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猫:这个摄影师拍下了二十年来的中国话剧史

2016-09-15 老猫 大家

▲ 1989-01-30. 北京人艺三幕话剧《茶馆》,摄影:李晏


|


将近三十年前,在新华社大院的黄燎原家,我认识了李晏。

那个时候文艺青年们没有太丰富的生活,就是喝酒、打牌,然后抓紧闲暇时间拍点MV啊,搞点自编的文学刊物,看点盗版录像带什么的。燕京华侨大学的黄燎原家算是一个点,我上学时总听人提起,就要了他电话号码,打了个电话,拎着瓶白酒摸上家门去了。我们都如饥似渴地需要朋友。

在那里,认识了很多人,比如狗子(广院的,现在是个作家),比如高穗儿(现在好像是个学者),还有李晏。李晏在这一群人里,相对显得安静一些,比如他没外号,大家就叫他李晏或者“晏儿”,喝酒比较克制,不会喝大,还有他根本就不会玩牌。

但他会拍照片。我们聚会时许多癫狂欢乐的瞬间,都被他拍了下来。


1988-05-00. 北京人艺《推销员之死》,摄影:李晏


▲ 1988-05-21. 无场次话剧《桑树坪纪事》,摄影:李晏


后来才知道,李晏是新华社图书馆的管理员。认识一个图书管理员有很多好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和李晏一起去新华社食堂吃饭,比学校的伙食好不少。还有就是查资料、看书。许多年代久远不好找的东西,李晏都能帮着找出来。

一直看到图书馆下班,别人都走了,我们还可以留在他的办公室里接着看,一直看到晚上聚会时间到。甚至,夜里喝了酒,直接就睡在他的办公室。李晏没有宿舍,他自己睡办公桌,我们这些人睡用椅子搭起的床。

李晏还是个少有的细致的人。比如朋友聚会,他会做几个菜带上,比如一些戏单戏票,他会保存下来,甚至看过的一些戏,他能说出哪天去看的,坐在几排几号。

几年后李晏有了房子,很远,在鲁谷那边,我们也去过几次。房子四白落地也没怎么装修,有床。据说中外文艺女青年经常到他那里留宿,我们总问他难道就没有什么绯闻艳遇么?李晏总是说,我们兄妹相称了。李晏还真是个好人,好人卡攒得好多。

我们都知道李晏照片拍的好,但李晏的爱好,其实是话剧。不是喜欢看的那种,而是想参与其中,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可惜了,他考了好多年中戏、北影、上戏都没考上,最后还是当了图书管理员。

那时候,北京的文艺青年东一堆西一堆,不知道怎么着,堆儿与堆儿之间就出现了交集。有次聚会,李晏认识了孟京辉。孟京辉在排《阳台》,需要图片做宣传,李晏就去帮着拍了。后来他又认识了牟森。牟森一听他是图书管理员,立刻就向他要报纸,当时牟森在排《零档案》,需要大量报纸做舞美和道具。李晏二话没说,拉了整整一辆小面的废旧报纸过去。他心中熄灭了好几年的细小火苗,这一下死灰复燃了。估计他自己都没想到,他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到了戏剧的世界。


▲ 1994-04-20. 小剧场实验戏剧《零档案》,摄影:李晏


人一旦接触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不遗余力忘我地投入。李晏见到话剧以后就是这样。从孟京辉到牟森,到最后的许多人,都请他去拍工作照、剧照,他都满口应承且不计报酬——绝大部分是没报酬的,因为大家都是穷人。于是在90年代的北京,暮色降临,经常能看到一个年轻人背着相机,骑着个二八大车,风尘仆仆从新华社赶往各个排练场或者剧场。这就是喜爱,或者说热爱的力量。

为什么会热爱戏剧?李晏回忆可能是受身为舞蹈演员的舅舅影响,也许是上学时看了大量的电影导致——但哪个是决定性的,还真难说清楚。也许就是天然的吧,老天总会人一样欲罢不能的东西,也许是攒小人书,也许是收集香烟盒,很难说出为什么。这个问题李晏也问过许多后来成为艺术家的导演,对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总之,就是喜欢,不要说为什么。人无癖不可交,这话早就有了。

