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沙龙 | 人人都可以进行非虚构历史写作
---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8月1日下午,第31期腾讯·大家沙龙“开始吧!非虚构历史写作”在成都言几又书店举行。本期沙龙的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杨早和著名媒体人张丰。在现场,两位嘉宾用多个鲜活生动的事例向听众辨析了非虚构历史写作的概念,讲解了非虚构历史写作的基本方法,揭开了“非虚构历史写作”这一近年来热门的写作方式的神秘面纱。
▍是什么:“非虚构”和“虚构”的区别是什么?“非虚构历史写作”和“历史写作”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杨早用了三个例子来说明这些问题:
第一个例子,《史记》和《水浒》。金圣叹曾经谈到过这两者的区别,认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因文生事就是一种虚构手法,所以一般认为《水浒》是小说。而《史记》是以文运事,先有事生成如此,然后算计出一篇文字。从这个例子中来看,非虚构的限制比虚构要大,因为非虚构要求先有真事,不可能完全超越这个事实。这是一个比较容易了解的地方。
第二个例子,正统的历史教科书和杨早的著作《民国了》。历史教科书被认为是主流的历史,但是比较枯燥乏味。而《民国了》则是主流历史忽略、遮蔽和摒弃的各种细节。其实历史和非虚构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虽然二者写的都是实际的事情,但是非虚构更偏重于调查性报道、解析性报道、特稿和回忆录等等,更偏重于个人视角,而不追求正史所标榜的所谓的绝对的唯一性。相反,非虚构有时会留出开放的空间,比如并置一些说法,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哪种说法读者最喜欢,或者哪种说法读者认为是真实的。
第三个例子,是泰坦尼克号。上面图中,第一是画出来的泰坦尼克倾覆场景,然后是照片中的泰坦尼克号,最后是好莱坞经典大片。因为是画出来的,所以怎么去画这个事件掺杂了画家个人的视角(例如可以是小船上已经离开的人看大船倾覆的视角,也可以使大船上还没离开的人的视角),但是历史照片相对来说比较唯一,而电影中的两个人在历史中可能根本不存在,只是就这件事(泰坦尼克号倾覆)来表现一个爱情故事。所以这三个画面可以看作是历史、非虚构和虚构并列的一个差别。
▍为什么:人人都可以进行非虚构写作吗?为什么要去进行非虚构写作?
今年北京市的高考作文题目之一“假如我和英雄生活一天”就是一个非虚构历史写作的材料,因为列出来的英雄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如果要写这个题目,就一定要穿越回去,但又不能虚构(英雄的事迹)。其实在生活中,非虚构写作也是广泛存在的。例如公司派你出去做调查,回来要写一个调查报告,这就是一个非虚构写作:因为调查报告是你写的,所以会带入自己的视角和观点。总之,你没有经历过的,但又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你写出来,就是非虚构历史写作。所以每个人都可以进行非虚构历史写作。
至于非虚构写作的原因和必要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讲:
第一,真实没有用?有时候人们喜欢看电视剧或小说,愿意看假的故事,因为会从中得到快感的释放。但有时人们又喜欢看真实的节目,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真人秀会这么流行,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希望它能给我们一种共鸣感。例如最近的“电梯吃人”事件,一件这样的事引起公众的注意了,到处就都爆出了问题电梯的事件。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这件事会产生爆炸效应?因为爆炸效应的基础就是产生共鸣感,因为我们都会坐电梯,所以我们就会特别害怕那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如果告诉你那个电梯新闻是一个鬼故事,不是真的,那就不会产生共鸣感了,因为你会认为这种事情自己碰不到。这是人本身对信息的真实性的需求。
第二,为什么要去关注历史,历史有什么用?杨早举了《鲁宾逊漂流记》的例子:鲁滨逊一个人活在岛上需要什么知识?首先,他需要农业知识,因为他要去种地,需要去获得温饱。其次,他需要动物知识,因为他要狩猎、养家畜。最后,气候知识,因为要预测是否会下雨。在这些之后,他抓了一个野人,这个时候他就需要一些政治、法律、社会方面的知识,才能管好这个人。当这些知识都获得之后,他还需要别的吗?鲁滨逊刚上岛的时候就搞了一个木桶,每天在上面画道道。画这个干嘛?这就说明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四维空间,在长、宽、高之外还需要一个时间维度,所以时间是一个我们特别需要了解的点,而历史就是告诉我们,我们来自何处,我们现在处于纵轴上一个什么点。所以历史不是一种实用知识,而是一种本能。怀旧其实就是为了历史。
总结起来,人们对历史和真实都是有需求的。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非虚构历史写作的根本。
▍怎么办:非虚构历史写作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进行非虚构历史写作?
