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映红:为什么90后不怎么排斥包办婚姻
文 | 唐映红
在讲授关于爱情与亲密关系的心理学课程时,我会列举美国印度裔的心理学家古普塔和辛格((Gupta & Singh,1982))做过的一次经典研究。在他们这个研究中,比较了印度以父母安排为基础的包办婚姻与美国以爱为基础的爱情婚姻。有趣的是,使用同一个评价测量工具,两种不同基础的婚姻呈现出耐人寻味的发展趋势。
在婚姻关系的初期,爱情婚姻有着比包办婚姻明显高的满意度。这比较好理解,爱情婚姻是夫妇俩你情我愿的情况下缔结的,而包办婚姻显然不是。随着婚姻年限的推移,爱情婚姻在头5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满意度,而包办婚姻则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大约在第5个年头,爱情婚姻呈现出一个突然的拐点,夫妇俩对婚姻的满意度突然急转直下,并且在接下来的年头里一路下滑;而包办婚姻中夫妇的夫妇满意度仍然在持续地缓慢上升,并在接下来的年头力保持着一个稳定而较高的满意度。
我最多的一个学期上过4个版本的《社会心理学》,除了给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也给教育学专业、文秘类专业,以及全校通选课的学生开设《社会心理学》。其实内容都差不多,只是在讲授时要求和侧重有所不同。在这四个不同的班授课班里面,我向不同的学生询问了同样的问题:既然古普塔和辛格的研究是严谨的科学研究,那么,你们是愿意选择爱情婚姻呢还是包办婚姻?
基本上每个班都有大约15%的学生会选择包办婚姻;即使是那些选择爱情婚姻的学生,他们往往也会特别地强调“没有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
为什么这些90后的学生中,竟然会有15%的年轻人会宁可选择包办婚姻?当然,最直观的解释是因为我在课堂上引导他们学习并讨论了古普塔和辛格的这个研究。对一些没有经历过恋爱的年轻人来说,仅仅从理论上,包办婚姻“看起来很美”。
但是,这种直观的解释并不能令我满意。作为90后的父母一代,我女儿也是90后,我自己就无法想象会接受包办婚姻。在我看来,自由地选择爱情伴侣作为结婚对象,应该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念。
60后、70后一代或多或少都熟悉恩格斯的名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别说是像我这样90后的父母一代,就是他们的爷爷奶奶一代,40后、50后,也都坚定地信奉自由恋爱的婚姻观。包办婚姻在90后的父母及爷爷奶奶眼里,根本就是封建主义家长制的一套陈腐玩意儿,不大可能在家庭教育中反而灌输包办婚姻的观念给他们。
尽管中国的传统婚姻概括起来八个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典型的包办婚姻。在传统中国社会,越是体面的人家,年轻人越没有机会自己选择心仪的结婚对象。但是,共产革命是以反传统为特点对整个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颁发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旗帜鲜明地反对传统的旧的婚姻制度,弘扬革命的,自由恋爱的婚姻。因此,90后的爷爷奶奶一代坚定地信奉自由恋爱的婚姻观也就不足为奇;而90后的父母一代,将恩格斯的名言奉为圭臬也就自然而然。
虽然我的课堂上只有15%的90后年轻人抽象地选择了包办婚姻,但事实上,生活中有更多的90后年轻人已经习惯仰赖父母的帮助来缔结婚姻。甚至某卫视台将这种带有强烈包办色彩的相亲模式命名为“中国式相亲”,并以为综艺节目的噱头。
在这档由知名舞蹈家金星老师主持的相亲节目中,台上是一对对相亲的嘉宾父母们,台下来相亲的嘉宾由台上的父母们来挑选,整个过程台下的嘉宾都不能与相亲对象互动、接触,甚至连看一眼都不能。所谓“中国式相亲”,实质上就是由父母为主导来挑选心仪的准女婿或准儿媳妇,而不是由年轻人来主导选择未来的结婚伴侣。
在播出的几期节目中,年轻人心安理得地将挑选未来可能结婚对象的任务委托给父母,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也只能通过电话将自己的主张告诉父母而不能与前来相亲的嘉宾进行直接的接触、互动。而父母也理所当然地承担其代儿女择偶的重任。