旁人来看,李晏的摄影技术好,善于抓拍演员的表情、情绪高潮的瞬间,人又低调、踏实,吃苦耐劳且热心肠,所以请他拍片子的人多起来,他在戏剧圈的名头也渐渐有了。二十多年过去,李晏一直坚持不懈,各种拍摄图片,拍了一茬又一茬的导演和演员。很多剧院前厅的演出海报上,都是他的片子,很多宣传单上也是他的片子,报纸杂志上,他的片子也很多。总之,那些“搞话剧”的一想起片子,就想起了李晏。

当然,李晏也不是完全的老好人。据我了解,有两件事情李晏最不能忍。一件是报刊用了他的片子不给他署名,为此他跟许多编辑翻了脸,觉得这是不尊重自己的劳动。另一件是约会迟到不守时。遇到这两件事,李晏不分时间场合劈头盖脸跟人翻斥,我手下一个找他要片子的编辑,就因为晚到了十几分钟,被在地铁站台上骂哭了。

但这依旧不妨碍人们觉得李晏是个好人。即便是被他骂过的人,最后依旧可以和他成为朋友。在酒桌上,人们自夸自己品性好的时候,会说:“我都快赶上李晏了。”


▲ 1997-12-26. 《死无葬身之地》,摄影:李晏


▲ 1999-06-00. 《生死场》,摄影:李晏


二十多年,对于一个人来讲,确实是个不短的年头。二十年里,有人结婚离婚好几次,有人从一文不名到富甲天下,也有人几起几伏生活如飘萍。可这二十多年,李晏是少有的稳定的人,他当管理员,中途开过一个酒吧,但一直在干一件事:话剧。坚持这件事情是挺可怕的,李晏居然坚持成了“戏剧活化石”,他居然用镜头把这二十多年的话剧活动全记录了下来,换句话说,要找以前的戏剧图片,他那里是最全的。我想,拍戏的绝不止他一个人,可能不厌其烦地一直也在拍,并且将所有图片资料精心分类保存的,也真只有他一个。这里面寄托了他太多的戏剧梦想,他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他的那个不成功的酒吧也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就是在这个酒吧里,他和袁鸣创意出了大学生戏剧节,也正是在那个酒吧里,他认识了赖声川,在那个阶段,他开始参加一些话剧演出,直到现在。袁鸣组织的《暗恋桃花源》全国的巡演,他负责拍片,兼演剧场管理员。

三四年前,李晏写了篇文章叫《当戏已成往事》,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当时李晏告诉我们,这是他一本书中的一部分。我以为,这篇回忆录式的文章就是书中文字的全部了,那本书应该是以大量的珍贵图片为主。后来,一见到李晏就问书出来没有,他总是摇头,一副遥遥无期的无奈。直到两三周前,大家又一次聚会,李晏突然说,书下印厂了。

现在,这本书就静静地放在我的眼前,让人吃惊的是,他竟然写了那么多字。整个书分两卷,上卷是他的文字,下卷是图片,合起来,就是一部二十余年来中国的话剧史。其中的细节、点滴,让人想起好多倏忽而过的岁月。

这二十年,话剧从式微如灯,到炫目如炬,再到泛滥至泥沙俱下,经历了巨大的颠覆过程,而李晏,就是那个一直在幕后旁观着的人。他一丝不苟地、原始化地对这个过程进行了记录。2015年北京的演出票房已经超过15亿元了,戏剧类占了大头,比电影差远了但比自己以前要好得多。那些从李晏镜头前走过的爱话剧的人们,有的成为了艺术家,有的成为脍炙人口的演艺明星。有的已经去世,还有的沉沦不知归处……鲜活的景象和岁月,聚集到一起重现,有一种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的历史感。

可能百十年后,有研究话剧史的人拿起这本书,会从心底里感激这位身处其中又一丝不苟的作者吧。


《当戏已成往事》封套


图书信息:
书名:《当戏已成往事》(全二卷)
作者:李晏 著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定价:198元

(本文原标题:《不爱话剧的图书管理员不是好摄影师》)


【作者简介】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媒体人

【精华推荐】

每个胃都会记住一些食物

海龙之死——总有一些人要失去工作和希望

女“直男癌”的典型心理是要凌驾于其他女性之上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