07 0:00:03 0:00:04 3846堂论书》及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等20余册。任浙江省教研室《书法》教材编委。


青藤艺术往期精彩,可点击以下链接直接阅读


周关洪写隶:一股豪迈之气扑面而来

周关洪:胸有丘壑手有笔,且向案头再论文

周关洪书法中蕴含其以古为徒的虔诚

周关洪书法:浓浓的书卷气、淡淡的金石气

周关洪:和悠久的绍兴书风一脉相承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有更多惊喜呈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