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龍昇:日本满大街卖的咸菜这么有来头

2016-06-22 龍昇 大家



文 | 龍昇


“吃糠咽菜”,糠是谷糠,菜是野菜,是种贫苦艰难的生活 。“窝头就咸菜”,比吃糠咽菜强得多,过过一段那样的生活,尤其“自然灾害”时代能以窝头就咸菜填饱肚子算不错的,今日细面窝头配精致酱菜当然更好。而在正常生活中吃到的酱菜、咸菜、腌菜、泡菜、酸菜等,则是舌尖上的享受了。它们可作佐粥的主菜,也可作大饭桌上的辅菜。吃过自家制的它们,也买过酱菜园里精致的它们吃。


少年时曾住北京西单,常去出家门不远的“天源酱园”买酱菜,那里的酱菜源自御膳房的手艺,好吃。年稍长,住南城,便去“六必居”买酱菜,其店匾额为严嵩所题,字好,引得店的名声大,当然也好吃。


记得更年少时的父辈人,提着个上盖红纸、装着八宝酱菜的小酱菜篓子去做客访友,不觉丢份,反有雅俗共享之趣,我则爱挑里面的螺丝菜(宝塔菜)和花生仁吃。也曾居于南方,工作和游历过西北、东北、西南,见识尝试到丰富多彩的酱菜、咸菜、腌菜、泡菜、酸菜等食文化。


来日有年,会在回国探亲办事时带回些北京干黄酱芝麻酱、上海萝卜头大头菜、四川榨菜什么的,以解乡愁。但那些东西毕竟很重,带不了太多,所以平时多吃的还是日本酱菜、咸菜、腌菜、泡菜、酸菜等,也是丰富多彩的。


想聊聊它们,一言难尽,但叙述之时,可以一词概之,它们被统称为“渍物”。渍,有浸、沤原意,还有浸渍造词,用“渍物”一词概括了酱制、盐制、腌制、浸制、泡制、沤制过的食物,分类方便,说起来也方便些。


渍物,可据腌制咸菜的调味料分出盐渍、酱油渍、酱渍(味增渍)、醋渍(酢渍)、辣椒渍、糠渍、粕渍、麹渍等数类。


在日本便利店或火车站买到的盒饭里,往往会看到米饭中间放了一枚红色或紫色的半干皱尚湿润的梅子,它叫梅干(梅干し),它的味道又咸又酸,是典型又普遍的“盐渍”。日本梅自中国传入历史很早,初以文化形式种植、欣赏、歌颂于皇室、贵族、文人间,梅干初制,也是他们先尝到的。梅本身就有止痛解热之效,梅干除去很能下饭,还可作预防痢疾等肠胃病之药,于是它成了过去日本人行军作战、今日出门旅行的携带药、预防药。


梅干制法:成熟的梅子洗净、将梅子和食盐一层层地铺入用烧酒消毒过的容器里、梅子上面压上石头、大约一个月时从梅子里腌出压出的水分(梅醋)淹没了梅子、取出梅子擦干后放平底竹箩晾晒三四天即可。


说得容易做时难,我曾两次手制梅干,均不够理想,反省出的原因是在消毒防霉方面做得不好。梅干的红色或紫色,出自青梅腌制途中加进的紫苏,而和歌山选用的当地品种白梅制的梅干没加或少加了紫苏,黄色,味美价昂。


梅干(南高梅干)


盐渍的材料许许多多,白菜、萝卜、黄瓜、茄子等蔬菜根菜,瓜果、鱼肉,鱼还包括了鱼子、鱼内脏。而用盐渍方法做出的海胆、鲻鱼卵巢、海参的肠或卵巢,成了日本三大珍味和下酒的好菜。


日本国花樱花的花朵也可用来盐渍的,那樱花盐渍我做成功了:摘下一大把连着花柄的樱花洗净敷干,放保鲜袋中加盐和柠檬汁(正规是加梅醋)揉揉压上石头放置数日,取出渍过的樱花敷干水分使其风干,最后撒些细盐揉均匀后即可食用和装瓶保存了。樱花盐渍可佐饭和佐点心,还可泡茶喝,单取一朵看颜色挺艳,味道除咸之外并无其他,倒是心中会涌出花开花落后的余香余韵。


了解了盐渍是用盐腌制的咸菜,酱渍、酱油渍、醋渍、辣椒渍也就好理解了,它们和盐渍不同的是或多或少加了些糖或甜味料。比如我居住的福冈市博多,有种名叫“辛子明太子”的渍物,便是将明太鱼的鱼子用辣椒(辛子)和香料腌出来的。


辛子明太子


盐是日本自古以来有之,味增源于中国的黄酱,日本最初的酱油——和歌山“汤浅酱油”,是豆酱腌蔬菜溢出的汤汁,制法是镰仓时代日本留学僧觉心在南宋径山寺学到的。因此有日本学者认为渍物是中国酱传入而开始制作的,不管怎么说,酱渍是酱缸酱桶里腌制出来的。