这档节目还真不是凭空策划出来的,在上海著名的人民公园相亲角,每个周末都是由中老年父母们人头攒动为自己的儿女挑选可能的结婚对象,现场根本看不到相亲的年轻人本人。典型的人民公园相亲角模式是这样的,一些父母将自己的儿女介绍用撑开的伞张罗在路边,另一些父母手里拿着自己儿女的介绍来回溜达物色合适的“对象”。一旦有意向,两边的父母们就开始搭讪,详细询问和介绍各自的儿女情况,并交换意见。如果两边的父母“对上眼”了,再各自回家安排年轻人见面。
▲ 公园相亲角一景,CFP供图
类似的相亲角在许多城市都有,也都是父母出面替儿女物色合适的可能结婚对象。即便父母没有出面替儿女相亲,大多数城市的90后年轻人,他们选择什么样的结婚对象也会受到父母的干预甚至支配。以至于,90后的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孩的恋爱对象如果预期不符合父母的标准,他们的恋爱将充满着压力和焦虑,而这样的艰辛跋涉爱情历程也很容易在父母的反对下无疾而终。
而所谓父母的标准,大多数时候不过是平庸的世俗功利标准,是他们的父母有限的人生阅历和陈腐观念包裹下的“为你好”的偏见集萃。年龄偏大的对象?NO!单亲家庭的对象?NO!离异过的对象?NO!外省的对象?NO!家境贫寒的对象?NO!没有稳定工作的对象?NO!没房的对象?NO!纹身的对象?NO!……
问题是,大多数90后年轻人并不真的抵触这样的情形,他们根深蒂固地相信,没有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幸的。他们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开明点,祈求自己的父母不要反对自己心仪的恋爱对象。一旦父母强烈地反对自己已经恋爱数年的对象,他们在痛苦的胶着和纠结中,大多会选择放弃爱情而迁就自己的父母。在他们看来,结婚对象可以重新寻找选择,而父母是不可替代的。
究其原因也很好理解。90后出生就面临着经济腾飞以及相伴随的社会变迁和转型。等到90后成长为谈婚论嫁的年龄,中国社会已经蜕变成为举世罕见的对年轻人最不友好的社会。越来越高企的房价,越来越相对拉低的工资,身为独生子女的90后城市年轻人,不仰赖父母的帮助将难以承受独立支撑婚姻家庭的担子:买房、抚育年幼子女、操持家务,等等。
这里还没提到相当比例的90后年轻人,在支配性父母的抚养下,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严重滞后于生理年龄。用流行的概念来讲,他们根本就是“巨婴”,离开了父母的卵翼,将无所适从。在几期的“中国式相亲”节目里,不难辨别出其中有几个家庭就符合支配性父母与“巨婴”型子女的模式。
而对于他们的父母而言,在90年代经济腾飞取得财富和资产,却只有一个独子,偌大的家业注定是由自己的独子继承。特别是对于独生女儿的家庭,如果女儿择偶不慎,家业最终就可能入了狼口。所以,在像宁波这样的城市里,一些父母甚至在自己的独生女儿高考后被外地的高校录取,马上就迫不及待给自己的女儿招婿。在这些颇有家业的父母眼中,如果女儿在外地读书,与不知根不知底的外地姑爷结婚,最终家业就可能旁落;而在本地物色一个姑爷,起码知根知底,门当户对。
即便是普通的家庭,大多数父母未来的养老越来越不能指望社会保障,只能寄希望于子女来赡养。特别是近20年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越来越显示出入不敷出的结构性问题;整个国家也几乎放弃了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而鼓励家庭养老,子女尽孝。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父母必须为子女的婚姻“把好关”,未来女婿或者儿媳妇怎样,关乎自己晚年的生活质量。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90后的年轻人结婚离不开父母的支持。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90后年轻人并不怎么排斥包办婚姻;而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婚姻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就是新包办婚姻。
【作者简介】
唐映红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精华推荐】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