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珍之:笔路随意而大胆

2017-09-16 青藤艺术

金十月    1999年


节选自《池沙鸿:看到吴珍之》


“浙派人物画”的精神在当下成了“非主流”。艺术的人民性,在绘画中充满理想却坚守现实主义写实画风的意识,从中国笔墨传统中演化出的新笔墨精神,都在多元而纷杂、多变而浮躁、多思而混乱、多情而自我、多产而缺失功夫的中国画世界中渐渐稀释。社会进步,百花齐放,可喜。优秀的东西远去,却让人可惜。在绘画风气越来越偏向描摹、制作、细腻、精致之时,吴珍之挥笔写就的作品散发出“浙派人物画”纯正的写意气息,自然引起许多同道的关注。这也成为她进入浙江画院的重要原因。


蕉荫    2012年


意笔画与书法中的行草很相像,一气呵成的笔墨功夫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古人讲究“童子功”,犹如中国的戏曲、武术、医学、文学等,深厚的功夫靠积累。当代人持毛笔的时间虽很难与古人相比,但功夫不会完全输于古人。尤其在人物画上,笔墨的构成方式和审美程式上取得了古人完全想象不到的巨大进步,形成了笔墨演化的重要舞台。吴珍之的笔路随意而大胆,善用宿墨,颇显老辣,能看出大学时代、甚至更早的时候所经历的功课。在她一些表现红军老战士的现实题材作品中强化了枯涩的用笔,人物的沧桑感和情感张力迅速放大,让人感觉到女性画家中少有的霸气。

人物画家基本上都有西画功底,其优势在于造型能力、写生能力较强,而且不易受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分科的思维限制。吴珍之也是,她常与父亲和家人一起外出画风景,在山水村舍中蕴化社会生活的情调。于是,她的另一路作品追求着自然的诗意,人和景和物互相交织,水墨融融,笔路轻松惬意。


吉阳卧姿    2017年


无论是苍老的一路还是柔美的一路,吴珍之的艺术情感始终发端于她对平民生活的偏爱。她旅居过的东南亚、游历过的黔东南、瞻仰过的红色圣地、生活着的日常环境,都有很多让她感动的东西。所以,异国情调、乡土情愫、怀旧情结都会被演绎在同个时期的各类作品中。然而情感的一致使她保持了艺术语言的一致,未曾让她的多种关注纠缠不清,却保持了她宽阔的视野。

我能感觉吴珍之安静的眼光望着四周,定眸于感动她的瞬间。

我能体会那管安静的毛笔,蘸着清水透墨,肯定而自由地写去,随着心,没有停顿。


一门四画家:吴珍之(左一)与父亲吴永良、

母亲木昭妙,及姐姐吴洪晖


笔墨融真情

——吴永良、木昭妙、吴洪晖、吴珍之作品展


主办单位:松江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西泠印社、程十发艺术馆

协办单位:青藤书画艺术研究院

展览时间:2017年9月24日——10月22日(周一闭馆)

开展时间:2017年9月24日  14:30

展览地点:程十发艺术馆(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458号)


艺术简介



吴珍之 1976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籍贯鄞县。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创作《金十月》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浙江省美术作品展铜奖,中国美术学院收藏。1999年至2001年旅居新加坡,在当地从事绘画创作。2001年至2006年留学日本获得硕士学位,并任职建筑设计师。设计有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大阪矢野诊疗所等项目。2006年回国于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任教。2009年调入浙江画院任专职画家。


青藤艺术往期精彩,可点击以下链接直接阅读


楼兰残纸:来自民间的书法精华

潘天寿:画画只是副业

人间最美是清秋

李可染实为惊吓致死

吴冠南的灿烂文章

为什么吴昌硕的画卖不过齐白石?

林散之:“俗”,千百万人脱不掉

论中国画的“空”

溥心畲: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文人画家

吴冠南:在技法上总是不断地挑战自己

王雪涛:一幅画要有情趣才能打动人心

画家大多自以为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有更多惊喜呈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