可称独具日本特色的腌菜是糠渍,是在米糠里腌制出来的。“吃糠咽菜”在这里变成了“糠腌蔬菜”,贫苦艰难的生活也变成了普通或小康的日子。你可在日本许多城市里看到类似中国酱园的渍物专门店,和“天源酱园”“六必居”看到的青花大缸不同的是这些专门店在门前摆的是一排排大木桶,里面就有盛着米糠,腌着白萝卜、白菜、黄瓜、茄子的大木桶,它也是日本特色。


这里说的米糠,是米糠煮沸或炒热,冷却后掺进低浓度的食盐水、经过充分发酵而做成的“糠床”。在糠床里埋一夜的渍物叫“浅渍”,埋了许多日子的叫“古渍”,你可以看着木桶里插的字牌依自己喜好购买。在百货店的食品部有着包装精美的糠渍腌菜,可买作礼品。在超市里有密封包装的糠床卖,可供小家小户自己做糠渍。让黄瓜茄子睡进糠床谁都会,但切记那糠床得经常倒腾使它常透空气。


糠渍


日本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渍物叫泽庵(沢庵),它是用了糠渍、盐渍、糖渍等混合方法腌制出来的:将一种很长的白萝卜晾干变得柔软,将糠粉、盐、碎糖、干柿子苹果等干果皮和捣碎的栀子果搅拌成混合粉,在容器里一层粉一层萝卜地铺好,最后压上石头放置个把月即可。它有咸甜之味、果实的微香,碎栀子果使其颜色泛黄。泽庵这种腌菜之名,传说出自四百余年前一位叫泽庵宗彭的天台僧的手艺。


泽庵


了解了糠渍,就好理解粕渍和麹渍,粕是糟粕、是酒渣子,麹是酒曲,用它们腌咸菜的方式方法和种类在中国也有很多。忽想起“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句,酱菜、咸菜、腌菜、泡菜、酸菜等,最初不都是出自家庭主妇尤其是农妇之手吗,有了鸡鸭鱼肉后,一碟小小咸菜仍是能上宴席的。


日本的渍物,还可依地方特产、地方制作特色和地名来取名。比如前述的和歌山梅干,依白梅今产地南高地区和古地名而叫南高梅干渍或纪州梅干渍,比如广岛菜渍是用一种大如白菜的油菜腌制的,比如奈良和京都的渍物统称为奈良渍和京渍。


奈良渍使用的材料多是白瓜(西葫芦)、黄瓜、西瓜(西瓜蛋子)等瓜类配以生姜,腌制方法是先盐渍去水分再反复粕渍。瓜熟蒂落时节腌,渍到寒冬食,它色暗而黑红,切片之后有些荫翳之美,它有酒的芳醇,吃多了别开车上路。


奈良渍(白瓜)


京渍是用自古就传来日本、生根于京都的“京菜”腌制的,代表菜有白萝卜、大头菜等根类菜和茄子、辣椒、南瓜等,它虽也采取盐、酱、糠、粕多种渍法,但全体来讲是味清淡、飘清香、色靓丽,京渍的代表“千枚渍”是盐渍的大头菜,切得薄如纸,色洁白透明,另一代表叫“柴渍”,是茄子片加紫苏盐渍的,将原本紫皮的茄子渍出了贵族紫。京渍沉淀了悠久的京都文化,堪称日本渍物的代表。


京渍物


不少日本渍物的用词和命名挺有意思。


新香:新鲜的蔬菜经一夜的“浅渍”又常被称作新香。


酒盗:以盐渍过的鱼内脏等下酒,令人越吃越想找酒喝。


唐墨:指前述日本三大珍味之一的盐渍鲻鱼卵巢,说的是它的模样像中国的墨,而台湾称乌鱼子。


唐墨


福神渍:东京有名的腌菜,中华有八仙,日有七福神,它是萝卜、茄子、刀豆、藕、黄瓜等七种菜蔬放酱油和糖腌出来的,制作和取名令人想起八宝酱菜。


三五八渍:日本东北地区的腌菜,指的是组成糠床的盐、米麹、米的比例是三、五、八。曾收日本朋友的礼物,从大分带来的一盒咸菜、一瓶酒,它们的名字都叫“吉四六”,以为又是什么比例,却被告知“吉四六”是流行于大分的口头文学中的一位传奇人物之名……


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酱菜、咸菜、腌菜、泡菜、酸菜,中日两国的它们也都丰富多彩。除去糠渍,一定要找出日本渍物的特色,我想有二,都不是“菜”的本身。


其一是它的存在和地位:家庭餐桌、饭店酒席、皇室御膳,它都上得去。鱼生店、寿司店、鳗鱼店、烤肉店等专门店里,也总会有它。春夏秋冬有它,连正月过年装在多层多格的“重箱”里的“御节料理”里也有它。也有属于它的几个格子是放渍物的,可以说日本腌菜是每日均食、无处不在、无论贫贱与高贵。


其二是“小菜一碟”的碟:日本的食器很讲究,连小菜碟也作得精美且素雅,小菜碟里很艺术性地摆放几枚几片渍物,看着舒心,吃出清香。


(本文原标题:《日本的渍物》)


【作者简介】

龍昇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出版过长篇小说《血色炼狱》。



【精华推荐】

从贵族飞入民间的日本风筝

开在寺庙里的幼儿园,给日本带来了全球最高识字率

明治维新时期的两位乱世豪杰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