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某些版本的面部识别工具已经上市。使用 Apple 的 Face ID 解锁 iPhone。在机场,运输安全管理局可以通过面部扫描来确认某人的身份。但人脸搜索引擎将这个想法提升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水平。虽然大型科技公司一直在犹豫,但推动该技术的小型初创公司正在稳步推进,例如 PimEyes 和另一家名为 Clearview AI 的公司,该公司为执法部门提供 AI 驱动的人脸搜索引擎。Hartzog 表示,华盛顿需要在这些工具变得过于普遍之前对其进行监管,甚至彻底禁止。
在欧盟,立法者正在讨论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面部识别技术。布鲁塞尔的活动人士 Ella Jakubowska 希望监管机构走得更远,彻底禁止这些工具。 她甚至发起了一项名为“Reclaim Your Face”的运动,警告人们不要去看医生、不要在大学校园里散步,甚至过马路,因为这都会让某人的脸受到扫描。 Jakubowska 表示,“我们拒绝这样的想法,即作为人类,应该会被视为行走的条形码,这样政府就可以监视我们,即使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她说。与此同时,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等部分地区制定了法律,规定人们在私人公司如何扫描和使用其面部时受到保护,对未经同意扫描居民脸部的公司将处以经济处罚。不过在联邦监管政策出台之前,私营公司记录人脸的方式和地点几乎不受限制,并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这些工具的科技公司。而我国,国家网信办也已经于8月公布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了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者的图片保存情况。 所以,拥有人脸识别顶尖技术的大厂们也要仔细考虑下这个问题:人脸识别引擎,该不该跟进这个赛道呢?参考链接:https://www.npr.org/2023/10/11/1204822946/facial-recognition-search-engine-ai-pim-eyes-google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technology/2021/05/14/pimeyes-facial-recognition-search-secre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