非虚构历史写作的方法,是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由五个方面构成:
第一条,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如果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可能很容易就相信什么事情是真的。但历史可能未必有真的东西,一定要随时保持警惕,这可能只是叙述,而非真实。正确历史观的重点就是历史无所谓真实。因为非虚构强调的是事实,事实不是历史,事实只是事实。世事怎样被阐述才能构成历史?历史实际上是由很多叙事构成的系统,只不过可能是选择的力量,或者政治的力量,把其中一个说法规定为正史,那么这个说法就成为了权威历史。但正史之外的各种各样的野史、个人史仍然在流传。所以历史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说法,不是一本书。如果忘记了这一点就会掉进历史固定论,但历史是不固定的。
第二条,建立历史与生活之间的切身联系。因为历史毕竟不是你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你要从中写出感受来,就必须把历史与自己的事情之间建立一种特别亲切的感受,不然的话历史就显得与你无关。用五四事件举例,五四那天是什么天气?大家穿了什么衣服?如果把自己代入那个场景,你会怎样?根据北高师学生的日记,当时北京的天气是“前日着棉,今日着单”,就是说天气变化非常大,温差很大。所以那天游行队伍早晨从学校出发的时候很多人都穿着棉袍。但是到了中午温度升高,穿棉袍就非常难受了。再加上队伍在天安门前站了三四个小时,队伍后面的人根本听不到前面的演讲,这时候整个游行队伍内心的火气已经很大了。从天安门走到赵家楼,大概要走两三个小时,队伍中的人内心已经非常愤怒了,所以即使没有事先准备煤油、火柴,也很可能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放火的事情。如果把自己代入到当时的场景中去,就很容易想到为什么所谓的和平请愿会变成一个暴力行动。这个例子就说明,看历史的时候可以代入自己的个人感受,天气、衣着、环境、过程都会让你的情绪发生变化,而情绪有时候恰恰会决定历史的走向。
在这里补充一点,适当运用方言会添彩。方言是一种现场气氛的表现,例如电影中使用方言,真实性会加倍,会瞬间把你的视角从历史的大视角变为其中一个人的视角。所以建议大家在进行非虚构历史写作的时候,可以的话,适当运用一点方言,会使你的作品更加真实。
第三条,材料的定位,这主要取决于你想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例如五四运动的主角曹汝霖,他就在想,为什么这群学生要去烧他家房子?想来想去,他想到有一年过年的时候他因为有事外出而没有及时地借钱给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而林长民是当时国民外交协会的主持人,所以曹汝霖就认为是林长民把巴黎和会的消息告诉蔡元培,蔡元培告诉傅斯年等北大学生,傅斯年他们再发动了游行。直到曹汝霖写回忆录,他都认为五四运动的起因就是他没有及时借钱给林长民。所以同样一件事情,不同人的看法完全不一样。
关于材料的选取剪裁和故事结构是什么样子,也有一个例子:吴宓。吴宓有很多伟大的贡献,如果写《吴宓传》,会是很厚的一本。但如果限制3000—5000字,从一个侧面来写的话,那怎么写?我当时就选取了他的感情史这个侧面来写,因为吴宓在感情方面情商特别低。吴宓就是那种极端地、只会表达自己感情的性子,喜欢谁会闹得人尽皆知。所以他的成就是一回事,他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在社会上的传播是另一回事。他的一生在感情方面确实带有很强的糊涂色彩。文章不长,但可以把他一生的感情轨迹拉一条线,这就是怎么去选取材料的一个例子。
第四条,材料的拼贴,就是故事和故事之间有没有相关性。因为如果两个故事之间有相关性,它们拼贴在一起就会让你的视野扩大很多。比如我写过一篇文章《车站》:宋教仁从上海往北京去的时候在上海遇刺,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邵飘萍逃避军阀追捕化妆逃离。试想,当时的人是怎么知道今天这班车上坐了谁呢?当时实际上每天报纸上都有小专栏,会登载名人出行这方面的消息。但是真正的历史大事往往是发生在那些悄悄出行的人身上的。这里想说的是,当时(民国)的汽车和火车,简直是新闻记者的天堂:随便坐一趟火车,就可能碰到伟人,他说什么,不说什么,去哪儿,都是新闻的材料。当时的很多记者都会这一招,他们会经常出现在京津的火车上捕捉新闻,这些见闻拼贴在一起就可能是很好的新闻报道。
第五条,就是选择一个视角,就是谁来讲这个故事。比如五四事件,一个警察的视角,一个学生的视角,或者曹汝霖的视角,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最后要完成精彩的非虚构历史协作,很重要的就是选择谁来写这个故事。
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在《抢米》这篇文章,杨早选择了一个新闻常用的方法,就是不同视角的表述。比如在这个事件里,不同利益方的说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湖南籍京官就认为这个事情主要是由于湖南的“绅权”过重。湖南的绅士权力特别大,比官员重要得多。所以这个时间一开始的起因就是绅士即使在荒年也要囤积粮食,搞得粮价飞涨,地方官员控制不力,所以才导致了抢米风潮。而媒体的立场呢?比如《申报》这样的大报,就会派记者去湖南调查,就会发现在抢米风潮这个时间中,有会长的踪影。会长在民众组织中的作用是造成这个事件一发不可收拾的原因。而当时官员的看法则是湖南巡抚太不讲人情,在民众起事后采取了强行压制的政策,导致民愤越来越大,所以当时官员的立场主要是地方官员应对不力、危机公关做得不好的问题。
还有一个立场,就是外交人员的立场,因为这件事情中涉及烧教堂、打伤教民的事件。为什么把所有立场列出来?因为它涉及一个天下大局。官员和绅权的冲突,民众和会长的结合,民众和政府的矛盾,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矛盾,外交上的冲突,西方人和地方中国人的冲突,这些所有的冲突其实就是清朝末年中国冲突的综合。从这样一个抢米的事件,我们就可以把当时中国社会的几乎所有的矛盾都能分析一遍。从此可以看出为什么一年之后,清朝一下子,200多天,就垮掉了。
借款问题、中外冲突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矛盾问题,在之后的民国,仍然存在,而且是民国初年特别大的问题。所以虽然抢米这个事情是一个地方性的群体性事件,但从中可以窥见整个中国社会的矛盾所在。这就是为什么要挑这件事情来写,而且要分立场来写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的这五条,就是我认为大家在进行非虚构历史写作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个阶梯程序,按这个程序走的话,也许就可以写出比较精彩的历史故事。
(整理:宋睿。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腾讯·大家编辑部)
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