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席越:给孩子一个弟弟妹妹当礼物

2015-06-01 席越 大家

---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

摘要ID:ipress

为了她未来能有一个血缘的亲人,一个友伴,我们决定再生一个宝宝。老二刚刚学会走路时,听见她光着的小脚丫穿过走廊,欢快地叫“姐姐~~”那一刻,我已经知道,我们的决定有多么正确。


2014年底的一份调查表明,英国3-12岁的儿童最期盼的圣诞礼物就是一个弟弟或妹妹,远排在房子、汽车和iPad之前。这和今年四月一个中国12岁女生因为父母打算生二胎而跳楼自杀的消息简直是两个极端。

如果你注意到,大部分儿童在三四岁前,会对襁褓里的宝宝和街上毛茸茸的小狗一样充满好奇,如果可能他们还会用小胖手去捏一下宝宝的胖脸蛋,就像他们对着一只小狗手舞足蹈,趁大人不注意拽一下狗狗的尾巴。

我家老二还不会说话前就已经会指着电梯间遇到的婴儿口齿不清地大叫:Baby!!她的脸上充满了一种温柔极了的笑容,还会轻轻地抓起宝宝的小手,又是极为温柔的,好像触摸一片羽毛一样。然后两个宝宝四目相对,都笑的极为灿烂,好像发现了彼此的秘密。

从这点上判断,孩子们喜欢更小的婴儿是一种天性。她们基因库的某一个角落一定存满了各种人类祖先的图片,很多图片就是属于那些和他们一样,有粉红脸颊、娇嫩肌肤、大大的水汪汪的眼睛和很少头发的婴儿的。



至于孩子们怎么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这取决于父母如何传递一个“弟弟/妹妹”的信息。我有一个好朋友在儿子一岁时又怀孕了,于是她们焦急于如何让儿子理解一个弟弟或妹妹,就是说,很快就会有一个小宝宝要和他一起抢妈妈的奶吃了。她们家还有一只小狗,如何教会小狗不对另外一个婴儿嫉妒也是一门学问,这个暂且不说。

在七八个月的时间里,朋友用一只刚出生的婴儿大小的布娃娃做未来婴儿的代言,她们告诉他:“这是妹妹。”妹妹会吃奶,会睡觉,会打嗝,会PooPoo(宝宝拉粑粑)。

小朋友很快就接受了妹妹这个消息,并且非常期盼她的到来。事实是,当婴儿真正出现时,他无比兴奋地拥抱这个妹妹,然后试图向拖布娃娃一样,抓起双脚,把她拖到地上。

让我来先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会生两个孩子。第一个宝宝出生的第一年,好像一个玫瑰色的童话,虽然没有父母在身边帮忙,孩子的所有一切都必须亲力亲为,但是我依然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再辛苦,只要亲吻一下她粉红色的小脚丫就全部忘记了。

林语堂说过他的 “四大幸福”,和孩子们游戏只排到第四位。我想,那是因为他是一个父亲。并且在30年代,对于孩子的爱还不能直白地表达。对于一个仍在哺乳期、荷尔蒙指数极高的母亲来说,天下的所有幸福,莫过于看着孩子天真烂漫的笑容。

很快我就开始陷入一种焦虑,这是一个多么混乱而越来越糟的世界啊,人和人的关系越来越冷淡。而我自己的所有亲人都依然在国内,难道我们要在百年后把宝宝一个人孤独地留在这个冷漠的星球上?

为了她未来能有一个血缘的亲人,一个友伴,我们决定再生一个宝宝。就是这个简单决定,却用了我一生对爱的理解和期盼的深思熟虑。像韩国鼓励生育的一个口号:“留给子女的最大遗产是兄弟姐妹!

老二刚刚学会走路时,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从我们身边爬起来,然后听见她光着的小脚丫在地板上发出的“啪嗒,啪嗒”的脚步声,她穿过走廊,欢快地叫“姐姐,姐姐~~”那一刻,我已经知道,我们的决定有多么正确。

周围的朋友基本上都有两个宝宝,而她们的想法也都和我相近:

1)为孩子有一个友伴;
2)为孩子们有更健全的人格,从小学会和别人分享,关心别人;
3)这也是北美家庭的幸福的样本——两个孩子和一只大狗。

说这是北美家庭幸福样本的原因是,在北美的大部分公共娱乐设施中,家庭票都是2个成人加2个未成年人,这些设施包括海洋动物馆、科技馆、植物园,各种嘉年华。甚至北美的最流行汽车型号也是一家四口人的设计,一般的SUV都可以在第二排座位放两个儿童安全椅,美国汽车协会消费者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也听到各种父母的赞美:我们现在不用陪她玩了,一吃完晚饭,我们各忙各的事,她们自己一起玩。去上各种课程学习班也非常容易,两个小朋友若是年龄接近,直接送到一个班里上课就好。

若是年龄有些差距,也是在一个儿童活动中心,大的由妈妈带领上一个班,小的由爸爸带领上一个班。还有人会说:天哪,幸好有她们的兄弟姐妹,她们才可以这么容易就进入这个幼儿园。

这个幼儿园可以替换成,一个小学、初中……在北美,有兄弟姐妹在同一个学校的孩子会被优先录取,不管是历史悠久的私校,还是一个口碑良好的公立学校。

让孩子们爱上自己的弟弟妹妹,而不是排斥他们,其实在西方也有不少科学的方法。女儿的幼儿园知道我又怀孕,就为她专门准备了一本图画书,书是一个系列,分男孩女孩篇,老师们给女儿讲的就是:我要成为一个大姐姐了!

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因为我在换宝宝尿布的时候,大女儿主动申请要帮我换。我说,谢谢,但是不用了。她就一直嘟囔:可是老师在学校里讲的故事里,我就是要帮妹妹换尿布的。后来看到这本书,书中把一个姐姐讲得像个小英雄。

还有要在弟弟妹妹没出世的时候,多去其他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串门”,这样孩子对其他的孩子都有兄弟姐妹印象深刻,而不会觉得这有什么特殊。

弟弟妹妹出世后,每次在老师或者小朋友面前都要夸小朋友,多照顾她的弟弟妹妹,和弟弟妹妹相处得多好,从而提高小朋友的自豪感。

当然,最可爱的是最后这一条:在从医院带回新生弟弟妹妹的那天,以弟弟妹妹的名义给小朋友买份她特别希望的礼物。我家大女儿听说是妹妹送给她礼物时,愣在那里,问:“为什么妹妹可以给我买礼物呢?”她的意思是,为什么妹妹有钱给她买礼物。我们回答:“因为妹妹是从仙女那里送来的,她从仙女那里给你要了一份礼物。”

看来西方也是讲见面礼的,至少在一开始的6个月,姐姐对妹妹充满了无条件的喜爱和宽容。




作者:席越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著有《他们的中国》、《先嫁书后嫁人》。

【作者文章推荐】

让美女励志学见鬼去吧
做了妈妈还能要求事业成功吗

中国大宅门式的坐月子太夸张

更多作者文章,请在对话界面输入“@作者名”调取。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作者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