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人,请回答1999!

第一现场 深广电第一现场 2019-11-30


1999年11月29日
也就是20年前的今天
一群深圳的艺术家们聚在一起
完成了《深圳人的一天》雕塑
他们把普通人的一天
变成了深圳的纪念日

▲视频:陈晗特搜:寻找20年前的深圳故事


1999年,深圳雕塑院要为园岭的社区公园塑雕塑,经过精心的研讨,大家觉得应该让普通的深圳市民成为雕塑的主角。当年的11月29日上午,雕塑家、记者和深圳大学的志愿者们,他们分成三个小组,去随机寻找18个不同行业的人物原型。

▲资料画面:《深圳人的一天》雕塑建设阶段

《深圳人的一天》项目执行总监夏和兴,他找到的第一个雕塑原型,是一位在制衣厂工作的“打工妹”。

▲资料画面:20年前,雕塑《打工妹》原型人物胡美娟

▲夏和兴:“当时在制衣厂转了一圈,就选了这个妹妹,当时她18岁,是浙江人,现在不知道她情况怎么样,我们失联了。”


打工者、求职者、保险业务员、医生、海归、保洁员,都是我们城市生活中常见的职业。在背景墙上还有当天的天气,菜、新闻等等,雕刻家们把生活像石头一样切开,形成一个横切面,让我们有机会看看,二十年前的深圳生活。

▲雕塑:《包工头》

▲20年前深圳的菜市价格行情,白菜0.55元/斤。

上个世纪90年代,深圳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四海英才,百万大军南下深圳寻找梦想,“打工仔”就是那个时候最有特色的代名词。那个时候的联系方式还是传呼机,20年过去了,要在2000多万人口的城市里寻找17位雕塑原型,犹如大海捞针。我们《第一现场》持续发布了寻人信息后,很庆幸,我们找到了其中几位。



吴文华是我们找到的第一位,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他在几年前退休。吴文华先生回忆,20年前的一天,深圳雕塑院的工作人员找到他,表示希望用他的原型,制作一个深圳人的铜像。


▲20年后,吴文华和自己的雕塑《医生》再次合影。


刘晓东是一名建筑设计师,1999年他刚刚从海外归国创业,当时也在进行园岭街道的园林设计工作。对于被选上为雕塑原型,他说自己属于“自动送上门”。他当时是去规划设计院做汇报,和雕刻家们刚好碰到。


▲资料画面:20年前,雕塑《设计师》原型人物刘晓都


▲资料画面:20年前,雕塑院工作人员在倒模制作《设计师》铜像


▲20年后,刘晓都和自己的雕塑再次合影。


在采访临近结束时,第3位雕塑原型,在看了我们《第一现场》的寻人信息之后,来到园岭社区公园的雕塑前,找到了我们。


资料画面:20年前,蒋爽(右二)和自己的雕塑《保险业务员》合影。


20年后,蒋爽自己的雕塑再次合影。


▲蒋爽说:“20年过去了,我们俩变化都不大,深圳变化很大,深圳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跟1999年相比,感觉已经截然不同了。”


把20年作为一个时间纬度

可以很好的看清一个人

同时,也可以很好的看清一座城

20年时光,人和这座城市都在发生改变

而这组群雕

仍在无声地对后来的人们

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深圳人的一天》雕塑,它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一个随意的时间段,它更代表的是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五十年或者一百年后,每一代深圳人仍会在这一群“老朽”的身上,找出许多怀旧的快乐与回忆。



20年时光过去
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
创作者和雕塑原型
在他们的作品面前重新相聚
每一个深圳人的故事
拼凑在一起
就构成了深圳的故事
而这美好的故事,仍在继续

▲2000年,《深圳人的一天》雕塑制作人员,与雕塑原型人物合影留念。

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

继续帮我们寻找

20年前的深圳记忆

继续续写深圳的故事



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陈晗、张梓川
编辑:练志广  审核:臻

现场回顾


 


  点亮在看,分享你20年前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