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顏純鈎:诚品15年亏损奇迹的背后,有台湾生意人的文化抱负

2017-07-19 颜纯钩 大家


文 | 颜纯钩


诚品创办人吴清友先生突然去世,此事在整个华人世界都成了社会新闻,两岸三地,做出版做到这种境界的,也只有吴清友一人。

台湾出版界有很多优秀的领军人物,詹宏志、郝明意、王荣文、初安民等等,都是开风气之先、对台湾思想文化和社会潮流有深远影响的文化人,我和他们都有过接触,深深佩服他们的胸襟和眼光。

但与吴清友先生只在一个公开场合有一面之缘,没有深谈过。有一次在香港机场,远远看到他拖着一个小小行李箱,一个人踽踽独行,若有所思,便有点好奇,不知道他那个超前的脑袋里,又生出什么新奇古怪的念头。

诚品书店卖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了。吴清友将一家书店经营成一家综合性生活用品商店,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

将文化生活用品与书店连营的构思,照我知道并不是吴清友发明的。八十年代初我到日本,当地的书店便都是诚品的经营模式,大概都是一楼二楼卖书,三楼卖文化用品,四楼卖精品礼品,如有五楼,可能就是咖啡座。这样一个读者走进书店,找找他心仪的作家,看看有没有最新的热门选择,买了书﹙或打了书钉﹚,顺道上三楼四楼逛一圈,看到合适的东西,一时心血来潮,也可以顺手买走,然后走累了,到五楼喝一杯拿铁,悠闲四顾,无所用心,看看日头西斜,也好打道回府。

日本人重视生活品味,因此他们的文具、文化用品都精心设计,美得精致典雅,我想那已经是他们一种生活方式,从小培养,潜移默化,深植在骨子里了。当年我在东京迪斯尼乐园,偶然发现一种儿童用的套装文具,设计得非常巧妙,一个手掌大的小包里,拉开拉链,里头藏着两枝铅笔、一枝小间尺、一个铅笔刨、一块橡皮擦、一把小剪刀。问题是小包和所有文具都设计得小巧精美,小包恰好藏下这些小文具﹙铅笔间尺剪刀都是小号的﹚,空间紧凑,不多不少,而造型、色彩又处处见童心,别说小孩子见了着迷,就是我这个成年人,都很难拒绝它的诱惑。

印象中那套文具挺贵的,但还是忍痛买下来,给儿子作礼物,儿子很显摆地用了好久,直到铅笔用完了,才慢慢散失掉。



把书本视为一种生活用品,这是文化销售观念上的一大飞跃。读书不带强烈的功利观点,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只是一种消闲的方式,是享受业余时间,把紧绷的身体放松,把负重累累的心放空,让文字和图片无可无不可地占据一段小小的时空,与你家里那些宜家买回来的简约家具,与案头、组合柜里、墻壁上那些形形色色的精品、印刷品、小摆设,与音响里播放的莫扎特、拉赫玛尼诺夫融为一体,互相烘托,那应该是当代都市白领们犒赏自己、寻回本真自我的一种生活选择。

我有时到一些年轻朋友家里,两个小夫妻经营一个温情款款的小窝,他们那个四五百呎的小屋里,就充斥这种有点浪漫、有点温馨、有点百无聊赖、又有点自我陶醉的氛围,我想那就是诚品书店想要提供给读者的文化氛围。

早年台湾的诚品,也不是今日香港铜锣湾和太古城那样的诚品,当年诚品也不过是选书严谨,拒绝流行,多一点设计、摄影、美术、建筑之类的大画册,基本上还是一家书店。只不过他们标榜高雅品味、提倡深度阅读,令读者进入店里,有一种徜徉在知识殿堂、感觉一种向上的、追求完美的内在需求,不管买不买书,走一趟都像沐浴了一次优雅高尚的洗礼,觉得自己的思想文化层次当场也提升不少。

我不知道吴清友先生从什么时候开始,萌发了以文化生活用品的概念来经营图书的念头,感觉上他也是一点点扩展起来的,先是有咖啡座,然后卖一些精致的文具,再从文具扩展到精品和礼品,再扩展到日常生活用品中的高规格商品,现在他们连服装、厨具都有了,以后还会扩展到什么地步,可惜也没有机会去请教吴先生了。



图书在诚品店里,现在已经占不到一半的份额了。在他们店里,很难找到最新的市场上热门的书﹙应该是有的,只是陈列的方式不同,不容易发现﹚,政治的书极罕见,历史书聊备一格,文学书比较多,当然还是比较严肃的文学书,另外摄影、设计、美术、建筑,一如开店之初,保持了强大的阵容。文学书较多,主要也是建基于他们统一的概念,就是他们希望读者依同样的理念构筑自己的小家园,然后不时到诚品来,看看有什么新奇好玩的东西,有什么好书可以充实更新原有的空间,他们维系一批注重生活品味、享受小资情调的顾客,满足他们的购物需要。

在都市小白领们占据了主要消费市场的今日,诚品的经营模式无疑有其独到之处,但他们售卖的商品都比较贵,大多也不是消耗量大的品类,因此虽然他们在香港重要商场里都能占一席之地,但江湖传闻,他们实际上都得到商场经营方特别低廉的租金优待。一个标榜品味的商场,有诚品进驻,当场增光不少,游客品位高了,其他高品位的商品,也可以增加销路,这都是言之成理的。

据说诚品长期亏损,但幕后有一群生意人撑腰,有的大富豪甚至夸口,让他不要担心亏本的问题。天下有这么好的幕后老板,不问收获,只问耕耘,那只能说台湾的生意人都有难得的文化抱负,他们赚了钱回来,要满足自己的心愿,让自己可以玩自己喜欢的花样,而他们喜欢的,竟然是图书。这对香港人来说,几乎就是天荒夜谭了——香港大老板也很多,也有喜欢读书的,但恐怕没有一个是像他们那样,爱书爱得那么奢侈的。

吴清友先生的去世,是不是意味着诚品模式的末日呢?这还要再看看。据说上海和苏州都在筹办新的诚品,诚品已经变成台湾的一张名片了,在纸质媒体日薄西山的今日,诚品的存在,至少也可以视为旧有生活方式的临别秋波吧!



【作者简介】 

颜纯钩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资深编辑、作家


【精华推荐】

读书这么占便宜的事,为什么你们都不做

杨早:在北大买过七年书,很多书店现今已看不到了

傅月庵:旧书店里淘书人的乐趣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