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年前,跳槽涨薪,你笑了,5年后,跳槽降薪,你慌了!

51CTO技术栈 2020-02-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吃草的罗汉 Author 王晔倞

去年,我在年度绩效面谈中与某中年技术男就 “从测试转向产品经理” 的这个话题上进行了一些探讨与分析。


图片来自 Pexels


或许是因为分析的角度比较客观、真实,再加上俩人都比较会演戏,我激情,他投入,聊完后,他似乎突然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仅用一天的时间就输出了一份年度计划,励志改头换面,走出舒适区,为转岗(或转行)做足准备。


客观的讲,这一年里,无论是思维方式的改变,还是新知识的落地实践,他都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虽然离最终目标尚有差距,但为了表达对这份成果的肯定,春节后,我还刻意给他加了工资,调了级别。


等一下,说到薪资调整的原则,我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不少人在这点上有误区,认为绩效等于潜质,一个高绩效的人,他就一定是个高潜质的人,所以“加工资、调职级”必然倾向这些人。


但在我的从业经验中,过往的绩效好的人,潜力不见得高,今年的高绩效,明年可能会面临淘汰。


为什么?因为目标在变化,但人的能力、动力与心态可能变得不再匹配。


当然,啥叫高潜?这牵涉到能够影响员工长期发展的深层特点等一系列话题,不在这里展开,改天写篇文章专门和大家来聊聊。


在这里,我只想说,从这位同学在新岗位的表现来看,我很期待他下一年的表现,所以,我代表公司做出了物资和精神上的双重表示。


好了,言归正传。很可惜,这位同学上周提离职,去了平安。


更有意思的是,他并没有获得想要的产品经理职位,而是回头去做了测试(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他以前是测试转平台类产品经理)。


俗话说 “好马不吃回头草”,既然已经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而且这一年转型的还不错,干嘛又走回头路呢?难道是没人要吗?


我问了,原因很多,我简单概括下:

  • 产品经理,不去:有两家乙方公司给了 Offer,但考虑到他这块的经验还尚浅,如果愿意接受降薪,可以接受共同成长。

  • 测试经理,去:毕竟他的大部分经验与测试相关,又有几年的管理经历,而产品经理的经验值成了加分项,不仅加薪,还给了经理的职级。

我老婆曾问我:“理想和金钱哪个更重要?”我说:“理想更重要。”她又问:“为什么?”


我说:“理想等同目标,人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生活才能充实,更何况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实现理想的同时,一般都能获得金钱。”


我老婆笑了笑,说:“说得像那么回事,给你头顶上压 300W 房贷,估计你还没摸到理想的门槛,就已经死在路上了……”


是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不是说过吗?先生存,后精神,再理想。


说到这,让我想起马云曾力劝年轻人不要买房,他认为年轻人一毕业就被高房价所累,过早地承担高额债务于年轻人的后天发展不利,年轻人就该勇于创新,用智慧去拼得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后,物质的东西自然而然就来了。


说的很对,但事实上,技术出身的小伙伴们,多数来自于农村,传统思想较重,再加上技术岗位多半集中在一线城市,焦虑与抑郁的氛围,让 “要扎根,先买房,要立业,先成家” 的思想和现实交错在他们的心头。


除非实在经济窘迫,或者准入条件不允许(比如上海单身不可以买房),否则就算求爹爹告奶奶,每天啃着窝头,都会买套房的。


更何况,那些 85 年的经历告诉后辈们,想翻身,靠买房。


所以,马云的那种理论,对现在年轻一代的技术人群,尤其是那些正处于中年期的 “伪大叔们”,基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在机遇出现时,他们往往会在一番纠结之后,默默地接受现实。转型?我愿意呀!啥?降薪?那还是算了吧。


我常说,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都是趋于胆小的,都是矛盾的,都不愿意失去机遇,却又害怕面对挑战的。


在技术圈,绝大多数年过三十五岁的中老年人,对转型都很抵触,总祈祷接下来的工作能稳定。但是产业变革与行业变动始终都会存在,树欲静而风不止。


虽然不少职场焦虑都是部分自媒体制造出来的氛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的下降,三十五岁后,很少有人能一直保持行业和职能的连续性,这也是事实存在的。


五年前,有企业愿意为你的跳槽涨薪,你哈哈大笑,高兴坏了。


五年后,为了职业发展,你想转型,如果有企业愿意接纳你,但需要你降薪,不要难过,也请坦然接受。


说白了,选择等死,还是主动找死,自己选,但问题是,主动找死,总要付出一些代价。


还真有主动找死的?来,我说个曾见过的。


我老婆有个朋友和我同岁,在某国有企业做市场相关工作,常年出差国外,公司福利优厚,年薪 80万+。


或许是彻底厌倦了国企沉闷的工作氛围,在去年的一次聚餐上,拜托我老婆给她找一份新工作,并对新公司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业务范畴要涉足互联网领域,第二是运营类,或偏运营类岗位。


因为与原来的工作差距较大,我老婆通过一番竭力寻求,总算为她找到一家,但这家公司提供的薪水简直让人大跌眼镜:月薪不到 20K,综合年薪 30 万左右,相比原来公司的薪水腰斩都不止。


不仅如此,为了快速了解业务,她未来的直属主管还要求她在入职之后去位于成都的客服中心待上三个月。


这张烫手的 Offer 让她既兴奋又纠结:终于等到了自己期待的工作机会,但是这样的薪水实在无法支撑她当前的生活品质。

我作为局外人,觉得这份工作不管是工作地点、薪水,还是公司平台都与她当下的情况差距极大,她应该会断然拒绝。


没想到,她只考虑了三天,毅然回去提了辞职。当时,无论是我们,还是他的亲朋好友都认为 —— 她走火入魔了。


不过,从始至终,她都没有反悔过,似乎没给自己留任何后路。遇到任何问题,你问她,她都会说:“没事,刚开始,总是这样的,慢慢就好了”。


上个月,我老婆告诉我,这位小姐姐在入职一年之后,不仅拿到了公司的股权,而且还被派遣到武汉分公司担任运营中心的老大,不用说,薪资肯定也涨了。


不管怎么说,通过自己的努力也算是在运营岗位上站住了脚,算是转型成功了。


瞧瞧,都说职场中年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能主动迎接市场变化与行业变革,寻求主动求变。


有人迎头痛击,而有人选择交出一击闪现。


说到这,可能有人喷:“你不但编造故事情节,还散播焦虑,不要拿一些小概率事件来煽风点火,制造氛围!”


最近有句话,在我们公司非常流行 —— “如果你信,那就做,如果你不信,那就别做,没人逼你。”


是啊,家里有矿也好,家里贫穷也好,是苦,是甜,是你的,你也躲不过,不是你的,往怀里揽,也没用。


人生的旅途,冷暖自知,慢慢感受吧。


作者:王晔倞

编辑:陶家龙、孙淑娟

出处: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吃草的罗汉(ID:kidd_wyl)

精彩文章推荐:

做中台找死,不做中台等死?
技术Leader:选OKR还是KPI?
互联网公司甩锅指南,果断收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